分享

《甜蜜蜜》上映27年后,突然被骂“三观不正”

 路仪的藏宝阁 2023-11-0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在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若干标准里,

我最为深刻感受的一个,

就是允许黑白之间存在灰。

 01 

十几天前,

第六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

在北京举行了颁奖典礼。

 02 

很喜欢今年宝珀文学奖的主题:

保卫复杂。

“必须保卫复杂,

保卫自由而健全之人应有的视野与对景深的感知,

保卫种种粗陋却又必要地彼此结构着的基本现实,

保卫我们各自茧房之外有些异样的声音,

以及无言以对的时刻。”

 03 

图片

为什么要保卫复杂?

从一个热搜说起吧。

前段时间,

电影《甜蜜蜜》上了热搜。

为什么上热搜?

因为很多人骂它“三观不正”。

这个热搜下面,

排名第一的热评是:

黎明脚踏两只船。

排名第二的热评是:

张曼玉知三当三。

 04 

看到这个热搜,

说实话,

我真的很无语。

这么经典的一部爱情电影,

居然被一句“三观不正”就给概括了。

这么经典的一个男主角,

居然被一句“渣男”就给打倒了。

这么经典的一个女主角,

居然被一句“贱女”就给否定了。

我们怎么能这样简单呢?

 05 

电影《甜蜜蜜》其实讲的是,

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之下,

新一代内陆港漂,

在香港艰难求生的故事。

黎明扮演的黎小军,

是来自天津的港漂。

他来香港的目的,

就是希望在香港多挣点钱,

然后把未婚妻小婷接过来。

张曼玉扮演的李翘,

是来自广州的港漂,

她来香港的目的,

就是赚很多很多钱,

成为真正的香港人。

正如剧中台词所说:

“我来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你,

你来香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我。”

 06 

但是在香港打拼并不容易,

各种麻烦和意外接踵而至。

意外相识的黎小军和李翘,

在一次又一次患难互助中,

彼此都对彼此产生了爱意。

他们知道这样是不道德的,

所以心里都深怀歉疚,

但却无法控制自己不爱对方。

或许这就是爱情吧,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

“爱情是身不由己的,

一旦你能自控时,

爱情就已经离你而去。”

 07 

黎小军是渣男吗?

你可以说他是,

但他显然不是一句“渣男”就能概括的。

他憨厚善良,

以前爱小婷,

是真真的爱。

后来不爱小婷了,

也是真真不爱了。

他并不是玩弄小婷,

只是感情的产生和转移,

是那么地身不由己,

对此他也无比歉疚,

“小婷,我也难过的。”

他跟小婷分手时,

选择了净身出户,

他把自己挣的所有存款,

以及姑姑留给他的遗产,

全部都留给了小婷。

 08 

李翘是渣女吗?

你可以说她是,

但她显然也不是一句“渣女”就能概括的。

对于小婷,

李翘一直深怀歉意,

所以即便跟黎小军发生了关系,

她也一再跟黎小军强调,

“我们只是朋友关系。”

后来李翘与黎小军分手,

很大一部分原因,

也是觉得不能再这样继续了。

再后来小婷来港后,

也是因为深怀歉意,

李翘四处帮她张罗工作,

她从来没想过拆散黎小军和小婷。

那一天雨夜,

她本来是去跟豹哥说分手的,

但恰逢豹哥正遭遇“劫难”,

她数次鼓起勇气,

但分手二字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口,

这个时候提出分手,

她觉得太不仗义了,

所以最后,

她选择了跟豹哥一起跑路,

让黎小军在雨中等了一夜。

 09 

图片

《甜蜜蜜》这部影片,

其实没有纯粹的恶人。

黎小军也好,

李翘也好,

豹哥也好,

全都是有情有义的“汉子”。

黑社会大佬豹哥,

可以说阅人无数阅女无数,

但他对李翘是真真的好。

他遭遇大劫准备跑路时,

李翘来了。

李翘原本是来跟他说分手的,

但他以为李翘是来跟他跑路的,

他不想拖累李翘,就说:

“傻女,听我说,

现在立刻回家,

洗个热水澡,

明早起来,

满街都有男人,

个个都比豹哥好。

不用担心,

我很有办法的,

在台湾有很多老婆,

高雄有一个,

台中有一个,

花莲有一个,

阿里山也有一个……”

 10 

写了这么多,

我其实就是想说:

人性是复杂的幽微的混沌的,

如果你对人性的洞察足够开阔,

就会发现:

纯粹善的人与纯粹恶的人,

其实都是极少数,

是纺锤的两个尖端,

而绝大多数人是在中间的,

善中夹杂恶,恶中夹杂善,

善恶之间并不是那么分明,

甚至有时候还会互相转化。

这个世界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黑白之间还存在灰,

灰的程度又有很多,

浅浅灰,浅灰,灰,深灰,更深灰。

所以不能简单地因一事一言,

就武断裁判一个人是好人或者坏人。

非对即错、非黑即白,

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价值观。

 11 

《甜蜜蜜》上了热搜后,

很多人都在骂“三观不正”,

但有一个网民说得特别好:

“要求文艺作品中的角色道德无瑕是种悲哀。”

但更可悲是,

这种声音正变得越发主流。

 1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趋势,

就是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热衷于“唯理主义”。

什么是唯理主义?

“只认死理,用道德标准丈量一切。”

“只看结果只问对错,不问缘由。”

举个例子,

脚踏两只船、知三当三,

从社会道德的角度来说,

毫无疑问,

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所以,

只要你知三当三了,

只要你脚踏两只船了,

那你就是渣男渣女,

我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原因,

是出于什么缘由。

 13 

唯理主义,

看似是在倡导社会公德,

但其实只是另一种愚昧,

因为它拒绝了复杂。

不允许出现复杂的好人和复杂的坏人,

好人就必须好得完全,

一点瑕疵都不能有。

坏人就必须坏得彻底,

不能站在被民众理解共情的那一边。

 14 

前段时间,

大V“陈生大王”讲了一件事:

“一位年轻朋友请我荐书,

我选了诺奖作品《千羽鹤》,

故事精短易读。

结果他只看数页便来找我,

表示太恶心了,

儿子居然和父亲生前的情人上床,

实在是太渣了,

我实在没办法再读下去。”

陈生大王当即错愕:

现在这一代年轻人,

在道德观念、审美情趣、文学品味上,

呈现出一种近乎倒退的保守。

 15 

图片

唯理主义盛行的结果就是这样,

大家变得越来越极端,

越来越二极管,

越来越拒绝“人性的复杂”:

认为包法利夫人是活该的,

因为她爱慕虚荣,婚内出轨;

认为祝英台是绿茶婊,

而梁山伯是小三,

因为祝英台和马文才有婚约;

…………

都说什么样的作品造就什么样的观众,

其实这句话反过来说更正确,

什么样的观众造就什么样的作品。

如今的大部分文艺作品,

为什么价值观是那样的二元化?

为什么思想性停留在初中生水平?

很大一部分原因,

就是“唯理主义”造成的,

唯理主义正成为一种世纪病。

 16 

曾经有一阵子,

大家在互联网上寻找有趣,

后来我们只在乎正确,

现在,

一旦发现某人不是个完人,

那立刻就要秋风扫落叶了。

豆瓣评分8.9的《甜蜜蜜》,

要是搁现在,

可能连播都播不了。

 17 

所以宝珀文学奖提出“保卫复杂”,

我觉得提得特别好。

“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

而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却越来越简单,

仅靠别人的三言两语、几个镜头,

或者一篇支离破碎的文章,

就迅速判断一件事情的是与非、对与错,

然后斩钉截铁、大义凛然地,

对他们进行盖棺定论。

这个社会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极端,

对“异类”的容忍度为什么越收越窄?

根本原因就在于,

我们正有意无意地,

忽视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所以我们才要保卫复杂啊,

保卫复杂就是在保卫善良,

保卫复杂就是在保卫人性,

保卫复杂就是在保卫事物的多样性,

保卫复杂就是在保卫我们的同理心。”

 18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短片,

名字我忘了,

讲的是一个中年男人的真实故事。

他经常泡夜店,

方便时竟然跑到女厕所,

当女同胞呵斥他时,

他流氓一般让别人滚开。

他蹲在窗口,

用气枪打楼下正在拉粑粑的狗。

他开车时,

对着过马路的老奶奶狂按喇叭。

…………

总之一句话,

如果用一般的道德标准来衡量,

这个男人就是一个十足的混蛋。

有一天,

由于情绪过于激动,

他脑血管破裂而亡。

在拯救他的过程中,

医生发现他钱包里有张卡片,

是关于器官捐献的。

“如果我意外死亡,

所有器官都无偿捐给有需要的人。”

他的器官因此拯救了很多人,

最有意思的是,

他的眼角膜被邻居老太太继承了。

于是老太太终于可以看清楚东西,

终于能打扫自家狗到处拉的粑粑。

这个混蛋男人,

也因此变成了受益者的英雄,

每年他的忌日,

受益者就会去扫墓。

这样的一个男人,

你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恶人还是善人?

 19 

图片

人性是复杂的,

如同社会的多元,

不是非黑即白,

更多的东西,

藏在黑白之间。

大物理学家杨振宁说:

“大家习惯把人分成两类,

实际人不是分成两类的,

在两个极端之间,

人的分布是连续的。”

世界是复杂的,

大部分东西不是非此即彼,

而是有一个连续的分布。

不仅人是这样的,

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如此,

“我见过很多人,

无法理解世界的复杂性,

讨论问题总是非此即彼,

很多的争论和误解其实就来源于此。”

 20 

世界不是无菌培养皿,

光只要照向人,

就会产生阴影。

所以,

在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若干标准里,

我最为深刻感受的一个,

就是允许黑白之间存在灰。

成熟,

本来就是一个变复杂的过程。

只有理解了人的复杂性,

只有理解了人性的复杂性,

一个人才算真正地长大了。

所以我们,

都应该培养理解复杂和欣赏复杂的能力。

 21 

每个人都是很复杂的,

如果你也承认的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