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忠诚的王允,巧设两计除掉了权臣董卓,因居功自傲而步入深渊

 凤凰山居士 2023-11-08 发布于江西

畅敏古今风云2023-06-10 21:33

 注:王允(137年-192年7月4日),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中国东汉末年大臣。
  王允年少时习经传,练骑射。初为郡吏,捕杀为全县巨害的宦官党羽。光和七年(184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军,得宦官张让与黄巾军联系的书信,张让因此受责于灵帝,怀恨在心,便两次陷害王允下狱。后王允得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一再上书求免,被赦后,改名换姓,隐于民间。献帝即位后,征拜为太仆,迁尚书令,兼代杨彪为司徒。董卓专权,封王允为温侯。王允潜结董卓将吕布,使为内应,诛杀董卓。后欲解散董卓的凉州兵旧部,使其人人自危,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乃合谋为乱,攻进长安,王允被杀。
  董卓和王允短期内相继垮台,不仅重创了凉州军阀,还给文士集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波及范围远不止关中。名士郭泰评价王允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话说东汉末年,一生忠诚的王允,终生与奸佞为敌,巧设两计除掉了祸乱朝纲的权臣董卓,扶汉室大厦之将倾。然而,因居功自傲而步入深渊,仅用40天彻底断送400年江山。那么,历史上的王允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貂蝉那么美,王允为何不将其占为己有?背后有着三个不为人知的隐秘,在吕布杀死董卓后,王允为何不招降董卓旧部?他又是如何在短短40天内断送了汉室复兴的最后希望?

  王允,字子师,出身于太原王氏家族,家中世代官宦,曾被郭泰称赞为有王佐之才。得益于家中世代积攒的缘故,王允在19岁时就已经步入仕途,只不过最开始时只是一个郡吏,也就是现在的编外人员。

  不过,王允虽然职位低,权力小,可胆量却不是一般的大。在他担任郡吏期间,有一个名叫赵津的小黄门依仗自己在京都的关系,为非作歹,在当地鱼肉欺压百姓,当地的官员都碍于对方背后的势力,而不敢对其行刑关押,只有刚刚入仕的王允不惧其淫威,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理由,下令逮捕赵津并将其处死。

  王允此举获得了晋阳许多百姓的称赞,也让他明白了做官为民办事的好处。初次进入官场的王允,在这一刻更加坚定了自己秉公为官的信心。

  不过,随着当官时间越来越长,王允也发现了许多弊端和官场的黑暗。诸如地方官员最喜欢上行下效,汉灵帝自己卖官鬻爵,导致地方官员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不看才能而唯财是举,钱权交易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诸如他的一个名叫禄福的同乡,既不学无术,目不识丁,又无才无德,但却凭借家中钱财开路,成功入仕,成为太守身边的一个小吏。

  王允耿直而又一心为民办事,自是看不惯这种权钱交易的现象,于是和太守王球据理力争,但却因此惹恼了权贵,将之下狱。

  因王允昔日名声颇盛,得刺史邓盛相救,并做了对方的别驾从事。而后在对方的提拔和宣扬下,王允在民间的声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惊动了朝廷,被当时的朝廷三公亲自征召入室,这在大汉近400年的江山中,可以说是罕见的。

  从地方迁升到朝廷,不仅是王允仕途上的一大进步,更是其人生命运的转折点。进入中央的王允被授予侍御史之职。却又恰逢黄巾起义爆发和十常侍乱政,在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王允发现宦官竟然和叛贼有书信往来,于是就以此为凭上奏汉灵帝。

  可却被张让等人反将一军锒铛入狱,若不是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和司徒杨赐三人一起联名上书替他求情,这位未来的汉之重臣只怕有半路夭折了。

  虽免去了牢狱之灾,王允也只能被迫离开京都四处漂泊,直到大将军何进掌权,才得以重返朝堂。可惜何进有勇无谋,很快就被十常侍害死。

  之后董卓入京,废少帝,立献帝,王允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因为他识时务,故而被董卓拜为太仆,很快就代替杨彪迁任尚书令。

  这一切的荣华富贵虽然都是董卓给的,但在王允心中,一直视对方为乱臣贼子。他忍辱负重,隐忍不发,冷眼看着董卓祸乱朝纲,疯狂作死,同时也在寻找时机想要除去奸佞。

  直到公元192年才寻到机会,亲手送出自己的义女貂蝉,使用反间计挑拨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关系,从而将其杀死在长安城内。

  貂蝉那么美,王允为何不将其占为己有呢?反而忍心看着对方身陷囵圄?

  不过很可惜,貂蝉却只是三国演义杜撰的,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美女。

  王允的反间计和美人计,用的也只是自己的义女而已,甚至还只是司徒府的一个婢女。但一个小小的婢女却能让权臣董卓以及天下第一武将吕布为之心动、管中窥豹,也足以看出对方容貌之美,吕布为了她更是怒发冲冠杀义父,仿佛任何英雄豪杰都会痴迷对方一样。

  但这里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貂蝉是出自司徒府,司徒王允为何没想过占有她,反而把她送给董卓了呢?


  总的来说是有三个原因的。

  首先就是王允已经年逾花甲,又是出身于太原王氏这一士族,一生经历女人无数,此刻恐怕也有些力不从心。

  还有就是王允是一位儒臣和忠臣,董卓进京,祸乱朝纲,天子蒙尘,神器不明,江山社稷危在旦夕。身为一个赤胆忠心的臣子,王允如今思索的是如何能够除掉奸佞。

  对于他们这些有气节和傲骨的臣子来说,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才是他们毕生的追求。女人什么的,都只不过是身外之物。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王允出生豪门,世代官宦,和董卓、吕布等常年在边境的将领不同,在王允眼中美女也不过只是一副皮囊而已。

  何况古代女人的地位本就不高,和江山社稷相比就更不足为提了。王允虽然老迈,却并不糊涂,女人和从龙之功孰轻孰重,他心中还是明白的。

  所以为了汉室江山社稷,他便设了反间计,况且就算他的计划失败了,也可以把全部责任推到貂蝉身上,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婢女而已,对于他们权贵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事实证明,貂蝉确实给力,以女子之身成全了王允的千古名声。

  可在利用反间计杀死董卓后,王允为何拒绝接受西凉旧部?长安不夜40天,又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能断送掉汉室复兴的最后希望?

  公元192年,王允设下反间计,借助汉献帝举办宴会的机会,联合吕布、李肃等人于未央宫外,击杀董卓并诛其三族。董卓的死亡让长安百姓皆都奔走相告,整个长安城陷入了极度的狂欢,似乎黑暗已经过去,黎明正在向他们招手。

  以王允为首的朝廷百官也陷入了狂喜,昔日在天子头上作威作福的董卓就这么死在了他们手中,朝堂也再次回到了之前稳定的局面。

  但此刻,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那就是如何处理董卓的西凉旧部。有人选择招安安抚,有人却想处之而后快,而王允的态度也是晦暗不定,这也成了王允身死的直接原因。他最开始是打算赦免董卓旧部的,可后来却又贸然反悔,说什么赦免他们会让对方心底不安,于是就这么摇摆不定,反复无常。

  当有人建议让皇甫嵩率军去当凉州统帅时,王允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分析当时的局势就能看出他的目的,王允此举是想要夺取凉州军的控制权,甚至打算取缔凉州兵称呼,然后将其一步步转为自己的军队,从而可以更好地拱卫京都。

  王允的想法固然好,但在有心之人的挑拨下,消息传到凉州后,就变成了所谓的谣言,说什么王允打算搞株连,杀掉所有凉州百姓,特别是那些凉州军的将领,在董卓死后本就成了惊弓之鸟,如今听到这个消息更是肝胆欲裂。

  于是抱着一不干二不休的心态,直接召集军队严以待阵,最终在李傕和郭汜的带领下兵发长安,长安守军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凉兵,被吓得两股战战根本不是其对手。

  在西凉军攻克长安后,吕布曾想带着王允逃走,但却被他给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在李傕等人进城之后,王允被处以极刑。

  他的死亡,也象征着东汉时代的落幕,而也因为他对凉州军反复无常的态度,最终导致李傕等人兵攻长安,使得汉献帝再次沦为傀儡,天下诸侯还是打着秦王的名号,招募精兵,磨刀霍霍,静等乱世的到来。

  于是便有人说是王允断送了汉室最后的复兴希望。因为倘若王允在对凉州军的态度上坚定一些,会将他们收为己用的可能,而朝廷若是有了凉州军的支持,大汉说不定还真能再创造一个奇迹。

  倘若在击杀董卓后,王允不固执己见,汉献帝是否有机会当家做主呢?

  王允当初在诛杀董卓后,若还政于汉献帝,让对方亲自当家作主,汉室江山是否又有兴复的可能?

  但可惜的是,王允选择了和吕布等人一起独揽朝政大权,试图成为权臣,并没有选择还政于汉献帝。


  当然,这并不是王允的错,一是因为汉献帝过于年幼,根本不可能亲政处理事情,还有就是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王允的地位虽然已经非常高了,可有一个做权臣处理全国政要的机会,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面前,不要说是王允了,换做是任何一个臣子来了,只怕都会怦然心动。

  最后就算王允真的无欲无求将政权归还给汉献帝,汉献帝也不可能亲政,因为此刻的朝堂已经不是皇家的朝堂,而是天下各方士族融合起来的一个角斗场,他们不会也不可能让汉献帝亲政的,他们和王允在本质上还不一样。

  那些群臣之所以到现在还选择跟随汉献帝,不是因为他们对大汉多忠,而是因为他们需要那个名节,青史留名,千古流芳,不就是那些文臣们的最终追求吗?

  可惜王允前期虽懂得隐忍退让,却在杀死董卓后就变得有些飘飘然了,最终于公元前192年7月被西凉将领李傕和郭汜等杀害。

  王司徒之死,则意味着大汉失去了最后的守卫屏障,三国乱世只在顷刻之间。


  回顾王允一生的起起落落,他出身太原王氏豪门,少年入仕,坚定秉公为官的信心,受大汉三公提拔而选择一生忠于大汉,虽遭到十常侍迫害,却也知进退,明事理。

  他谋后而定,巧设反间计和美人计,除掉了祸乱朝纲的权臣董卓,却因居功自傲而步入深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