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藏在园林中有关四季的秘密

 蚂蚁景观 2023-11-08 发布于陕西

家好,我是小蚂哥。这期我们来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园林中关于四季的设计。

众所周知,人是无法跨越时间的,我们只能按部就班一天天的生活,那么如果想在园林中一天之内就能体会到四季景色的话,该怎么办呢?

四季漏窗

网师园殿春簃

在网师园中有一个著名的园中园——殿春簃。这里便藏着四季的秘密。

走进庭院,眼前便是一间小屋。

我们走进小屋,正面就是三扇漏窗。从左到右分别是冬天的腊梅,夏天的竹子,秋天的芭蕉。植物和漏窗组合出了三种季节的自然图景。

左侧腊梅配合着湖石,阳光照射下犹如白雪覆盖,是为冬景。

中间的竹子配合斑驳的白墙,枝叶扶疏竹影婆娑,是为夏景。

右边的芭蕉紧挨着屋檐,蕉叶遮羞雨夜听声,是为秋景。

看似唯独缺少了最重要的春景,其实不然,春景就藏在中堂的匾额之中。

请看上图匾额额,有跋曰:“庭前隙地数弓,昔之芍药圃也。今约补壁以复旧观。”,可以得知原本庭院中种的是春末才开花的芍药。殿除了有宫殿的意思,还有“最后”之意,那么殿春就是春末。因为芍药在春天最晚的时候才姗姗来迟,故曰殿春。

当你在屋内看懂匾额之后,转身春天之景就在庭院当中,这真的是非常浪漫的设计。


四时观景

退思园

当然关于四季的秘密有些是被暗藏在建筑的名称里的,比如我们下面要说的退思园。

退思园的游览路线非常清晰,按顺时针走一圈就可以串联起大部分的景色,而这其中就有四个建筑暗合了四季景致。

第一站我们先来到坐春望月楼,这里原本是任家女眷的居所。

中庭中两棵玉兰,春天繁花似锦,家中女眷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园中春意盎然。夜晚坐在楼上还能抬头望见明月当空。

第二站是菰雨生凉轩,取自姜夔《念奴娇》“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清凉的微风从翠绿的荷叶上吹过来,美丽的莲花像刚消去酒意的女子容颜,阵阵雨丝洒在菰蒲之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夏日景象,通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生命力。

原本轩外有一片荷花。轩面水开四扇长窗,轩内隔屏正中置大镜一面,镜前设一小榻,夏日卧于榻上,背后的镜里反映出池中一片莲荷,仿佛置身于荷花丛中。

第三站是桂花厅,厅前为金风玉露亭,“金风”指秋风,厅名“天香秋满”是说秋天充满了桂花的香气。

第四站是岁寒居,漏窗外面植有岁寒三友——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此室外面植有松竹梅,透过窗景组成一幅青松,翠竹,冬梅图。显然是观赏冬景的地方。

这样在退思园中,你一天之内就可以领略四季的风景,真实妙哉。


四时之亭

拙政园

说四季景色怎么能少的了园林之王——拙政园呢,拙政园向来以用亭造景出名,这些亭子中也隐藏了四季的奥秘。

站在拙政园主厅远香堂前,四周空间开敞,景色第一次向你全景式的展开。

而你眼前的三座岛和旁边的一座山上分别有四个亭子,它们各代表了一个季节。

春天之亭——绣琦亭

向东看,绣绮亭在山上,亭旁有百年枫杨、杜丹、芍药、亭北碧波涟漪、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为春景。

秋季之亭——待霜亭

向东北看,池中山顶有一亭,亭子的四周种满了桔子和枫树,坐在假山上的待霜亭,欣赏霜后红艳的桔子和枫树红叶的秋景。

冬景之亭——雪香云蔚亭

向正北看,一座亭子四周遍植白梅,雪香指白梅,色白而香,是为冬景。

夏景之亭——荷风四面亭

向西北看,一个亭子矗立在荷花之间,有四周池中盛开的荷花;有三边婀娜多姿的垂柳,是为夏景。

拙政园中其实还有一座建筑也蕴含了四季,这就是梧竹幽居。

梧竹幽居四面四个月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而如果你站在其中向四面张望,也能获得四个季节的景致。

南面春景黄素馨小桥与流水,西面夏景荷叶田田枫杨如荫,东面冬景白墙漏窗,北面秋景梧桐落叶知秋。


四季假山

个园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我最喜欢的个园假山,在一园之中分峰用石打造四季景色的,古典园林只此一处。

春山用石笋和翠竹插植于月洞门两侧,蕴含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深意,也是整个游园的开篇。

夏山利用太湖石柔美飘逸的曲线和形姿多变的品质,垒出停云之势,模拟夏去气象。

秋山利用黄石堆叠,黄石色泽微黄,而所谓秋意,是通过山体朝西,又可借夕阳取得理想的效果——黄石山上投以橘黄光线,配以秋叶树种。把“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景象表达的淋漓尽致。

冬山由宣石叠成。宣石又称雪石,在地质学上称作石英岩,石块中包含大量石英,故呈现雪的色彩。宣石在阳光直射时闪闪作光,在背阴处时白色若隐若现,似有残雪。纵览诸石,唯有宣石可以体现冬日雪后清冷肃杀、银装素裹的景象。

把四季的秘密藏在山中不可谓不绝。

那么你还知道有哪些园林四季的秘密呢,评论区一起讨论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