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一篇关于神童的小故事
2023-11-08 | 阅:  转:  |  分享 
  
一篇关于神童的小故事最近听说一故事,如述不对,敬请原谅。(一)有一古人,姓宋,因家境贫,故比别人晚了几年上学。第一天去村私塾,在一群小孩儿中
如鹤立鸡群,故被一群小姐姐们取笑。话说这些小姐姐同样是在村私塾里读四书五经的,所以她们取笑宋时并不疯野,而是说,小孩儿手抱三字经,
然后个个掩口而笑。意思是说,五岁左右才是读三字经的年纪,取笑小宋年纪大才开始上学。小宋有自知之明,便不吭声。默默地走自己的路回家。
小姐姐们见宋如此,以为其害羞胆小,觉得甚是有趣。于是宋便成了小姐姐们读四书五经乏味时的调味剂,时不时在路上遇见都要破颜微笑一回。日
久,小宋觉得必须反击,可不能继续被嘲笑。于是,想啊想,不经意抬头一看,见桌子上静静地躺着一本《百家姓》,突然破愁为笑,有了!待日,
又遇小姐姐们,不等她们开口,小宋便走上前说,你们之前揶揄我“小孩儿手抱三字经”,现在我要答复你们“大姑娘眼瞅(愁)百家姓”,意思是
说小姐姐们该找婆家了。说完,小宋一股溜就跑了,留下小姐姐们面面相觑,最后各自脸红着回家。其中一个小姐姐的父亲刚好是私塾老师,老师发
现平时叽叽喳喳的女儿今天居然一声不吭,便问为什么。小姐姐便从头到尾如实告知。老师惊叹,这小宋才来认字三个多月,居然就能如此对答如流
,此乃神童啊!童言无忌,学无年龄,该你们脸红。从此,小姐姐们见到小宋便退避三舍。而老师也发现小宋确是一人才,虽年龄较大,但学而不忘
。同时机敏灵活,对仗诗词,从不含糊。一日,有一友人找到老师说,老兄,最近卖笋的那个家伙太气人了,仗着家有余粮,担了一百斤笋在街上卖
,居然不卖钱。老师顿时就明白了,因为那个卖笋的老孙这两年都要搞这一出,最后一担竹笋不卖,说只要谁能对出他的对子便白送。可是方圆几里
大部分都是农夫织妇,谁能对出他的对子?听说这笋最后都是老孙担回自家晒干了。而老师自己也没有把握,因为如果答不出,这师傅的颜面何存?
老师想来想去,想到小宋可以一试,一是他不足十岁,如果答不出,也没有人能说什么;二他是自己的学生,答出,也是自己教的。于是便让友人领
着宋去。小宋倒是不关心对子是什么,反而担忧谁来挑这一百斤的竹笋。老师安慰他说,这不用担心,叫一壮汉跟着去,到时笋大家分。壮汉说,我
去也可以,但如果我挑不到这百斤竹笋,那白跑一趟街我可是要收费的,毕竟路途较远。小宋点头豪言一放说,没问题,如果我要不到竹笋,你要多
少路费我都给!老师也表示支持,壮汉便无法再说什么。于是三人来到街上,友人领头前去,在卖笋老孙面前一站,两眼直盯这一百多斤的大肥笋,
肠子里净想着怎么吃。此时老孙正坐在板凳上抽旱烟,抬头看了一眼友人,便不做声。倒是小宋向前对着老孙作揖说,我是冲着笋来的,请出联吧。
老孙听到声音,站起来打量着眼前的小宋:“黄毛小子,虽说学无长幼,达者为先,但我还是告诉你我这对子出的巧妙咧,要不你还是回去吧。”小
宋说:“莫道年少无知,尽管放马过来吧。”老孙无可奈何,只能叫宋上前一步,对他说:“苗竹扁担担笋上街卖。”原来此联说的是竹与笋的关系
,妙在“爹”担“子”,扁担是“爹”,竹笋是“子”。只见宋不慌不忙地来回踱步,低头沉思一会,便有了:“稻草禾秆扎秧插田长。”以前种稻
谷不像现在有塑料秧托,是直接在土里发秧,等禾秧长大再去拔出来,接着用晒干的稻草捆绑成刚好单手能握的一堆堆,然后再去一棵棵插入水田中
。小宋的意思是“母”抱“儿”,稻草是母,禾秧是儿。老孙一听,通!便两眼放光,大声哈哈笑说,“你这小子不错,心思灵敏,这笋归你了!我
今天终于了了一桩心事,从此便可安心地卖笋了。”原来,这联是老孙父亲对老孙的考验,老孙自己一直想不出下句,便出此下策。而壮汉之前一直
在旁边干等着,现在可高兴地把竹笋往肩上一担,心想今天果然是大丰收的日子。经此一战,小宋声名鹊起。(二)上面话说到小宋一战成名。小有
名气的小宋不但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刻苦用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既然启航已晚,那就更要勤学苦练。老师见之如此,十分欢喜,以至于常
常免费给他开小灶。毕竟在这山高水远的村庄里,能遇一得意门生,也不枉为师几载了。在老师的精心教导下,孜孜不倦的小宋知识文化渐广。不信
,你往下瞧。一日,老师上街买烟丝,集市烟摊多了一副新面孔,多人围观。老师好奇上前去,原来此人不但卖烟,还送烟。怎么送?还是老孙那一
套,对出下联。不过他是半价,相当买一送一。此等好事,老师激动不已,赶紧回去找小宋。哦,此时小宋已有十岁有余,不小了,那就叫宋吧。宋
是自然不会放过报答老师的机会,听完麻溜地跟着老师出来。卖烟的看见宋来了就马上把对联亮出来,因为旁边的人早已经向他描述了宋的聪明伶俐
。宋一看是“瓦头烟斗,节节龙川,一吃长乐。”那时候的烟斗头普遍是瓦做的,然后接上空心竹做的烟杆。龙川是河源古县,至今犹存,而长乐县
是现在的五华县,五华县史称长乐。十二个字,字字珠玑,妙趣横生,其中还内含两个县城。旁边的人听完都拍手叫好。老师思考一会,发现自己果
然力不从心,一脸期盼的望着宋。只见宋在瞑想苦思,时不时还用手在空气里写一写。就在老师担忧不已的时候,宋盯着旁边的称杆突然灵光乍现。
他昂首阔步地走到称的旁边,手指称杆,胸有成竹的道出:“梨木称杆,纽纽安定,一称和平。”那时的称大多都是用铁梨木做的称杆,也叫权,椭
圆形石块的坨叫衡,杆上面的准星,方言叫纽。安定县太多,不知指哪个,和平倒是河源现存的古县。老师听到纽纽安定,一称和平,心中澎湃不已
,大喊出声:“妙!妙极了!”旁边的人也赶紧喝彩鼓掌,甚至连卖烟的也拼命称赞。他说:“我以上联作噱头行走大街小巷已有几年,你是第一个
对出如此精妙绝伦的下联。且胸怀大志,烟丝不用半价了,送你一斤。”烟丝轻称,一斤已是大礼。宋心满意足,感谢不已,全送老师。又过几年,
宋已学有所成,老师对他说:“你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已经不能再教你什么了。刚好我有一个好友叫我推荐一人去隔壁省教书,你去吧,边教边
学,以后参加乡试去。”于是宋便整装出发。路途奔波两日,赶到书院已是傍晚,书院早已落门。宋上前叩门,里面却不开,说明日再来。宋无奈道
出:“我乃易古铁老师介绍来教书的,天已黑,可否开门进去住宿。”“一股铁?刚好我炉正热(卢正月)。”里面传出声音。一股铁是方言,意思
是铁块。对方说炉正热,意思炉能熔化铁。宋一听,知道对方是高手,也不欢迎自己,但是气势上不能输,于是对答:“真金不怕火。”“见火三分
折(she)。”里面的高手马上接道。熔金都是有损耗的,损耗的多少和金的纯度有很大关系。这里用三分,一是夸张,二是瞧不起。宋望着天色
已晚,对方态度又强硬,便想着今晚找个旅馆算了。于是便说明日再来。第二天,天一亮,宋便再来。这次倒是大门敞开,里面站着一老者,那双凸
出如铜铃的眼睛直盯着宋,面部威严带点凶。宋心里想,看来这次是艰难险阻啊。不管怎么样,他还是硬着头皮向前行礼。那老者似乎不想多说废话
,张口说明,你如果能说出下联,我就让你进来。于是一句“骨落沟坑,想死外来饿死狗”脱口而出。宋从小到大虽不富裕,但在学途中也算是一帆
风顺,何时受过此等辱骂!顿时,心中憋屈,脑子打结,万般无奈。宋转身离去,天地黯然失色,草木无情,叹出师不利,哀有失众望。浑浑噩噩不
知走了多远,只见路边有一农夫在教牛犁田,小牛野蛮跳动,脖子的牛轭总是固定不住。农夫扬起竹鞭拼命地打在牛身上,可它并不服软,反而更加暴躁。宋看着出神,突然想起那句骂自己的话,觉得不反击一下难以释怀,便倒跑回去。老者疑虑返回的宋,本想恶言恶语,却不想宋说了句“犁脱路飘,难教本地野蛮牛”就走了。大概意思是你骂我是狗,我便不教你们这些野蛮牛了。老者望着宋的背影,陷入沉思。宋回去奋发图强,终功成名就不说了。
献花(0)
+1
(本文系内科博士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