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田石的种类 |上

 杨则川书画印石 2023-11-08 发布于四川

关于青田石的

种类

图片

— 兰花青田 —

上一期我们讲了青田石的形成,形状,分布与开采。大家应该对青田石有了大概的印象。接下来我会将青田石分类讨论,希望能够细致化大家对于矿石的理解。

青田石由于产地不一,石料的质地,色泽和纹理都千差万别。80年代前,关于青田石种类的记载仅仅只有二十余种,且其分类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夏法起经过实地调查,反复研讨,整理出100余个青田石品种,记载于许多关于青田石的书籍中。本篇文章会以产地作为分类标准。

·壹·

封门石

封门处于山口之西2.5公里处,上有岩石,山势陡峭。封门有许多别称,光绪《青田县志》上称“枫门”,山口《林氏宗谱》上称“风门”,而民国时期也有人写成“疯门”。传说古时候,由市委石工在山上采石,埋头苦干一整年,终于开到一窝“冻石”。消息传到朝廷,当官人拍马赶到,命令石工们帮其开采,上交朝廷。石工自然不肯,除了一位石工出动探听动静被抓获,其余九人则都因为洞口被封堵而屈死洞中。后人为了纪念这些石工,便将此矿洞成为“封门洞”。

封门洞开采历史悠久,在清朝光绪年间就有记录。在三百多年前,封门洞一件事岩穴深广,可容纳百余人。而做到这等规模,在古代是丝毫不容易。

封门石一般质地细腻温润,结实坚脆,色彩丰富明朗,同时不易老化。著名品种有灯光冻,兰花青田,封门青,白果,黄金耀等。

图片

— 黄金耀蓝带 —

图片

— 灯光冻 —

·贰·

旦洪石

旦洪处于山口之南1.5公里,贴林溪之左,举目可望。上自鲤鱼奇崖壁中,有矿洞名为官洪洞,顾名思义,是为先朝官府所开采。官洪洞洞开采历史当在元代以前,且石质甚佳,品类丰富。

据记载,古时邻近有数洞,名为紫膻洪,禁猪洪,和头青洞。由于这一带青田石开采时间长,规模大,在矿洞前堆有大批叶蜡石,常有人翻动搜选,俗称“担洪”。50年代初,蜡石矿在此建立工区,定名“旦洪”。

旦洪矿区范围广,新旧矿洞多,产量丰富,特产官洪冻,蜜蜡冻,五彩冻等名石。

图片

— 睡狐·红花冻 —

图片

— 五彩红花冻 —

·叁·

尧土石

尧土山位于山口之东1.5公里处。旦洪,封门皆在灵溪之左,唯有尧土位于灵溪之右。1957年,山口出土明嘉靖二十二年的墓志碑一块,其石料即尧土石,由此可见此矿开采历史久远。

民国时期,尧土山一带称“岩垄”。据1931年中央研究院地址研究所丛刊记载:“山口岩垄近年白石最多,紫石其次。白石色微黄,紫石暗紫,皆细洁纯滑。尚有色红而兼黄,内含蓝钉,质粗不适刀者。岩垄为近来产印章石最多之地。”

50年代初,在此建立尧土工区。产出的石头多数为紫色,且质地偏粗糙。70年代初,私人采矿较多,矿石的质地和颜色都是不二之选。

牛寮担村民叶南光于1975年在外头山山腰凿洞开采,获得大量冻石,多时年产近万斤,所以此洞被称为“南光洞”。冻石中不乏兰花青田,南光青,金玉冻等顶级矿石。

图片

— 金玉冻 —

·肆·

白垟石

白垟属方山乡,位于山口之南6公里处,以盛产青田石而著名。

传说早年山上住着一个老汉,养着一群白羊。一天老汉病了,一只恶狼变成少年,向老汉屡献殷勤,把老汉的白羊骗进山洞,吃个精光。后来,那留下的白羊毛变成了雪白的“图书石”,那山洞也就取名为“白羊洞”。

50年代初,蜡石矿在此建立白垟矿区。主要矿洞,在西有山冈,杉木成林;在南有开采已久的巨大矿洞,洞底积有泉水,称水洞;在北有小坑,名坑洞二。此外,在白垟山之南有貌干湾,近年来私自开采者甚多,大小矿洞不下十处,其出产矿石主要为冻石。

白垟石以青白为主,色微黄,多黑纹,棕红纹。此外,尚多紫岩,质地坚硬的矿石,时常含有蓝钉,蓝星,蓝带等。冻石以白垟夹板冻和芥菜绿最为著名。

图片

— 蓝星 —

图片

— 芥末绿 —

作者 | Loui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