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活不出一个情字

 古磨盘州人 2023-11-08 发布于北京
人生靠什么活着?
功名利禄,转眼都是浮云。向死而生的人,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人因情而生,自然也就因情而活,最后,因为情而恋恋不舍地离开,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没有白过。
我不善于跟人表达,可我真的很重情。这样的说法好像非常直白,一点没有作家的意象。
记得小时候,我不能听悲伤的故事,听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心里就淤积着痛苦,胸口堵得甚至影响呼吸。读大学的时候,听人劝,开始读悲情小说,一段时间下来,感觉自己得了肺癌,呼吸非常不畅。我扔掉了那些小说,每天早晨跑五公里,坚持了很多年后,感觉才没有了胸堵的毛病。
即便现在,要是遇到伤情的事,心里会淤塞几天,这于我都是正常的事,为此,我要不断地进行心理清淤,以便自己能活在一个自由呼吸的环境中。
人生不过一个情字,千万不要负了别人的情。我一直这么告诫自己,可很多时候就是阴差阳错,机缘巧合,你越是在乎,越是把持不住。
记得很多年前,有个多年不见的老师,晚上给我打电话,说来北京了,我当时正在床上发烧,上午刚做完牙床植骨手术,脸肿了老高,说话都比较困难。看是老师的电话,不敢不接。想着多年没联系,也不能一说话就说自己病了。老师来京,通常都要有接待和招待的,可当时的我,一星期之内根本没法见人,我对老师说,不好意思,这次估计招待不了你。老师也很干脆,放下电话,此后,再无联系。人情好薄的,薄不过一顿饭。这事谁也怪不了,只怪自己没有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我没有留住这份情。
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跟一个师弟保持了非常好的关系。他研究生读的是两年制,比我早一年进入到一家大型国企。我工作一年多后,余了几万块钱,有天,我们例行地聚餐。师弟说,他近期想买房,但是缺些钱,让我借五万块钱给他。我们当时的情况是,他结婚带孩子住在单位分的一居室里,我刚结婚,我们两口子挤在她单位的筒子楼里。
他说了这个需求,我内心里自然是不愿意。可脸皮比钱值钱,估计他要是磨一下,我一定抵挡不住,当时还是前女友有思考,现场不好沟通,她催促饭局早早散了。回去后,她给我分析,五万块钱对于当时的我们是一笔巨款,我们要是从此勒紧裤腰带,大概2-3年差不多就可以准备付首付款了,假如借给师弟,以他当时的收入,三五年估计都还不上,我们买房的计划也就遥遥无期,他们住在新房子里,看着我们在筒子楼寒酸着,感觉不是那么回事。
前女友也是好心人,她说救急的忙要帮,但是,人家在改善生活,我们以陷入贫困去资助别人改善生活,好像道理不该是这样想的。我觉得她说的对,只好跟师弟揶揄了一番,结果是没借钱,结局是,我永远地跟师弟失去了联系。
唉,也许老天给我们的缘分就配了这么一段。人生都是过客,能遇上一程也是缘分了,看着有人下车,我目送一段,也就如此了。
手机不离手的时候,有时候害怕朋友圈有人发在北京的信息。外地朋友在北京,日常还在微信里交互的人,你说,要不要联系一下。可谁一天没个自己的生活,意外获悉朋友来京,很多时候,真的可能是腾挪不开。也许朋友没有要我出面的意思,但是,知道了不回应,好像也是理亏。
我们不是忙于国计民生,可我们也会奔波于一日三餐,刚准备跟一家人度个周末,朋友来了;晚上刚在家自斟了几杯,朋友打了电话。一时间,我感觉亏欠了整个世界。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能把一个身体切成几瓣使唤,可我一个身体对付自己的一家三口都有点吃力,真的害怕突然逼迫自己去改变。加上我的计划性很强,为了一个应酬,也许要以半夜不睡觉为代价,我承担不了。
多年没有联系的同学,连朋友圈点赞的交情都没有。突然给我发微信了,说遇到了万难之急,让我借2万块钱。这原本是很多人非常容易处理的事,但是对我就会出现选择恐惧。
同学说了我的几条信息,差不多都对上了,然后跟我说,不是我把他当骗子了吧,甚至可以打电话跟我核实。我真的害怕了,我不是害怕借出2万块钱而肉包子打狗,而是,我怕人笑我交这么廉价的智商税。十几几十年不联系,说心里话,长相和声音差不多都改变了,在科技这么发达的年代,我能辨别出什么?
他都不知道我现在做什么,都不知道我现在的处境,张口找我借钱,真的让我感觉很冒失。假如不借给他,我的心里更加不安,一个同学的情就不值那2万块钱?我甚至幻想着同学遇到的各种情状,脑子里在想着他渴望的眼神,我不敢想象他的失望和失落,心在拧着疼。
我曾经遇到过,被人刀架在脖子上借钱续命的,或者几天没吃饭快饿死的,起先我被这样的惨景动摇了,我都会让他度过难关,可他的境遇一次比一次惨。假如我不给他续命,他立即就会没命。后来,我真的把心一横,没想到,他也活得很好。
可到现在,我心里还有一块疙瘩,好像是伤口愈合后的疤,在身体内的叫结节。
我真的不是放得开的人,我尤其害怕身体里结节太多。可我经常遇到这样想做而又无能为力的事,只因我始终绕不开那个情字。古书上说,人情似纸张张薄,我也在不经意之间充当了人情的薄纸,好痛心,更寒心。也许真的是能力问题,我怎么就让情字,在薄纸两边转来转去呢。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金融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和发表300万字,码字数1100万+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北京晚报》《厦门文学》《解放军报》《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