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家庄-河北博物院 燕国故事

 黄之中 2023-11-08 发布于上海

西周初期,周武王为加强东北边陲的统治,封召(shào)公奭(shì)于燕地,建立燕国。公元前222年,燕国为秦国所灭,历43世,800余年。存国期间,内忧外患,历经磨难。战国时期,经燕昭王28年苦心经营,据有今冀北、辽东等广大地域,经济发达,繁盛一时,跻身“战国七雄”。

图片

镇馆之宝之一,巨大的铜铺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燕下都

西周初召公奭(shì)被封于燕(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一带)。春秋时迁都临易。燕庄公另建上都--蓟(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春秋后期,燕在今易县境内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建陪都武阳城,燕文公定都于此,改称“燕下都”。战国时,燕昭王又大举扩建,至秦灭燕,燕下都作为燕国都城长达300余年。

图片

曾经的燕下都,易县出土的陶制筒瓦和水道弯头

图片

其他陶制构件

图片

图片

礼乐之邦

燕国秉承周礼,以维护宗法等级关系,规范行为方式。在祭祀、丧葬、朝聘、征伐、宴飨、婚冠等重大活动中依礼行事,并使用相应等级的礼器。公元前 323 年,燕国参与“五国相王”。之后,燕王行天子制。

燕下都九女台16号墓出土了大量的专门用于陪葬的成套仿铜陶礼器,反映了礼制在燕国的实行情况。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周礼制规定天子在礼仪活动中使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战国时礼崩乐坏,诸侯国王多有僭越。九鼎依次盛放:牛、羊、豕、鱼、腊(即肉干)、肠胃、肤、鲜鱼、鲜腊。八簋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饭食,与鼎配套使用。易县燕下都九女台16号墓出土

九鼎

图片

八簋

图片

陶甬钟

图片

石编磬

图片

金戈铁马

战国之世,群雄争霸。燕国北有东胡,南与齐国、赵国、中山国相接,战事频繁,屡有亡国之虞。燕昭王时求贤自强,却胡拓边,与齐、赵、韩、魏四国合纵御秦,率燕、赵、秦、韩、魏五国联军伐齐,与强邻赵国争战,跻身“战国七雄”。

目前仅见的先秦铁胄,出土时内部还有织物残片

图片

图片

燕国铜戈

图片

图片

青铜短剑,左三张家口出土,右三承德出土。剑上多有动物图案,为北方少数民族使用。

图片

易县出土的秦式铜戈,应为当年缴获的

图片

其他铜、铁矛

图片

图片

铁器时代

战国时期冶铁技术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铁器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军事等各个方面。当时,燕国冶铁业处于领先地位,采用铸铁可锻化处理技术,出现渗碳钢、脱碳钢制品,并已使用铁范铸器。

铁制农具、车具、马具、生活用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铁斧范

图片

王者余辉

燕下都遗址辛庄头30号墓共出土了百余件金银制品,大部分雕饰牛、马、羊、骆驼、鹿、熊和怪兽等图案,形神兼备,熠熠生辉。青铜礼器古称“吉金”,燕国青铜器虽存世不多,但制作精美,造型别致,图案丰富,反映出燕国工匠高超的制造技艺。

图片

楼阙形镂空铜饰件

主人端坐楼阙中央,一仆人从鼎中取食,二家奴两厢跪奏乐器。方柱四面分别是家奴们沽酒、捉鹿、持觚、抱禽,为主人准备宴飨的热闹景象。

图片

一些金饰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后展示了一些人物故事的画

荆轲刺秦

图片

庄公别齐

图片

昭王求贤

图片

乐毅伐齐

乐毅率燕军攻克齐,助燕国达到鼎盛,后燕王中了反间计,撤掉乐毅,乐毅遂投奔赵国

图片

秦开却胡

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

图片

继续参观:

 赵国故事

 古中山国

满城汉墓 上

满城汉墓 下

 曲阳石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