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杨春虎用药精华示例
2023-11-08 | 阅:  转:  |  分享 
  
第 一 章 中 药 伤 寒 诊 断
第一 讲 桂枝 ㈠ 2 0 2 1 - 2 - 6
复 诊 病 案 杨 老 师 , 我 母 亲 今 天 吃 类 风 湿 方 是 第 六 天 了 , 感 觉 好 多
了 , 也 消 肿 了 , 就 是 还 有 一 点 点 疼 , 需 要 戴 上 手 套 才 能 缓 解 。 睡 眠
因 为 疼 痛 , 时 好 时 坏 , 睡 不 着 觉 就 会 尿 频 , 小 便 不 利 。 老 师 不 忙 时 帮
忙 看 一 下 , 还 喝 几 天 。 不 会 加 减 , 一 直 在 喝 原 方 。
诊 断 : 病 人 是 类 风 湿
1 、 舌 苔 不 厚 , 但 有 点 燥
2 、 舌 边 不 平 整 肝 气 郁 结
3 、 舌 暗 紫 不 红
更 方 : 治 疗 类 风 湿 药 ( ) 再 加 一 个
2 梧桐 树根 、 徐 长 卿 四逆 散
1 、 柴胡 2 4 枳壳 1 5 白芍 1 5 甘草 - - - - - - - 疏 通 肝 气
2 、 花粉 1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润 燥
3 、 萆薢 1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 湿
4 、 防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 络
、 抗 风 湿 止 痛
5 梧桐 树根 3 0 徐长 卿 2 0 - - - - - - - - - - - - - - - -
6 、 鸡血 藤 5 0 乳香 2 0 没药 1 0 - - - - - - - - - - - - 舌 苔 紫
若 单 用 梧 桐树 根 、徐长 卿 — — 止 痛 消 肿 、 抗 炎 效 果 也 是 非 常 好 的 , 梧 桐 树 是 臭梧 桐根 。
桂 枝 汤 是伤 寒论 第一方 药
一 、 桂枝与 小 便 不 利
当 小 便 不 利 的 时 候 的 , ( 不 论 尿 多 还 是 尿 少 , 都 是 小 便 不 利 ) 都 是 因 为 膀 胱 气 化 不 好 , 也 就 是 阳
虚 的 一 部 分 。 在 临 床 上 看 到 小 便 多 很 多 人 会 补 肾 、 补 气 , 都 是 忽 略 了 气 化 这 个 关 键 点 不 是 说 小 便 多
了 就 用 五苓 散 , 小 便 多 了 用 五 苓 散 里 面 的 一 个 桂枝才 算 说 对 。
1 、 小 便 多 , 有 外 感 引 起 也 有 内 感 引 起
⑴ 肾 亏 了 、 小 便 不 利 ( 肾 亏 的 气 化 不 好 ) 用 附子、 肉桂 气 化 。⑵ 外 感 引 起 ( 一 个 人 忽 然 腰 痛 然 后 尿 多 了 、 一 个 人 感 冒 了 忽 然 小 便 多 了 ) 用 桂 枝 或 者 麻 黄 气 化 。
⑶ 天 气 凉 了 , 某 个 人 忽 然 腰 椎 盘 凸 出 , 腰 痛 站 不 起 来 , 小 便 也 控 制 不 住 用 独活 寄生 汤 加 麻黄 气
化 。
2 、 不 是 所 有 的 小 便 不 利 都 用 桂枝 来 气 化 的 , 用 桂枝 气 化 掌 握 一 个 原 则 外 感 或 者 水 湿
痰 饮 引 起 的 小 便 不 利 。
⑴ 某 患 每 天 咳 喘 、 脸 色 很 白 、 鼻 子 都 冒 清 、 小 便 很 多 肺 寒 引 起 的 ( 白 主 金 、 黄 主 脾 、 清 主 肝 、 黑
主 肾 、 红 主 心 ) 。
⑵ 一 个 人 肺 很 寒 时 、 小 便 会 多 是 肺 的 气 化 不 好 ( 肺 调 通 水 道 ) 用 气 化 肺 。
干姜
3 、 辩 证 : 小 便 不 利 是 肺 寒 还 是 肾 寒 还 是 外 感 还 是 气 虚 还 是 肝 郁 , 不 是 小 便 不 利 就 补 肾 。
二 、 桂 枝 与 肌 瘤 囊 肿
1 、 看 到 肌 瘤 囊 肿 , 要 先 诊 断 是 瘀 血 引 起 的 还 是 气 化 不 好 引 起 的 。
、 《 伤 寒 论 》 治 疗 肌 瘤 的 处 方 桂 枝 、 茯 苓 、 桃 仁 、 白 芍 , 此 证 是 水 湿 痰
2 桂枝 茯苓 丸( )
饮 、 气 化 不 好 的 基 础 才 引 成 的 肌 瘤
⑴ 桂枝、 茯苓 是 气 化 ( 茯苓通 阳 ) , 所 以 前 提 就 是 气 化 , 把 那 些 水 化 掉
⑵ 茯苓全 世 界 通 阳 药 最 好 , 叶 天 士 说 茯苓 最 通 胃 阳 。
⑶ 桂枝与 茯苓 是 绝 配 可 通 阳 化 气 , 有 强 胃 阳 的 作 用 。 更 妙 的 是 桂枝 、茯苓 又 能 排 水 。
三 、 三 个 处 方
【小建 中 汤 】 (桂 枝 、 甘 草 、 白 芍 、 生 姜 ) 。
⑴ 小建 中 汤的 脾 胃 病 四 肢 冰 凉 , ( 形 寒 ) 病 在 胃 , 胃 阳 不 足 , 阳 不 足 才 会 没 热 量 。
⑵ 要 开 太 阳 就 是 把 脾 胃 的 能 量 , 从 胃 拿 到 表 ( 胃 里 面 都 是 火 , 脾 里 面 是 阴 暗 的 东 西
才 会 潮 湿 ) 。
① 开 太 阳 要 用 甘草 配桂 枝 , 强 心 产 生 热 像 。
② 桂枝 、甘草 是 发 电 机 ;
③ 然 后 靠 生姜走 表 把 火 气 带 到 外 面 ;
④ 再 加 人 参 、茯苓 补 胃 阳
⑶ 小 建 中 治 疗 腹 痛 的 前 提 是 阴 阳 两 虚 、 还 有 。 伤 阴 了 , 口 干 、 盗 汗 、 舌 红 如 果 胃 寒 的 严 重
饴糖 白
芍少 用 1 2 克
【桂枝 汤 】加 减
⑴ 患 者 无 外 感 仅 是 贫 血 , 整 天 晚 四 肢 冰 凉 、 很 冰 , 生 冻 疮 (血虚 生寒 ) 桂 枝 汤 加 减
① 不 论 什 么 病 , 只 要 四 肢 冰 凉 的 — — 就 是 人参 、桂枝 ( 人参 补胃阳 、桂枝 开太阳 )
在 内 可 以 强 心 治 吐 健 脾 ; 在 外 可 以 解 表 散 寒 , 内 外 都 可 以 用
② 桂枝 、生姜 、 甘草
③ 加 细辛 、 木通 成 了 当归 四逆 汤 。
④ 加 细辛 就 是 很 细 心 的 把 寒 气 散 掉 。
⑤ 加 木通 疏 通 经 络
⑵ 患 者 营 血 亏 损 严 重 的 时 候 仲 景 不 用 附子 、 生姜。 叶天 士 说 生姜 伐 肝 血 要 用 煨姜。
⑶ 这 种 人 经 常 的 感 冒 、 脸 色 白 、 头 晕 ( 林 妹 妹 ) 脉 细 的 是 桂 枝 汤 体 质 。
① 血 虚 寒 的 严 重 就 是 当归 四逆 汤 。
② 疾 病 进 一 步 发 展 就 会 变 的 慢 性 病 , 该 患 一 点 也 不 能 耐 风 寒 , 一 碰 到 风 , 就 寒 入 骨 , 寒
到 经 络 里 面 、 寒 到 骨 髓 里 面 在 桂枝 汤 基 础 上 加 鹿角 片 、 当归 、茯苓 。
③ 鹿角 散 骨 髓 之 寒 ; 茯苓 通 胃 阳 ; 当 归 温 通 补 奇 经 。
【 】 加 减
五苓 散
⑴ 复 习 小 便 不 利
① 如 果 是 肾 虚 的 引 起 的 附 子 、 肉桂 气 化 ; 再 加 补 肾 的 药 。
② 如 果 是 外 感 或 者 , 脾 胃 水 湿 引 起 的 五苓 散 加 固 涩 的 药 。③ 如 果 是 肺 寒 引 起 的 干姜 气 化 ; 加 甘 草 ; 加 固 涩 的 药 。
④ 如 果 是 气 虚 引 起 的 补中 益气 汤 加 固 涩 。
⑤ 如 果 是 紧 张 引 起 的 ( 见 到 水 就 想 拉 、 见 到 女 孩 子 就 遗 精 , 是 肝 ) 四 逆 散 。
⑥ 气 虚 肝 郁 的 不 需 要 气 化 , 当 然 加 一 个 气 化 的 药 也 行 。
⑦ 气 化 的 药 附子 、 肉桂、 麻黄 、乌 药 、 桂枝 ,要 记 住 。
⑧ 临 床 没 桂 枝 — — 用 肉桂 、乌药 代 替 。
⑨ 缩泉 丸 中 的 乌药 气 化 。
⑵ 正 是 因 为 气 化 不 好 才 会 小 便 多 。 临 床 不 论 尿 多 尿 少 都 是 气 化 不 好 , 可 以 用 加 减 。
五苓 散
可 取 桂枝 、茯苓 、 泽泻 三 个 药 , 猪苓 可 以 不 用 。
① 泽泻 利 尿 ( 就 是 把 多 余 的 尿 、 没 用 的 尿 排 除 去 ) 。
② 喝 下 去 的 水 一 部 分 要 桂枝、 茯苓 气 化 运 到 身 上 去 ;
③ 一 部 分 靠 猪苓 、泽泻 把 多 余 的 尿 排 出 去 , 还 加 强 固 精 气 , 多 余 的 水 不 排 出 会 得 肾 病 。
⑶ 尿 道 通 了 精 关 才 固 里 加 利 尿 的 车 前 子 , 就 是 排 多 余 的 尿 , 固 精 气 , 不 排 浊 气 何 来
五 子 衍 宗 丸
固 精 气
⑷ 五苓 散 这 个 水 肿 , 是 外 感 或 水 湿 痰 饮 引 起 的 。 一 切 病 只 要 水 湿 痰 饮 引 起 的 浮 肿 都 可 以
用 五苓 散 。
① 有 很 多 人 一 年 到 头 感 冒 、 呕 心 、 气 喘 、 浮 肿 水 饮 病 。
经 常 感 冒 的 肯 定 表 虚 开 太 阳 ( 呕 吐 是 ; 气 喘 是 降 逆 )
② 桂枝 、生姜 生姜 桂枝
四、 关于 感 冒
1 、 临 床 感 冒 无 非 就 是 两 种 人 , 一 种 身 体 好 的 , 一 种 身 体 差 的 。
⑴ 身 体 好 的 感 冒 — — 病 重 、 高 热 、 无 汗 用 麻黄 、桂枝 发 汗 。
⑵ 身 体 不 好 的 感 冒 , 反 而 低 烧 、 汗 出 也 是 头 痛
桂枝、 生姜 。
⑶ 身 体 虚 的 不 能 发 汗 , 一 发 就 气 急 、 咳 喘 , 伤 及 太 阴 , 伤 肾 。
⑷ 头 痛 、 微 汗 的 、 怕 风 的 , 不 论 什 么 病 用 桂枝 、生姜 。
⑸ 头 痛 、 恶 寒 、 无 汗 的 , 不 论 什 么 病 用 麻黄、 桂枝 。
⑹ 疾 病 进 一 步 延 伸 , 寒 入 骨 髓 当归 四逆 汤 基 础 上 加 鹿角 片 、茯苓 。
2 、 桂 枝 治 疗 表 虚 , 有 一 些 症 状 务 必 要 学 会 诊 断
⑴ 恶 风 、 怕 冷 。
⑵ 或 者 形 寒 、 腹 痛 、 周 身 刺 痛 、 经 常 寒 颤 。
⑶ 背 寒 、 四 肢 冰 凉 , 时 时 有 一 阵 热 一 阵 热 交 替 出 现 。
⑷ 没 有 病 , 经 常 感 到 身 体 热 , 时 时 出 汗 。 这 个 汗 不 是 很 多 , 有 时 候 是 粘 汗 。
⑸ 关 节 痛 的 , 一 边 痛 一 边 出 汗 。
⑹ 产 后 , 形 寒 、 胸 腕 痛 、 面 色 少 华 、 不 能 吹 风 。
⑺ 食 物 之 后 就 腹 胀 、 呕 心 , 舌 淡 , 痛 的 时 候 攻 串 痛 , 有 气 上 逆 感 。
⑻ 经 常 的 感 冒 一 月 一 次 , 背 寒 、 头 痛 、 鼻 子 塞 、 汗 出 。
⑼ 经 常 咳 嗽 、 形 寒 、 脉 细 的 、 或 者 脉 小 的 。
⑽ 长 期 不 愈 的 胃 痛 、 四 肢 冰 凉 、 心 痛 切 背 的 。
( 1 1 ) 经 常 身 痛 、 四 肢 凉 , 经 常 莫 名 其 妙 的 感 觉 寒 热 不 调 。
( 1 2 ) 浮 肿 , 找 不 到 原 因 、 经 常 咳 喘 、 呕 心 、 经 常 感 冒 的 。
3 、 三 个 处 方 , 要 记 住 ( 仲 景 — — 温 病 的 延 伸 )
【 桂 枝 汤 】
⑴ 体 虚 感 冒 , 汗 出 、 身 凉 的 ( 桂 枝 、 甘 草 生 姜 、 大 枣 、 白 芍 ) 。
桂枝 汤 开太 阳 ;
① 内 伤 贫 血 、 四 肢 凉 桂枝 汤 去 生 姜 加 细辛 、通草 。
② 如 果 是 内 伤 , 没 外 感 就 不 用 生姜 。
⑵ 病 机 : 有 些 人 感 冒 会 出 汗 , 就 是 卫 不 够 强 大 、 表 虚 。 要 把 卫 强 大 , 使 毛 孔 能 自 动 关 闭收 缩 , 就 需 要 开 太 阳 ( 桂枝 、甘草 ) 。 把 脾 胃 的 能 量 送 到 肌 表 , 也 就 是 解 肌 。
⑶ 原 理 《 伤 寒 论 》 说 桂枝 汤 不 是 发 汗 是 解 肌 , 是 让 血 管 慢 慢 产 生 热 量 , 四 肢 才 不 会 凉 。
让 动 脉 血 热 起 来 , 然 后 再 去 解 表 。 所 以 是 开 太 阳 、 产 热 ;
桂 枝 、 生 姜 桂 枝 、 甘 草 桂 枝、
生姜是 解 表 散 寒 , 白芍 、 大枣 是 补 静 脉 血 补 血 。
【 桂枝 汤去 芍 加当 归、 桃仁 汤 】
⑴ 桂枝 汤 , 既 可 以 解 表 又 可 以 调 节 阴 阳 更 可 以 治 疗 胃 病 。 有 很 多 胃 病 , 四 肢 冰 凉 、 不 能 吃 凉 、 胃
痛 , 吃 了 桂枝 汤 胃 更 加 痛 — — 都 是 因 为 白芍 太 凉 了 。 有 些 人 吃 了 白芍会 拉 肚 子 。
⑵ 都 说 叶 天 士 是 温 病 , 可 他 运 用 伤 寒 论 的 经 方 奇 妙 。 临 床 看 到 脾 胃 病 、 腹 痛 、 攻 串 、 呕
心 、 四 肢 凉 的 学 叶 天士 桂 枝 汤 去 白 芍 , 改 为 当 归 、 桃 仁 ( 辛 温 ) 。 白 芍 寒 凉 只 有 伤 阴 的 时 候 或
阴 阳 两 虚 的 时 候 才 用 。 当 四 肢 冰 凉 、 腹 痛 , 不 伤 阴 的 时 候 , 把 桂 枝 汤 的 白
芍 改 为 当 归 、 桃 仁 难 道 不 可 以 吗 ? 临 床 上 很 多 医 生 一 看 到 腹 痛 就 白 芍 甘 草 汤 , 也 不 管 伤
胃 不 伤 胃 , 结 果 吃 了 拉 肚 子 , 胃 更 痛 。
⑶ 配 发 汗 的 功 能 不 强 大 , 降 逆 的 功 能 却 强 大 。 一 边 发 一 边 降 能 发 多 大 的 汗 。
桂枝 生姜
生 姜 能 升 能 降 , 桂 枝 同 样 能 升 能 降 。 既 可 以 解 表 又 可 以 治 疗 水 气 病 , 水 气 上 逆 的 痰 饮 病 。
【 麻 黄 桂 枝 各 半 汤 】 身 体 虚 的 不 能 发 汗 , 真 要 发 汗 就 用 麻 黄桂 枝各 半汤 , 各 5 克 , 再 加 四 物 汤 养
血 补 血 。 汗 就 是 血 , 发 汗 就 是 伤 血 。
五、 注意
1 、 虚 人 不 能 发 汗 用 桂枝 、生姜
2 、 四 肢 凉 — — 开 太 阳 带 动 能 量 桂枝 、甘 草
3 、 胃 痛 、 虚 寒 痛 不 可 盲 目 用 白 芍
4 、 病 在 表 用 生姜 ; 病 在 内 用 细 辛 , 不 用 生姜
、 病 入 骨 髓 加 补 奇 经
5 鹿角 片 、当归 、茯苓
6 、 同 样 化 气 桂枝 、茯苓
7 、 降 逆 桂枝 、生姜 、 茯苓
8 、 产 生 能 量 人参 、桂枝
9 、 水 湿 痰 饮 引 起 的 一 切 水 肿 、 囊 肿 肌 瘤 — — 都 是 在 桂枝 、茯苓 的 基 础 上 加 减 用 药
、 小 便 多 、 肾 亏 气 化 ; 肺 寒 气 化 ; 水 湿 气 化 ; 外 感 寒 邪 气 化 (
1 0 附 子 干 姜 桂 枝 桂 枝 、 麻 黄 乌
药可 以 代 替 桂枝 ) ; 气 虚 小 便 多 , 补 气 升 提 ; 肝 郁 小 便 , 疏 肝 镇 静 。
六、 临床 常 见 症状 的 用药
1 、 身 强 , 身 痛 、 无 汗 、 发 热 首 先 麻 黄 、 桂 枝
2 、 体 虚 弱 不 禁 风 、 汗 出 、 恶 风 、 身 痛 首 先 桂 枝 、 生 姜 。
3 、 烦 躁 、 四 肢 冷 、 身 体 痛 首 先 吴 茱 萸 。
4 、 小 便 不 利 首 先 桂 枝 、 附 子 、 乌 药 、 麻 黄 。
5 、 水 湿 重 首 先 桂 枝 、 茯 苓 。
6 、 头 晕 首 先 泽 泻 。
7 、 口 苦 、 胸 痛 柴 胡 、 青 皮 、 香 附 类 。
8 、 肾 火 不 足 附 子
9 、 脾 火 不 足 川 椒
1 0 、 肺 火 不 足 干 姜
1 1 、 肝 火 不 足 吴 茱 萸 。
1 2 、 傍 晚 发 热 的 首 先 想 到 胃 热 。
1 3 、 早 上 累 的 首 先 想 到 脾 虚 ,
1 4 、 冷 入 骨 髓 的 考 虑 肝 虚 ,
1 5 、 精 神 萎 靡 的 — 定 肾 虚 。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070g...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