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催,想通了会结婚~

 麦子熟了juypzh 2023-11-08 发布于四川
写文章到现在,从来没提起这方面的话题,临近年关,不少朋友被父母开始了又一轮催婚,还挺有感触的。
作为曾经被父母催婚的过来人,如今也已有了自己的小家,还挺幸福的。
没结婚前,都是谁催我结婚我给谁白眼,尽管如此,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还是没有放过我。
我以为,自己应该会不婚,毕竟我很享受那一份独处的时光:有喜欢做的事、有自由的生活方式。
总倡导着一个人过也挺好,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所以,婚姻这事儿,急还真没什么用,这是我用经历,分享的感悟,希望能解姐妹们的当下困苦。
01、多几段经历,也是好事
在大学前,我对感情的看法一直是:从一而终。这也导致我基本没轻易考虑过谈恋爱这事儿,因为一旦迈出了这一步,就意味着要携手共度余生。
后来,一段五年的恋爱分了手,我才开始反思感情这事儿,年轻时终归是想得太狭隘了些。
从大学开始,到工作,也到了带彼此见父母的时候了,我以为一直劝我恋爱的父母,会在这次见面后,如愿放下对我婚姻的担忧。
意外的是,父母劝分了。
我们用「爱情」来对抗父母的反对,当然,只是我父母的反对;我们以为只要有感情基础,婚姻无非就是多了一个小本本的事。
半年后,我们真的结束了,结束了五年的感情,也结束了彼此的初恋。
结束的原因,竟然是结婚该在哪座城市买房。我父母坚决认为小情侣工作在哪儿,就该在哪儿买;而男方父母强势要求在男方的老家买。
背后暗自较劲儿的双方父母,也并不是我们结束的关键;而是每临大事,我们希望的并肩作战,最后都成了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无关对错,也不随意评论,毕竟我们都是各自家庭环境的产物,三观合,则聚;不合,则散。
经此一事之后,我对父母看人的眼光,有了一丝松动,后来经历的另一段感情,还主动让父母掌了掌眼。
虽嘴上并没有赞同他们的看法,但在心底,已经给了自己暗自观察的方向。不管最后结局如何,我都非常庆幸自己有了这两段经历。
让我认清了「婚姻」的真相:爱情只是婚姻的边角料,生活和三观才是婚姻的缺一不可。当然,有了爱情的加持,婚姻或许会美成「诗」。
只是,能同时拥有这三样的婚姻,太难得了。林徽因与徐志摩有热情的爱,最后嫁给了三观契合的梁思成;婚后与金岳霖产生了不该有的爱,在坦白后,还是选择了留在梁思成的身边。
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也会在不同阶段后悔自己的决定;所以,多经历几段感情并不是对婚姻的亵渎。
只是,我们需要在每一段感情中,保护好自己。
02、把单身的日子过顺畅
有人说能快速让人走出失恋的方式,就是立马进入下一段新的恋情。对于这种看法,我还真不能苟同。
就像很多人一失恋,就反手把前任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删除,以为这样,就能从此两清、再无瓜葛。
可事实只有当事人知道,自己在多少个夜晚,遗憾这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痛恨那个太过认真的自己,以及此生都不愿提及的对方。
一段感情的结束,本该有它的阵痛期,如果真的放下了,也就不会在意这个人是否出现在自己的通讯录里。
所有形式上的清除,不过是企图在脑海中骗过自己。
单身了,就该好好安排起来。没事跑跑步、看看书,给自己做个一日三餐;衣服买自己喜欢的,妆化成自己欣赏的。
该赚钱时就好好赚钱,有能力了就给自己升级一下生活的基础配置,别把对生活的要求,都寄托在另一个可能出现的人身上。
表妹属于高颜值类型的美女,因此也结识了不少家庭特别优渥的男生,但每一段感情都只能止步于恋爱期。
「颜值」这东西,就跟买车一样,到手就开始贬值,没点内核的东西支撑,也逃不过别人的权衡利弊。
作家李筱懿说过:先谋生,再谋爱。
要想拥有一段高质量的感情,就该在单身的这段日子里,好好谋生,给自己攒足生活和选择的底气。
要相信,那个能与你走进婚姻殿堂的人,一定不会肤浅到只看你的外表,毕竟婚姻是势均力敌的结合,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定向扶持。
03、别催,合适了会结婚
这估计是被催婚的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
我没结婚前,也常试图用这句话来堵催婚的嘴,但其实连我自己也说不出「合适」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以前有一同事,工作好几年了,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年纪也三十好几了,于是家里人急得巴不得她原地就能结婚。
我一直以为她是不婚主义,虽然平时关系还不错,但也没有冒昧到去过问她的私生活,直到有一天,她主动向我讨论感情的话题,我才明白,不是她没遇到合适的。
而是在她自己的假想中,已经为婚姻掘好了所谓的「坟墓」。她假想了婚后需要处理的一堆人际关系和无可避免的家庭问题。
还真是为了避免花落的伤悲,就索性拒绝了种花。
我已经站在了婚姻的「围城」里,但我发现婚姻还有它可爱的一面:生病了会有人整夜照顾你;难过了会有人不问所以,陪你散心、陪你晚风中看最亮的星;把两个人凝聚起来,击碎生活的不堪;让两个淋过雨的战士,为彼此撑起伞。
或许家人一直催的不是一个合法的小本本,而是那个能让我们共立夕阳的守护者。
所以,如果并没下定决心不婚,又还没遇到那个合适的人,别着急,也别拒绝开始。
要相信,姻缘天注定,凡是正缘,不会来得太辛苦;但凡孽缘,也不必纠缠和痛苦。
写在最后:我不劝婚,只是希望那些恐婚的姐妹们,能正确看待婚姻;同样45度的水,有人嫌烫手,有人觉得刚刚好,你不伸手,连感受的机会都没有。
新手做公众号,请前往(就这样开始做公众号(无保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