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人出局往往是乱世的开端

 子玉史院 2023-11-04 发布于陕西
 / 子

强人政治才是根治乱世的良方,如果在没有建立起新的秩序之前,强人的出局只会引发局势的迅速崩盘,接下来就是军阀割据,群雄逐鹿。

东汉末年的董卓之死,北魏末年的尔朱荣之死都验证了这个推断。

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联合吕布给刺杀,由于王允和吕布都不具备驾驭关中群雄的能力和威望,导致关陇地区在董卓这位强人出局之后迅速就切入军阀混战的乱局。

先是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整兵西进,杀死王允,逼逃吕布,接着就是,李傕和郭汜共掌关中一起打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牌的局面。当时,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这些人共分了董卓之后的权力空白。

而这,正是关中灾难的开始,因为,按照政治斗争的特点,这几个人还会进一步斗争,然后角逐出一人主导关中局势的格局。

可惜,这些人的实力和能力都差不多,导致关中内斗的时间线被无限拉长。那段时间,李傕挟天子以令诸侯,郭汜劫持公卿大臣,其他人在一旁看戏,随时准备扮演渔翁的角色。到了最后,关中的公卿大臣都到了不知道该听谁的地步。

结果是,关中在持续的内耗中不断衰落,经济凋敝,人口锐减,而凉州的马腾和韩遂也趁机进攻长安想将关中和凉州的资源整合为一块蛋糕。

怎么说呢,董卓此前虽然放弃了洛阳,但这却并不代表他失去了逐鹿中原的资格,因为,董卓不仅将洛阳的人口和财富带到了关中,还手握天子这张牌,在个人威势的加持之下凉州的马腾和韩遂也入股了董卓的团队来到长安朝拜向董卓表了态。

关中的地理优势就不多说了,秦国和刘邦得天下的结果已经验证了关中是乱世中争夺天下的最佳基地的事实。

也就是说,整合了关陇资源并手握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牌的董卓完全可以合纵连横东出与关东诸侯争夺天下。就是再不济,也可以利用函谷之险守住手中的蛋糕然后观天下变,等到合适的机会再迅速出手。

而当时的关东群雄虽然一个个家世极为显赫,手里都有一定数量的兵,但他们也和当年的六国一样,虽然暂时团结在盟主袁绍的旗帜之下,但都是各怀鬼胎,想在乱世中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是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合纵这张牌从来就不靠谱

这些人心不齐也就不说了,还都一个个成了祸害地方的主角,蔡文姬笔下“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惨剧的制造者就是这群人。

董卓对关东群雄的认识就是一针见血:“关东群雄个个拥兵自重,没有统一指挥,他们是不可能拧成一股绳的。”

是的,董卓对于十八路诸侯向自己挑战的事根本就是不屑一顾。此时的天下局势就像战国末年:董卓是秦王嬴政,袁绍等人是关东六国

关东六国每次合纵攻秦都是因为心不齐而失败,此时的袁绍等人和当年的关东六国也差不多。再说,如果袁绍等具备单独挑战董卓的实力也不需要合纵,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董卓实力的强大。

可以肯定,如果董卓不死,天下局势一定会是另一番景象。董卓死后,关中就在严重的内耗中失去了逐鹿天下的实力,曹操看着关中的乱局就乐呵呵地说:“关中一定是我的菜。”

而且,关中的乱局还导致汉献帝趁乱逃离了关中,结果被曹操将这张牌抢了去。这也是曹操为什么能以皇帝的名义仅仅派出使节就能让关中群雄暂时低头的关键原因。

211年,马超和韩遂与曹操兵戈相见,但此时的关中早就已经不是当年的关中,经济、人口等领域都不占优势,且内耗的种子依然左右着马超等人的心智,曹操轻施反间计就拿下了关中。

马超是关中势力最后的倔强

图源/剧照

说白了,都是因为董卓之死而引发的内耗造成的。所以呀,董卓之死才是东汉末年天下的最大变数

北魏末年的局势也差不多。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并没有对朝廷造成致命打击,北魏的六镇起义也没有让北魏四分五裂,虽然北魏切入到了权臣控制朝廷的频道,但尔朱荣毕竟在名义上控制着北方天下。

如果尔朱荣不死,他肯定能够逐渐恢复北魏的经济发展,然后再通过军功的加持不断加强对内部群雄的驾驭,并以时间为杠杆慢慢消化内部矛盾,最终形成以尔朱家族统驭北方的格局。

以尔朱荣的个人能力,北方虽然被胡汉矛盾死死束缚,但维持形式上的统一还是具备操作空间的。变数就出在尔朱荣之死。

公元530年九月二十五日,孝庄帝元子攸将尔朱荣父子骗进宫中一举刺杀,结果是,北魏在皇权早已旁落的情况下孝庄帝根本就不能驾驭北方群雄,局势瞬间就崩裂:高欢脱离尔朱家族于河北自立;关中的贺拔岳也和关陇群雄趁机割据关中

就是尔朱家族内部也并不团结,不能形成一个整体剪灭叫板尔朱家族的群雄。

是的,尔朱荣内部本来就存在天然的短板:以贺拔岳为代表的武川官军集团和以高欢为代表的怀朔义军集团是两个互不兼容的群体,尔朱荣在时还可以凭借个人威势驾驭两派,尔朱荣被杀之后,尔朱家族在缺乏强势人物填补尔朱荣权力空白的情况下只能面对内部的四分五裂。

尤其是,孝庄帝被尔朱兆绞杀,皇权在被踩进尘埃里的情况下也不能驾驭群雄,北方只剩分裂。

结果是,高欢打败了尔朱家族进驻洛阳拿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牌,但却因为没有及时消化关中导致北方进入持续的分裂状态:

先是东西两魏对峙的格局,接着就是北周和北齐的长期竞争

说实话,后来的北周也差点发生宇文泰这位强人出局之后关陇差点崩盘的事。公元556年十月,一代枭雄宇文泰去世,关中的局势马上就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关陇集团的许多成员都想代替宇文家族成为关陇地区新一代掌舵者。

关陇成员都是股东

图源/剧照

这是宇文泰生前早已经预料到的结果,所以才设计了侄子宇文护为辅政的格局,就是宇文护也是险胜,他是通过合纵连横的手段将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这些大佬一个个清理出局的方式才稳固了宇文家族掌控关陇局势的成果。

说实话,要不是于瑾的支持,宇文护很难抗住关陇集团的集体发难。

到了武帝宇文邕时,随着第一代创业者的逐渐凋零关中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固了下来,人们从心理上早就接受了宇文家族掌控关陇的事实,所以这个时候宇文邕将宇文护清理出局也就不会再引起关中局势的震荡。

隔壁北齐的情况也差不多,高欢刚死,侯景就以手中的河南十三州之地为资本造了高澄的反。这是意料中的事,因为高欢还活着的时候侯景就说过“绝对不与鲜卑小儿共事”的话。

本质上还是,强人出局之后内部藩镇的必然反应

区别只是,高欢之后有高澄,宇文泰之后有宇文护,而董卓和尔朱荣之后却没有一个可以整合内部矛盾的人,所以只能陷入内耗的局面。当然,这和董卓和尔朱荣的突然被杀没有时间来指定接班人也有关。

是的,乱世其实是需要强人的,不管他们的个人操守如何,但起码能维持表面的稳定。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董卓的困局,和能力无关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