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山神话故事·东岳大帝救拔佛门弟子

 画蛇者说 2023-11-09 发布于山东

话说隋炀帝大业年间,僧人智逸托钵云游到泰山东岳庙。眼看天色已晚,收起云锣,遂向庙祝借宿。

当值庙祝岱安,面露难色,说道:“高僧千里迢迢来到泰山,本当洒扫净室,以备下榻。怎奈本庙殿宇厢房无多,怠慢高僧了。”

智逸双手合十,说道:“区区芥子之地,贫僧即可容身。无复多求。”

岱安见此恳求,似有难言之隐,吞吞吐吐说道:“可容身之地,只有大殿旁边的耳房,勉强可供入住。只是……只是……”

智逸问道“有何违碍,施主不妨直说。”

“不好意思了,实言相告吧,那是个凶室,大凡住在那个耳房的客人,都是站着进去,横着出来,难免一死啊。因此,不敢冒昧荼毒禅师。”

智逸闻听此言,倒是神色坦然:“阿弥陀佛!原来如此。贫僧虽说修行浅薄,经年云游四海,也颇见过一些牛鬼蛇神,料想不会遭此厄运,勿多虑,但住不妨。”

岱安听此叙说,不得已,恭敬不如从命,只好吩咐道童为智逸在耳房里安置铺盖,让他住了下来。

是夜,月光碧透如水。智逸徘徊于汉柏院内,但见树干如幢,耸入霄汉,树影婆娑,冠盖如祥云朵朵,驻足当空。抚摸赤眉斧痕,拥抱连理凌寒,领略其苍古葱郁,震撼于倔强峥嵘。不远处,暮鼓声传来,智逸肃立默诵其偈语曰:

闻钟鼓,烦恼轻,

智慧长,菩提生。

离地狱,出火坑,

愿成佛,度众生。

一百零八声暮鼓响罢,回到耳房。一灯如豆,不免凄清。转身打开房门,月光长驱直入,一室清辉皎然。智逸盘腿打坐,开始诵经功课。

时近二更,忽听室外环佩叮咚,两个青衣童子执灯前引,一位神明峨冠博带,走进室内。即称:“吾乃泰山府君,夜巡路过,禅师从何而来啊?”

智逸慌忙行礼致意:“贫僧来自洛阳,久仰东岳泰山,前来叩拜结缘。今晚借宿于此,劳烦东岳大帝。”

“远方客僧至此,接待草疏,请海涵。禅师安歇吧。”东岳大帝转身欲走。

智逸见状一怔,赶忙趋前施礼,问道:“东岳大帝听禀,贫僧愚鲁,有一事不明:听庙祝说从前寄住在耳房的客官,大多死了。信众来拜泰山,无不渴望得到平安庇佑,却是不明不白的死于非命,这是为何?望府君明示。”

东岳大帝回答说:“此言差矣,禅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泰山主生,与主生相对应的便是主死,职是之故。此乃其一。其二呢,在此住宿的客官,恰巧碰到他们的死期大限,在劫难逃。其三呢,又因为他们心里恐惧,竟然自己把自己活活吓死了。这怎么能怪罪泰山神灵呢?”

智逸如茅塞顿开,急忙谢罪:“阿弥陀佛。府君大德曰生,泽被天下,错怪了、错怪了,饶恕则个?”

东岳大帝娓娓说道:“不知者不为罪。由来道佛和合,两家本意皆以慈善为本,普救众生,请禅师不必多虑。”

智逸仔细端详东岳大帝,似曾相似,自觉机缘匪浅。于是又进一步问道:“泰山自古为群山之祖,五岳之宗,神仙洞天,神灵之府。贫僧还听世人传说,泰山府君统辖阴阳,能治冥府鬼众,愿闻其详。”

东岳大帝微微一笑,说道:“叶落归根,魂归泰山,这只不过泰山福报罢了。至于能治鬼众,确有其事。禅师八成是想见一见死去的故人吧?”

智逸随口说:“我有两位师兄弟去世了,祈盼能谋一面。”

东岳大帝说道:“有何难哉?稍候。”问过名字,差录簿查询后说:“此二位贵师兄,一人已经超生转世;一人因罪业深重,已经堕入地狱。地狱法度森严,正在履行刑罚,眼下无法过来与禅师相见。如果禅师亲自前往,即可见到。”

智逸应道:“喏。”

即与东岳大帝一同前往。自觉南去不数里,来到蒿里山下,看到地狱森罗殿,只见刀山、火海、炮烙、刳腹、剜眼、割舌等七十三司一字儿排开。令人不寒而栗。唐人有诗曰:

台阁神仙地,衣冠君子乡。

昨朝犹对坐,今日忽云亡。

魂随司命鬼,魄逐见阎王。

此时罢欢笑,无复向朝堂。

是日,地狱正在行刑,烈炎冲天,火光炽盛,哀嚎遍野。

东岳大帝领智逸进入了其中一座司院,远远就见一人正在烈火中服刑,痛苦地嘶叫着。面目混沌,体肤烧得难以辨识,血肉焦糊,臭气熏天。其场面之惨烈,看得人魂飞胆丧。他正是智逸因罪孽深重而堕入地狱的那位师兄。

此等惨状,哪堪入目。智逸实在不忍心再看,心里对师兄的酷刑充满了悲悯,遂要求离开地狱。说来也巧,此念一出,即回到了东岳庙耳房里。

智逸急于救拔地狱中的师兄,即时叩求:“万望东岳大帝慈悲为怀,有何良法可以救助佛门弟子?”

“当然有!”东岳大帝肯定地回答,“禅师道行修行甚深,假如肯为师兄抄写经卷,即可帮他脱离苦海,回头是岸。” 智逸叩头三响:阿弥陀佛,府君大慈大悲!起身仰视,东岳大帝已不见踪影……

拂晓,庙祝一伙抬一口薄棺,到耳房收尸,怪哉!发现智逸并没有死掉。惊诧问故,智逸就把夜遇之缘告诉了他们。

智逸回到洛阳之后,推开一切事务,立马着手为师兄抄写经卷。一部终了,即刻整理装订完好,启程,再次来到泰山东岳庙,入住耳房内。

当夜,肃然整装,到大殿跪拜东岳大帝。泰山府君询问来意。智逸说:“贫僧已把经卷抄毕,请东岳大帝过目。”

展观,朱笔金赤,字迹清秀,迥脱尘氛,令人满目生辉。东岳大帝告知说:吾已尽知。禅师为师兄抄经,题目刚写完,贵师兄即已脱离苦海了,如今他已经脱胎换骨,转生轮回,不在此处了。另外,请禅师把抄好的经卷供奉到泰山普照寺里,本府君与佛家共同超度亡灵。

次日,智逸遵照东岳大帝所言,把经卷送到了泰山普照寺,供奉在大雄宝殿。嗣后,自成惯例,摩松楼成为藏经圣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