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边历史(111)

 翰墨书香0008 2023-11-09 发布于山东
韩信分油
   韩信小时候父母双王,家中很穷,常常吃不饱穿不暖。他实在没有办法就跟远房的哥嫂住在一起,靠他们施舍的残羹剩饭度日。吃人家的饭,就得受人家的支使。韩信白天帮哥哥在田里干活,晚上躲在屋子的一隅刻苦读书。但他嫂子很刻薄,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会耗费许多灯油,又不会给家里带来好处。韩信不能忍受他嫂子的冷言冷语,只好流落街头。
   离韩信的住处不远,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她很同情韩信的处境,不但每天供给他饭食,还支持他读书。面对老婆婆的一片好心,韩信由衷地感激。他时常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的恩情。”老婆婆则笑着说道:“我一个孤老婆子,图什么报答,再说了等你长大后我早就入土了。”但韩信对老婆婆的好处念念不忘。后来,他成为汉朝的名将,被封为楚王,还一度把老婆婆接到自己的宫殿里,象对待自己亲生母亲一样侍奉。
   儿时的韩信,尽管贫穷落寞,但凡事爱动脑筋,常常表现出惊人的才智。传说有一天,街上的两个卖油郎争吵了起来,喋喋不休。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恰好韩信从这里路过。出于好奇,他挤进了人群,呆呆地看了一会儿,他才明白,原来这两个人是合伙卖油的,后因意见不合,二人准备把剩下的10斤油平分,之后分道扬镳,但怎么分都分不匀,故而争执不下。
   韩信环视了一下场地,发现他们没有秤,只有一个能装7斤的瓦罐,一个能装3件的油葫芦,以及一个油桶。他们把油倒来倒去,每个人总说对方的多。这使得周围的人想要劝解都无从说起。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能是把油精确地分成两等份。韩信面对两个争得面红耳赤的卖油郎和眼前的油桶、瓦罐、油葫芦,沉思了半晌,忽然眼前一亮,大声说:“你们不要吵了,我能让你们把油分匀。”
   两个卖油郎面面相觑,同意听听韩信的想法。韩信当众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先用油葫芦连装三次,共装9斤,把油注入瓦罐,这是能装7斤的瓦罐能装满,油葫芦里还剩2斤油,油桶中还剩1斤油;再将瓦罐的7斤油全部倒入油桶,这时油桶中有8斤油;然后在将油葫芦中的2斤油全部倒入瓦罐;最后用空葫芦在油桶里打出三斤油倒进瓦罐。这样,油桶中剩下的油与瓦罐中装的油正好都是5斤。至此,又被均分,双方各分一份,满意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