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岩寺:鸠摩罗什东行驻锡之地

 晨雨声工作室 2023-11-09 发布于甘肃


2023年第125期||总第1035期

艺海风│1035期

赤岩寺:鸠摩罗什东行驻锡之地

王长华

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时年九十七岁的勤息老人罗锦堂先生,于2023年2月5日,即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发来一首诗歌《陇西颂》,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诗曰:

五李高风旷世才

姚公迎得鸠摩来

佛光遍照中华地

四海归心民智开

诗中的“姚公迎得鸠摩来”一句,正是后秦时期发生在陇右、河西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

鸠摩罗什(344——413),学术界和宗教界对他的评价是:中国佛教最伟大的翻译家,中印佛教文化传播的使者,中国佛教思想理论体系的奠基者。祖籍天竺,生于新疆库车,少小出家学道,博通大乘,公元384年到达凉州,旅居鸠摩罗什寺17年,翻译佛经74部384卷,所译佛经浅显易懂,文辞优美,至今仍在流传,对中国佛教的建设与发展影响巨大。罗什大师在公元413年圆寂后舌头未烧坏,安奉于武威罗什寺塔内。

鸠摩罗什塑像     王长华  摄

公元344年,鸠摩罗什出生于龟兹古国(今新疆库车县)的帝王家中。公元350年,鸠摩罗什7岁的时候,随母亲离开王宫,到雀离大师拜佛图舌弥为师,出家修道。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9岁的鸠摩罗什随母亲耆婆离开龟兹,横穿大漠戈壁,远涉葱岭,翻越悬度,抵达印度。沿途关隘林立,荆棘横布,险象环生。然而,母子二人披簔戴笠,抱箧负笈,历经艰辛,游学问道。长途跋涉的艰辛为罗什注入了最重要的精神钙质,穿行葱岭时昼夜交叠的漫长时光,奠定了鸠摩罗什生命履历中承受苦难的坚韧耐力和沉着淡定的人格禀赋。

鸠摩罗什在印度拜盘头达多为师,学习佛法。盘头达多精通佛教三藏,学识渊博。在盘头达多的悉心培养下,鸠摩罗什对佛法的认识更加博通精深,成为小乘佛教中的拔尖生。至15岁时,鸠摩罗什已声满葱左,誉宣河外,各国使者竞相至印度邀请鸠摩罗什去开坛讲经,宣扬佛法。

印度国王为了核验鸠摩罗什渊博的佛法知见,安排年仅15岁的鸠摩罗什和外道学者进行了一场辩经活动。这是史料记载中鸠摩罗什经历的第一场相当规模的辩经活动。辩论中,外道论师看到年轻的鸠摩罗什,便怀有轻蔑之意。结果让鸠摩罗什抓住了他们言辞间的矛盾,乘隙反击,外道惨败。鸠摩罗什论胜外道,声播诸国,远近师之。印度国王对鸠摩罗什的聪明才智钦佩不已,尊其为佛法国师。

东晋升平元年(公元357),鸠摩罗什游学印度、疏勒等地,拜访佛学大师、沙车王子须耶利苏摩为师,兼修小乘教义和大乘佛法。鸠摩罗什的佛学研习范围不断扩大,眼界高宽,境界始大,佛学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专注于大乘佛法的修习研究。20岁的鸠摩罗什回到龟兹后受到国王的高度尊重,国王设置坛场,邀请鸠摩罗什为信众讲大乘奥义,大乘佛法遂在龟兹传播开来。

东晋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4年)元月,前秦苻坚听闻鸠摩罗什精通佛法,威力无穷,于是派将军吕光率领七万大军攻伐龟兹,鸠摩罗什前秦大将吕光强行带走,随同吕光大军离开龟兹,来到凉州。吕光攻打龟兹是一次宗教背景下的战争胁迫事件,但对于佛教传播历史而言,却翻开了划时代的崭新页面。从此佛门向古老而神秘的东方缓缓打开,浑厚苍凉的西北大漠在这个充满理想的佛法时代里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后凉太安元年(公元386年),吕光为了安顿鸠摩罗什的身心,在凉州城修建了一座寺庙,规模宏大,当时称为姑臧大寺。因为大寺的修建,远近的人们知道了这位圣僧鸠摩罗什,河西各地僧人仰慕罗什之名,前来拜访和求教者络绎不绝,西域和中原高僧也常来凉州交流研习佛学,佛教在凉州犹如旭日上升。因鸠摩罗什居住寺中,凉州人民便把此寺称为鸠摩罗什寺。鸠摩罗什也因此成为丝绸之路上最要的思想传播和文化交流场所。

鸠摩罗什在当时动乱与安定交相更叠的凉州社会里进修了17年,其学问思想与佛法境界浸染了民间固有的生活气息,浸染了民间生存哲学的普遍价值,促使其成长为思想博大、精神柔韧的一代宗师。在凉州,鸠摩罗什对佛法有了更深的生活体验,后来博杂融铸了中原传统文化典籍中的英华精粹,蕴蓄形成了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的坚定意志,凉州也因此成为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的第二故乡。

鸠摩罗什生活于后凉王宫,冷眼目睹了吕氏兄弟相互残杀、相互角逐、颠覆王权的荒诞闹剧。龙飞四年(公元399年),吕光才死五日,吕纂就杀掉吕绍,自立为王。两年后,吕超杀死吕纂,立吕隆为王。此前一月,吕纂和鸠摩罗什一起下棋,吕纂吃掉鸠摩罗什的棋子,戏言砍掉胡奴的头。鸠摩罗什说胡奴的头是砍不掉的,只恐怕胡奴要砍断别人的头。鸠摩罗什提醒吕纂要心存警戒,吕纂不以为意,后来果然被吕超刺杀身亡。

武威鸠摩罗什寺舌舍利塔  王长华  摄

罗锦堂诗中的“姚公”,究竟是指何人呢?

十六国时期,南安赤亭人(今甘肃陇西)姚弋仲世为羌族首领。公元386年,姚弋仲之子姚苌杀苻坚于新平之地,随之称帝即位,建立后秦帝国。姚苌去世后,姚兴(公元349——公元426)继位,字子略,是为文恒帝。经祖孙三代,历时34年,史称“后秦姚氏之治”。

后秦两代君王曾多次恭请鸠摩罗什东行弘法。后凉统治者以罗什智计多解,恐为姚兴谋之由而拒绝。弘始三年(公元401年),鸠摩罗什58岁,后秦攻伐后凉大胜,吕隆上表归降,方得应鸠摩罗什入关。后秦攻灭后凉后,人们把这次军事行动视为争抢大德高僧鸠摩罗什的一场宗教战争。是年九月,陇西公姚硕德亲送鸠摩罗什离开凉州前往长安,弟子僧肇随行。鸠摩罗什抵达长安后,长安的佛教事业又焕发了勃勃生机。

显然,“姚公迎得鸠摩来”诗句中的“姚公”,是指陇西公姚硕德。

人们不禁要问,从凉州东行长安,遥遥两千多里,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的情况下,鸠摩罗什一行绝对不可能“千里江陵一日还”,而是经过了一月甚至两月的漫漫行程,才到达帝都长安的。那么,鸠摩罗什东行途中,曾经在哪里驻锡呢?

陇西是丝绸之路南线上的重镇,其地理位置正好位于凉州和长安之间,无论是东去长安,还是西出凉州,其距离恰好有千里之遥。陇西更是后秦姚氏的桑梓之地,其祖孙几代人尊奉礼佛的传统,不会不对当地留下影响。

罗锦堂先生是享誉国际的著名学者,他的佛学造诣,早已为世人公认。他几十年如一日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其精神和功德堪比当年鸠摩罗什在凉州、长安译经!

西安草堂寺为鸠摩罗什译经之处

陇西籍文史学者牟世雄先生在《南安赤亭考》一文中写道:“解放初期,火焰山红山头有一座巍巍耸立的古刹'赤岩寺’,宏伟壮观,香火旺盛。东川汪家门、刘家巷以及三台金家门、黄家门、米家门一代民间传说,此庙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秦帝国司马大将军姚硕德,按皇帝姚兴的旨意创建的。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从凉州(今武威)去长安途经此处时,曾食宿于古庙并讲经传道。此庙于1954年山体滑坡时被毁灭。1992年,东川群众集资重建,在龙凤山腰与白马庙合为一体。”

今日的赤岩寺,与旧址所在地不过一里之遥,旧址处还可以看见明显的山体滑坡痕迹。赤岩寺现在的工作人员中,有两位就家住东川汪家门。据她们回忆,小时候,还经常在赤岩寺旧址处,看到有许多砖块、木石和瓦砾。

虽然史籍没有详细记载鸠摩罗什在赤岩寺讲经传道的具体情况,但当地僧众仰瞻佛光、聆听教诲的虔诚盛况,完全可以想见。

千载光阴已过,但人们不应该忘记,佛教史上如此一位高僧大德,曾在此地驻锡,舌绽莲花,讲经说法,那该是何等的盛事!

陇西赤岩寺:鸠摩罗什东行驻跸之地  王长华  摄

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据《出三藏记集》载共35部,294卷。《高僧传》中只说300余卷,未说部数。

隋费长房所撰《历代三宝记》中称罗什译经有98部,425卷。唐《开元释教录》作者智升经过考订,认为罗什译经为74部,384卷。

后秦弘始十五年(公元413年)农历四月十三,鸠摩罗什逝于长安草堂寺,终年七十岁。

公元2023531日、农历癸卯年四月十三日,是鸠摩罗什忌辰1610周年的纪念日。

武威文史学者程对山先生认为,一千六百多年来,鸠摩罗什所译的优秀佛典从长安传至庐山,又从庐山传至建康,最后弘传至中土大地一切吏民生活的地方。

鸠摩罗什译经弘法,使佛教同中国儒道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在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和礼仪习俗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鸠摩罗什是世界佛教史上一颗耀眼的巨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尊不朽的丰碑

而鸠摩罗什东行驻锡之地的陇西赤岩寺,更应该为曾经接待过这位伟大的佛教翻译家,而感到荣幸!

王长华,甘肃陇西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现供职于一家媒体。


    



艺海风


题      签:魏新河

执行编辑: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