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仙庵南京

 无端狂笑无端哭 2023-11-09 发布于天津

道家仙隐

金陵紫  关注IP属地: 宁夏

2020.06.05 22:53:44字数 806阅读 289

《隐仙庵访桂并便道至随园》

清 洪亮吉

两株金粟秋风沸,花影接天香拂地。

花前道士弹鸣琴,花外游人复如蚁。

看花客兴(xìng)初阑珊,分半亦或登仓山。

君不见,谢公去后墩仍好,却割墩旁葬诗老。

今天跟读南京的群里群友分享的是一首蛮生僻的诗。写诗的人不太知名,所写的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消失不见了。

在百度上去搜索一下,这隐仙庵在明清在金陵可以算是道门一宗的祖庭。其地方应该在现在的虎炬关附近,距离人文荟萃的清凉山和乌龙潭公园,包括后来的随园,非常的相近。

佛教和儒教在南京留下了很多至今广为人知踪迹,毕竟有着南朝四百八十寺和天下文枢的江南贡院。丛林,禅寺,刻经处,书院,读书台,作为热爱南京之人还知道一些。

然而道家的踪迹在南京确实有些难寻,虽然我是出生在冶山道院,可是那里已经完完全全没有任何道院的遗踪了,目前只知道在昇州路口有一座天后宫,对于所供奉的神明也不甚了了。道家在金陵这块地方仿佛隐居了一样,我知道在句容有茅山,应该葛红也是出生在那一带,但是这块踪迹真的是很难寻找,在金陵这片土地上。可能容易找到僧人,却不太容易找到道人。其实归根结底作为宗教而言,道教反而是最土生土长的中华民族的宗教,从我们开天辟地的祖先,女娲伏羲都是道家。

小时候关于道有关的印象,最早是看小二黑结婚里面说到二诸葛看黄历。感觉在近代的社会评价中,对道家道教的评价有失偏颇,或者其实道家是最早的哲学家和化学家吧,作为普罗大众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道家挺难理解的,而佛教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做功德,对普通百姓的要求也不高。

看这首诗当中的,隐仙庵我去查了一下。往来的都是一些相对高知阶层的人士。在普通群众当中可能不是很有影响力,让我这个热爱南京的人士之前也没有怎么听说,加上他湮没的历史的长河,已经没有了踪迹。不是今天群里的师友分享这首诗,我可能不会知道,就偶尔浮出水面的一颗水珠,下面竟然藏着仿佛一座冰山似的丰富宝藏,在随园旁边曾经有这样一座有着桂花和琴音的隐仙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