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山芋

 淮阴语文 2023-11-10 发布于江苏

记忆中的山芋

 ◎刘绪忠


山芋是我们农村方言,它的学名叫红薯,有的地方又叫甘薯。现在即便农村人吃山芋也比较稀少,而我从记事的时候起,家里几乎是天天吃,顿顿吃的。有切成片蒸馏吃,有切成丁子放少许油吵着吃等多种多样的吃法。这些还是家庭条件稍好的,家庭条件差的,一天三顿都是“酸浆”(小麦、玉米掺些山芋渣用石磨碾成稀饭糊子放到木桶或缸钵里沤制发酵)稀饭下山芋。那时我们这些小小少年消化力特强,每碗装的尽是山芋,没有一点稀的,土话叫“干痨痞”。





记得我读初、高中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更没有好吃的,以山芋或山芋干为主食。因我家离学校远,中午在学校蒸馏。用塑料兜拎些山芋,拿到水井边冲洗干净放到笼上蒸,中午再买五分钱菜汤,天天如此。新鲜山芋吃完了,就蒸山芋干吃。那时我们这些孩子的感觉就是“饿”啊,尤其是中午第四节课,一般都是自习课,更是支撑不了。住宿的学生早回宿舍嚼生山芋干了。离第四节课下课铃声还差三两分钟,同学们就像离弦的箭直奔食堂。那时由于没有别的吃,尽是山芋,以致后来看到山芋就就反胃。

那年月,由于天天顿顿吃山芋,因而在我们家乡有句骂人的词语,叫“大山芋”或“山芋样子”意思形容人吃山芋吃得“傻乎乎的,不机灵”。

晴朗的秋日,正是山芋收获的最佳时机。山芋栽植面积大的地方,可以说满湖遍野都是山芋。山芋收获贮藏分几道工序。首先是把光滑、没虫窝、没硬伤的山芋捡出来留做种;其次是把个大、有硬伤的捡出来切片晒山芋干或磨粉。最后则是将分捡下来的山芋再捡一部分下窖子贮藏或留作食用。说到晒山芋干子,那真是铺天盖地。有的晾晒在用高粱、玉米、柴蒲等秸秆编成的帘子上。量大的干脆就撒到空地里、堆坡上、甚至屋面上。等到新鲜山芋吃完了再将山芋干拿出来煮山芋干粥饭吃。





那些年,我们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兴起了磨山芋粉,即把新收获的山芋切成碎末,用石磨磨成浆,用水搅拌成糊,再用纱布滤出渣子,让浆水沉淀,不多久山芋淀粉就出现了。倒掉水晒干,雪白的山芋粉就算做好了。

开春以后,到了山芋育秧的季节,那时的山芋,淀粉转化成糖粉,那个甜、那干脆啊才叫人赞叹不已!山芋又名叫甘薯,那才叫名副其实。

山芋粉有多种用途或吃法,一是用山芋粉面漏成粉丝(粉条),二是用山芋粉面做汤。有的放入豆腐丁、鸡蛋花、蘑菇做成各式各样的麻辣汤。三是叫“汪老粉”,即将锅烧热,再将山芋粉面和成稀糊状,倒入锅内不停的翻炒,熟后放上油或葱蒜等作料,就算成功了。这道美餐在当时只有干力气活的人才能吃得上。一般人家都是山芋渣稀饭下山芋或山芋干。山芋渣不仅是冲饭粮食,而且是酿酒的原料。特别是乡镇的酿酒小作坊,酿出的酒老百姓称作“山干冲”可以说充斥了当时的酒市场。至于较为稀罕的洋河大曲只是“跑外场”较高贵的人才能喝得到。

现在我们也常做山芋粉丝或山芋老粉吃,可怎么也做不出当年的那个味了。





安澜文学

图片:网络

排版:岁寒善友

淮阴人文荟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安澜文学”以弘扬淮阴本土文化为宗旨,提供文学交流平台。平台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对所有来稿一视同仁,择优录用。平台发表文学作品、教育类文章、大中小学生习作等原创作品,在别的公众号发表过的文章请勿投寄。欢迎原创首发。(作品要求三百字以上,初次投稿请附简介和近照一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