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的这些古代“神器”,以现代技术都无法仿制

 荣纳堂 2023-11-10 发布于天津

转自 古玩鑫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是老祖宗造福后人的智慧。

下面这些古物,即使依靠我们的现代技术都难以仿制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让人叹服的“神器”!

乾隆的白玉蚩尤环

这个手镯 从横截面竖着分成2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完整的环,和在一起,又是一个完整的环,有很多仿制者,全都失败。

蛋壳黑陶

其薄如纸,古人的智慧真是逆天,让现代人叹为观止。

马王堆女尸

这个根本没法仿制。想要仿制,必须要1000年以后。

青囊书

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华佗倾毕生经历所作之书为《青囊书》。

此书将华佗的毕生心血、行医经验。但传说由于徒弟保护不利,此书最终被焚毁。

华佗想给曹操做换脑子手术,其技术,就是来自这本书。

鲁班木鸟

春秋后期,鲁班曾惹老母生气,鲁母因此不进茶饭,让鲁班很是着急。

为了哄母亲开心,鲁班废寝忘食,花费了两天时间,用木材制造了一只大鸟。

《墨子》里称:“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说的就是,木鸟上天后,飞了三天三夜都没落地。

秘色瓷

汉族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

据宋人说,五代吴越国王钱鏐规定越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

“色”除了“颜色”一解外,尚可解为“配方”。

虽有仿制,亦属于凑数之作,根本无法与原作的色调相比。

木牛流马

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

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错”墓出土。案面已朽,仅存案座,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组成案身。

四龙独首双尾,上吻托住斗拱,双尾向两侧盘环反勾住头上双角。这个很多专家仿制过,结果全部失败。

乾隆镂空转心瓶

是陶瓷艺术的珍品。

属于清代创制的一种瓶式。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

转“转心瓶”瓶体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

内瓶上部为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形,上有装饰绘画,有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

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制作极其高难,让仿制者望而生畏。

越王勾践剑

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

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 采用记忆金属制作,历经千年,不朽不锈,根本没法仿制。

澄心堂纸

五代十国南唐徽州地区汉族劳动人民所产的一种名纸。因其卓越的品质被评为汉民族造纸史上最好的它是南唐文房三宝之一。

以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著称。贵比黄金,至今纸张的成分都没搞清,更别说仿制。

素纱襌(dān)衣

是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

产地为西汉陈留郡襄邑县,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

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最早的印花织物。 

宣德炉

为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

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

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

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

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一直被仿照,从未被超越。

郑和宝船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

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

现在已经没有如此的巨木,根本没法仿制

       中华民族是有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了,老祖宗们为了种族的繁衍,不断得与自然界做斗争。

       一代又一代人的总结出来的斗争经验,慢慢沉淀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