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县南太行侯兆川一带抗日根据地对日斗争系列纪实故事之十三 拔除日伪军司寨据点 八路军光复全侯兆川

 laoxuesheng 2023-11-10 发布于河南
拔除日伪军司寨据点 八路军光复全侯兆川1944年2、3月,太行军区三团和辉县地方抗日武装发动进攻,围困住司寨据点的日伪军,迫使日军撤出司寨,退守辉县城,光复了整个侯兆川。 1944年初,八路军发起“春夏秋攻势”,太行军区部队实施反攻。驻在辉县侯兆川抗日根据地的三团,决定拔掉日军插在根据地的一棵钉子——司寨据点。 当时,日军设立司寨据点已经有一年时间了,驻扎的日军有横光联队江田大队第二、四两个中队、机炮分队共300人,汪伪政权七区区公所(区长王易仁、后刘文博)和伪七区常备队赵全五部七、八百人,另有日军谍报队、警察所人员近20人,临时从汤阴日军过来的特务队12人,总共1100余人,可谓兵力雄厚。司寨城墙又坚固,易守难攻。司寨是侯兆川唯一建有古城墙的村庄。这是因其地处位置重要,历史上自然形成的。该村位于侯兆川东沿中段,东为山岭,西临平川,北过鹿岭通临淇、林县城,南过石岭、盘岭通辉县城,从古至今,是辉县城通往林县城的一条捷径,司寨正好位于这条大道上,自古商贾盛兴,地方豪门富户聚集,城内六排三进大院,坐北朝南,高堂大屋,建筑考究,布局严谨,四周修筑有坚固的石砌古城墙。明朝大将常遇春北征元军时,曾驻扎司寨城。八路军要攻克司寨,谈何容易!钟发生团长决定,实施长期围困司寨的策略,切断辉临公路,断其给养,使孤立之日军,不战自乱。从44年2月初开始,太行三团和辉县县大队、区小队和民兵上千人,把司寨据点内的日伪军团团围住,长达一个多月之久,日军给养已断,出城就挨打,守城又坐吃山空。 3月11日,日伪军被迫逃离司寨,同时撤走的还有金王庙、关王郊两据点,退据到辉县城内及周边各个重要据点。自然,八路军三团和县地方武装少不了乘胜追杀一番。 抗日根据地扩大到了整个侯兆川和川东川南山区,由三个区扩大为五个区,新增加了四区(驻张泗沟),五区(驻石门,今属上八里镇)两个区。与此同时(即3月上旬),中共辉县县委、县政府,二区区委、区公所等机关相继从沙窑、后庄搬到了侯兆川中心西平罗村(县委之前曾短暂驻扎过尚庄、南平罗)。全国抗日战争进入到了战略反攻阶段。太行第七军分区皮定钧、高扬部队把前线从林南、辉北山区,推进到整个豫北地区平原区。 辉县的对日斗争,开始引向辉县平原敌占区。同时期,太行第八军分区黄新友、江明部队,在创建了晋东南、焦作北部山区各根据地后 ,也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八路军三克薄壁镇 艰难中创建辉嘉县。注:1943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太行军区划归八路军总部直属领导(不再归属129师刘伯承、邓小平领导),李达任司令员,李雪峰任政治委员,黄镇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袁子钦任政治部副主任,张廷发任参谋长,仍辖原太行军区八个军分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