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关柴草市是吉林市历史上最早的柴草市吗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11-10 发布于吉林

之前刷到介绍吉林柴草市历史的小视频,UP主话里话外表达着西关柴草市是旧时吉林城历史最悠久的燃料贸易市场,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根据史料记载,吉林城自建成起,薪柴、木炭一直是城中百姓日常引炊、冬季取暖的重要燃料,但二者并不在同一市场销售。木炭在城内炭市售卖,那个市场位于如今和龙街的河南街与解放大路之间的一段。销售薪柴的市场叫柴禾市,最大的柴禾市在头道码头上、下坎处,即今天五星国际名家附近。

当年的头道码头不仅是松花江上游所放“木排”进入吉林城的临时停靠之处,也是木柈、枝柴、苕条等薪柴的集散之地。尤其是到了冬季,这里的冰上客栈——水院子会迎来大量贩卖柴禾的农民,大批运载柴薪的爬犁、大车停在熟络的水院子里,将从松花江上游丛山峻岭中运来的柴薪卸下,让这冰上客栈又兼具柴禾市的功能。

从清末开始,由于吉林城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中的人口不断增多,薪柴用量随之增大。民国初年,吉林地方政府将城区内的草、炭、柴市场全部迁至城市外围,并将柴禾与饲料用的草料合为一个销售市场,称为“柴草市”。因此柴草市是旧时柴禾市和草市发展出的新的市场形式,历史仅百余年。

当时吉林城周边设有四个柴草市,分别为:东大滩、九棵树(今儿童公园北侧)、城北柴草市(今岔路乡广场一带)、城西柴草市(今长春路与解放大路交汇口附近)。九一八事变后,东大滩和九棵树的柴草市相继关闭,剩余的两个柴草市中又以城西柴草市规模为大、影响为久,也因此能够留名至今。

关于西关的柴草市位置,《吉林市地情丛书》记载位于临江门外西3里处,为后新街西头路南,日新街以东,黄马贩胡同、泡子胡同以西,焦家窑和小南屯以北一片开阔地,可容纳大车近300辆,场地边缘处设有喂马的木槽。在解放前吉林城的地图上,虽可结合以上描述大致判断柴草市的位置,但明确标注柴草市的地图并不多见。

在一份1934年的地图中,则出现了柴草市的身影。其所在之处确实是一片面积不小的开阔地,位置也与文字记载大致吻合。值得一提的是,这处柴草市场被一条小河分为两部分。这条河北端为落马湖,向西南流淌到今独立路附近转折向东北,在今松江西路市政协一带流入松花江(这条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地图中仍有标注)。在1934年的地图中,穿越柴草市的小河上还有三座桥梁标注。

由于后新街和日新街就是现在的长春路,黄马贩胡同是现在临江西小区市场所在的那条胡同,新立街就是现在的新立胡同,因而对比解放前的这张地图和现在的地图,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当年的柴草市,就位于现在长春路与解放大路交汇口的路南,其最南侧大致在跃进小区11号楼北侧(该小区得名于当年的跃进胡同,该胡同解放前名为万发水胡同)。柴草市的主要场地为现在的解放大路的路面。

据史料记载,解放前每当农闲季节,特别是入冬以后,西关柴草市就变成繁华热闹的场所。早晨天没亮,农民就从四面八方赶着装满各种木柴的铁车,络绎不绝地向这里聚集。下雪以后各种爬犁代替了繁重的铁车,有马爬犁、牛爬犁,载有“古板”(原木劈两半大块烧柴)、木柈、柞木枝柴、杂木枝柴(椴、桦、榆、柳、杨),也有榛秸、苕条等。没有畜力的农户,用人力拉着小爬犁装上几十捆榛秸或苕条来市场卖,以获得生活费用……

时光荏苒,而今的柴草市早没有了任何旧日印记,举目四望,高楼耸立,已然一派彻头彻尾的都市面貌了。究其历史,虽与那位视频UP主的说法有一定出入,但是作为特殊的城市记忆,西关柴草市之名能够穿越一百多年保留至今,仍值得现代吉林市市民珍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