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云斥巨资在沙漠里种树,承诺每年1亿棵,七年过去了,树怎样了

 春天书屋 2023-11-10 发布于黑龙江

| L先生

编辑 |笑史云烟


前言

“我每年会在沙漠里种植一亿棵树!”

2016年,马云为了减少土地沙化的情况,推出了“蚂蚁森林”这个公益项目,并且立下了豪言壮志。

有网友质疑马云的话,就是说说而已。

如今已经过去7年了,马云当初的承诺实现了吗?

蚂蚁森林的出现

2016年,环保与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在这个关键时刻,马云有感于日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决心要通过实际行动来抵御沙漠蔓延。

于是,他发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公益项目——蚂蚁森林。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每年在沙漠地带种植1亿棵树,以助力生态环境保护,树种选择如胡杨、沙棘、樟子松等抗风沙能力强的树木。

为吸引更多公众参与,马云将高科技与公益活动结合,通过支付宝平台让用户可以购买和扶持树木成长。

用户的日常绿色出行和缴费行为会转换成能量值,用于培育自己购买的树木,蚂蚁森林还利用无人机、卫星图像、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高效种植与监测。

蚂蚁森林项目推出后立即反响热烈,大量民众参与其中,许多人不单纯购买树木,而是视此为一种环保信仰和责任担当。

社交平台上分享参与瞬间的正能量也成为蚂蚁森林的一大亮点,与此同时,马云还与林业部门合作,请来专业人员对树木状况进行检查,以保证种植顺利。

作为一个热衷公益事业的企业家,马云从小就展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怀之心,童年的马云经常爬上乡间的高树,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长大后环游世界。

蚂蚁森林项目最初立足中国,但马云的环保理念已经超越国界,他积极走访世界各地,号召更多人关注环境保护。

2020年,马云基金会启动了“百万种子计划”,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种下100万棵树,从亚马逊雨林到非洲草原,从欧洲乡村到美国干旱地区。

在落实蚂蚁森林项目的过程中,马云遇到了不少困难,沙漠环境恶劣,种活率很低,项目投入巨大,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公众参与需要不断激励等。

但马云没有气馁,而是调动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解决问题,他还多次现身项目区域,为工人们送去慰问품,表达对他们辛勤劳作的感谢。

如今,七年时间如白驹过隙,马云承诺的1亿棵树已在沙漠地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那片片绿洲无不彰显着他内心的环保信念。

蚂蚁森林开创了公益、科技、林业合作的新模式,也在无声中改变着人们的环境意识。

蚂蚁森林种树是真是假

2021年,一段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显示阿拉善盟277号林地上飞沙走石,没有树木,这片林地正是蚂蚁森林项目承诺过要种植梭梭树的地方。

视频引发网友热议,纷纷质疑蚂蚁森林项目是否在造假,随后,记者实地探访了这片林地。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西北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沙漠气候,这里气候极端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只有80-150mm,被称为“下雨就像下黄金”。

沙漠化严重,植被覆盖率低,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种植树木极其困难,据林业技术人员介绍,蚂蚁森林选择在这里种植梭梭树,这是一种对干旱和盐碱具有极强适应性的树种。

梭梭树根系发达,能伸入沙层深处吸收水分,顶端只要出现一小段新绿,就表明树木还活着。

但是在干旱条件下,这种树木生长缓慢,很难在短时间内长成参天大树,与网友心目中的印象差异巨大。

林地负责人向记者解释,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他们计算每亩地只能种植约45棵梭梭树,以确保树木能获得充足水分而不致死亡。

记者在沙石间发现了分布规律的梭梭树幼苗,证实项目组确实种植了梭梭树,蚂蚁森林项目没有造假。

事实上,蚂蚁森林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用户数量从2015年的1.5亿,增长到2022年的6.5亿,项目覆盖了全国多个省份。

累计种植树木超过4亿棵,为珍稀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种植面积相当于63万个标准足球场,项目还与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选育出适应不同环境的树种。

2019年,项目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最高环境奖项之一,足以反映项目的真实努力。

这次视频疑云很快就被记者的采访澄清,事件平息后,也让更多人认识到在荒漠种树的艰辛。

七年之痒:树苗长成大树了吗?

经过6年时间,蚂蚁森林项目累计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地区种植了超过3亿棵树,为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显著改善。

然而,树苗的成活率一直是该项目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西北地区气候条件恶劣,许多树苗难以顺利成长为参天大树。

即便如此,蚂蚁森林项目仍在坚持探索,不断寻找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如今,梭梭树已成为项目最主要的树种之一。

梭梭树是一种耐旱树种,能够在稀少降雨的沙漠环境下生存,每年春夏季节,梭梭树会变绿返青,而到了寒冷的冬天,梭梭树叶则会枯黄。

行人经过时,往往一时难以辨认出这些低矮的树苗。

但通过航拍可见,种满梭梭树的区域已呈现出一片独特的绿色,与之相比,未种树的沙漠仍是漫无边际的黄沙。

许多当地村民也感受到了蚂蚁森林项目带来的变化,从前盛行的沙尘暴已不复见,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实际上,蚂蚁森林项目所面临的困难远不止树苗成活率的问题,西北地区环境恶劣,种树存活困难,项目团队在这里吃足了“苦头”。

首先是水资源匮乏。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可利用的水资源极为珍贵。

项目组无法像其他地区一样直接使用河水或雨水来浇灌,只能从数十公里外运水过来,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种植成本。

其次是劳动力不足。广袤的沙漠地区交通不便,很难招募到足够的工人。种树队伍不仅要在酷热高温下劳作,还要承担繁重的体力活。许多工人来了几天就走了,项目组一度人手短缺。

再者是土壤贫瘠。沙漠土壤里覆盖沙子,缺少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树木生长困难,即使种上也长得极为缓慢。要想改良土壤,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不可估量。

最后是气候条件恶劣。沙漠地区干旱少雨,酷热难耐,风沙飞扬。沙尘暴来时,往往能把幼小的树苗直接吹落。种树队不得不想方设法防风固沙,才能保证树木初期生存。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蚂蚁森林项目组并没有退缩,他们调动资源,克服困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比如采用保护圈保护树苗,在树行间播撒芨芨草等措施,虽然进展缓慢,但成效已初见端倪。

如今,这项公益工程仍在持续推进中,它不仅仅是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更是对人类毅力和智慧的考验。

生态环境从来不是靠个人

经过五年时间的发展,蚂蚁森林项目已经吸引了超过6亿人参与,他们的点滴微小行动,汇聚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合力。

项目测算显示,用户们收集的绿色能量总计抵消了上千万吨的碳排放,同时项目团队通过这些绿色能量已经在中国北方种植了超过3亿棵树,为397万亩土地进行了绿化,其中包括不少原本荒芜的沙漠地区。

为了提高树木成活率,蚂蚁森林项目在植树过程中采用了科学的植树技术。他们选择最适宜的树种,合理配置栽培基质,并且运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方法,保证树木能够在当地生长。

此外,项目团队还广泛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比如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监测,收集树木生长数据,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树木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管理方案。

可以说,蚂蚁森林项目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将高效的种树育林与科学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

蚂蚁森林项目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马云还启动了“绿洲计划”,通过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开展合作,向全球推广沙漠防治的经验技术。

一些跨国企业也开始关注环保事业,盒马鲜生就设立了激励用户减塑的举措,为蚂蚁森林项目贡献了绿色能量。

如果说过去环保事业靠个人力量易感渺小,那么马云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就能汇聚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

笔者认为

马云的绿色长城项目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它已经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我们不应该只盯着那个“一亿棵树”的数字目标,而要关注项目背后的深刻意义。

这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承诺,更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呼唤,在资源有限的地球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马云只是带头开始了这项事业,接下来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让绿色的希望在黄沙中生根发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