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时期发射开花弹的火炮(下)

 老狼爱看书 2023-11-10 发布于青海

近日有些不学无术的阿猫阿狗都能来科普所谓大清也有开花弹,还大量装备了!!!还说英国开花弹比明朝先进得多,结构都不同?!一年前我虽然已经买了相关实体书,但由于事务繁忙一直没更新旧贴,但鉴于那些“大佬”的辟谣水平实在是“厉害”,我也就从十一点半熬夜到凌晨五点更新我的旧帖。明清火器领域骗子很多,各位要小心啊。

是不理解,为何这人怎么睁眼说瞎话,英军榴弹炮与明人开花弹都是属于臼炮同一弹种,这不是一样的玩意?左宗棠会因为看到英国榴弹而感叹利器入中国三百年而无人留心这种英国榴弹在陕西凤翔县内陆也是罕见,还两百枚?还YY林则徐见过威远将军炮的开花弹?那么为何对英国佬的开花弹大惊小怪?这人思维清晰脱俗,如果一个人熟悉国内客机,既然对国外稍微不一样的客机大呼小叫,还说我中国没有客机,这符合逻辑吗?

这炮弹的中空木马能被燃气撑大提高闭气、紧贴炮膛加高精准度,战舰加农炮用的清人称之为焚船“火弹”,类似的明朝爆炸弹为“混江龙”,由炮筒长六尺、厚三寸、口阔八寸的“满天星”发射

正文开始

满清发射开花弹的八旗独占武器【威远将军炮】

 威远将军炮即“冲天炮”。康熙二十六年(1687),铸炮五位,钦定名号为威远将军。

各长二尺一寸,重二百八十五斤至三百三十斤,生铁弹重二三十斤,大如瓜,中虚仰穴,两耳铁环。放炮之法为:先置火药于铁弹内,次用螺丝转木缠火药捻,裹以朝鲜贡纸,插入竹筒入于弹内,下留药捻一二寸以达火药,上留药捻六七寸于弹外, 余空处亦塞满火药, 以铁片盖穴口,外用蜡封固。于小膛底下火药,间以木马,加土寸许,乃安铁弹于大膛,又加潮土数寸以隔火。如放百步至二百五十步用药一斤,三百步增二两,如放二三里用药三斤,火门施烘药。次以炮尺高低度数定射程之远近,其最远在炮尺四十五度,本度上下若干,即减远若干。康熙五十七年又造威远将军铜炮十位,各长三尺一寸,重一百七十余斤,铅子重十有七两。

又, 光绪《大清会典》卷五十二记载,此炮前哆后,形如仰钟,重七百五十斤,长二尺五寸,口锲花文,周镌梵文,中双鱼形,隆起五道,底横连铁轴。受药自八两至六斤,铁子自三十斤至三十五斤。

        最初制此炮的南怀仁作为传教之人,熟悉历法,何以能够铸炮呢?实际上南怀仁的铸炮知识来自汤若望,汤若望一开始为明工作,与明末的徐光启、孙元化等奉教士大夫交往甚密,并著有《火攻挈要》。清入关后,汤若望即被任命为清朝第一任钦天监监正。因此,南怀仁的火炮知识最初则完全来自《火攻挈要》,随后则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由于冲天炮的形制与制作,在明人的《火攻挚要》没多少提及,尤其是开花弹就一张打炮图写几个字,故而南怀仁就瞎搞不出来。此炮最初由传教士南怀仁研制一年不成,由(虽说是清初,但其才能是明末火器专家父亲培养的)戴梓研制八月而成。估计戴梓在这之前就已经有铸造这类臼炮的经验了,南怀仁这个半桶水传教士不如明代火器专家二代也不是怪事。他屡次在满清皇帝面前展示自己(汉人)火器才能不逊色于洋人,此人最后被流放三十几年。(装逼也要看对象的,尤其是对汉人有嫉妒心理的满清皇帝面前)

      后来武备院铁匠伍连登在“ 南怀仁”这菜鸟搞的简单开花弹融入了明人原有的成熟技术,玄烨很高兴,赐名为“五子夺莲”,但对伍连登仅奖赏他多领一份花爆匠的粮饷。开花弹的改进估计是之前的西洋法并不如中国法先进,使其多了不怕水且能毒气熏杀敌人的优点,虽说样式是西洋臼炮,但它的炮身与开花弹都由汉人研制而成。

《清史稿》:戴梓,字文开,浙江钱塘人。少有机悟,自制火器,能击百步外。康熙初,耿精忠叛,犯浙江,康亲王杰书南征,梓以布衣从军,献连珠火铳法。下江山有功,授道员劄付。师还,圣祖召见,知其能文,试春日早朝诗,称旨,授翰林院侍讲。偕高士奇入直南书房,寻改直养心殿。梓通天文算法,预纂修律吕正义,与南怀仁及诸西洋人论不合,咸忌之。陈弘勋者,张献忠养子,投诚得官,向梓索诈,互殴构讼。忌者中以蜚语,褫职,徙关东。后赦还家,留於铁岭,遂隶籍。

  所(仿)造连珠铳,形如琵琶,火药铅丸,皆贮於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牝牡,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凡二十八发乃重贮。法与西洋机关枪合,当时未通用,器藏於家,乾隆中犹存。西洋人贡蟠肠鸟枪,梓奉命仿造,以十枪赉其使臣。又奉命造子母砲,母送子出坠而碎裂,如西洋炸砲,圣祖率诸臣亲临视之,锡名为“威远将军”,镌制者职名於砲后。亲征噶尔丹,用以破敌。

铜质,錾火门孔,尾部呈喇叭状。炮身錾刻西洋人物图
卷草纹。炮座长方形,两侧圆弧形支架,下部两圆孔与炮身
相连,炮中部前后设有两个螺栓,可调节炮口高低角度。
白炮系音译,原产自欧洲,是一种炮身较短的火炮,使用
时放于炮座之上,通过炮座上的螺栓调整炮口的角度。

清耆献类征选编】:大军之讨郑国信也,造战舰,需十三丈桅,不可得;闽督遣先生入山求木。过期,牙门将持军帖至,曰:『取首缴』!众皆大惊,不知所为。先生乃谓使者曰:『我首可为木耶?军令不得不然耳』。于是日夜制机器,运木下;见督曰:『木至矣!恐废事,故戴首见将军』。督笑曰:『军令不得不然耳』。初,督与先生有隙,欲以是中先生。及闻木至,乃大喜;称其才,厚劳馈之。十五年,以父丧,归。未免,王趣令赴军。时台湾尚未平,制冲天炮以献。

  会班师,遂随王入京师。见上,试「春日早朝诗」。授翰林院侍讲,偕高士奇直南书房;旋移直养心殿。红毛国献蟠肠鸟枪,上谓其使曰:『是中国所有也」。命先生仿造之,以十枪赉其使归。上谓先生曰:『法琅器,中国所无也。汝能思得其理乎』?奉诏五日,成以进。西洋南怀仁谓冲天炮出其国,造之一年不成。上命先生造,八日成;上大悦,率诸臣亲试之,即封炮为「威远将军」,镌制法官名以示不朽。冲天炮,子在母腹,母送子去,从天而下;片片碎裂,锐不可当。从征噶尔靼,以三炮堕其营,遂大捷。在南书房时,与西洋徐日升纂「律吕」,议不合;及炮成,怀仁惭且愤,交谋倾之。

黑龙江驻防火炮研究(1683-1860)

清朝铸造冲天炮,很大程度是受俄国影响。清初被流放宁古塔的吴桭臣称:
时逻车国人造反,到乌龙江黑斤诸处抢貂皮,锋甚锐……有名西瓜炮者,其形如西瓜,量敌营之远近,虽数里外,必到敌营始裂,遇者必死,满洲人皆畏之。
“逻车”即满文“罗刹”loca)音转,指俄国。所谓“西瓜炮”实指白炮mortar)或短身管榴炮Howitzer)发射的圆形爆炸弹,故名。白炮最大的优点,是拥有独特的弹道。普通火炮弹道较平直,而白炮拥有高抛物线弹道,能使石弹或爆炸弹以接近9°的入射角坠地。状如西瓜,从天而降,与空气磨擦发出尖利啸声,轰然爆炸的炮弹,在17~18世纪的欧洲也是令人恐惧的武器35。
康熙二十五年,清廷以南怀仁监造发射3斤爆炸弹之冲天炮,传说他久制不成,后由在钦天监供职,与明末炮术家张焘为姻亲的戴梓督铸,一举成功。此事遂成公案。制成之炮,御赐“威远将军”goroki be horoloro jiyanggiyun)名号。其技术参数,《皇朝礼器图式》载:

“谨按圣祖仁皇帝御制威远将军炮,铸铜为之,前哆后敛,形如仰钟,重七百五十斤,长二尺五寸。口锲花文,周镌梵文,中双鱼形,间以荇藻,隆起五道,底横连铁轴。受药自八两至六斤,铁子自三十斤至三十五斤。”

该型冲天炮,长约0.8~0.9米,重约375千克,使用重约15~17.5千克约33~38.5磅)的爆炸弹。每门炮均配备欧式四轮炮车,可将炮身仰起,与地面呈60°~80°夹角。康熙二十六年二月,阜帝在王家岭观看试放的冲天炮就是这种型号。此后清朝于康熙二十九年、乾隆三十九年4774年)制造两型冲天炮,虽基本结构类似,然尺寸、材质有所不同。

每门威远将军炮,均配有全套观腊仪器“随水平厘八分,匣内有仪器二件、铁勺一个…据云,仪器内铜架一个,系测试平直者。弯尺一个,刻有度数,系测量远近者。”③测量远近,刻有度数的弯尺即铳尺(gunner s quadrant)。测试平直的铜架,实即测量仰角之象限仪(gunner s level)。铁勺则用来盛裴火药,当时臼炮、榴炮不采用药包发射,而在内膛后部铸有独立药室powderchamber),炮手根据目标远近,用铁勺掌握装药量。康熙朝所铸冲天炮均在炮尾设独立药室,显示浓重的欧洲印迹。

本朝制测炮象限仪,铸铜为
之,用两象限,周皆九十度,中为初度,左右各四十五度,圆心皆施坠线。当初度以取平,座上为横方柱,一加柱端,一倚柱旁,用时置
炮上,以柱旁坠线所指合炮末所起之度,柱中空,左右各四十五度,中施游表,穿小孔,对炮末所起之度,于孔内视炮之星斗。(《皇朝礼器图式》卷三)

该炮配备的圆形爆炸弹,在外形、点火方式上遵欧洲成法。炮弹为圆形,铁铸,有双耳和插入引信的圆孔。为使弹壳易碎,炼铁红时,将其入醋浸泡。弹内炸药,是以硝一斤、硫磺半斤、木炭一两六钱、石黄一两六钱、雄黄八钱研末混合,以烧酒半斤调匀,成颗粒状火药。使用时,在弹内加汞两做催化剂,并以汞蒸汽毒敌。发炮时,先点燃弹上火线,再点燃炮身火门药线“炮发子出,进裂四散,为用最烈”。最远射程约三里1.5千米)
康熙二十六年冬,清朝迫不及待地将门堪用之“威远将军”发往黑龙江,但因清、俄和谈,始终未能参战,亦木有实物传世。康熙二十八年,《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朝集中力量迎接准喝尔汗国的挑战,大规模调炮至黑龙江的活动随之终结。

铜质,炮身双耳侧錾“42”,准星.望山呈西洋花叶状,炮
身后部錾'emery'等西文和'1667”字样。

康熙三十五年奏定:军中豫备火器,八旗满洲每旗马驮子母等炮各五位,汉军每旗马驮子母等炮各九位、龙炮各一位、每翼冲天炮各一位。大同府所有神威炮二十四位,交该总兵賫赴西路大军;宣化府所有神威炮二十四位,交该总兵賫赴中路大军。其台湾解到神威炮约重四百斤,携行轻便,应将此炮每旗各增携一位。
  ——见「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五百八十。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乾隆三十九年:又谕、现阿桂等分路进剿。而阿桂一路尤为得力自可克期冞入。若官兵攻至勒乌围时贼众必更并力守拒。攻击尤为紧要。而制胜之道自必用炮轰摧。但贼人碉卡石墙甚厚。炮力未必即能击透。因思昔年、曾以冲天炮击贼。即俗所称西瓜炮者。用之颇为得力。若施放有准。炮子坠入碉中。随药烘发。碉内之贼无难一炮而毙。较之抛掷火弹。岂不胜至百倍。现在派出乾清门侍卫阿弥达、令其驰驿送往军营。但必须试演。定准解往。方能得济。阿弥达自热河起身。到京尚需两三日。著传谕舒赫德、英廉、即将所有西瓜炮。取出试看。并于造办处。选派谙习机线之人。于钦天监、选派精于测量之人。同至演炮处所。约计贼碉高宽丈尺扎縳木架。或就山冈处立架。使有高下形势。比平地算演更准。如演放数炮。视其炮子。俱能正坠碉架之中。药线迟速。俱能合法。则用之自必有效。可将派出之造办处、钦天监、人员。办给应得分例。俟阿弥达到京。即令带领由驿前往。其解炮应用之车马夫役。并迅速传知各该省。按站递送。毋稍稽误。再冲天炮体重。自三百斤、至三百八十斤不等。恐进栈以后。人夫运送。稍觉费力。此炮铜铁皆可铸。现在军营铸炮铜铁源源运往。炉匠俱可供用。止须按炮式大小。制就木样。令谙习成造施放之人。赍带应用之螺旋药线、及炮子烘药等项。同往军营。就近成铸配用。则行程既速。应用尤为利便。至其四轮炮车。更可至彼成造。祇须按其程式。开明尺寸。作为小样带往。更觉省事。均著舒赫德、英廉、豫为妥办。俟阿弥达到京后。即令起程。至所需铸炮铜铁。必须炼净。方为有益。著阿桂、于接奉此旨后。将铜铁豫炼备用。则所派人员。一到军营。即可供铸。尤为迅捷。并有赏给阿桂、丰昇额、色布腾、巴勒珠尔、大小荷包各一对。亦令阿弥达赍往。

○军机大臣等奏、此次大学士公傅恒前往云南。应运送冲天炮四位。其随带测量仪器官员。及造办处仪器二分。炮手四名。令同驰驿前往。所用炸药、令营造司派出工匠二名。随往修合。报闻  

一、此次进剿炮位最为得力,除京城送往冲天炮四位仍送京外,所有经略大学士公傅恒所铸大炮二位,蒙恩赐名大神威,应即存腾越,留镇地方。又续在老官屯铸食五十余两神炮八位,及四川解往九节炮十位,亦应于永昌、腾越、龙陵、普洱、分贮,均令每年各操演十日。其四川省咨送劈山炮八十位,据川督奏明已另行补造,并留滇省,酌量分给各标管。

一省只有三尊冲天炮,然而清粉却说大量装备了:再铜礮一项实为攻城利器,若俟鸠工铸造未免需时,查省中尚有存营威远将军铁礮三尊,【臣】亲加试放,尚属可用,随饬前项铁礮及礮子一并派员解营,听候将军阿桂取用,均奏入。《平定两金川方略》

必看的《威远大炮难“威远”:大清的火炮技术为什么会停滞不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213328835449606&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A8%81%E8%BF%9C%E5%B0%86%E5%86%9B%E7%82%AE%20%E5%8E%9F%E6%9C%89%E6%AD%A4%E6%B3%95

链接文章详细描述威远将军炮的失传过程,补上我资料文章的最后一环,清粉YY中国理科垃圾找不到用炮人才,其实就是满清为“保密”将威远将军炮各工序职能拆分七零八落导致的:

威远将军炮自造成起,就是八旗独占的武备。它们本来经常随军出征,或长期留存前线军营,由军中炮手掌握使用。然而乾隆继位之后,将一切权限彻底从军营中收回。

内务府负责制造、存放部分火炮和炮弹、提供炮手,工部负责制造、存放炸药和部分炮弹,八旗炮局负责存放部分火炮和炮弹。每次出征调用都是各个部门都出一部分存货,而非某一家专职负责。

火炮名义上仍存留京营各旗的炮局,但实际上京师八旗的炮营一不配备专门炮手,二不在训练中使用该炮。就连如何运输押送这一件事都要由侍卫、工部和内务府全部掺和进来。最后,钦天监出测量员,但不提供仪器,仪器还是从内务府拨出。

而北京城之外的驻防八旗军中只有齐齐哈尔城、黑龙江城、绥远城和惠远城配备了少量威远将军炮,但同样既没有相应的弹药储备,也没有测量仪器和训练有素的专门炮手,实质上就是充当几门炮管子的仓库。

乾隆的考量就是将决定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其他职能尽可能分解,以防止某一个部门能够垄断这项事务。反观同期的西方各国军队,虽然武器管理一样具备完善的审批制度,但是从没有将本应由炮兵部队专门负责的一种武器,变为了只有皇帝御批才能得见天日、走向战场的尴尬神器。

从运输到使用等各项职能被拆得七零八落,军队中更不组织创建专业的单元。那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真正需要它的时候,军队根本无所适从。

用来打击金川、缅甸这些敌人还好,皇帝有大把的时间从容调拨。一旦遇上英军这种降维打击的狠角色,哪还有机会将武器调来调去。”

     发射开花弹的臼炮在清代成为八旗火器,绿营很少接触到这类火炮,以致清末清军将领不知英军的开花弹是何物(下面资料由迪迪AR提供):

《海国图志》卷87

附炸炮法署
陕甘总督林则徐奏
臣前次奏时,仿照洋炮之法,制备应用等因,谨已捐资集匠,将现有之炮位,先造转轮车架,以利推运而便旋转。又封口炮子一项,向来俱用实铁弹,于致远攻坚,已属得力。但一炮只毙一贼,多亦不过数贼而止。臣曾见洋炮有空心弹子之法,名为炸弹,因密授匠人做法,即在臣行署,督令试铸。虚其中而留一孔,此中半装火药,杂以尖利铁棱,仍将其孔塞住,纳于炮口。将孔向外,一经放出,其火力能到之处,弹子即必炸开,弹内之药,用磺较多,可以横击一二百步,其弹子炸成碎铁,与内贮之铁棱,皆可横冲直撞,穿肌即透,遇物即钻,一炮可抵十数炮之用。近日铸成试放已向远处裂开,附近民人观者如堵,不知所用何法,而竟诧为未有之奇。是此种炸弹,实为行军利用。现就炮口尺寸,多制土模铸造应用,其前派游巡将弁,叠据禀报。自旧腊下半月至今,各于沿山隘口,逐加搜捕实已全无贼踪,即荒僻山梁,积雪深厚之处,亦无人马行迹。臣复密加查访,均属相符,据兵民佥称,总因炮火猛烈,贼番闻风远遁。

近日这个up的辟谣视频不得不说骗技“极为低端”,一查就露馅:

高明的骗子能自己骗自己,传说中的最高境界?!

炸弹飞炮轻炮说
江苏候补知府黄冕
一、攻夷宜用炸弹飞炮,方足制胜也。伏查夷变以来,历见各省章奏,虎门厦门宝山,皆为夷船飞炮所溃。其炮弹所到,复行炸烈飞击,火光四射,我军士多望风胆裂。其实夷船亦不尽飞炮,大抵攻坚城,沈敌船,则用实心之弹。惊敌阵,溃敌众,则用空心之炸弹。而内陆大炮,则惟有实心铁弹,故止能透一线,洞一孔,而无益于行阵变化之用,有正无奇,非善策也。惟飞炮炸弹之法,内陆罕见,多骇为神奇,不知如何制造。道光二十四五年间,剿番青海,曾随林制军讲求火器,师心创铸,居然造成。曾经演试,其弹炸裂,飞击远到,边方聚观,无不骇异。且其弹浑成铸就,较之洋夷飞弹,用两瓣合成者,更为圆巧适用。曾经奏奉朱批嘉奖在案。其弹椭圆,有如鹅卵,其法以泥为外模,复以泥为中胎。其泥胎中,先藏尖利锥刀碎磁等件,复留上窍,以便铸成之后去泥入硝磺入毒药。大约二斤之弹,须空五六两,六七斤之弹,须空一斤有奇,馀以类推。装药填实之后,仍与实心弹同重,则以椭补圆之故也。浑圆之弹,轻而寡力,故放出不能及。惟椭圆力重,到远始炸也。其入药宜磺多而硝少,以硝性直出,磺性横出也。弹皮不宜过厚,亦不宜过薄。厚则药力不能炸,薄则药先炸而不能及远也。弹所到处,其弹皮固炸裂四散,而弹心之尖锐锥刀,亦复横直透,且毒烟所及,人皆晕倒,火光所射,众皆溃骇。数弹落营,而阖营皆乱,一弹入船,而全船可破。声如霹雳,势如鬼神,实为破敌奇器。伏查近年办理善后以来,所造防江大炮,身笨膛小,虽七八千斤,不过抵三四千斤之用。不若将此炸弹多造,装入配用,则炮虽不可改造,而弹子易于得力,亦足以挽其弊。

满清一票官员都不知道大清的皇城里就有开花弹。至今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满清康乾时期的空心爆炸弹文物:

《夷氛闻记》

      二十九日,夷船八、火轮船二、挟三板三四十,直驶薄宁波城东北。量水进泊灵桥门。城炮先已分运定、镇,两城连陷,守御空虚,人心惶惧。宁郡六门,临江者三。夷炮夹火箭,飞钻凶烈,随发随拥而登。步云开门拒杀数夷,被拒者绕至西门。其攻东门者为将士周士德、李宗白并力拒退。民舍为飞炮延烧,男妇挤拥出南门。步云适至,获汉奸二,而夷已攻破灵桥门,且至提督署。步云喊杀,夷放枪不及,奔入巷。步云骑为弹击倒,压伤右足,不复搏战,遽易马出城,直奔上虞。宁绍台道鹿泽长,知府邓廷彩亦从以去。宁郡既陷,浙江又失一重屏翰,所属奉化、象山,皆被隔绝。

初八日,提督陈化成率游击张蕙在南门外海塘与夷战。化成久历海洋,先二年击闽海夷受伤,随调江,稔知水师忄匡怯不可用,选闽中亲军教练之,兵志顿奋励,防亦严密。夷在吴淞,畏化成不敢骤入。潜购汉奸,间道伏,觅便焚其药局,为所获。甫缚斩,而夷船适进,炮悬桅上,弹子从空飞下,对击良久。我兵运巨炮轰沉其大船二,二桅船樯亦被击折,溺死夷兵二百余。夷更厚集火箭,随炮急攻,烟焰腾溢,较场附近民舍,转盼延毁。弹箭所着,屋瓦乱飞,同时灰烬,将台亦坏。化成勖励将士悉力拒守。鉴初闻捷,自出督战,与化成分守海口。夷再入,飞炮及山。鉴失色,知势不利,匆遽旋城。方移动,而所督诸军皆尾而溃走。夷遂乘势大进,更以小舟绕至小沙背,徐州兵望风先逃。化成亲军不及百,手燃巨炮击贼,临危犹破一舟,志元亦遁,化成中炮死。恭寿领勇二千,力既孤,惧贼围,亦与塘兵及东炮台兵一时并溃。宝山陷,鉴北走嘉定,上海震惊。

 冷兵器研究所《占尽天时地利偷袭成功,上万清军肉搏不敌144个英军,鸦片战争宁波之战为何输?》清粉YY大清军队认识此炮?才怪!连死都不知道对面会爆炸的武器是啥

正当清军在瓮城内进退维谷之际,英军勉强用此前就地征用的矮马将2门榴弹炮从南门拖到了西门战场,趁机展开曲射,榴弹当即在瓮城内肆意炸裂。蒙哥马利中校在战报中平淡写道:“榴弹投射得非常好,很快就将敌军逐出火力范围”。倒是贝青乔不知英军用了“开花弹”,误以为乃是此前在瓮城内埋下地雷,于是竟留下了这等记述:“初,英夷与西门月城内潜掘深阬,设伏地雷火炮,及屯兵进攻……甫及月城,机动炮发,我兵苍黄四走”。奕经则似乎只知道炮火自天而降,在奏折中信口胡诌道:“屯兵即争先奋勇扒城,攻门而入……夷人即从楼上抛掷火球火箭,蔽空而下,较前尤多,竟至无处躲避”。

▲《宁郡地望图》中的宁波西门(望京门)

随后的战斗已是毫无悬念,笔者此处只需摘引蒙哥马利战报即可:“我们杀出城门,沿着狭窄的郊区街道行进,一段时间内几乎毫无抵抗,可在距城大约半英里的地方,我们遭遇了大批敌军。目力所及的整条街道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一团。敌军先头部队(其中有一个惹人注意的达官贵人骑着马)挥动着刀剑和长矛,相互欢呼激励,显而易见,他们就算不朝我们冲过来,也是决心坚守阵地。要是他们真的冲过来,那我们这小股兵力就一定会被横扫的……我们向前推进,纵队先头部队开火,后续部队继续就位开火,指导推进到距敌12-15步为止,到了这时,榴弹炮已被带到前线,三份迅速发射的霰弹带来了极好的效果。在榴弹炮抵达一线前,我还下令……包抄敌军侧翼,(包抄部队)遇到了一些障碍,从附属建筑物里冲了出去,徒涉了齐腰深的河渠。这一机动令敌军彻底陷入失败,他们极为混乱地溃逃了。”

英国学者“蓝诗玲”编写了一本《鸦片战争》书籍,是一本从头到尾描述智障儿童欢乐多的满清如何脑残之书,其中也提到宁波之战,原本精锐敢战的四川虎军因上司多事导致其完全放弃远程火力给英军做枪炮靶子:

西城门的战斗持续时间较长,一支大约140人的英军与攻击宁波的可能至少有3000名清军的大部队相对峙,双方进行了几个小时的白刃战,孤注一掷的英军士兵砍下城墙上的石块儿砸向清军。不过,黎明到来时,英军安置在距离清军20码远的一架榴弹炮救了英军。清军拥挤在一条又窄又直的大街上,人数众多,不断为英军提供新的射击目标。一个久经沙场的英军军官注意到这一可怕的景象,说射击效果“好极了”,“后面的敌人不知道他们前面同伴们遭遇的悲惨命运,继续推动着众人往前冲,于是把一批又一批清军士兵推到已死和将死的士兵的人堆上”。到榴弹炮停止射击的时候一一仅仅打了3轮—一眼前“痛苦翻滚、高声惨叫的这场大屠杀死伤者”堆在一起,足足有15码长。

▲现代人仿制的四又五分之二寸榴弹炮,是宁波英军使用的

在这堆死伤者前面的是来自四川的土著人组成的部队。尽管他们是在距英军100步外被射杀的,可他们进行攻击时携带的武器只有长刀。奕经曾经下令尽可能少使用火枪和大炮,以减少平民百姓的伤亡,但是这些不会讲汉语官话的四川土著人却错误地把这道命令理解为根本不允许携带火枪。清军损失五六百人,没有英军阵亡的报道。

《海国四说》

 其(英国)人性既刻忍,来粤散商,非往昔公司大班,一秉国命者比。每一官至,兵食悉取给于就地之商货,故得便宜行事。视道光二十一年之索赔货值,争复市易者,情事迥有不同。其内犯也,每起于一、二兵目,去其国远,不复禀命,而国商又不能禁。往往横施飞炮,空弹子中而实以药,半空拆堕伤人,或用方长弹子挟火药、樟脑诸物,从风缓送,著物易燃,与火箭等。内陆备水车待之,即无能为。最凶惨者,登岸发火,伺夜静睡熟为之。畏捕获,故剽忽无常也。

晚清将领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时,曾在凤翔府城楼上和平凉府挖出明代遗留火器,“尚存开花炮子二百余枚,平凉府西城见有大洋炮上撰万历及总制胡等字,余皆剥蚀。” (引自左宗棠,《左文襄公书牍》卷十三《复总理衙门书》)

  左大人在见到明代开花炮子时,即感慨了一句“利器之入中国三百余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

  左宗棠发此感慨的原因即此时左宗棠一直致力于将西方先进的火器及开花弹的技术引入中国并可以自行制造。当他看到明代已有开花弹时,即感慨为什么三百年间火器技术未获得长足发展。左宗棠不能明说火器停滞发展怪本朝,只能含糊的用了“当时”二字用于借古讽今,讽刺当朝一些食古不化视西学为洪水猛兽的陈腐官员。还有一个逻辑问题就是“既然是明人引进了西洋火器”,那么他会怪罪明人不留心?有些清粉玩算数责任法,这三百年包含了明朝,哪怕是有一秒都有责任,毕竟大清哪怕有99%的错,你大明难道就没有1%的错吗?左宗棠就算连明朝也算进去,只能说其历史不行,或者说脑瓜有问题了,毕竟清末脑残人士确实很多。

  然而左宗棠这句感慨却是有问题的,他所见到的明代开花弹并未失传,就在当时的北京城内,尚存有康乾时制造并保存至今(现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开花弹及打开花弹的威远大将军炮(南怀仁引入的西式臼炮)。

  冲天炮长期沤在京城的八旗炮局里鲜为人知,乾隆在第一次金川之役后明确说过“其自京运往之冲天九节诸炮。皆国家利器。皇祖时所造。贮之禁中。即成都省会。亦不可存留。”结合这句话和康雍乾三朝实际的调用情况看,皇帝将冲天炮的支配完全置于他个人掌控之下,只有他能拨派,冲天炮只是挂在了各禁旅八旗名下,而地方的部队,包括绿营、驻防八旗都没法染指。但也不会所有人都无从得知,第二次金川之役,冲天炮的炮模都直接带到前线现造,进行测量和指挥射击的是西方传教士和钦天监的其他人员,连当时的文人都在散文中感叹过开花弹的效果猛烈。阿桂主持的钦定工部军需则例有冲天炮炸药制法,则例是通行标准,不是禁书。翁同爵咸丰十一年编的皇朝兵制考略,里面记录了八旗炮局的冲天炮,此书光绪元年刊刻,正好是左宗棠去新疆第一年。不过当时信息流通不发达,再加上地方部队没有装备,自然不知道炸炮为何物了。

       迄至鸦片战争之际,英军火炮在一些战役中,使用了几种空心爆炸弹。当时只有实心球形弹的中国绿营军队,对此感到非常惊奇。后来,清军在战争中也很快将英国爆炸弹技术学习和用于战阵。军政大吏林则徐曾搜集过开花炮弹样式,但未来得及仿制就离开广州。战争之后,署陕甘总督的他督令匠人黄冕在1846年试铸英夷的炸弹。钦差大臣裕谦、广东大吏弈山、祁贡、山东巡抚梁宝常和直隶总督讷尔经额等人在战争中命匠人制造了这种炮弹。道光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钦差大臣裕谦奏:“逆夷大肆猖獗,虎门被失,直逼省城……(清军)之所用空心飞弹,系因炮身较薄,膛口过大,装药多则虞炸裂,装药少则实心铁弹不能致远。若改用小弹,则弹子与膛口不合,施放不准。是以将铁弹挖空,实以火药,以配合膛口之大小受摇之重轻。我中土本有此法,现在福建省因新炮膛口过大,即用此弹,浙江军需局亦有之,不足为奇。各缘由明白通饬沿海地方文武官兵,以破其惑而壮其胆。”

至于为何福建、浙江都有人懂,这得提及“蔡牵之乱”。嘉庆十年冬 ,海盗蔡牵猖獗 ,在台自称镇海王,率众包围台湾府城 ,这给清廷以极大的震动 。清廷因与海盗蔡牵的战事 ,在闽地制造了大量火炮 。但表现极差,迟迟不能灭此贼。蔡牵之乱始于乾隆五十九年 (1794),终于嘉庆十四年(1809),历时15年 ,对浙 、闽、粤沿海造成很大危害,其中对闽台社会经济发展为害最甚 。对付这种海盗都那鸟样,被武器纪律更好的英军几乎零伤亡吊打按地上摩擦一点都不奇怪。

据推测,应该是满人私自偷偷山寨了“威远大将军”,也可能是皇帝已经傻逼,不知道也不会管

臼炮出土三门,但炮耳都损坏,很显然质量不太行

两者差距明显,一眼就知,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倒退了:

厦门胡里山炮台有一些臼炮,因为各种时期火炮混在一起,年代我当时不敢断定,没想到有些是嘉庆年间的,大清真是难预测,1806年就那水平了:

有些清粉以此为依据认为我大清大量用此炮,我就先从雍正时期定下的“每兵一千名配威远礮四位、其子母礮”炮位说起。绿营纸面标配就这两种炮,威远炮又不是“威远大将军炮:“协办大学士傅恒奏、威远炮、甚属适用。康熙年间征西藏。曾以此得胜。制胜炮、名号既佳。观瞻亦威严。”“【臣】查广东、广西礮位虽无威逺礮名色,而现在准递送到陜西之威逺礮,验其体式并加试用,与各营现存之行营礮大概相等,无庸另造。”

雍正打算将绿营唯一能用的远程火炮“子母炮”都收走,千兵只给十门威远号炮,还好绿营坚决不配合,否则就是个超级大笑话

“上谕事部议,每兵一千名配威远礮四位,其子母礮应行解京。【臣】标向无威远礮,仐毎营各将行营礮四位暂充威远礮,现在操演三营共应制造荡宼礮一十八位以抵子母礮方符兵千礮十之数。”

这威远炮即使不是八旗火器,但也被炮位限制,坏了也得回收京城。由于就那两款火炮,故而被拿来与子母炮对比,他很显然是直射炮,而且在军队也不咋受欢迎,跟号炮相提并论,有些军队只用子母炮:“【臣】从前亦曽将各项礮位试演,其便防得用亦惟子母礮爲最,较之川陜所造威远礮不啻霄壤之分,今在苏州松江顺便会阅官兵,见其所用仍系子母礮位”,“窃照【臣】标前后两营旧存马蹄等礮冲击不甚便利,只可供行营号礮之用,惟子母礮十三位,【臣】每年于农隙之时拣择闲旷地方安把演放操练准头。”

我是不知各位清粉在学校的数学考试合不合格,他们往往喜欢用“千兵十炮”吹大清有火器,难道他们不会算装备率?就让我们看看清人自己的吐槽:“【臣】以此定数计算每营额兵必数足百名者方可设礮一位,如驻劄防游守大营兵数三四百名、一二百名者止应设礮三四位,一二位以之守护城垣,犹为未足,设有调遣行走之处缓急不敷需用。其千把专城兵数不足百名者并不应设礮一位,是守城行走皆无所恃矣。【臣】谓不按营汛大小、不分地方形势而统以兵数一千额定子母礮六位、威逺礮四位,似乎额数太少不足应用。”

不过雍正皇帝才不管奴才的需求呢,这炮位一直维持到鸦片战争,当然有些军队不会严格遵守这坑爹炮位,毕竟这配置只能治安。

纸面上而言,绿营的“威远将军炮”装备率几乎为零,往往到战场死到一定人数,朝廷才出其王牌武器“威远大将军炮”,尴尬的是往往来得有些迟,比如金川战争快要打完才参与最后的总攻。那么厦门胡里山炮台的那几门臼炮是清军大量装备爆炸弹的证据?我们正常人应该都学会了小学数学的知识,算一下兵力总数与火炮数量的比例,这几门臼炮就算它数十上百门也好,分摊各地,也许对清军提高了0.000。。。装备率?

《嘉庆铁炮与蔡牵之乱》论文提及三门嘉庆十一年臼炮,但那大炮制作粗糙,三门炮耳皆毁,远不如京城的“威远大将军”,虽然没有用爆炸弹的记载,但从“我中土本有此法,现在福建省因新炮膛口过大,即用此弹,浙江军需局亦有之,不足为奇。 ”来看,应该是当时驻防满族官员提供了爆炸弹技术,但是这人也说了各缘由明白通饬沿海地方文武官兵,以破其惑而壮其胆”,也就是说对大部分清军而言,这依然是款“神秘而陌生”的大杀器。广东清军就不知道:

《关天培是如何战死的?——鸦片战争系列译文之二》“前文中提到“死而复生”的香山协副将刘大忠,此战中便负责和庆宇、达邦阿等人把守上横档岛,两台“炮墙共计二百二十一丈,开炮口一百零四个”,看似火炮众多,却没有多少能打到下横档岛方向,此外也没有顶盖防御自天而降的榴弹。由于下横档岛毫无防御措施,英军得以在岛上轻松架设3门榴弹炮,以空中开花的榴弹肆意轰击仅仅五百米开外的上横档岛。据同年七月二十九日两广总督祁𡎴奏报,“本年二月初五六等日,夷船驶来攻击……庆宇在永安台内,刘大忠在横档马头,各自督率弁兵开炮抵拒。嗣被逆夷环台轰击,将台头及土墩击塌,打伤庆宇左臂左腿,刘大忠亦被打伤腰腿。伊等情急.奔至台北山湾下,跳落海内,顺流漂至白籐滘山边,经众兵瞥见捞救”、“达邦阿具禀,伊与庆宇、刘大忠分督弁兵开炮对敌,续因夷炮击塌台内望楼,将石块打中腰腿,受伤落海,适遇渔船捞救”。但也有中方研究表示“一些清军将领驾四、五艘小船北逃,愤怒的士兵调转炮口,向逃跑的将领开炮” ,从数字来看,此处记载应当是引自奥却他朗尼(Ouchterlony)的《中国战争纪事》(The Chinese War)。[2]”

《英军视角下的大角、沙角炮台——鸦片战争系列战报译文(一)》

上午8时,分舰队里的王家海军陆战队、第26和49[步兵]团的分遣队、第37马德拉斯土著步兵团和孟加拉志愿兵登陆,一支王家炮兵分队携带1门24磅榴弹炮和2门6磅野战[加农]炮协同作战,此外还有从“韦尔斯利”号(Wellesley,一译威厘士厘,74炮)、“布莱尼姆”号(Blenheim,一译伯兰汉,74炮)、“梅尔维尔”号(Melville,一译麦尔威厘,74炮)上抽调的水兵,登陆总兵力约1400人。投入陆战的部队由第26“卡梅伦”团的普拉特(Pratt)少校指挥,其报告(附在本战报中)将会解释此次军事行动相关细节,这是一场打得非常漂亮的战斗。

▲英军复仇神号蒸汽战舰

“硫磺”(Sulphur,8炮)号的贝尔彻(Belcher)中校将“女王”号和“复仇神”(Nemesis)号蒸汽船部署到能够向上堡(the upper fort,即沙角山上炮台)发射榴弹的位置,很快就发挥出威力,赫伯特(Herbert)上校麾下的船队包括“卡利奥佩”(Calliope,一译加略普,28炮)号、“海厄森斯”(Hyacinth,一译海阿新、风信子,18炮)号和“拉恩”(Larne,20炮)号,负责攻击临海的下堡(the lower fort,即沙角炮台),不到一个小时就将火炮打哑,不过,还是有许多[清军]部队留在护墙之内。截至上午10时,[登陆]部队已经携带野战炮向前推进,攻入[清军]工事内部。

【防海纪略】遂请饷银二百万,造战舰五十余艘,募新兵数千,水勇八千,欲与出洋驰逐。又于口外之峿屿、青屿大小档增建各炮台,备多力分,新铸千炮,又多未就,空船空台,徒同废物。适闻广东款议成,奉撤兵省费之旨,尽散水勇八千,水师提督窦振彪,亦出巡外洋,内备单弱。七月初九日,夷船数十艘突至,投书令让出厦门为夷埠,俟上年天津所索各事皆遂,再行缴还。次早驶进,先以数火轮往返,忽东忽西,悄探形势,并试我炮路,官炮皆陷于石墙孔内,惟能直轰一线,不能左右转运取准,故夷先以舟试之,知其所值,则避之也。既而诸舟蜂拥齐进,我守青屿、仔尾屿、鼓浪屿之兵,三面环击,沉其火轮舟二,大兵船一,又伤其一桅。夷又以二三艘并力攻一炮台,一台破,再攻一台,然新炮台本无重兵多炮,其上年所守之旧炮台,土城尚屹然,将士亦皆死战。会夷船桅上飞炮堕空,颜伯焘、刘耀藻(椿)即退回提署,总督一退,军心皆乱。贼遂登岸,反旋转我台一数千斤大炮,回轰厦门,官署街市皆毁。颜伯焘、刘耀藻退保同安,厦门遂为贼据。

张文襄公选集

该镇平日议论风生,头头是道;今一有警信,所禀尽皆浮游支饰之词,与从前历次禀陈条议,顿尔改易,殊不可解!请设水师,责成水师提镇一节,最为纰缪。红单拖船,岂能与洋轮相敌?一炸炮、一火箭,立即沈毁;即使有用,又岂能咄嗟可办?明系故设虚诞难行之说,希图卸责;竟乃谓海氛外来,偏重水师而轻陆兵之责。此语岂该镇所宜言耶?

装备最好的广州满汉八旗的一队战舰,也就大炮十三尊,其他都是利于瞄准缉私小船的小炮

来自up购买的《驻粤八旗志》实体书
这船的火力勾不到对面英军战舰,几乎被动挨打,臼炮与火箭弹都比这垃圾战船的火炮射得远

绿营是因为不认识开花弹与火箭弹而战败,顶部无任何防护开花弹与火箭弹的抛射武器设施,而《演炮图说》认为这种臼炮爆炸弹是三种火弹中效果最差的,结果因为绿营对开花弹的无知导致这些冷门武器能对绿营大杀特杀,类似的场景在明代朝鲜战争的不知爆炸弹为何物的倭军也出现过:

《演炮图说》是机器扫描与机翻文字,故而有很多错别字,up过几天填完资料再对照。

西洋用各式火彈圖說

      交鋒對炮,圆彈、菠蘿彈、鐵盒彈而外,又有火彈、塔彈炸彈諸式。

      火彈惟佛蘭西人能造,徑有五寸零五厘者,用生鐵鑄就。外皮頗薄,内裝小彈無數,兼用火藥及引火之物,上有一引門,用瀝青塗密,上下周圍用鐵絏二圈束之,旁絡白鐵片四道,下附一瓦盆作座,上用小繩作耳,便於攜取。此系人在编中加表考内,佛蘭西加尖四角表長炮内之用,與大炮用法相同。視此彈合此炮膛口,而彈重如十五斤,用藥五斤。人藥之後,用刀挖開引門,使烘藥露出,手對小繩取起,將瓦盆底送入炮腹,使引門向外。视敵船迫近,的在九十丈以内擊之。一遭森擊,其彈碎裂,發火粘在船邊焚燒,水浇愈熾,一船不堪一彈,甚属利害。惟佛蘭西人能襲此彈,嘆夷亦甚少有,間或購求一二 而已,不可多得。

      又有所謂塔彈者,如圖所繪,用圆鐵板三層,各索小彈於内,中有一圆柱空腹,實火藥封密,上作一耳,下通一引,其徑若干,配合膛口,入在炮腹平放。此系登陸對陣,兵馬聚多,迫近用之。一遭轟擊,火發彈炸,群子飛散,極能傷人,此二式皆系平放,入在尋常大炮。

      並有炸彈,形如西瓜,其體極圓,大小不一,大者径盈尺,小者徑有五寸二分,厚九分者,中虚實藥,上留一嘴,可容螺旋,另裂一螺旋管,形如筆管,插入嘴口,旋轉而人,管長不及彈底,中人烘藥。像人在一種闊口短炮,或如葫蘆炮。在陸路先以勾股舉隅之法,用儀器測量,對陣遠近。次將炮安在地平架上,用水銀管視其已平,測之對正,然後檢書應高幾度,用象限儀插入炮口較合度分,演放,彈凌空墜落,不甚致遠。發火不過一響炸裂,實不甚利害,且不能準。此系在平地所施。如在船上左右欹側,難施儀器,差之分秒則不能中,故夷船上實不重此,無足畏之物也。

清实录道光朝实录

○又谕、穆彰阿等奏、遵议山东海疆善后事宜一摺。朕详加批阅。内严定操演章程一条。演放炮位。原以备临敌制胜。若平时祇习虚文。临阵安得实用。且恐为时过近。出数较多。易于刷大炮口。损坏炮位。著梁宝常于每年春秋二季。亲往督操。每位不得过五出。如果校阅认真。自不至荒疏技艺。无取定期过促。转致沿袭具文。所奏空心炮子炸烈飞击一条。亦恐无裨实用。缘炮子既出炮口。空中炸开。飞击何处。并无定准。即如英夷善于用炮。其所用炸炮。亦多有不能炸击者。该抚前在广东。当已目击其事。著即另行妥议办理。至慎选将领守令。自系善后要策。全在该抚实力讲求。正己率属。遇有武员废弛苛暴。立时惩办。各府州县。随时随事。董劝兼施。切不可意存姑息。尤不可日久玩生。以副委任。将此谕令知之。  

鑄演西瓜碳圖说见第十图。

        西瓜徽,或謂之“飛礅”,以其點放之時,必向空斜放,彈凌空墜落,故云。前编西洋用各式火弹國說题内,已言其界。兹就西書编譯國說,鑄成二位,演試力量準頭如何。其式保就彼所繪,以大缩小。國綸百分之七十六分,即所謂七六折是也。將圆错成,得工部尺自頭徑至尾徑,長二尺五寸九分:後珠徑二寸二分;珠业蒂長五寸:项徑腰徑尾徑,俱-尺零-分;瘦 處身徑九寸零五鳌:口径五寸六分:長至底二尺二寸九分;藥膛小狹,徑二寸七分;自彈際圆處至底.長七寸一分五整;耳座,徑六寸二分 ,厚三分;耳,徑三时四分,長與徑等;引鬥斜出六分,通至藥膛底。計植- -千五百寸,重六百斤。用空心弹,径五寸一分,厚三分五益,重十斤:人火藥八雨,小子二十四兩,共重十二斤。用上火藥二斤。將定平針安於架上.视其未平者,將因脚螺旋釘轉至均平马度,然後用象限較之,自一度至十五度止 列於後。餘马山阳隔,彈子過山不可见,留玛後来推廣。就十五度逼五百丈,與西書相似,则至四十五度亦必相同。顺將西胄附列於後,庶知力量幾何。初未经演試,以大礅身長一藁送 二彈,力量幾速。而此歌身短口大,而弹径至五寸一分,口薄亦須三分五旅,並所人藥子,重已有十二斤。若就原樣藥膛之長與径,只堪下藥二斤,送算四斤,安能吹得如許之遠?故藥膛長加三寸,径加一寸,外皮加厚五分,口及弹仍售额,計積二千寸,重約八百斤,装藥六斤演放。因藥過多,礅身翻跳。漸减至二斤,始稍安贴。則照初繪,豪膛積四十一寸,装藥二斤許者马得宜,不可更改。今繪此國,重六百斤者是也。初演之時,彈口藥線向外常不過引,向内易於炸裂,或在空中曹炸散,或過逵不可见。後想出中平之法:用木架一個,鑽六孔,穿六小绳缚空心彈,其口向旁遍;由螺旋管内下慢藥,春追足實;將滿之時,下藥線-寸許,加上藥幾分 ,再春足實。取师人礅腹,其口及藥線俱向上邊,而上遗本有離開-縫,使火氣可燃藥線。演放之時,藥線燃及烘藥慢藥,彈凌空而去。用手按脉t五六,至約遠五里有除下地,方一響炸開。不知小子微皮所及周圆若干丈數,因取一空心彈,如法装藥彈,入於山嚴洞口點放,其聲如雷,洞口局之擊傷,小子鐵皮飛噴周圍百餘丈。又以多用空彈,螺旋管又不易民,故制大黄烟方人於彈中演試。弹子-路吐烟,凌空飛鸣,至下地尚吹噴許久,以得拾回。時而用噴筒藥裝人,路吐火花,更马有趣。惜其體重,難以運動。若就此圃再缩小一百分之六十八分四鼇.給圖储起,重二百斤,口徑三寸九分.彈厚二分,半徑三寸五分,重三斤六雨,美用六兩者,則可運往軍營擊賊之用。此器能以酌量高幾度,可遠幾何用之,不能精準;即西人用之,亦然如此。

现試西瓜炮彈遠近數目

高度遠八十丈,一度半-百三十五文,二度一百五十丈,三度一百八十丈,四度二百一十丈,五度二百三十丈,六度二百五十丈,十度三百五十丈,十五度五百丈。

緡譯西書

略平放一百二十丈,十五度五百四十文,十六度五百七十丈,二十度六百九十丈,二十五度八百二十丈,二十七度八百七十丈,二十九度九百一十丈,三十度九百三十丈,三十二度九百七十文,三十四度一千零三十丈,三十八度一千零六十丈,四十度一千零七十文,四十三度一千零八十文,四十五度一千零九十丈。

據云:在陸路用勾股舉隅之法,测視前處幾遼,相度演放頗能相近,不能十分準繩:如在船上左右敬側,雖施儀器,不能定準者,則約器放之。

西瓜礅空心彈圖說見第十图。

裂空心罪如裂大彈之法,先裂外模,後裂内模,如此中外模彈往一寸-分,厚要三分五鼇者,则模内當於模中印-泥彈,徑四寸四分,将口口口螺旋圈安於泥弹下面凸起三分五鼇,另打開锅鐵碎口口口口周身高可三分五鳖,然後将泥彈安於外模之内,上下蓋口口不播動马度。即将城水馆净,倾人模口使滿,乘未堅時口去口O口城水與弹面青平。小頃掀開,即成圆师。然後去泥,加

口口口口口德用。

空心彈中螺旋管圖說見第十图。

今所用空心强用铜裂就,身長四寸二分,下空徑二分,外皮徑三分,上頭口口口分,外皮径七分,起螺旋線,近口處周加因一分 ,共程九分,口口口隙以便開閉。另裂熟鐵圈一個, 高六分,外视一寸三分,内口口口口空内較作母螺旋。近口處,周加阔一分,徑亦九分,以便口口口出入,恰得符笋均平。公母既已配口,将母圈外邊銼三深口口口口於泥强内,歲水倒入,方得咬紧,不致脱落。若小者不用口口口口用坚木制就,亦可用之,以省繁费。其螺旋管所用慢藥,口中口有詳明。若春實,加入藥線寸許.再加火藥幾分,春實,可我十六秒;按手中之脉十六至便是。其敬萍三秒之久,飛達約一里.聽彈子能鸣可知遠近。如打近,则慢藥小用,随時按算之。

西洋西瓜礅用法

西瓜礅形,原無定式,有頭尾之徑相等者,或頭尾腰徑相同者,或似葫蘆等樣。此皆身短口大,藥膛比口約小十分之五,致遠仍與大礅相似。或將身略短而口大之礅,人空心彈作西瓜礅,俱可用之。其用藥之法,鯀用夷礅藥。夷礅藥一斤,比華藥一斤半;夷鑰藥一斤,比華藥二斤。視藥膛小者,火藥一斤送彈九斤,謂之一送九。如用華藥,一送六。 亦有一送六者。如藥膛大者,一送三,或一送四。因礅配藥,原無一定。總之,不論何等火藥,用藥配彈演試,以放時礅略退縮二三尺,不致翻跳局度。鑄彈之法,亦是上下兩模相合,鑄成,銼光合口水口,而用法並無一-定。如前在桂林所造者,長二尺五寸九分,藥膛徑二寸六分,口径五寸六分,空心彈径五寸- -分,厚三分五鳌,彈中藏火藥半斤,人小子重一斤八兩,共重十二斤;用上華藥二斤,甚局適用。從學門人武生張克慎,隨向提軍大營,曾以此獲腾斃敵,超隆守備。其西洋西瓜礅,重九百斤,藥膛徑五寸,口径五寸五分,空强徑五寸二分,厚九分,重二十一斤,藏火藥一斤,用夷礅藥七斤半。又有大礅重九百斤.藥膛徑四寸六分,口径五寸一分六鳌,用第十九圖空彈,徑四寸九分三鳌,厚七分五鳌,重十七斤四雨,藏火藥-斤,共重十八斤四兩,用夷礅藁四斤半者。又有彌利堅人來賣銅西瓜敬,長至五尺一寸,重九百七十五斤,藥膛徑四寸二分,口径四寸八分,用空强径四寸五分,引門向上,皮厚六分七督,重十二斤半,加木座半斤,藏火藥半斤,共重十三斤半,用夷礅藥四斤半者。此三者,藥膛小十分之-一與小十分之二者,皆马一送三至一送四。其第十九圈,空心彈徑四寸九分三益,厚七分五龍,木座厚一寸二分,徑四寸八分,重十七斤四兩,藏火藁一斤,用夷藥四斤半者,强中螺旋管長三寸,插人二寸五分,凸出五分作引門,口外径七分,口内徑三分,渐入漸小,至空徑二分马止。人烘藥之後,有加一個外方内圆螺旋蓋 ,旋入蓋護,以防失火,亦防潮濕。木座厚一寸二分,底開圓空,深八分,四角加白鐵片络之。放時,彈口本須朝上。此式彈口朝外,加長藥線一條 ,轉向後面引火人彈。然此空彈之内,不人小子,單入蒲火藥。見第十九圈。演放之時,先用象限儀較定高幾度,强各遠幾何,詿記- - 册;次用卧矩测達之具,见第二十圈。测视敵营相距幾遠,相度演放。墜中之處,差不十丈。萬不能適適中的。炸彈所及,周可一百五十丈,人馬遭之立斃。但用藥配彈,因敬制宜。一瞰自有一職準頭,須預較定,不似大破可以一律推算。所用之火藥,美惡不一,亦有法可以比量。如前用之藥二斤,配彈十二斤,高五度,可速二百三十丈。今用别藥,如二斤半者,亦是如此之遠。則以此比例照加,便合用矣。然春藥者,前後用力宜均,火藥宜拌匀,先後单頭,方能相符也。

炸炮空爆杀伤示意图,可见清军当时被杀伤的场景
欧洲榴弹炮

量遠近高低儀器圖说见第二十圆。

此儀上面分十字線,正中安一極準羅經,邊分三百六 十五度,須能旋轉左右,安與儀面適平,方不礙目睛。四邊各分一尺,作一百分,以馬卧矩测達之法;兩旁亦如此分之,以為偃矩知高,覆矩知深之用。然其用法,甚属細微。安定之後,當用定平針安在儀面,垂線勿被風摇;將三足螺旋釘旋轉之,至上下二針正對,方局均平,然後安前後表。在右邊,视前後表與敵營三者相參直,將羅經針旋定子午;認儀前直線向畢-一度者,即自儀下引繩向右手横行,隨意行若干丈,愈遠愈準。如行三十丈,測視與前测目線恰成半矩似勾股形軌跡,即將此儀移至右手三十丈之處,如前法安平。認儀前直線至在畢一度,即將前表安于股,後表安於勾。如前表在股九十分,後表在勾二十分,則一分之勾得四分半之股。今横行三十丈局勾,得股遠一百三十五丈。餘皆做此。如测高深之用,則將旁邊用偃矩覆矩之法,比例测量。如軍營行陣,衢突交攻,急難測量,難用測器及定平針,尚有别法可代,詳於後題。

不借測器定平針能中秘訣

凡用西瓜礅,無測器及定平針可用者,將礅安平,裂大黄烟入西瓜彈内,抵火藥重數,螺旋管用緊火藥作引,入藥下彈;用象限儀較定,約料敵人距遠幾何,應高幾度,演放。視彈落之處在敵前敵後,連試二三出,至恰墜敵營局度。檢視象限儀高幾度,然後依前法演放,發必有準。蓋用大黄烟,彈一 出口,一路吐烟,凌空飛騰,如鳥投林,易於瞻视也。

至于火药问题,有人说英国榴弹炮先进在于火药比中国土法先进,其实这是清军火药对明人而言只是劣质火药,威力弱了一半,明人制法的合格火药与鸦片战争的洋人是差不多的。

明朝万历《神器谱》“一、制药:研捣工夫俱到,方可试之手中。手中不热,自然不甚烧筒。若研时工夫不到,硝黄滚为细珠,不闭火门必糊铳筒,虽捣到无用。若捣时工夫不到,烟焰薰眼,大不轻快,虽研到无用。若研捣工夫俱到,自然浑化,不但渣滓俱净,而气息亦尽去矣。再加铳筒光滑,毫无挂碍,即终日举放亦无他虞。此年来身亲为之试,有实验,殊非漫语。”


清代火药劣质到不敢手试:乾隆《洴澼百金方》中所载颇详(抄明代兵书内容),盖硝、磺、炭三者,皆须研得极细,必捣至万杵以外,愈多愈好,炭用柳条,以细如笔管者为妙,必去皮去节,带皮则烟多,有节则易炸也。制好后,必须放手心燃之,药去而手心不觉热者,方为合式。余提兵上海时,苏州局员来缴新制火药,余嫌其未净,令以手心试之,委员皆缩手不前,曰:“前缴药时,皆不如是。”余曰:“此试火药定法也,然则前此收药之皆不如法可知矣。”因驳回,令其再捣,再缴时,以白纸铺棹上试之,药去而纸绝不烧,于是众始叹服云。

《演炮图说》的作者认为严格按照明人制法的火药不输洋人,但清末普及不了这种质量的火药,还差点被某些官员独占此技术(是的,就那么奇葩)“因西洋數國用火藥,自大炮至鳥鎗,皆就口配彈,因彈配藥。不拘鎗炮,皆取極圓彈子,符合膛口,大炮僅留餘一運,約一分之寬,然後將彈過秤,如彈三斤,用藥一斤,彼之火藥皆製一律精細,無美惡之别。今將華藥尋常者,與夷藥比較演試,當加十分之五,則與夷藥準頭相符。則尋常火藥,以一送二無疑矣。若用頂上之華藥,掌上可燃者,不輸夷藥,則用一送三。如較尋常之藥略好,則較尋常藥酌减,然藥可增减,而彈則配合膛口,不能移易也。”

《002-011筹海篇下·魏源》

然有一宜防者,则曰飞炮。非谓悬桅上之号炮。而谓仰空堕弹之炸炮也。我之炮台虽坚,而彼以飞炮注攻,炸裂四出,迸射数丈,我将士往往扰乱。虽攻粤城时所放飞炮火箭,非堕空地,则飘池塘,以隔城而不能有准,而厦门则以飞炮而众溃,宝山则又以飞炮而众溃。
惟时内河水势深浅,不能一律。即使夷船冒险驶入,必须时时测量,以防浅搁。断不能数十艘一齐拥进。其飞炮能及垣内者,不过逼近塘岸之数艘。急用大炮扛炮注攻其火药之舱,拉篷索扶头鼻之人,是为急策。更有预备之策,先于土垣内横挖浅田,铺砖贮水。我兵可以往来,飞炮火箭,堕水即熄。或为斜坡,前高后低,使飞炮转落深坑。此须预先历试,不可临时侥幸。
由此观之,夷之长技曰飞炮,我之长技曰扛炮。扛炮又不如扛铳。若能讲求益精,于轻炮中藏用炸弹,则且兼有飞炮之长。诚能出奇设伏,则多造大炮,不如多造扛炮。轻炮铸制易,演练易,运负易,挟攻追剿易,横放直透,可伤数十人,可及百余丈,视笨重不灵之大炮,得力十倍。乃张夷者竞曰:夷炮之利,御夷者亦曰:铸大炮之利。曾不问所施何地。

两百年前的明人:是可以,但抬枪这么小口径还不如改为燃烧+毒气+铁蒺藜的“火妖”

网络一直用清末绿营被吊打来说明欧洲近代军队是时代碾压,而我不认为清末“乌合之众”绿营能代表中国封建军队的战斗力,因为它有个特点,就是被满清用“火器兵不能升职”的政策废物选种已经两百年了乾隆发现绿营已经废了,想废除这政策,但已经晚了,绿营病根已深,而且乾隆也没真正改变废物选种政策,一直到道光时期依然执行废物选种制度: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又谕、据勒尔谨奏、河州逆匪王伏林等、倡教聚众。官兵进剿杀贼情形。所奏未为详尽。且有不妥者。如称先派兵五百名。令副将西德布、带领前往。西德布、前已降旨交部议叙。该员是否打仗勇往。及曾否亲用刀箭杀贼之处。并未叙及。又称官兵刀箭并施。将王伏林射倒等语。亦未将何人首先射倒逆渠。及如何射毙之处。逐一声明。均欠明晰。至所称官兵施放鸟枪时。王伏林仗剑诵咒。枪子纷纷落地。射倒王伏林之后。始能将余犯打死。更不成语。鸟枪为军行利器。如果施放有准。自然所向无敌。此必绿营兵丁。平日不习准头。临时施放过高。不能中贼。或未见贼面。先行放枪。至铅药已完而贼至。绿旗庸劣通病。从前徐绩、惟一等。在山东剿贼。即系误信贼言。致有挟衄幸而速行搜擒完事。否则、较徐绩、惟一等之罪。相去几何。如所称王伏林念诵咒语。枪不能著。彼既有邪术避枪。独不能以邪术避箭乎。此可信理之必无者。勒尔谨闻此妄言。即应正言斥之。乃转叙摺内。徒使无能之鸟枪兵托词避过。且令邪教余党闻之。妄谓其咒有灵。日久又藉以滋事。于地方要务。甚有关系。勒尔谨、轻信邪言。并不揆之于理。遽以入告。何所见庸陋若此。著传谕严行申饬。仍著该督叙案题结时。将此等荒唐语。悉行删除。毋为人所嗤笑。嗣后并当通饬所属武员。教令鸟枪兵、演习准头。以期适用。勿再具文干咎。至副将西德布、如果此次带兵出力及亲身杀贼即行详晰叙明覆奏。并将该副将、送部引见。并查逆渠王伏林、系何人首先射倒。及为何人射殪之处一并据实具奏。将此由五百里传谕知之。 

○饬标营奋励操演。谕总理事务王大臣、自古制治经邦之道。揆文必兼奋武。诚以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也。国家承平既久。武备营伍。最宜加意整顿。雍正七年间。皇考待降谕旨。令各直省训练戒行。精熟技艺。即如枪手演习火器。毋许只放空枪。必用铅子打把。演熟准头。俾成利器。以收实用。乃朕闻各直省、实力奉行者甚少。枪手仍系空放。并未习用铅子打把之法。弓箭手多用软弓。专讲虚架。并未练挽强贯扎之能。藤牌手仅以滚跌花簇见长。并未学摧锋破阵之技。似此虚文塞责。毫无实益。相沿日久。恐致营伍废弛。关系匪浅。嗣后各直省督抚提镇。务各留心整饬。俾将士奋励操演。庶几队伍兵丁。悉成干城捍御之材。乃为无旷职守。倘有怠忽因循。仍蹈旧习者。朕必重加谴责。  

○贼匪之不敢肆行拒抗。皆由畏惧官兵。施放鸟枪。可见鸟枪实为军行利器。前以绿营官兵。施放鸟枪准头过高。且有心存恇怯。未经遇贼。先行施放者。屡经降旨训饬。令督抚提镇、督率将弁。操演讲习。著再传谕各省督抚、务将营伍中鸟枪一项。令兵丁时时操演娴熟。并令将弁等、面为指导。高低适中。以期施放平准。再外省兵役。缉捕要犯。往往有施放空枪恐吓者。夫兵役等如果藉端索诈。拘拏无辜致毙。自当重治其罪如本系应捕重犯而该犯不服拘执敢于抗拒即枪伤致毙贼犯。亦属死由自取其各县捕役民壮。亦同此例。是以朕于秋审时凡蠹役诈赃毙命。无不予勾。若果有应捕之责。邂逅致毙者。亦量予从宽。今以奉差捕贼而徒施放空枪。致奸匪等转生轻忽。无所畏惧所关匪。细嗣后各督抚、通饬所属将弁州县晓谕兵役。毋得仍前施放空枪以期共收实效。又朕闻各省营伍枪兵。每不得拔补马战及外委等。以致枪兵心无向上之念,甚或以羸弱充数。殊不知临阵歼贼,鸟枪较弓矢尤为得力。自应将熟练枪手、一体拔补。俾知上进有阶则更争相鼓励。踊跃演习。于整饬戎行。剿捕贼盗两有裨益。将此各传谕知之。

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河南巡抚阿思哈奏道:
绿营例由步兵挑马兵,荐拔外委、把总。步兵内有弓箭、鸟枪、牌、炮手等项。向马兵缺出,止于弓箭步兵内拔补,而鸟枪兵不与。是以兵皆弓箭,乌枪兵多庸陋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云南开化镇总兵莽阿纳筹戎政事宜硫②也说:考拔人才,首重弓马。凡习弓箭者得由步拔马,由马拔官,循级而升。至鸟枪演习纯熟,原属军中利器,而平时不能弓箭,挑拔马粮,例不入选。每见枪手中有汉壮健,出师功苦者,终身一饷,上进无阶。印或怜惜人才难得,拔为弓箭步粮,令其加意学习,望可造就,无如年岁过大,骨硬腰直,项强肩,骤难如法,仍未便拔补马粮,殊为可惜。

阿思哈等不明旧制立法的本意,看见绿营火器兵终身没有上进的路,营兵都习弓箭,而鸟枪兵都是庸陋的分子的情况,以为这是制度的缺点,上奏请更改。他们却不知道这种情况正是清初帝王为了要控制那精长火器的汉人组织的军队一一绿营,而特设此制,以收控制的作用。一直到嘉庆后,因为绿营鸟枪兵确实越来越庸劣了,经过疆臣历次奏请改制,始改定为“把总、外委于弓马升兵考补二缺后,将精于鸟枪者拔补一人”的一个条例。但是,鸟枪兵升拔的机会跟弓箭兵比较起来,还是不平等的。

(见清史列传卷二十二阿思哈。见皇清奏议卷二十七。)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今绿营积习。于一切技艺率以身法架式为先。弓力软弱。取其拽满适观。而放枪时、装药下子任意迟缓。中者十无一二。即阵式杂技。亦不过炫耀观瞻。于讲武毫无实效。永保此次校阅。以实甄别。所办甚是。督抚提镇、均有统辖营伍之责。嗣后务当饬知将弁等、平时训练官兵。弓以六力为度。箭靶不得违式暗加宽大。放枪者、装药下子勾火均须迅速。而总以准头为要申明教诫。该督抚提镇等、尤不得养尊处优。自耽安逸。惟应不时亲加校看。以期卒伍皆成劲旅。力挽绿营虚浮结习。方为不负委任将此通谕知之。

《清实录道光朝实录》○又谕、耆英等奏、变通水师章程等语。水师弁兵。自以讲求驾驶舟楫。辨识风云沙线。熟习大炮乌枪为要务。近来员弁缺出。皆于弓箭兵内考拔。以致弁兵皆习弓马。而于水务抢炮均不练习。若不亟予变通。何以洗积习而收实效。该督奏请嗣后水师营将备员弁。专取水务枪炮。即骑射生疏。亦准录用。并将赴部之员由部阅看鸟枪。如果精熟有准。再准引见之处。著兵部核议具奏。并著妥议简明章程。通行沿海各省。一例照办。以肃军政。

满清两百年废绿营火器兵政策,将精良的火器(威远将军炮)集于八旗,而后八旗方才可以控制绿营,这是第一条对策。至于第二条对策,是奖拔弓箭兵而压抑枪炮兵。定制绿营考拔人材,例由弓箭步兵挑拔马兵,由马兵拔官,而鸟枪步兵及炮手步兵,则不得预其选,所以习弓箭的步兵,可以循级而升,由兵而官,他们都有前途,而习鸟枪的及习炮手的步兵,则终身一饷,不得预选拔,即有战功,也上进无阶。这个对策的用意,是要使绿营优秀的分子都齐火器而趋弓箭,其目的则使精于火器的汉人军队终为专长骑射的八旗所制。因为清朝以游收民族起家,以骑射为家法,自信以为无论如何的奖拔绿营的弓箭,终是不会赶上八旗的。而绿营优秀的分子既都弃火器而趋弓箭,则绿营中习火器的只是一些府陋的人,日子久了,绿营的专长,自然退步,八旗遂可以凌驾于绿营之上。

可见,两百年后的清末绿营早就不是明朝那个善于使用、改良、学习西方火器的汉人军队,而是优去劣留的终极乌合之众的军营。

这弱汉之策极大影响汉人的军事素养,这导致鸦片战争连绿营将领都是一窍不通的外行人,连炮台的设计与炮车的用法都不懂。

一、沿海择要修筑炮台:自道光以来,海上交兵,沿海炮台悉经毁损,故人人皆以炮台为不足恃。惟推原中国炮台之所以无用,非炮台之无用,乃台之式不合其宜,炮之制不得其法,演炮不得其准,守台不得其人。查西人重城池不如重炮台。凡海口及要隘之地,无不炮台森列,严为防御。其炮台之式,下大上楕圆,四面安炮,迤逦起伏,首尾左右互相照顾。台下环池。与中国炮台迥异。拟仿照其式,沿海仍择要修筑炮台。其炮之制,亦如西国。演炮必求其准,守台必求其人,与沿海水师轮船,相为表里,奇正互用,则海滨有长城之势,而寇盗不为窥伺矣。

一、尝闻西人云我中国各口炮台有数炮亦足重兵坚垒,多顾前而不顾后。如昔年洋人之入北通州抄大沽炮台之后,马江之战亦抄福州口炮台之后,所以往往为敌所算也。一炮台有数炮而测量准头放炮者只一人多至两人,未尝于座炮位专派定一精【于测】量准头之人,动至顾此失彼因小失大也。

英国学者编写的《鸦片战争》提及清军炮台非常不专业:

广州附近这些炮台的维护状态,我们这位1836年的观察者宣称“再糟糕不过了”。

6年中,关天培惨淡经营,建造岩石炮台网,每一个炮台都有同样的缺点,即它们的大炮安装不得法,不能转动,火药质量很差,围墙把炮台里的士兵暴露于从上面落下的炮弹轰炸之下。最后,他给每座炮台都起了乐观的名字:永安炮台、巩固炮台、镇远炮台、威远炮台、靖远炮台。

广州的水路的炮台比拟为“金锁铜关,难进难出”。这些石头炮台是全国炮台中最大的,围以大约230码宽、5码高的防护墙,最多的装备有60门炮。但是,这些炮台的缺陷是明显的。首先,它们都没有顶,任何命中它们的炮弹都很容易给其造成大破坏。其次,从战略上说,这些炮台是只为对付来自海上的攻击而设计的(主要是对付没有领土野心和使用劣质火器的海盗),基本上没有做对付来自陆地的攻击的准备。

清军简直就是戚继光所说子母炮针对的“乌合之众”:

琦善(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鸦片战争时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对取得抗英战争胜利的可能性并没有抱什么幻想,他也没有隐瞒这个事实。1月底,他向皇帝报告他个人对军事形势的看法,对“水师完全可用”的说法表示了极度的蔑视。他认为,清军的武器铸造质量很低,炮台容易被封锁住,水师弁兵不习风涛,易于晕船,甚至为留在岸上而行贿。最糟糕的是,当地百姓对国家的忠诚令人十分怀疑:“查粤省民风,浇薄而贪……华洋杂处,习见为常,且率多与夷浃恰。”

“火与马的时代”微信公众号文章《虎门炮台复盘》提及:

和许多人的一般印象不同,关天培的炮台火炮很多都是配备了炮车的。数千斤重的火炮每炮只配备四名操作人员,如果没有车轮,是肯定做不到前后复位的。当然,守军使用的炮车形制也是最老式的,炮车本身没有转向装置,车轮还包裹了粗糙沉重的铁箍,(炮台)左右射角被死死限制住。有鉴于此,关天培的方案里就没打算让炮手们练习如何灵活、持久的与敌对炮。他指示炮手们放完第一炮之后,不要装填射击第二发,而是赶紧用火箭等其他杂器射向敌船。(这操作我服了,这得多蠢才能想出这馊主意)这实际上相当于给炮手们划定了一个十分狭窄的射击区域,只有敌船行驶到这个有限位置时,他们才能操炮射击。后来的战斗过程也证明了这种想定有多不切实际,英舰可以在任意炮台前形成局部火力优势,而其他炮台根本提供不了有效支援,守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而且其军事素养极为糟糕,既然给英军提供一个最佳的炮击平台小岛,正常来说需埋设地雷。

横檔炮台前面有个无人小岛,而清军既然无任何顾虑的让给了敌人,还没任何火炮能勾到那地方

早在英国海军投入战斗前,英国陆军炮兵(登上无人岛)这区区三门榴弹炮和若干火箭就把上横档岛上的将近一百门各式火炮压制得毫无脾气,刘大忠等人脱离战场更是给了守军士气沉重打击。随后,英国陆军和陆战队乘坐“复仇神”号和“马达加斯加”号蒸汽船登陆受降,据伯麦战报所述,上横档岛战斗合计打死打伤清军250人,俘虏1300人。

道光二十二(1842年)年十月一日,靖逆将军奕山等就奏:“查从前旧式炮架笨滞坚涩,旋转不能如意,且系寻常杂木,木性松脆,一经炮发震动,榫缝开裂,既难取准,又不能再行施放。况从前所用炮位数百斤及一千斤上下者居多。”

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二十年(1840),嘉兴县丞、长洲龚振麟奉调宁波军营,改造炮车炮架。道光二十一年(1841)冬,龚振麟主持镇海炮局,发明铁模铸炮法。二十二年(1842)著成《铁模图说》与《演炮图说》,一为制造,一为操作,旨在指导改进铸炮工艺,规范炮兵训练,提升战斗力。龚振麟是洋务运动之前,发掘传统技术潜力,仿造欧式火炮的代表性人物。面对工业革命时代西方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手工艺层面的技术革新终有其无法超越的限度。依靠本土传统技术,仿造新式火器的技术路线亦走向终结。

虽然其改良了一千斤大炮的劣质旧炮架,规范了炮兵运作流程,但其敌台炮口依然射角不大,炮管在炮窗后,有一定的危险性,进退不如后来福建的丁拱辰《演炮图说辑要》的滑车之便,更没有滑车之准,只是恢复了清军应有的水准,但还是没完全恢复过来。

炮管缩在里面,客观而言加大了视野与射角,但射角依然不够大,火炮可能因后坐失误打崩炮窗
依然不方便的复位
虽然解决了转向问题,复位艰难问题依然没解决,硬架抵御后坐的蹦跳会导致射击不准

至于清军万斤重炮难以调转打中西洋船,而两百年前明人来早用七千斤铁炮对付洋人巨舰,而且取得相当成功的战果,那么他们会不考虑打快速移动甲板船的问题吗?明人的办法在《演炮图说辑要》提到了,直接用滑车进退,用木棍撬左右高低位移与炮身太重用大绞架提高解决:

“滑車、絞架諸器舉炮圖說,今如有大炮,安上炮架,其重一萬斤,用大絞架兼施滑車,互相爲用,其省力甚多。蓋用多輪之滑車,上下二個,用一繩以多繞而相連之,雖其重大而有垂壓之勢,然因多繩糾纏,而勢不能驟開,必有先後漸次焉,故舉炮當用滑車以拉之。

又如撬高放低之法,則有不同。大凡炮位前輕後重,每千斤之炮,後比前約多重二百斤。如八千斤,後多重一千六百斤。用八尺之撬柄,約用力二百斤,只須三人之力。若五千斤約用二人,三千斤者用一人。

若如撬左右之法,其輕重懸殊。如一萬二千斤之炮用二十人,八千斤者用十人,五千斤者用六人,三千斤用四人。

凡安炮之地,如土墩則底下當鋪厚木板,炮臺則當鋪石,琢磨精細,方能輕快。而安炮之地,務當平正,若左低,彈必偏左,右低,彈必偏右。凡新造炮臺,炮眼兩旁,當預安入石内大鐵圈二道,以備施滑車之用,恐築成之後,難以安固。不拘大小炮位,皆當施用滑車,最爲便捷。若用木棍撬轉進退,鐵箍盡脱,炮架易損。其絞架八千斤以上之炮,則當用之,餘者可免,因其不及滑車之疾行也。”

明人野战炮一般不过一千斤,守城大多是三五千斤大炮,优点就是进退装弹左右瞄准自如,不必用絞架,故而明军的七千斤大炮极少,也就留下一门巨型铜臼炮与两门七千斤铁红夷炮的记载,因为当大炮过大时,反而会影响操作效率,装弹瞄准复位都不便,这类重炮象征意义更大,给敌人造成一定的威慑效果,虽然清军大炮重达万斤级别,但考虑到其火药威力只有明人的一半(下文会提及),再加上形制很糟,炮身较薄,膛口过大,实际性能还不如明人三五千斤级别的大炮。

滑车在清末不知为何失传了,这算啥?健忘的人连吃饭的筷子都不懂用,需要医生重新教如何用筷子。下图是清代福建丁拱辰创制的用滑车绞架的大炮,利用此架控制大炮的进退,装弹药时退回,放毕推出炮眼,省人力也便捷,射速与命中率有明显提高,架设在炮台和战船内:

若内陆傍山或平地築毫,依式變通築造,如後圆前半面於中增减。炮眼之旁加大鐵圈二道,預備施滑車。將敵壹降低五尺,高可一丈,平鋪琢细石板。自敞豪至炮垛墙頂,高亦一丈。墙内築兵房,墙上開四方炮眼,内二尺方,外圈五尺四寸,高三尺。内搭木架作天棚,上敷三合土遮蓋,一者可避炮彈,二者遭雨可演。另繪大略附之於後。若以全用三合土,工程較多,欲用石篥之,而炮壹之垛墙必當和三合土,彈擊不能傷。毫墙外皮用石,必要五尺之厚,内皮厚三尺,中築兵房,方能堅固,倘石料太薄,擊無不傾頹耳。

演炮圖說輯要卷之二

旋轉活動炮架圖說

按此炮架旋轉左右,甚局活動,或謂之磨盤架,保用堅木裂就,凡交接著力之處,皆鑲鐵板以固之。所有八千斤以上大炮,須用此架方得靈便,而其工價較鉅。視炮之大小,酌量配架,架分上下兩層,其上層調之架,下層謂之車。下層四旁略大,下藏生鐵轆轤,左右各二個,下露十分之二,跨連下車之满,上下合而為一,進退旋轉自易。下車前後各安鐵圈二道,局旋滑車之用。中有横木三道,正中直木一道,凑成十字形,中安鐵磨心,贯連上架横木中心之樞户,過圍- -溝,下鑲鐵板以利輪行此二溝上承鐵轆轤,得以左右旋轉。上架之前後有横木二道,贯緊兩端,用大釘貫下,使其堅固不脱。兩旁又有四孔,用木棍插人,以得左右挨之,故推挽極咼靈便。如八千斤大炮,只用四人可轉左右,甚不费力。若八千斤以上大炮,均制此架。五千斤以下,只須用西洋炮架,甚局得用。今繪國於後。

后面将炮窗扩大,让大炮得到更多射角:

清军重新引进明末的西洋滑车与宽窗口炮台制式,顶部有盖防雨或抵御开花弹

明末记载的西洋滑车

《经国雄略》四十八卷,明郑大郁编。此书编于明亡之际,作者有感于时局之艰困,国势之衰微,忧愤之情郁积于胸,遂发愤著述,选取“深切时艰,有裨今日匡复宏谟者悉载之,如徒华而无实,一概不录”,“各为绘图,分别论著”。

广东参将邓钟《筹海重编》(1592年)卷12“铜发煩图说”,首先抄录《筹海图编》,后增一段:

游击彭信古云:火器之大者,莫如发煩,但放之难。今反复思之,每铳设软架一座,架后设讜木一块,各绚以大缆。置之船头,则借金顶之力。发之船傍,则架担梁一根。其樘木内又设软座一件,以黄麻水草结之。彼铳一发去,势必倒回,架有绚绳,多不能坐绝,即或断绝,至檁木,上有软座可抵刚猛,有大缆可制余威。使一发中贼,收利十倍,远而陷阵,无逾此者。

彼时邓、彭二人同在广东担任武职,《重编》遂增益此条@。按其说,发煩既可“置之船头”,又可“发之船傍”。软座内的“黄麻水草”相当于缓冲垫。大铳发炮后坐,冲力可为索具、软座吸收。儻木则是阻止铳身移位的最后屏障,需以粗缆绳连接船身坚固部件。

后来《神器谱》将之缩小改良为陆地野战用的反后坐力佛郎机:

GIF
古文:“一如旧制佛朗机,但加长加厚。下用一床,以坚木制架,如车下有二轮行路推走,放时去轮,后用一铁桶实絮於中,床档圆活,放时任其后坐,着絮即止。” 作者:鹰扬铳手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477422?spm_id_from=333.999.0.0 出处:bilibili

后来欧洲也取消轮子用滑轨进退,要塞的炮口变得宽大,以便能更大角度射击敌船:

鸦片战争时期满清也并非没相关炮台设计,只是其官员将领过于外行,孤陋寡闻,诸不知沈阳、北京等地依然留有明人参考西方棱堡的炮口U形设计,虽然正面无墙防护,但由于敌人是仰攻,守城大炮又是搞滑车后退装弹再推向前,故而对面往往是看不到炮手的,也难以攻击炮手,除非也叠高楼,占据对面山头高地,此设计利大于弊,有效扩大了大炮的射角,炮手也没多少安全问题。广东澳门的城堡也是个最佳模仿借鉴对象,奈何清军就是不学:

澳门炮台口
沈阳城墙的炮口

沈阳城墙的炮口

有几次被英军吊打经验之后,清军加大炮窗盖个屋顶,就这么简单:

磨盘炮架也不是啥新东西,雍正五年就有相关记载,更早也有达芬奇的后装炮

《江南通志》卷九十三   雍正五年二月初六日奉
  【查镇江将军摽下有唬船四只沙船七十六只,每船各设磨盘炮一位,子母炮二位,百子炮四位,捕盗舵工等项水手各十六名。今江寜既设水师,应将镇江所有沙船匀配大小二十只,并捕盗舵工等项水手、磨盘、子母、百子等炮一并拨给江寜将军,仍令食原饷银米,同满洲兵丁学习操练。再于镇江水师营内拣选熟识水性千把四员,遇操练时令其前往江寜分配八旗教习操练,至操毕时回任俟。满洲谙练之日停其敎习,此敎习操练每船分配满洲官一员、兵二十五名,分为两班。若量船之大小宜增减官兵处该将军等酌量增减分配,将军等不时廵看操练。再大江中停泊船只处最为要,应行今该将军等防同江南总督勘定可以停泊之处,加谨停泊,奉防依议】

能左右旋转的达芬奇大炮

这些炮架炮台虽然离主题有些远,但这也是了解为何飞炮用于清军既然有那么大的效果的原因,缺这些读者就不容易理解透彻。

清代文人也被满清恶改的八股选举搞傻了,文武一起搞,双管齐下,满清实在太聪明了,《皇朝经世文统编》:

       西国事事必求远胜古人,故术日习而日精。中国事事必求效法古人,然辨论多而事业少,虚文多而真诣少,古人之糟粕存而古人之实意已失矣。夫铁船飞炮古人所无之物,亦古书所未载之条,嗜古者固无怪其不欲弃我之长效彼之长,然使彼仅以船炮自囿于东西则我亦何妨?以戈予自足于中土,无如我弱一分则敌强一分,我退一步则敌进一步,安危祸福之间,固有稍纵即逝者,天下大变之来,方如烈火燎远,毁室家毙人畜在须臾之际,而一二老师宿儒反叱水龙各机器为技淫巧,方且齐戒沐浴罄折俯伏,欲以至诚感格上苍使之反风而自灭,抑或击里鼓召胥徒礼井泉分长幼持杯勺以灌之心,非不诚法非不古而财物之烬于火,人命之毙于火者,已不可救药矣。御今日之外侮,而仍欲以昔日之兵器者,何以异此?沿海之机器船厂当经开办旋请停止者屡矣,异议者岂真欲敌国之日强中国之日弱哉?不过古人所载以矛刺盾之议横胸中而且目未铁船炸炮之利,身未尝铁船炸炮之害,故鳃鳃虞夷之变,夏欲挺然以一身当其冲。

《蕉轩随录》作者为晚清时人,长年为官,熟悉时务政事,凡见闻所得或读书体会,都记录在册,其中就记载了清军仿制的各类西洋开花弹。

江苏巡抚李公鸿章曰:“购买外洋各种军火,尽心研究,略知端倪,又雇募精巧匠人,留心仿制,近来稍有把握。试将各局制造施放之有成效者,约略言之:一曰长炸炮,大者吃子至百余磅,小者吃子至十余磅。造炮之法,先铸一实心大铁块,头大尾小,外如塔形,铸就后锉削炮质,先定何处为炮耳,何处为浮线,外面锉磨光滑,然后用铁车对准中线,车空炮腹,由小而大,由浅而深,至近头之处,铁皮极厚,缘此处药气紧闭,其力甚猛,比药在空地然者其力约加三十倍,愈近尾则力愈松,是以近口处铁可稍薄。降而至受二十四磅弹、三十二磅弹之炮,则铜铸、钢铸者尤妙。弹有空腹者,有实心者。空腹之弹,先制内模,搏沙为球,蒂系铁丝,炭焙令沙燥,则内模成。次制外模,和泥为之,揉以稻穗,底盖如一,刳其中令空,宽过内模二三寸,盖端穿小穴,置内模于底而加盖,则蒂端铁丝贯出穴上,匠人将就铁汁斜倾入穴内,俟满,然后决去弹心内模之泥,而弹以成。弹口必用螺旋,冒以锡盖,以免潮湿。弹口用引,或以铜,或以黄杨木,外国人击远敌用铜引,击近敌用木引。中国仿制则用木引,较灵木引长二寸至四寸不等,首尾皆平圆,形如锥柄。引首圆径约一寸,尾圆约七分,引首中镟陷二分许,外备轮廓,中通而不到底。中通处入缓药,陷深处施药线。引旁穿细眼,或九、或十七、或二十一。其及远之可稽算者,以二百步起,至二千一百步止。弹入炸药后,木引配好舂紧,其口朝外。炮药然时,其火焰包出弹子之外,初而然及木引首之药线,继而然及木引中之缓药。如击近,则就靠上之细眼钻穿,火力行至此斜穿,然及炸药,而弹炸矣。击稍远,则就中间之细眼钻穿,再远则就靠下之细眼钻穿。时时较试,自有效验。凡长炸炮之弹,皆下施木座,络以马口铁,出口时势才直而不偏。一曰短炸炮,身短而口哆,炮耳在后,形如怒蛙,俗名田鸡炮,其口斜昂向天,故外国人又名天炮。分周天三百六十度八分之一为四十五度,炮口测准四十五度,不可时高时低,但以药之多寡,定弹之远近。从高坠下,落地开花。内陆炉所制短炸炮,有受十八磅之弹,炮重不满五十斤,用药仅三两许,远及千余步,最为轻便。其次有受四十八磅之弹,有受一百零八磅之弹,用药递加,弹迹递重。大约轰坚城,破炮台,则用长炸炮,雷奔电击,累累贯珠,击厚攻坚,殆同摧枯。惊敌心,散敌阵,则兼用短炸炮,砉然中坠,势若下石,洞垣穿墉,虽趋莫避。炮有不同,而用弹则一律,惟以莹滑合膛为主。大约炮口径一寸,弹必径九分六厘,所争不过一皮纸厚,药气不外泄,弹方能及远有力。其余各弹,有椭圆者,有顶锐而底平者,有首尾俱尖如橄榄形者,有双层上实药而下实子,中间以铁皮者,又有洋铁盒内藏群子者,又有菩提子弹,用绳络大子,涂以漆,击远则四散者,又有腰包锅中施铁柱,内藏自来火,触物而机自发者,又有三眼喷火子,用以烧物者。以上各种炸弹,皆可仿铸。

美国南北战争的榴弹炮:

明人的战舰,欧洲的东亚劲敌:

重新学习西方的清军战舰,这两百年在干啥?

这签名图能很好体现此资料贴的主题意思

姐妹篇,弗朗机差点也被搞成八旗火器: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0fb9ab0102v57w.html

网络辟谣者声称鸦片战争清军武备不但不倒退还先进?!大家觉得如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