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石家庄人大严厉表态,即为“治病”也为“救人”

 张迅之 2023-11-10 发布于河北
图片

最近,石家庄R大作出了一个决定,措辞非常严厉,指向性很强,在我印象当中极少见到。要严格落实、要执纪问责、要加强监督、要刚性约束。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事?又跟谁这么板着脸说话呢?

解闷解惑,有趣有料,这里是杨涛有料。

最近,石家庄R大常W会作出了关于严格执行《二环路沿线规划设计方案》的决定。

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新闻里经常听说要严格执行、落实责任之类的话。

那些都只是官方表态,对于工作推进有“软约束”的作用。一方面,大L导非常关注这件事情,下面干活的人要小心点,上面看着呢;

另一方面,工作推进不下去的时候也是能够商量的。下面跟上面说,我能力一般、水平有限,就是干不成,要不你收回成命吧?这叫“软约束”,弹性比较大。

可这次是R大作出的决定,跟普通的官方表态性质完全不同,虽然没有形成地方性法规,但同样具有“硬约束”的作用。

在这跟大家科普一下,什么叫地方性法规。例如: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石家庄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就是去年12月经R大常W会通过后形成的法律条文。

石家庄各行政部门,别管你本单位、本行业有什么样的规定或者约定俗成,只要是跟《条例》中内容冲突的,一律按照《条例》来。违反《条例》的要负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要负刑责。这叫R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R大决定相对要弱一些,但是制定程序比较灵活,专门针对特定区域或某项工作快速反应,采取刚性约束,尤其是针对地方正辅的行政行为行进监督和指导。注意,R大决定同样具有法律效力,执行起来没啥可商量的。

好啦,了解完人R决定“硬约束”的作用后,我们再看关于严格执行《二环路沿线规划设计方案》的决定里面都说了什么。

第一,刚性约束。《规划设计方案》中涉及的开发上限、用地规模、建筑布局、容积率等强制性内容,规划期内不得随意修改变更。

确需修改变更的,需要经过规划部门的论证、广泛征求意见、面向社会公示,并由市府向R大作报告,R大通过了才能改方案。

第二,严格责任落实。二环路沿线所涉及的区R民正辅应当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规划、住建、城管、商务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依法及时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

第三,坚持定期报告。市府每年都要向R大、向监察部门报告《规划设计方案》的执行情况,还有违规违纪线索。

第四,严肃执纪问责。这段要注意,监察部门要对《规划设计方案》执行情况开展全过程监督,对随意修改规划、违规变更规划、不按规划建设,以及以权谋私、失职失责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依法依纪依规严肃查处。这话说给谁听的,谁心里得有数。

第五,加强社会监督。

第六,强化R大监督。

针对《二环路沿线规划设计方案》,R大为何这么重视?措辞这么严厉呢?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二环路沿线的改造提升太重要了,对于拉开城市框架、消除城市“割裂”、推进二三环之间融合发展,起到了“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作用。

如果二环路沿线大量的违建临建、闲置地块、低效用地不能彻底整治的话,二环内外的教育、医疗、绿地、商业等公共服务资源就无法实现均衡布局。甚至会形成新的历史遗留,就像“城市疤痕”一样,谁看了都闹心。

第二,以前石家庄的城市规划有一个最大的毛病,总是改来改去的,让人摸不着方向。这次是针对二环路沿线改造提升,R大作出了罕见的严厉表态,谁也不能随便改动了。

再往后,据了解,今年R大还将审议通过《石家庄市城市更新条例》,那就是板上钉钉的法律条文啦。

R大立法就是有“治病除根”的作用。

第三,不得不说,二环路沿线改造提升,涉及到一些区里的历史遗留问题,让下面的干部比较难做。

比如说,以前二环路外面就属于城乡结合部了,对土地开发没有什么规划和约束,随便占一块地,成本非常低,于是区里就拿来搞招商引资了,正规手续没有,反正L导说了,先干着吧。

如今的二环路已经成为市中心的快速路了,必须综合考虑附近人口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

以前老L导招引来的项目,现在的干部确实很难办,拆还是不拆,总有人情世故在里面。现在好啦,谁也别为难,R大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执行

这就是“治病”之后还要“救人”的作用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