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疗中的一些技巧与话术(一)

 新用户1279Y13h 2023-11-10 发布于北京

昨晚在社群里面和朋友们闲聊,聊着聊着把不少自己遇到的有趣的中医话术和相关技巧都讲出来了。

今天这篇大家就纯当看个乐,不必较真。

至于如何灵活运用,还得看诸位的功力是否足够深厚。

一,遇到记不清的内容

其实遇到一些自己不太熟的内容,一时半会想不起来是很正常的。

在患者的角度,看医生是希望医生无所不知的;

但是站在医生的角度,时间精力记忆力都是有限的,有些方子和疾病的相关内容确实是没记牢。

如果在患者面前长时间的停顿和思索,甚至直接掏出手机偷偷查一下,一旦被患者发现,对你的信任就会瞬间崩塌。

有些医生是借口尿遁,实际上偷偷去查。

不过我遇到一位老中医,人家就很有经验。

人家遇到这种情况,都是摆出一副要给患者好好讲明白病理和自己开方思路的架势,从书架上拿出书来,说我找给你看。

患者非但不会觉得这个人水平不行,还会非常感动,觉得这个医生非常负责。

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实在没背熟各种腧穴的位置。

有两种办法,一个是传统的,在操作室贴一张大大的经络腧穴图,边交流边看几眼。甚至给患者“科普”一下相关穴位,让患者觉得这个医生是在教自己怎么穴位保健;

另一个是现代版,直接搞一套经络诊察系统,输入患者的症状,系统自动把相关穴位和位置都展现出来,医生根据系统提供的方案和图示进行操作即可。

二,遇到中医爱好者

很多中医师最讨厌的患者就是那些一知半解的中医爱好者。

明明没有懂多少,偏偏“一言九顶”,自己说什么,对面都能拿出一大堆质疑的理由。

还有一些就是习惯“百度看病”,总是拿百度的结果来质疑中医师的处方。

有些中医师不缺患者,就会慢慢把这些比较固执难以伺候的患者筛掉。

但是大多数中医师还没有到可以自由筛患者的境界。

遇到这些中医爱好者也会非常头疼,那些中医爱好者水平没到可以自己开方的地步,但是又总是对其他人的处方各种鸡蛋里面挑骨头。

我自己是知道有两种方案。

1,面对第一种自学了一部分中医知识的

其实稍稍想一下也知道,他们的中医知识大概率是来自徐大师,倪大师,曲教授的。

遇到他们一言九顶时,不妨先夸一下他们,说他们的中医功底不错,是跟谁学的。

十有八九是身边某位医生和那几位中医大v。

这时候,就可以两条路了,第一个,有身边的医生的,建议他去找那个医生,这个患者其实可以不用太在意了,因为人家归根到底是信任那个身边的医生,而不信任你。

你开完方子,人家大概率是直接发给那个医生让他评判一番的,而根据同行相轻的定律,大概率是不会给你的方子超高评价的。

所以不要在患者面前试图证明自己比他认识的那位医生更高明,不如坦坦荡荡的,说我先给你开个方子,到时你可以给他看看,你看可以吗?

患者一看,你这是对他给予了平等的尊重,往往就不会再抬杠了。

2,跟着网络大师自学的

比如患者说自己自学了倪师的内容,所以显得很懂。

你不要在患者面前表达你对倪海厦的任何负面看法。

不要试图给患者宣传你对倪海厦的任何评价。

直接顺着患者的话说,啊,倪老师的课我也有看的

我给你开的方子,也是符合相关的思想的。

其实患者要是真的那么懂倪海厦的东西,大概率也不会来找你看病了,都是直接自己上了。

看了倪海厦的东西还来找你看病,说明只是中医票友罢了。

只是听了个爽,知道了一大堆中医概念,但是怎么用是完全不知道的。

你没必要和他计较那么多,直接顺着他的话,甚至分享几句自己的倪师内容学习感悟。

患者会大喜过望,觉得遇到知音了.

非但不会继续抬杠,甚至还会不断给你介绍患者。

我自己就遇到过,有一次和北中医朋友出去,遇到几个中医票友口嗨。

某位票友说,自己最喜欢倪海厦,去看中医的时候就和中医师聊倪海厦。

如果那个中医师能听得懂,就说明水平不错;如果听不懂,就说明水平还没入门。

好几位在场的票友点头称是。

那位大叔知道我是北中医的,就问我,你觉得倪海厦怎么样。

我当然是夸了几句倪老师的普传功德无量。

大叔和那几位票友都大喜过望,立马回赠一句“小伙子以后必成大医"。

而另一位北中医老哥明显是要捍卫自己的见解,和那几位票友讲了一通倪海厦的不足。

那几位票友脸色明显不好看了,后面北中医老哥走了,那几位票友还一起吐槽,学院派就是眼高手低呀。

我个人一直都和身边老哥强调,不要老是和中医爱好者说那几个大v的坏话或者批判他们的不足。

普通老百姓没啥学习中医的好途径,很多时候也就只能看看这些大v的内容自学一下了。

所以这些爱好者对这几位大v都是有一种医学启蒙者的情怀和感恩在的。

你在临床上遇到这样的患者,你老是试图证明你是对的,他们学的那些东西是片面的,不对的,人家肯定不乐意。

你觉得你是在传播正确的中医思想,人家觉得是你水平不够,不知道这些大师的价值。

人都是不喜欢被否定的,人家一直跟着他心中的大师学习,你上来就说那些是大忽悠,人家肯定是讨厌你而不是去怀疑他心中的大师。

当患者不喜欢你不信任你的时候,你的药开出去,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了。

作为医生,中知人事也是很重要的。

患者就是怕中医师不靠谱,所以才自学一大堆中医理论;

你上来就否定人家的所学,只会激起人家的新一轮不安全感。

3,患者习惯百度看病的。

你就顺着患者,让他查查你所在学校的国医大师。

你就说你是继承了本校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

互联网上的其他人不能说错,但我更信任本校X老的思想。

患者一看有国医大师作为你的理论依据,往往能放下对你个人的怀疑,安心接受你的处方。

其实很多患者就是在比头衔。

百度上动不动就是各种三甲医院的大主任在回答一些提问,而患者下意识的觉得这些大主任说的肯定是对的。

所以那种情况下,你不是在和面前的患者讲道理,而是在患者的面前和他手机里的大主任battle。

你与其苦口婆心的证明百度上这些专家说的是错的,不如直接搬出一个比这些专家咖位更大的来镇住就是吃这一套的患者。

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很多时候患者就是不信任中医师,尤其是青年中医的。

所以患者就会拿网上各路专家的意见来作为参考,你说的话在他们那里就是自动打折扣的。

很多青年中医老是张口闭口说自己的学术思想源自古代某某医家,患者其实压根不懂那些古代医家,听你讲XX理论就是如听天书。

还有各种XX派,中医界内部讲得很嗨,某些青年中医甚至还沾沾自喜于自己属于什么门派,而患者其实压根不懂这些中医学派是什么东西……

这种情况下,你搬出一个国医大师或者院士的理论,比你说啥古代医家和现代中医流派都好使。

因为国医大师和院士的理论都是在网上查得到的,患者自己查完,就会踏下心来。

本来还想写一下民间中医的三大话术的,一看已经快三千字了,而且今天的这几条也值得先好好想想如何在临床中具体的应用,如果您觉得对您有帮助,还请帮忙转发一下。

如果本篇阅读量过三千,就来起底更多的中医话术。

感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