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 光明中医续

 胡说瞎掰 2023-11-10 发布于山东

孩子们升学的事情落定,我也能把心揣回肚里,踏实干自己的事了。

一、

最新一波学中医的冲动是从23#光明中医开始的,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半月。冲动的一部分化成了行动,其他则慢慢归于平静。

有句话讲:“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大概因为:

  • 学医不易

    • 信心:中医是一门从实践提取理论的学科,与数理化的逻辑迥异,让惯于“理性”思考大脑无所适从。咱没法从大脑获取信心,还需要从其他角度找更多的理由来安抚大脑,让她放空、接纳、尝试建立新的逻辑。说成是重塑三观也不夸张。

    • 漫长:内容多且繁杂,还有有一些矛盾或无法理解甚至可能有错误的地方,即便经过努力能辨识其中的逻辑规律,也还是免不了大量的记忆、阅读、实践的功夫。需要漫长的积累,也急不来。

    • 寻师:这样一门有强实践属性的学科,何时何地能与良师结缘,一切都还是未知,也求不来。不过也有一说——找徒弟是师傅肩负的重任,所以我必须对自己和我的师傅都充满信心才是。

  • 行医不易

    • 信心:学是一回事,用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了。

    • 医师资格:也可以看作是以上漫长学习的副产品,要行医的话,没得说这的确应该是必备的,是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 平衡一:如何在努力的同时又能保护自己?比如,怎样处理医患关系、病气、生活作息等问题。

    • 平衡二:对收入、工作环境与发展前景的考量。

由此,看到几位平时关注的年轻中医学子明确表达不走执医的路,真的很叹惜,当然也理解。年轻的时候总是希望束缚少一些、飞得高一些。

所以,对于我们这种半道学医的中年人来说,尽管需学习过程会曲折一些,但优势也很明显的:孩子就要长大离巢,到那时只需一间简单的小屋,一块小小的菜地,一箪食一瓢饮。如果能有医术傍身,照顾好自己和父母亲,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不多想了,学起来就对了。

二、

目前,我用的是三线并发的学习策略,三线分别是:光明中医、古代汉语、中药学(自考)。

一、光明中医,是核心主线。

光明中医用的教材是当年的中医前辈们为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编制一套教材,函授的基础学习场景就是自学。可想而知,这是一套适合自学的、而且是经过实践证实过的教学体系。

虽然函授大学已经关闭,但是又有了光明中医在线辅助学习平台,访问地址→ https://www./

平台有大多数教材的电子化版本,可以打包下载(免费);也可以注册付费学员(¥3600/两年),跟着作业的引导学习,遇到疑问可以在问答中查看或求教,老师会给予解答。另外,也提供了部分课程的视频讲解

另,光明中医辅导站,或许可以提供线下的跟诊学习渠道,我家附近没有,所以我没有联系过,辅导站列表访问地址 → https://old./read/gmzy/gmzy013.md

如果可以在辅导站找到现实中的老师,可以跟诊学习,就很完备了。

光明中医课程的学习次序是这样的:

  1. 《中医概念入门》:这本书不属于原来的教材,是李文强老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编写的中医学习入门指南。李老师将中医涉及到的一些重要概念,借助人人都能理解的日常模型来举例阐述,对后续的学习理解有很大帮助。

  2. 《中医药学概论》,对应于院校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两项课程。

  3. 《本草备要讲解》,以清代汪昂的《本草备要》为底本的讲解版,对应于院校的中药学课程。

  4. 四大经典,依次是:《皇帝内经讲解》、《伤寒论讲解》、《金匮要略讲解》、《温病条辩讲解》

  5. 《中医内科学》

我现在刚刚进展到《本草备要讲解》,说一说这段时间的学习体会:

从爱好者到学习者的转变

二者有些不同。作为爱好者平时会喜欢看一些中医类的文章、科普书籍,或是参加一些培训课程等。作为学习者,这些内容最好能先放一放,不是因为它们不好,而是因为既然决定系统化学习了,不如先耐心把体系的骨架构建好,再去安放这些内容,这样留存率也能更大一些。毕竟学中医是个耗时的大工程,要盘算一下时效比。

小反复和大反复

这可能是所有学习的共性。

即便《概念入门》和《概论》已经过了一遍,也记了笔记,但是架子搭得并不牢固,会出现一些反复。比如,当学完一个章节,感觉自己笔记已经做清楚了,但完成作业的时候,又会获得一丝清醒:有的部分被忽略了,有的部分是以为自己懂了而实际并不清晰,作业提供了小反复的机会。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比如学中药的时候,又需要回顾一下前面的中医基础,这算是大反复,相信后面四大经典还会出现更多的大反复。可能还应该不时增加一些主动的复习回顾。

欲速则不达,慢即是快

《本草》学到各论时傻眼了——药多、功效多、相似点多、不同点也多、每味药还派生出各种不同搭配,令人眼花缭乱。于是想着先硬着头皮过一遍再说。

后来在icourse163.com的慕课平台上听了《中药学》课,才看到点亮光。总论部分,老师讲到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分别起到了定性、定能、定位、定向、定全性的作用,一瞬间对药的这几方面认识就更立体了。在各论里,药的功效和性能归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老师提示后变得清晰起来。

后面我还想再慢一点,对比光明的《本草》和院校的《中药学》,先把各论里第一项清热药慢慢理清楚,每味药的采、制、性效用的关系、同类药物的异同比较等等,慢慢整理,摸一摸门路。然后,再开始学其他的十几类药,这样没准会反而更快些。

二、古代汉语,是必备技能

古代汉语,慕课很多。我学的是爱课程上董志翘老师的课,老师讲的是对书上内容的修正和补充延伸。爱课程上有视频和ppt课件,链接→ https://www./sCourse/course_2672.html

教材用的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有配套的同步辅导和练习。同步辅导类似于笔记的作用,一方面帮助梳理条理,一方面补充内容。

总之不学不知道,一学才惊觉自己就是个文盲。也明白了为啥说“秀才学医如笼中抓鸡”。我想,咱作为中国人,就算不学中医,不学古代汉语,至少也跟着孩子一起学一下古文字学吧。推荐万献初老师的《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 https://www.icourse163.org/learn/WHU-500004?tid=1470838449#/learn/announce  趁孩子还小的时候学,长大了就逆反了,越劝越不学,哎。。

三、中药学自考,应该是“理性”大脑的需求。

总觉得要有个国家承认的证书才踏实。中医学无法自考,中药学专科还能考。我琢磨,多学点也没坏处吧,没准将来哪天用得上呢?

自考的经济成本微不足道,但有一定的时间成本:

  • 教材:微信读书上都有,很多科目甚至连配套的习题都有。

  • 在线课程:,每个科目全都有!

  • 历年真题:浙江教育考试院网站 有,我抓了一份,需要可自取 → https://share./piWiOzlQ 注:只到2018年,浙江的中药学专业2018年之后就没有了

注:北京秋季学期在9.3-7开放网上报名,10.28/29考试。

三、

大娃上高中了,要开始考虑将来专业方向选择的问题了。

记得去年暑假跟娃一起看生物老师推荐的《工作细胞》,血细胞中的造血干细胞具备各种可能,未来可能成长为任何一种血细胞。娃们现在就属于是干细胞,如果没有特别明朗的倾向性(要在高中搞清楚倾向也挺难的),那还是上具备干细胞性质的专业为好。

我对其他专业不了解,但我的老本行计算机专业应该是具备干细胞性质的。因为这是一个基础工具类的学科,跟农业社会学习锄头的原理和用法一样,信息社会花时间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原理和用法,掌握好本时代的常用工具也是值得的。等倾向明朗以后,再辅修(自考也行)一个有倾向的专业,把工具充分利用起来为最妙。

再说回到中医专业,中医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属于特别的某种细胞了。尽管在当前大环境下看,学医不轻松,但,中医也有非常独到的优势:

  • 依赖小:对器械依赖小,最常用的是针,可随身携带;对药材有依赖,但也可以考虑就地取材;组团固然好,单枪匹马也可以,关键还是凭本事。

  • 作用大:无论在和平时期或是战争年代,无论在城市还是荒岛,无论去到世界那个角落,都能派上用场。

  • 是寻道的实践路径:大道至简,且绝不虚幻,因为身体就是试验场。

  • 能照顾到自己和身边人,踏实。

  • 万一你的娃想学呢?还能成为家传。

我没法左右我的娃,但可以畅想一下:如果我的人生能够重来,穿越到填高考志愿的那一天,我会怎么选?

或许会纠结一下,然后选中医专业(毕竟中医有许多实践需求),辅修个计算机(自学也不是不可能的),前提是还能遇到我家娃爸、还能生这俩娃。如果前提不能满足,那就还是走老路吧,不过我一定会报上光明中医的函授大学,不会再错过啦。

下期,处暑见。


 癸卯·白露
 🌱 anzai.link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