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观评价石牌保卫战

 哈哈狮的信箱 2023-11-11 发布于广东
今天简单评价一下石牌保卫战,这个话题记得是一位网友在评论区给我留言的。说石牌保卫战在网上被吹的快成神了,如果客观来看,这场战役应该如何来评价。确实我们现在在网上一搜石牌保卫战,大多称这是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或者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可以这么叫,但得真正理解它的意思。

图片

这场战役我们在局部打得确实很不错,也是在局部,它确实是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例,胡琏做出了他能做的最大努力。大家也听明白了,这是局部。但是从整体战略上,石牌保卫战是个败仗。如果有心看看日本的史料,大家都能明白怎么回事。我们管这场大会战叫鄂西会战,日本方面叫江南歼灭战。
日本压根没想过和我们硬刚,不像武汉会战那样,战略目的是消灭国军主力的有生力量。所以,它对日军来讲,不是一个消耗战。1943年4月,日军第11军制订了该作战计划,战略目的只有一个。加强扬子江运输能力,使宜昌附近的船舶在下游通航,同时歼灭由洞庭湖至宜昌对岸的扬子江右岸地区敌野战军。
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一个作战目的?武汉会战之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就不以占领地区为主要目的了。更多的是给东南亚和太平洋输送兵力和资源。所以,日军的目的是打通从宜昌到大致在岳阳方位的航路,没有想过打重庆。

图片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我们在说一个战役是否是胜利的,我们应该去看战略目的是否达成,而不是在某一个局部,我们有没有把人家打跑。
从结果来看,很显然日军的战略目的达成了。至于歼敌上的战果,事实上我们都没歼灭日军一个成建制的大队。日军是很狡猾的,执行力也是很强的,千万别被神剧给带偏了。在二战日军的战争史中,我们很少能找到日军在战争计划外的意外战果。日军是达成目的,立马就溜。
最后,非要拿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来对比,更惨不忍睹。一个是将近200天的战斗,一个是8天。一个是扭转乾坤,一个是接着被敌人追着打。所以,没有可比性。为什么要把石牌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栓到一起?就2点原因。

图片

第一,石牌保卫战发生的时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束后不久,希望以此来鼓舞军民的士气。有史记载的,在陈诚和何应钦的回忆录里。都提到蒋介石电令二人,要拿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决心和精神。唯一的区别是陈诚的回忆录里,叫斯大林格勒。何应钦的回忆录里,叫史大林格勒。
第二是为了拉美国的赞助,战前表明我们的态度,战后更加明显。总体会战,我们实际歼敌3500多人,我们给美国方面报的是5万人。
所以石牌保卫战,如果从战略目的来讲,日本方面已经达成了,我们很难说是胜利。但是石牌保卫战,我军的战斗精神,确实是无愧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