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遍济源(十三)——轵城镇红土沟村

 曹小玲200612 2023-11-11 发布于河南

走遍济源(十三)——轵城镇红土沟村

2023年10月6日,国庆节最后一天假期,我们来到轵城镇红土沟村。

据村民介绍,红土沟村共有11个居民组,分布于王庄、任谷嘴、贾庄、武村、沟南、窑院、西红土沟、南红土沟、北红土沟等9个自然村。明末清初,东轵城赵姓一支迁于西南丘岭。此地沟壑纵横,却水丰草盛,宜为人居。因其土壤色如朱丹,且又沿沟落户,便立村红土沟。之后,家族繁衍,人口增多,村人即择居西、北两沟。清朝中期,任姓由西留养迁入,选址于红土沟村东之丘岭高处,立村任谷嘴。清末民初,陈、石、于、吕、孙、李、原、贺、王等姓氏相继入住,或另立村庄,或融入红土沟,形成现在村落。


10月正是农忙季节,村民们大多以车代步,往来自如,就连去地也是骑着电动车或开着三轮车,甚至还有小狗紧随其后。骑车一为节约时间,二为携带工具方便。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电动汽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并且成为上班、长途旅游的工具。


路上,我们还碰到背着编织袋的行人,她们说是去捡拾种粮大户收掉的玉米穗,这让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提着篮子捡拾麦穗和玉米的场景,几十年过去仍然历历在目,只是那时这类轻活属于小孩子的专利,大人无暇顾及。


村口公路旁边,两所特制的大房子格外引人注目。问及作用,答曰存粮。土地流转后,各村种粮大户比比皆是,机械设备更是先进,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当然,机械设备的引入自然淘汰了耕牛,耕牛的消失则让玉米包成为无用之物。


村口的供销社既承载历史信息,又加入时代特色;左侧的便民服务点让快递轻松进入千家万户;右侧的疫情防控点无言地诉说着曾经被病毒施虐的黑暗时刻……


农家情趣多,天然凳和桌。


别墅一栋栋,充满喜和乐。

特制雨搭美,自然又和谐。


决明子随地长,泡茶喝着香。


藿香院外种,做饭随时用。


南瓜爬上墙,好吃又时尚。


小葫芦房顶挂,有玻璃渣的围墙充满特色。

散养鸡鸭多,绿色又健康。

烟叶一杆杆,卖了就是钱。


草料一袋袋,羊群的三餐。

水缸和缸盖,实用又可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