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广芩笔下的孩子与自然

 singer0852 2023-11-11 发布于北京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动物故事历史悠久,而且与儿童的认知和审美教育关系密切。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到古印度的《五卷书》,莫不如此。

《伊索寓言》绝非为儿童创作,却因为那些能言会道的动物角色所演绎的生动故事而成为娱乐和教育儿童的重要资源。《五卷书》的主要角色是自然界的各种动物,其开篇明确表明动物故事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价值和教育意义。岁月流逝,沧桑巨变,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然而人类与地球上包括动物在内的其他生物及自然万物如何相处,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大问题。在新时代儿童文学创作领域,如何通过动物叙事来讲好中国故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叶广芩老师关于秦岭金丝猴的《猴子老曹》是“动物与孩子”系列中的一部新作,秦岭的金丝猴故事带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当代少年儿童的视野之中,将那些生活在秦岭高山峡谷沟梁的动物的生命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动物故事带着深深的情怀,以生动形象的文学叙事为少年儿童提供了难能可贵的人类博物学和生态认知意识,涉及人类与包括动物在内的大自然万物构成命运共同体的一种博物学的认知。

叶广芩笔下的孩子与自然

《猴子老曹》叶广芩 著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猴子老曹》讲述秦岭大梁北边唐安村的女孩秀儿在爷爷的引导下与金丝猴守望相助的故事,娓娓道来不寻常,以儿童文学的方式揭示了当代少年动物故事的深邃真章和时代意义。作为我国南北地域之间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位于华夏腹地的秦岭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起源最主要的区域,巍峨的秦岭见证了从周、秦到汉、唐的众多王朝的兴衰变迁。秦岭的大自然涵养万物,栖息在秦岭的金丝猴披一身金黄色的长毛,蓝脸黑眼,毛茸茸的小耳朵,厚厚的嘴唇,非常招人喜爱。叶广芩老师笔下的“猴子老曹”是栖身于秦岭南麓曹亮沟一带密林的一个金丝猴族群的猴王。这“曹亮沟”的得名揭示了秦岭的一段人文地理历史:唐朝皇帝唐僖宗为避黄巢之难,穿越深沟往华阳逃跑,后头敌兵穷追不舍,危急关头,随行护驾的太监曹亮自告奋勇,领兵阻敌,在激战中殉难。后来,人们把这条沟唤作曹亮沟。这里生活着一大群金丝猴,被当地村民们称为曹家,猴子老曹便是这个金丝猴家族的大当家。猴子老曹长得威武雄壮,平素不苟言笑,所有大猴小猴都必须毫无条件地服从老曹,而且还要竭尽全力伺候它。若有任何年轻公猴敢于挑战老曹的权威,必遭严惩。当然,作为猴群的首领,老曹担负着引导和管理整个猴群的责任。猴群的社会具有非常严格的组织性,而且等级分明,分工明确:白天猴子们集中觅食、活动,晚上以小家为单位栖息在树上,有专门值班的哨猴。一旦有异常情况,随着一声呼哨,猴王立刻率领猴群迅速撤离。当一切恢复正常,猴群会互相呼唤,整个族群很快便汇聚起来。作者通过当代秦岭地区鲜活的金丝猴群体的生命活动呈现了大自然动物世界的勃勃生机和智慧,以及生存的艰难和无奈。对金丝猴群体活动的真实生动的描写为少年儿童提供了认识动物生命活动的密码,包括如何将本族群得以延续的行为习得传递给下一代这样的“动物文化”。

叶广芩笔下的孩子与自然

秦岭大梁北边是北岭古镇,距离该镇20里路的唐安村就在曹亮沟附近,这里绿水青山,风景优美。秀儿是生活在唐安村的一个小女孩,长着一双水灵灵的会说话的眼睛。秀儿的母亲早逝,她从小跟着爸爸和爷爷长大。秀儿爸爸是村干部,一心盘算着如何通过发展旅游来搞活经济。唐安村这一带是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地方,问题在于人们在什么观念之下进行开发。秀儿爷爷坚决反对儿子试图通过圈养金丝猴来吸引游客的想法:“绿水青山、熊猫、猴子,都是属于山神爷的,山神爷的东西别人不能乱动。”唐安村的后面有一条绵延十几里的深沟,通到汉中的华阳镇。1935年,红二十五军正是从华阳出发,穿越秦岭北上抗日。红军队伍还在唐安村停留了数日,然后翻越秦岭大梁继续北上。由此追溯,秀儿的一家也是烈士的后代。秀儿的曾祖父是红军的交通员,在执行任务时,发现国民党军在古道咽喉之地“一线天”山崖设下埋伏,要伏击从此经过的红军队伍。为挫败敌人的阴谋,他置生死于度外,用口哨唤来猴群,为行进中的红军队伍报警。最后,秀儿的曾祖父壮烈牺牲,与他同时遇难的还有竭力护卫他的金丝猴老猴王。悲壮的历史和传奇交织在人与金丝猴的友情和生死之交中。

叶广芩笔下的孩子与自然

《猴子老曹》艺术地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地球生态主义”这两种观念的碰撞。在唐安村,村民与金丝猴家族的关系很像大人与顽童的关系。一方面,猴群会在食物匮乏时进村搞恶作剧式的破坏。对此,村民打也不是,捉也不是,气得咬牙切齿。然而一段时间不见了,又想念这些猴子们,真是又恨又爱:“有时候气得人牙根痒痒,恨不得扔锅里煮了,有时候又觉得可爱,见不得离不得呢!”作者告诉我们,猴子对于人类是有情有义的。有一天,秀儿独自一人在山坡上看秦川黄牛吃草,一只花豹悄无声息地将女孩锁定为自己的猎物,准备发动攻击。危急时刻,林中的金丝猴及时发出短促而尖厉的呼哨,秀儿向四周扫视,发现了准备袭击自己的花豹,随后在黄牛的拱卫下,花豹只能灰溜溜离去。无论在红军时代还是现在,金丝猴总能在人们陷入险境时挺身相助。而在平常的日子里,金丝猴与人彼此守望。秀儿在飘雪的冬日会跟着爷爷深入曹亮沟,带去萝卜、菜叶、瓜果、红薯等各种食物去投喂饥肠辘辘的猴群。在纷飞的雪花中,爷爷与相知多年的猴王老曹相对而坐,两者之间的交流揭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才能保障金丝猴这样的野生动物生存在适宜的环境之中。

叶广芩笔下的孩子与自然

在冬季为猴群提供食物毕竟不是长久之策,但为了发展旅游业而把金丝猴圈养起来违背了人类与大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终极目的。秀儿爸爸带着村民搞农家乐,带动了村里的发展。但他组织的“圈猴”行动却走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迷途。村里专门请人用彩条塑料布和三角铁杆在山坡上做成围栏,意图将金丝猴家族一网打尽,将它们围起来成为圈养的供人参观欣赏的动物。就在“圈猴”行动展开时,秀儿爷爷赶往县城反映情况,秀儿则冲进包围圈,不顾一切地帮助猴群重获自由。在《猴子老曹》生动鲜活的叙事后面,浮现出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生物该如何相处的时代命题。为少年儿童讲述精彩的动物故事可以让小读者亲近博物学思想和探险精神,培养崇尚和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责编:陈梦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