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缠而出02:缠论大义

 二战大哥 2023-11-11 发布于湖北

大家好,我是高大白,欢迎来到大白没的说,真相本大白,说也没的说。

缠论大义,这两节,是对缠论的总体概述,这需要有一定的缠论基础,如果没有学过缠论,起码看得懂缠论的解构市场的思路。

缠论通过引入分型,笔,线段及中枢等概念,完成了走势类型的全分类。具体而言是如何完成的呢?

这要从线段开始说起,因为线段是构成行情走势的最小单位。线段构成中枢,只有一个中枢的走势叫盘整,两个以上同方向的称之为趋势。

这个中枢的方向是如何确定的呢?是根据线段的终结方向来确定的。

如下图,这条竖线,是行情三类走势的边界,在同级别走势里,要分解走势,可以根据线段终结的规则,回头画出这条同级别的分解线,这样当这条线画出来之后,同级别分解线左边的行情就成了过去,右侧都归位当下,既然要专注当下,则线左侧的行情可以不看了。

你看,缠论说注意当下,就是指这个。旧趋势一笔勾销,可以淡化或不考虑 了。只根据当前的走势给出对策。

图片

走势同级别分解线右侧,就是当下

我们很快就发现,同级别分解线把线段方向给一分为二了,上下交替。则同级别分解线右侧的中枢方向,依据当下线段的方向而定,如果连续出现两个同向的中枢,这截行情就是趋势了。如图,1线和2线之间是下跌走势。

注意,同级别分解线2把一个中枢劈成两半了,这样把右半边的归为上涨中枢,和新的红色上涨中枢构成了一个上涨走势也可以了。

你看,同级别走势分解线把本来没有颜色的中枢加上“色”了,类似附加了涨跌方向了。这样,就容易把走势分类啦。

缠论大致上就是如此把一张摆在面前的静态图的走势给界定出来了。

对市场的解读,只是初步的准备工作,对于实战来说,只是起点,随后的工作还有很多。

交易毕竟是要面向右侧,面向未来,面向动态的生猛的行情变化。

那么,如何处理未来不确定的走势呢?

从行情走势变化更迭的角度,缠论提出“走势终完美”,利用旧死新生使得静态的走势分类动态化,可以面向右侧,承接未来的。

如果确定了下跌行情的死亡,必然开启盘整或上涨行情的到来。这是趋势的变化原则内含的必然性。每次想到这个思想,我脑子里立即想到“三仙归洞”的游戏。

既然市场只有三张牌可发,如果市场已经发出了下跌牌,后面要么出盘整,要么出上涨牌。

如果我现在能确定下跌的终结,或者说是赌下跌的终结,那么如果成功,价格就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么我这个买点就是阶段性最低的,你看,第一买点不就出来了吗?

至于如何确定这个第一买点的,可以借助背驰等工具辅助判断。

为了更加准确地定位这个第一买点或第一卖点,可以使用次级别去放大看,这就是区间套的概念。如下图,区间套类似放大镜,不断通过降低周期,放大细节。

图片

类似套娃的区间套

仔细一看,上图最左侧是上证指数30分钟图,黄色箭头的那一笔,在进入5分钟级别,发现具有相似的结构。再降低到1分钟图,仍然可以发现图形的走势,同样具有中枢,线段,笔等。

这个特点就是行情的自相似特点。这个自相似缠论指出是来源于人性,人性的贪嗔痴慢疑是亘古不变的,念念成形,心理怎么想,表现在手里的单子,呈现在图表上,因为人性大同小异,所以在大小级别,任何图形上的表现都是类似的。

理论上讲,通过区间套的思想,第一买点可以买到最低的一笔上,不过这是完美的状态很难实现。

第一买点之后,一根上涨的笔之后,出现回撤的那一笔,停止在最低点之上,只要不跌新低,这个地方就要关注了。

你想啊,如果下跌果然终结了,不管后面是按照2号线所示走向盘整,还是按照1号线往上走向上涨,你会立即发现0号箭头的那一笔都必然出现,是后面潜在的盘整和上涨走势的重合线,共振线。

这就是第二买点。第二买点是第一买点之后,行情遭遇第一次空头打压不破新低的点,重点是第一次才算。当然,来回拉锯会形成中枢,出现多个类似二买的点,姑且称之为类二买好了。

图片

一买是跌势终点,二买是盘整和上涨共振,三买是上涨的确立

第二买点的位置比较灵活,但是不要超过左侧下跌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上沿,如果超过了,就是三买出现的领域了。

举例来说,比如上图,如果1号笔终结之后,反向的空头打压一笔不落入0处的中枢,则上涨趋势确立,这个第三买点,其实就是上涨确立之后,顺应上涨趋势方向的第一笔起点。

三个卖点反过来就是。(本节不再赘述,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说明)

缠论所有的入场点,都可以落实在第一买点,换句话说,缠论追涨杀跌是不可能的。它的买点,都是逢低买入,落实在某一笔的终结点,然后赌一个新的笔或线段及趋势的开启。这一点,可以用本周期的顶顶分型来定位入场时机。

对于三个买点,第一买点比较难抓。不说别的,你现在就把上证指数图形找出来,你发现完全符合缠论标准走势的图都不容易,我在举例说明的时候,回头找标准的图都难。

第二买,性价比很高,可以重点练习这个模式。

第三买点,有时候和第二买点重合,也是比较理想的介入点。第三买点往往是趋势发展最猛烈的阶段,很少扭扭捏捏,效率很高。

按照这个模式,三买之后,会出现多个高抛低吸,做短差的机会。缠论称这种模式效率最高。

顺势交易者,应该重点干这个买点,常年就专门做这个定点。比如,顺着日线的趋势,结合60分钟或30分钟的图表,专门抓日线的一笔,如果成功抓取3-5根日k线,收益已经很可观了。尤其是玩期货,我推荐这种玩法。

图片

缠论观旧死以开启新生

缠论中隐含一个极其隐秘的思考模式:向死而生

如果读不出这四个字,缠论的心髓就抓不到。

缠论的思维模式,就是看这笔什么时候终结,这个线段什么时候终结,这个中枢什么时候终结,这个涨跌或盘整的走势什么时候终结。

缠论,在生死交替,循环往复的演化过程中,他的视角就盯着现存的行情什么时候死亡,从死亡终结的角度,把心态归零,然后再生死的临界处下手,设计三个买点。

第一买点,就是下跌走势的死亡。

第二买点,就是空头打压的结束。

第三买点,就是顺大逆小,盯着什么时候出现底分型终结,或者区间套的第一买点出现等。他仍然在等一个终结死亡点出来。

旧死就是新生。通常的技术指标,眼里盯着的是生。比如,均线一交叉信号出来了,马上在心里生出一个上涨的希望出来。

如果,使用缠论的思考模式久了,就进入了空观的练习了,这是入禅得道,明心见性的必然功课。

所以,“缠中说禅”四个字,我想,秘密就在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