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秦岭军事 2023-11-11 发布于西藏


五代十国(907-979)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这是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907年梁王朱晃接受唐哀帝禅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府,五代十国开始。此后,相继出现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四个朝代。定都于中原地区政权,被称为五代。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在唐末及宋初,还存在过杨吴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荆南(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史学家统称为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南方尚存的各割据政权,至979年北汉灭亡,十国宣告结束。五代时期,中原王朝不断更迭,政治形势极不稳定,社会生产基本陷于停滞,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造成恶劣影响。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生产不同程度地有所发展,尤其以南吴,南唐以及吴越比较显著。此外,五代十国时期,定难军逐渐独立,这些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形势图

后梁(907~923)是五代时期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朱温受唐哀帝李柷禅让,称帝建国,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覆灭。后梁先定都开封,后迁都洛阳。朱晃原为黄巢部将,帮助黄巢攻占两京。黄巢起义军将败时,投降唐朝,拜宣武军节度使,镇守汴州。888年灭强敌秦宗权,占据中原,其后东征山东诸地,称霸中原。904年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不久弑杀唐昭宗,控制中央。907年4月受唐哀帝禅让而即位,建立后梁。912年被次子朱友珪所杀,朱友珪又被弟弟朱友贞推翻,后梁经此内乱日趋衰落,923年被后唐军攻灭,梁朝灭亡。

1梁太祖朱温(852-912)安徽砀山人,赐名全忠,改名晃,朱诚第三子,后梁开国皇帝,907-912年在位。875年参加王仙芝,黄巢领导农民起义军,先后攻陷洛阳及长安等地。882年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与李克用等人镇压黄巢起义军。次年被唐廷授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889年斩杀黄巢余部秦宗权,封东平王。901年率军进入关中,封梁王,控制唐王朝中央政权。次年率军围攻凤翔,多次击败李茂贞军队。904年将唐昭宗逼迫迁都洛阳,不久将昭宗杀死,改立李柷为帝。907年逼迫昭帝禅让帝位,代唐称帝,定国号梁。912年为其子朱友圭所杀,庙号太祖,享年61岁,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朱温

2废帝朱友珪(886-913)又名友球,小字遥喜,安徽砀山人,朱温次子,后梁皇帝,912-913年在位。907年封郢王,历任左右控鹤都指挥使,诸军都虞候等职。912年朱温病重,欲传位于养子朱友文,出其为莱州刺史。不久,率禁军闯入寝殿,弑杀朱温,又矫诏杀朱友文,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凤历。在位时期,群臣不附,朱友贞联合袁象先及驸马都尉赵岩等人起兵讨伐,同年2月袁象先率兵入宫,逃跑未成,遂被杀害,时年28岁。

3梁末帝朱友贞(888-923)又名瑱,朱温第三子,母张氏,后梁末代皇帝,913-923年在位。907年朱温称帝后,封均王。910年加封检校司空,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913年发动政变,杀死朱友珪,登基称帝。915年张德妃病死后,不理朝政。次年听取大臣赵岩建议,率群臣赴洛阳举行南校大典。此时,晋王李存勖率军攻占杨刘镇。当得知后,仓皇逃归开封,身居宫中。923年晋军攻占开封,命禁军皇甫麟将其谥杀,终年36岁。

后梁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生卒

陵墓

肃祖

宣元皇帝

朱黯

兴极陵

敬祖

光献皇帝

朱茂琳

永安陵

宪祖

昭武皇帝

朱信

烈祖

文穆皇帝

朱诚

(820-862)

咸宁陵

太祖

神武元圣孝皇帝

朱温(朱全忠)

907-912

(852-912)

宣陵

废帝

朱友珪

912-913

(886-913)

郢王墓

末帝

朱友贞

913-923

(888-923)

均王墓

后唐(923-936)五代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共传二世四帝,历时14年。896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封晋王,从此割据河东。907年朱全忠篡唐后,建立后梁,晋国成为北方最大割据势力,仍奉唐朝正朔。908年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即晋王位。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朝国号,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同年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阳,史称后唐,岐王李茂贞称臣。925年灭掉前蜀政权,928年南平高从诲称臣复称藩镇。930年马希声称臣复称藩镇,936年石敬瑭割让土地,借辽兵攻入洛阳,建立后晋,后唐灭亡。

1太祖李克用(856-908)字翼圣,本姓朱邪,李国昌长子,沙陀族,山西雁门人,五代初年军阀,别号李鸦儿。少时骁勇善射,13岁随父从军征战。平定庞勋后,李国昌拜振武军节度使,封其为云中牙将。881年率沙陀军南下镇压黄巢,次年受命勤王讨伐黄巢起义军。883年黄巢退出长安,因功拜河东节度使。次年再次南下大败农民军,885年奉诏讨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随后,讨伐静难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唐僖宗逃往凤翔。895年再次率军勤王,击败李茂贞,王行瑜及韩建部,救出唐昭宗,次年封晋王。数年后,割据河东地区,与朱温部长期对峙。908年病死,享年53岁,庙号太祖。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李克用

2唐庄宗李存勖(885-926)姓朱邪,字亚子,山西应县人,沙陀族,后唐开国皇帝,李克用长子,923-926年在位。善于骑射,文武双全。唐朝末年,随父亲征战,迁检校司空,晋州刺史。908年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国势日益强盛。923年于魏州称帝,建立后唐,带兵灭亡后梁,定都洛阳。在位期间,吞并岐国,灭亡前蜀,取得凤翔,汉中及两川,震动南方割据诸国。在位后期,声色犬马,重用伶人与宦官,猜忌功臣,横征暴敛,致使百姓生活困苦。926年在兵变中被杀,时年42岁,庙号庄宗,葬于雍陵。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李存勖

3唐明宗李嗣源(867~933)字邈佶烈,改名亶,沙陀族,山西应县人,李霓子,后唐皇帝,926-933年在位。善于骑射,沉厚寡言。13岁在李国昌军中效力,被李克用收为养子。884年在汴州上源驿救护李克用,从而受到李克用赏识,次年授蕃汉内外马步副总管。896年李存信屯兵莘县,命其率骑兵驰援兖州,大败梁军,解除兖州之围。不久,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偷袭莘县,击败李存信部,负责掩护李存信撤退。908年与李存勖合兵击退梁军,取得夹城大捷。911年随李存勖参加柏乡之战,升任代州刺史。923年随李存勖率军攻入汴梁,攻灭后梁。后唐建立后,受到后唐庄宗猜忌。926年魏博戍卒发生哗变,受命平定叛乱,军队再度哗变,拥立其为主。李存勖死后,同年称帝,改元天成。统治期间,与民休息,尊崇儒家。实行宽松政策,减轻民众税负。933年病重而死,享年67岁,庙号明宗。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后唐明宗

4唐闵帝李从厚(914-934)小字菩萨奴,后唐皇帝,明宗第三子,母昭懿皇后夏氏。自幼深得李嗣源宠爱,历任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天雄节度使等职,授中书令,封宋王。933年被召回洛阳,在父亲灵柩前即位。次年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叛乱,攻占洛阳称帝,废其为鄂王。逃至卫州时,遇弑身亡,时年21岁,追谥闵皇帝或愍皇帝。

5唐末帝李从珂(885-936)本姓王,改姓李,河北平山人,后唐末代皇帝,母魏氏,934-936年在位。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895年李嗣源将其母子俘虏,将魏氏纳为妾室,被李嗣源收为养子。早年随李嗣源征战,以骁勇敢战著称。923年随李嗣源攻破郓州,次年任卫州刺史。925年出任突骑都指挥使,驻守石门。次年明宗李亶即位,升任河中节度使。次年拜检校太保,930年拜检校太尉。931年授左卫大将军,官至同平章事。次年调任凤翔节度使,933年册封潞王。同年明宗去世,李从厚即位,对其猜忌。934年举兵反叛,率军包围凤翔,后唐军队大败。随即攻入洛阳,即位称帝,改元清泰。936年石敬瑭起兵反叛,获得契丹支援,击败后唐军队。各镇将领纷纷投降,最后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时年52岁。

后唐君主列表

谥号

谥号

姓名

陵墓

生卒/备注

懿祖

昭烈皇帝

朱邪执宜

(796-836)朱邪尽忠子,唐朝末年沙陀部首领。

献祖

文景皇帝

李国昌

(828-887)姓朱邪,名赤心,字德兴,唐末沙陀部首领。朱邪执宜子,官至鄜坊,振武节度使。

太祖

武皇帝

李克用

晋王陵

(856-908)字翼圣,李国昌长子,沙陀族,官至河东节度使,封晋王,庙号太祖。

庄宗

光圣神闵孝皇帝

李存勖

雍陵

(885-926)字亚子,李克用长子,后唐开国皇帝,923-926年在位,庙号庄宗。

毅祖

孝质皇帝

李教

奕陵

孝恭皇帝李聿子

烈祖

孝靖皇帝

李琰

奕陵

李聿孙,李教子。

德祖

孝成皇帝

李霓

庆陵

李琰子,庙号德祖。

明宗

圣德和武钦孝皇帝

李嗣源

徽陵

(867-933)名亶,字邈佶烈,李霓子,926-933年在位,后唐皇帝。

闵皇帝

李从厚

闵帝墓

(914-934)明宗第三子,后唐皇帝,初封宋王,933-934年在位,934年被人刺杀身亡。

李从珂

末帝墓

(885-936)明宗养子,改姓李,后唐末代君主,934-936年在位。936年石敬瑭起兵反叛,自焚而死。

后晋(936~947)五代时期第三个政权,936年石敬瑭被契丹册封为帝,947年契丹灭后晋,定都洛阳,迁都开封。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认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割让幽云十六州,在太原登基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不久,率兵攻入洛阳,灭掉后唐。石敬瑭死时,改立石重贵为继承人。登基后,石重贵决定脱离对契丹的依附,宣称对耶律德光称孙,但不称臣。944年契丹伐后晋,双方在澶州交战,互有胜负。次年契丹再次南征,石重贵亲征,再次打败契丹。947年契丹第三次南下,后晋重臣杜重威降契丹,晋军主力丧失。石重贵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后晋覆灭。

1后晋高祖石敬瑭(892-942)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后晋开国皇帝,936-942年在位。父亲臬捩鸡,改名石绍雍。善于骑射,年青时喜读兵书,隶属李嗣源帐下。参与朱温与李克用父子斗争,战功卓著。926年随李嗣源讨伐赵在礼,行至魏州,统领亲军拥李嗣源为主,迅速占领汴州。李嗣源即位后,历任保义,宣武,天雄,河东节度使等职。933年李嗣源死后,子李从厚继位,加封中书令,调任成德节度使,镇守太原。李从珂即位后,拜河东节度使,封赵国公。936年起兵叛唐造反,遂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在契丹援助下,开始称帝,灭亡后唐,定都汴梁。942年驾崩,时年51岁,庙号高祖,葬于显陵。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石敬瑭

2后晋出帝石重贵(914-974)山西太原人,石敬瑭养子兼内侄,石敬儒子,后晋末代皇帝,942~946年在位。3岁时父亲去世,为石敬瑭所爱。石敬瑭叛唐南下时,留守太原,掌管河东事务。936年石敬瑭称帝后,历任开封尹,东京留守。941年安从进发动叛乱,次年率军平定襄州之乱。943年石敬瑭去世后,于柩前继位。即位后,拒绝臣服于契丹,多次挑衅契丹。同年亲自领兵北上,于马家渡击败契丹军,契丹兵败北去。次年契丹再度南侵,再次亲征,在阳城附近大破契丹,契丹国主仓皇北逃。946年遣使称臣求和无果,下诏举兵北伐,然而主帅杜重威叛降,次年契丹军攻占开封,出城投降,后晋灭亡。随后,流放黄龙府,974年6月病死,时年61岁。

后晋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生卒

在位时间

备注

陵寝

靖祖/孝安皇帝

石璟

元和间归降唐朝,官至朔州刺史。

义陵

肃祖/孝简皇帝

石郴

石璟子,庙号肃祖。

惠陵

睿祖/孝平皇帝

石翌

官至振武防御使

康陵

宪祖/孝元皇帝

石绍雍(臬捩鸡)

(~920)

官至洺州刺史,赠太傅,庙号宪祖。

昌陵

高祖/章武明德孝皇帝

石敬瑭

(892-942)

936-942

后晋开国君主,石绍雍次子。

显陵

宋王

石敬儒

(880-917)

石绍雍长子,赠金紫光禄大夫,追封宋王。

少帝/出帝

石重贵

(914-974)

942-947

后晋皇帝,晋高祖侄,石敬儒子。

出帝墓(辽宁朝阳)

后汉(947-950)五代十国时期由刘知远建立,都城开封府。后唐覆灭后,石敬瑭建立后晋,刘知远出任河东节度使。947年契丹灭后晋后,占据中原,因契丹兵在中原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同年2月刘知远在太原称帝,沿用后晋年号。6月改国号汉,史称后汉。随后,率军攻克汴州,定都于汴州。次年正月改年号乾祐,改名刘暠,当月病逝,刘承祐嗣位。950年李守贞等地藩镇发生叛乱,汉隐帝命郭威征讨,汉隐帝猜忌郭威,郭威不得已反叛,汉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灭亡。

1后汉高祖刘知远(895-948)山西太原人,沙陀族,父亲刘琠,改名暠,后汉开国皇帝,947-948年在位。雄武过人,勇猛善战,历仕后唐明宗及后晋高祖,颇得战功。初任牙门都校,历任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晋时官至检校司空,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947年开始称帝,年号天福。统治期间,各地割据自治,朝廷难以掌控,因此形成弊政。次年驾崩于万岁殿,享年54岁,庙号高祖,谥号圣武昭肃孝皇帝,葬于睿陵。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刘知远

2后汉隐帝刘承祐(931~950)刘知远次子,母李皇后,后汉末代皇帝,948-950年在位。941年刘知远担任太原留守,授节院使,检校右仆射。947年后汉建立,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升任大内都点检,官至检校太保。次年即位后,猜忌诛杀权臣,引发郭威叛乱。950年被乱军杀死,时年20岁。

后汉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生卒

备注

陵寝

文祖

明元皇帝

刘湍

懿陵

德祖

恭僖皇帝

刘昂

刘湍子

沛陵

翼祖

昭宪皇帝

刘僎

刘昂子

威陵

显祖

章圣皇帝

刘琠

沙陀族,刘僎父亲。

肃陵

高祖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刘暠(刘知远)

(895-948)

刘琠子,后汉开国皇帝,庙号高祖。

睿陵

隐帝

刘承祐

(931-950)

刘知远次子,母李皇后,后汉末代皇帝。

颍陵

后周(951-960)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定都开封府,共历三帝,享国十年。950年郭威在刘承祐时起兵反叛,夺取皇位,建立后周。郭威登基后,减免徭役,整顿军纪,为征战打下基础。954年郭威死后,养子柴荣即位。柴荣在高平之战中,成功抵御北汉进攻,稳定政权。通过对禁军的改革,加强后周军队战斗力。955年开始起,柴荣三次南伐南唐,迫使南唐取消帝号,割让长江以北地区。同时,派偏师伐后蜀,收取秦,凤,阶,成四州。959年柴荣亲自率军北伐辽朝,收复三州三关。当大军挺进关键时刻,柴荣病重,班师返回开封。同年柴荣因病驾崩,其子柴宗训登基。960年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迫恭帝禅位,建立北宋,后周灭亡。

1后周太祖郭威(904~954)字文仲,河北隆尧人,后周开国皇帝,951-954年在位,郭简子。出身将门,早年加入晋王李存勖亲军。不久,协助刘知远称帝,累迁检校司徒,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等职。率兵平定河中,镇守邺城。948年隐帝即位,受到刘承祐猜忌,发动兵变,攻破开封,率军抵御契丹,在澶州受到部将推戴,黄袍加身。951年正月即位,建立周朝,史称后周。在位期间,崇尚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促进北方地区经济发展。954年因病驾崩,享年51岁,庙号太祖。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郭威

2后周世宗柴荣(921-959)本姓柴,改姓郭,河北隆尧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皇帝,954~959年在位。柴守礼子,出身邢州望族,擅长骑射,被郭威收为养子。早年随商人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后汉时期,随郭威赴邺都就镇,任天雄牙内指挥使。951年后周建立,负责治理澶州。953年召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次年郭威驾崩,登基为帝。同年在高平之战中,击退北汉与辽国联军。955年派兵收复秦凤等四州,曾经三次亲征南唐,迫使南唐割让土地,取消帝号。959年北征辽朝时,商议攻取幽州时突发疾病,不久后去世,时年39岁。谥号睿武孝文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庆陵。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柴荣

3后周恭帝柴宗训(953-973)世宗第四子,养母符皇后,后周末代皇帝,959~960年在位。959年授左卫上将军,封梁王。同年周世宗驾崩后,正式即位,沿用显德年号,由符太后垂帘听政。即位后,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次年禅位于赵匡胤,后周灭亡。北宋建立后,降封郑王,赐予丹书铁券。973年逝世于房州,时年20岁,谥号恭。

后周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生卒

陵寝

信祖

睿和皇帝

郭璟

温陵

僖祖

明宪皇帝

郭谌

齐陵

义祖

翼顺皇帝

郭蕴

节陵

庆祖

章肃皇帝

郭简

(~906)

钦陵

太祖

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郭威

951-954

(904-954)

嵩陵

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

柴荣

954-959

(921-959)

庆陵

恭皇帝

柴宗训

959-960

(953-973)

顺陵

南吴(902~937)又称杨吴,五代十国时期十国政权之一,由杨行密建立,分别有两都,西都金陵府和东都江都府,历四主,享国35年。892年杨行密封淮南节度使开始计,存在46年。杨行密起家于庐州,依附于淮南节度使高骈,势力渐强,占领扬州等地。892年8月受封淮南节度使,逐步兼并东南各军阀,与割据两浙钱镠形成对峙,902年封吴王。905年杨行密去世,杨氏吴国成为南方强大的割据政权。杨行密死后,子杨渥继位,荒淫放纵,907年大臣徐温发动政变,次年弑杀杨渥,立杨隆演为主,从此把持朝政。919年杨隆演称吴国王,改元武义。927年徐温死,养子徐知诰继任,扶持杨溥为帝。935年徐知诰受封齐王,937年杨溥被迫禅位于徐知诰,杨吴遂亡。

1太祖杨行密(852-905)原名行愍,字化源,安徽长丰人,吴国政权奠基人。少时贫贱,早年应募为州兵,屡有战功,升为队长。随后,升任八营都知兵马使,起兵据守庐州。883年拜庐州刺史,隶属高骈麾下。高骈死后,率兵攻占扬州。892年率兵攻杀孙儒部,拜淮南节度使。895年封弘农郡王,897年与朱温部决裂,朱温派遣葛从周等人攻打淮南,击败朱温军队。902年唐昭宗封其为吴王,遂以广陵为都,设置官属。905年去世,享年54岁,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杨行密

2烈祖杨渥(886-908)字承天,吴太祖长子,吴国君主,905~908年在位。曾任宣州观察使,喜欢玩球及饮酒。905年杨行密死后,继承王位,称宏农王。生性懦弱,不习战阵,率兵进取洪州,顺利攻下洪州城。继位后,沉湎于饮酒,荒淫无度,徐温和张颢把持军政大权。908年权臣徐温,张颢经过密谋,派将领纪祥等人举刀将其砍杀,时年23岁,庙号烈祖。

3高祖杨隆演(897-920)字鸿源,初名瀛,又名渭,吴太祖次子,杨渥同母弟,母史夫人,南吴君主,908-920年在位。908年徐温和张颢弑杀杨渥,拥立其为帝。919年进封吴王,改元武义。次年受到徐温欺侮忧郁而死,时年24岁,庙号高祖。

4睿帝杨溥(900-938)吴太祖第四子,烈祖杨渥之弟,南吴末代皇帝,920~937年在位。919年封丹阳郡公,次年杨隆演去世,为权臣徐温拥立继吴王位,改元顺义。927年即帝位,改元乾贞。在位时期,军政大权在徐温及徐知诰手中。937年禅位于李昪,南吴灭亡。次年去世,时年39岁,谥号睿皇帝。

南吴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生卒

陵墓

杨怤

(~864)

太祖

武皇帝

杨行密

902-905

(852-905)

兴陵

烈祖

景皇帝

杨渥

905-908

(886-908)

绍陵

高祖

宣皇帝

杨隆演(杨渭)

908-920

(897-920)

肃陵

睿皇帝

杨溥

920-937

(900-938)

平陵

南唐(937~975)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王朝,定都江宁府,享国38年。935年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划归齐国。937年徐知诰建立齐国,10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齐,改元升元。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昪,改国号唐,史称南唐。945年乘闽国内乱,出兵灭闽,俘虏闽主王延政。951年乘南楚内乱,派兵灭楚国,马希崇投降。不久,楚国故地被周行逢夺取,南唐领土收缩。958年李璟去帝号,自称国主,并向后周称臣。971年李煜去除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975年宋兵攻占金陵,李煜奉表出降,南唐灭亡。

1南唐烈祖李昪(888-943)字正伦,小字彭奴,改名徐知诰,江苏海州人,徐温养子,南唐政权建立者,937-943年在位。年少时早孤,父亲李荣死于战乱。母亲刘氏去世,浪迹濠州开元寺。895年杨行密攻打濠州,将其收为养子。其后,杨行密诸子们不能容纳,为徐温收为养子。907年从徐温攻伐,以功拜昇州刺史。次年徐温掌权后,拜润州刺史。914年加封检校司徒,918年徐温授其为内外马步都军副使,驻守广陵。920年拜中书令,迁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封齐王。937年废掉吴主杨溥,自称皇帝,建都金陵,国号大齐。939年恢复姓李,改名昪,国号唐,943年病死,时年56岁,庙号烈祖。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南唐烈祖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南唐元宗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南唐后主

南唐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备注

生卒

陵寝

定宗

孝静皇帝

李恪

本名李审,唐朝宗室,唐宪宗子。806年封建王,官至平卢淄青节度使。

(~821)

成宗

孝平皇帝

李超

烈祖曾祖,庙号成宗。

惠宗

孝安皇帝

李志

李超子,庙号惠宗。

庆宗

孝德皇帝

李荣

李志子,庙号庆宗。

(~905)

义祖

武皇帝

徐温

字敦美,李昪养父,南吴权臣。官至同平章事,封东海郡王,920年拜太师。

(862-927)

定陵

烈祖

光文肃武孝高皇帝

李昪

字正伦,小字彭奴,改名徐知诰,南唐政权建立者。

(888-943)

钦陵

元宗

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李璟

字伯玉,名景通,改名璟,烈祖李昪长子,南唐皇帝。

(916-961)

顺陵

后主

李煜

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元宗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世称李后主。

(937-978)

安陵

吴越(907-978)又称义忠国,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由吴越王钱镠建立,定都杭州,立国72年。唐朝灭亡前,钱镠忠于唐朝。907年朱温篡唐建梁后,开始向后梁称臣,得到吴越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后唐灭梁后,钱镠向后唐上表称臣,得到吴越国王头衔,而且得到玉册金印,以示恩宠。钱镠一面向中朝称臣,一面则自为朝廷。同时,自立年号,其子钱元瓘继位,仍然奉中原皇帝为正统。吴越国与南吴通和后,社会比较安定。钱镠修筑钱塘江石塘,又置都水营使,主管水利事业,专管治河筑堤,通过这些措施,使境内农业生产获得发展。978年吴越国王钱弘俶纳土归宋后,吴越国灭亡。

1吴越武肃王钱鏐(852-932)字具美,小字婆留,渐江杭州人,钱宽子,吴越国建立者,907~932年在位。少年时贩私盐,875年投奔镇将董昌任偏将。879年黄巢起义军南下临安,因其狙击有功,升任都知兵马使。886年董昌采纳其建议,全军渡江,消灭镇东观察使刘汉宏部,占领越州。次年升任杭州刺史,与董昌分据浙东及浙西。893年任苏杭观察使,895年唐廷命其发兵进攻,次年攻占越州,斩杀董昌,拜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随后,占据两浙十三州,907年封吴越王,923年册封为吴越国王。在位期间,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潮,在太湖流域建造堰闸。由于吴越国小力弱,同南吴及闽政权不和,先后臣服于后梁,后唐政权。932年逝世,享年81岁,庙号太祖。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钱鏐

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887-941)字明宝,原名传瓘,武肃王第七子,吴越君主,932~941年在位。初任盐铁发运巡官,累迁尚书金部郎中。历迁检校尚书左仆射,内牙将指挥使,领军讨伐叛乱。918年转任水战各路军都指挥使,讨伐吴国,大败吴军,因功拜检校司徒。928年任镇海军节度副使兼检校司徒,授同平章事,中书令等职,官至镇海,镇东节度使。932年继承父位,次年册封吴王,934年封吴越王,937年封吴越国王。941年去世,享年55岁,庙号世宗,谥号文穆王。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钱元瓘

吴越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生卒

备注

建初王

钱宙

钱沛子

英显王

钱宽

(834-895)

字宏道,武肃王钱镠父亲,888年封威胜军节度推官,检校尚书,895年去世,追封英显王。

太祖

武肃王

钱鏐

(852-932)

字具美,小字婆留,渐江杭州人,钱宽子,吴越国建立者,907-932年在位,谥号武肃王。

世宗

文穆王

钱元瓘

(887-941)

字明宝,原名传瓘,武肃王第七子,吴越国君,932-941年在位。

成宗

忠献王

钱佐

(928-947)

原名弘佐,字元佑,文穆王第六子,吴越国君,941-947年在位。

忠逊王

钱倧

(929-975)

原名弘倧,字隆道,文穆王第七子,吴越国君,947年在位。钱俶继位后,迁居衣锦军,975年去世。

忠懿王

钱俶

(929-988)

原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文穆王第九子,947-978年在位,吴越国君。978年归顺宋朝,封邓王。

前蜀(907-925)五代十国政权之一,907年由王建所建,定都于成都,共历二主,存在18年。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蜀王王建不承认后梁政权,率领官员和百姓为唐朝痛哭三日,随后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912年王建击退岐军入侵,同年朱温派光禄卿卢玭出使前蜀,并与前蜀交好。916年王建改国号大汉,917年恢复大蜀国号。924年李存勖派李严出使前蜀,以探虚实。次年李存勖派魏王李继岌,郭崇韬率军攻打前蜀,很快进逼成都城,后主王衍出城投降,前蜀灭亡。

1前蜀高祖王建(847-918)字光图,小字行哥,河南舞阳人,王金子,前蜀开国皇帝,907~918年在位。874年加入忠武军,从征王仙芝有功,成为都将。883年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888年率军攻打西川,任永平军节度使,891年改封西川节度使。此后,击败黔南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拔思敬,取得山南西道,903年封蜀王。907年唐朝灭亡,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蜀。在位时期,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实行与民休息政策。918年病死,享年72岁,庙号高祖。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王建坐像

前蜀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名字

生卒

年号

在位时间

前蜀高祖

功高皇帝

王建

(847-918)

武成 永平 永平 通正 天汉 光天

907-918

后主

王衍

(899-926)

乾德 咸康

918-925

后蜀(934-965)又称孟蜀,五代十国政权之一,由孟知祥建立,定都成都。925年后唐攻灭前蜀,次年李存勖被杀,李嗣源夺得帝位。此时,孟知祥训练军队,准备割据蜀地,平定叛乱,整顿吏治。不久,明宗李嗣源授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933年封孟知祥为蜀王。次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孟昶即位时,励精图治,维持30多年和平。964年11月宋太祖发兵攻伐后蜀,次年向宋朝投降,后蜀灭亡,同年去世。

1后蜀高祖孟知祥(874-934)字保胤,河北邢台人,孟道子,后蜀开国皇帝,934年在位。初得李克用赏识,任左教练使。908年任中门使,迁马步军都虞候。923年李存勖称帝后,将太原府升为北京,升任太原尹,北京留守。925年任西川节度使,次年明宗即位后,不听朝令,举兵反叛。933年率军吞并东川,占据两川之地,拜成都尹,加封蜀王。次年正式称帝,建立后蜀,改元明德。同年去世,终年61岁,庙号高祖,葬于和陵。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孟知祥

后蜀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生卒/备注

陵墓

太祖

孝元皇帝

孟佚

世祖

孝景皇帝

孟察

孟佚子,曾任邢州郡校,生子孟方立,孟道和孟迁。

显祖/显宗

孝武皇帝

孟道

孟察子,曾任郡校,追尊显宗。

高祖

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

孟知祥

934

(874-934)

字保胤,河北邢台人,后蜀开国皇帝,933年封蜀王,次年称帝,同年去世,时年61岁。

和陵

后主

孟昶

934-965

(919-965)

字保元,初名仁赞,更名昶,高祖第三子,后蜀末代皇帝,934-965年在位。

洛阳邙山

南楚(907-951)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权,历史上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史称马楚,以潭州为首都。907年马殷封楚王开始,共立国44年。南楚创建者是马殷,896年马殷自为武安留后,唐朝任命为潭州刺史,判湖南军府事。次年唐廷任命马殷为武安军节度使,讨伐消灭湖南境内割据势力,统一湖南地区。907年朱温封马殷为楚王,927年建立楚国,以潭州为都城,改名长沙府。930年马殷卒,遗命诸子,兄弟相继,马希声随即继位,马希声奢侈无度。马希范袭位后,在位时间较长,期间出现兄弟内争,马楚政权走下坡路。947年马希范去世,马氏兄弟相继为战,使湖南境内大乱。951年南唐派大将边镐攻下长沙,马希萼兄弟投降,南楚灭亡。

1文肃王马殷(852-930)字霸图,河南鄢陵人,马元丰子,南楚开国国君,907-930年在位。出身寒微,早年以木匠为业。884年投入秦宗权军中,隶属于孙儒部下。892年孙儒战死后,担任先锋官,率兵攻占潭州等地,成为马步军都指挥使。896年刘建锋被杀,被推为主帅,逐步统一湖南全境。不久,出任潭州刺史,判湖南军府事,迁武安军节度使。此后,逐渐扩大地盘,兼并静江军,夺取岭南数州。907年册封楚王,定都潭州。910年加封天策上将军,924年拜尚书令,927年加封楚国王。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赋税。930年因病去世,时年79岁,谥号武穆王。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马殷

南楚君主列表

谥号

姓名

关系

生卒

备注

文肃王

马筠

追封

庄穆王

马正

马筠子

马筠子,马殷祖父。

景庄王

马元丰

马正子

马殷父亲,追封。

武穆王

马殷

马元丰子

(852-930)

字霸图,河南鄢陵人,马元丰子,南楚开国国君,907-930年在位。907年封楚王,924年拜尚书令。927年封楚国王,930年去世,时年79岁。

衡阳王

马希声

马殷次子

(898-932)

字若讷,武穆王次子,南楚国君。马殷时期,任武安节度副使。930年马殷去世,继立时称藩镇,后唐任其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932年去世,享年35岁,追封衡阳王。

文昭王

马希范

马殷第四子

(899-947)

字宝规,武穆王第四子,马希声异母弟,南楚国君,932-947年在位。

楚王

马希广

马殷子

(903-951)

字德丕,南楚国君,武穆王子,马希范胞弟,947-950年在位,史称废王。

恭孝王

马希萼

马殷子

(900-953)

武穆王子,马希广之弟,南楚国君主,950年袭封楚王,次年投降南唐,迁居金陵。952年召入朝,授江南西道观察使,镇守洪州,次年病死。

楚王

马希崇

马殷子

(907-958)

楚王马殷少子,南楚国君主。马希广在位时,任天策左司马。951年归降南唐,迁居金陵。956年后周攻打南唐,迁往都城大梁,授羽林统军。

南汉(917-971)五代十国政权之一,建立者是刘隐。904年刘隐任清海节度使起,共历五主,存在67年。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刺史,拥兵过万。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逐步统一岭南,拜清海节度使,进封南海王。刘隐网罗中原士人,留置幕府,并新邕二州,平定江东70余寨,扩建广州城。911年刘隐死后,其弟刘岩袭封。917年刘岩在番禺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汉,史称南汉。南汉立国后,参照唐制立国,建三省六部等中央机构,开科取士。对外结好邻国,鼓励通商贸易,国势富强。中宗时期,乘机攻占岭南地区。南汉统治后期,亲近宦官,宦官参与朝政,971年为北宋所灭。

1南汉高祖刘䶮(889-942)名岩,本名陟,河南上蔡人,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南海王刘隐弟,南汉开国皇帝,917-942年在位。其祖上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896年刘隐任封州刺史兼任清海行军司马,899年征辟为薛王府谘议参军。908年任节度副使,912年授清海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封南平王。次年加封检校太傅,同年袭封南海王。917年建都称帝,改称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汉,史称南汉。统治时期,开科取士,提防武将,大兴土木。942年去世,享年54岁,庙号高祖。

南汉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生卒

备注

陵墓

代祖

文皇帝

刘安仁

世祖

圣武皇帝

刘谦

(-894)

名知谦,字德光,河南上蔡人,官至封州刺史,生子刘隐,刘台和高祖刘䶮。

烈祖

襄皇帝

刘隐

(874-911)

河南上蔡人,五代时期割据者,南汉政权奠基者,刘谦长子,官至中书令,封南海王,谥号襄。

德陵

高祖

天皇大帝

刘䶮

(889-942)

名岩,本名陟,河南上蔡人,刘谦第三子,刘隐弟,南汉开国皇帝。

康陵

殇皇帝

刘玢

(920-943)

初名弘度,高祖第三子,942-943年在位,南汉皇帝。

中宗

文武光圣明孝皇帝

刘晟

(920-958)

原名弘熙,高祖第四子,刘玢弟,943-958年在位,南汉国君。

昭陵

恭宗

刘鋹

(943-980)

原名继兴,刘晟长子,南汉末代君主,958-971年在位。降宋后,押送到汴京,封检校太保,加封卫公。

广东曲江越王山

南平(924~963)又称荆南或北楚,是高季兴建立的政权,都城为荆州,统辖荆州,归州,峡州,存在40年,从未称帝。907年高季兴出任荆南节度使,所辖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城。高季兴到任后,招集流民,民渐复业,收用文武官作辅佐,暗中准备割据。924年被后唐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史称南平。后唐灭前蜀后,高季兴得到归峡二州。南平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交通要冲,时而邀留使者,劫其财物,对南北称帝诸国,上表称臣,以获取赏赐,被诸国视为高赖子。其子高从诲继立,百姓安定。高继冲继位后,963年向宋朝归降,南平灭亡。

1武信王高季兴(858-928)字贻孙,本名季昌,改名季兴,河南陕县人,南平国王,907-928年在位。早年为商人李七郎家奴,被其收为养子,883年任朱温帐下牙将。随朱温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此后,随朱温攻破青州,迁任颍州防御使,恢复高姓。907年后梁建立,擢升荆南节度使。923年后梁被灭,前往洛阳朝见后唐庄宗。次年兼任尚书令,册封南平王,925年出任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随后,率兵袭占夔州和涪州。后唐明宗下令出师讨伐,遂以荆州,归州及峡州臣服于吴,册封为秦王。928年去世,终年71岁,谥号武信,追封楚王。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高季兴

2文献王高从诲(891-948)字遵圣,河南峡县人,南平王高季兴长子,南平国君,928-948年在位。初仕后梁,历任供奉官,殿前控鹤都头,左千牛大将军,濠州刺史,归州刺史,官至检校太傅。924年南平国建立,任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职。928年高季兴去世,嗣封南平王。在位时期,向后唐称臣,为后唐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932年封渤海王,934年改封南平王。948年因病去世,时年五58岁,谥号文献王。

南平君主列表

名字

谥号

生卒

备注

高季兴

武信王

(858-928)

字贻孙,本名季昌,河南陕县人,南平国建立者,907-928年在位。

高从诲

文献王

(891-948)

字遵圣,武信王长子,南平国君主,928-948年在位。

高保融

贞懿王

(920-960)

字德长,文献王第三子,南平君主,948-960年在位。

高保勖

贞安王

(924-962)

字省躬,文献王第十子,南平王高保融同母弟,南平国君,960-962年在位。

高继冲

德仁王

(943-973)

字成和,高保融长子,南平末代国君,962-963年在位。降宋后,官至荆南,武宁节度使。

闽国(909-945)五代十国政权之一,建立者是王审知,先后定都于长乐府,建州府。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925年王审知去世,其长子王延翰继位。927年王延钧杀死王延翰夺位,并于933年称帝,建都长乐府,年号龙启。随后,闽国政变内乱不断,945年南唐乘机攻打闽国,闽国灭亡。

1闽太祖王审知(862~925)字信通,号详卿,号称白马三郎,河南固始人,王恁子,闽国开国国君,王潮之弟,909~925年在位。出身贫苦,881年加入王绪起,随军转战福建。886年带兵攻取泉州,以泉州为根据地,招兵训练军队。892年率兵攻占福州,逐步统一福建。897年王潮去世后,继任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加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琅琊郡王。909年升任中书令,册封闽王。在位时期,选贤任能,减省刑法,减轻徭役,休养生息,与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925年因病去世,终年64岁,谥号忠懿,赠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

闽国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生卒/备注

王友

王晔子,赠左仆射。

王玉

字蕴玉,王友子,赠秘书少监。

王恁

王玉子,终身务农,生子审潮,审邽,审知。

水西大王

广武王

王潮

(846-897)原名审潮,字信臣,河南固始人,官至威武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闽国政权奠基人,追赠秦国公。

太祖

昭武孝皇帝

王审知

(862-925)字信通,号详卿,河南固始人,王恁子,王潮弟,闽国开国国君,909-925年在位,谥号忠懿王,改谥昭武孝皇帝。

废帝

王延翰

(886-927)字子逸,闽太祖长子,闽国君主,925-927年在位,史称废帝,927年被王延政处死。

太宗

惠宗

齐肃明孝皇帝

王延钧

(892-935)名鏻,闽太祖次子,王延翰弟,闽国君主,927-935年在位。933年开始称帝,935年被王继鹏杀害,庙号太宗。

康宗

应道大孝皇帝

王继鹏

(917-939)名昶,闽惠宗长子,母清远公主,闽国君主,935-939年在位。

景宗

隆道大孝皇帝

王延曦

(897-945)名曦,闽太祖第九子,王延翰弟,闽国君主,939-944年在位。944年被朱文进和连重遇刺杀,庙号景宗。

光山王

王延政

(902-951)闽太祖第十三子,闽惠宗弟,闽国末代君主,943-945年在位。945年归降南唐,册封光山王,951年去世。

朱文进

(~945)福建永泰人,闽国君主。康宗时期,官至拱宸军使,执掌宫廷禁军。944年发动叛乱,弑杀王延羲,篡权继位,被后晋授威武节度使,封闽国王,次年被杀。

末帝

卓岩明

(~945)原为雪峰寺僧人,闽国君主。945年3月被拥立为帝,五月李仁达借检阅士兵机会,派部下将其刺死。

北汉(951~979)五代十国政权之一,是由刘崇建立的政权,都城晋阳。领土为十二州,北汉依附辽朝,979年被北宋所灭,共历四帝,共享国28年。951年1月汉隐帝被杀,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河东节度使刘崇占据河东十二州称帝,沿用后汉乾祐年号,史称北汉。刘崇称帝后,派兵攻打晋州和隰州,被后周军击退。4月刘崇遣使前往辽朝,自称侄皇帝,致书辽国请求册立。6月辽朝派燕王述轧等人,册立刘崇为大汉神武皇帝。954年世宗柴荣继位后,与辽军联合南下,乘机攻打后周领土。柴荣亲征后,击退北汉联军,后周军大获全胜。不久,刘崇去世,刘承钧继位,仍然奉辽帝为父皇帝。979年宋太宗率军亲征北汉,击溃辽军,皇帝刘继元被迫投降,北汉灭亡。

1北汉世祖刘崇(895~954)改名旻,沙陀族,山西太原人,刘知远弟,北汉开国皇帝,951~954年在位。年轻时嗜酒好赌,20岁入募河东军,后唐间升至虢州军校。941年刘知远任河东节度使,以其为河东步军都指挥使。次年授麟州刺史,迁马步军都指挥使兼三城巡检使,遥领泗州防御使。947年刘知远在太原称帝,拜检校太尉,太原尹。5月刘知远率军南下,夺取汴梁,任太原留守。不久,加授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950年后汉发生内乱,郭威建立后周。次年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沿用后汉国号。统治期间,多次遣使与辽国交好,册封大汉皇帝。随后,借辽国兵力援助,与后周展开战争,惨遭失败。954年与契丹军攻打后周,在高平之战中惨败,逃回太原。后周军进逼太原城下,忧愤成疾而死,终年60岁,庙号世祖。

历代帝王传记(五代十国)

刘崇

北汉君主列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生卒

在位时间

备注

世祖

神武皇帝

刘旻

(895-954)

951-954

沙陀族,山西太原人,后汉高祖弟,北汉开国皇帝。

睿宗

孝和皇帝

刘钧

(925-968)

954-968

原名承钧,汉世祖次子,北汉君主,954-968年在位。

景宗

废帝

刘继恩

(935-968)

968

生父薛钊,睿宗养子,北汉君主,968年被供奉官侯霸等人杀害。

英武皇帝

刘继元

(940-992)

968-979

本姓何,睿宗养子,北汉君主。979年归降宋朝,拜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