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若悟369 2023-11-11 发布于安徽

据史料记载,1885年9月5日,晚清名臣左宗棠病逝,终年73岁。

他的突然离世,让整个清廷为之震动。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当得知左宗棠病危的消息后,慈禧太后不禁落下了眼泪,因为这意味着清廷失去了一位忠心耿耿的功臣。

左宗棠去世后,朝廷自然要给予他嘉奖,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给他选定一个谥号。

在清朝,谥号代表了对一个人功勋与品行的褒扬,所以给左宗棠取一个好的谥号,成为朝中的大事。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负责拟定谥号的大臣给左宗棠提出了四个候选谥号,分别是“文勇”、“忠勇”、“威勇”和“恭勇”。这四个谥号都体现了左宗棠作为一名杰出统帅的勇武形象。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慈禧太后一个个将这些谥号否决了。

为何慈禧要否决左宗棠的谥号?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01

左宗棠生于清代湖南永顺一个书香世家。祖父与父亲均是秀才,尽管家境贫寒,却不缺书卷气息。

左宗棠幼承庭训,14岁便中秀才,可见其聪慧超群,本可高中进士,一扫贫苦,奈何天不遂人愿,母亲不幸病故,左宗棠不得不停学照料家务。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这时的左宗棠并未沉湎哀痛,而是潜心兵法、农学等实学,周围人或以讥笑之,左宗棠不为所动,继续孜孜研读。

18岁那年,左宗棠的父亲也去世了,家境更是一蹶不振,左宗棠只好离乡求学,在长沙一所书院勤工俭学。虽生活艰苦,但学习热情不减。

他博览群书,积累丰富知识,20岁终于中举,稍解燃眉之急,同年,一无所有的左宗棠还入赘了一个小康之家,可见其气度非凡。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三次会试失败,左宗棠再也不问功名,全心投入学问研究。

他洞察时弊,提出许多时政建议,却无人问津,左宗棠不气馁,继续努力,终于渐渐名声在外,结识了林则徐、胡林翼等要员。

这时,鸦片战争爆发,局势日益危急。左宗棠分析形势,力陈不可妥协,然而政府仍在外强中干中东拉西扯。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38岁那年,左宗棠偶遇林则徐,两人谈得投机,开阔了左宗棠的视野。

原来,国家大局不仅在眼前,还在遥远的新疆。

02

左宗棠一生最重要的功绩,就是在高龄时力排众议,收复了新疆大部分领土。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那时,新疆局势动荡,瓦剌的阿古柏率兵入侵,而趁机占领伊犁的还有沙俄。在他们看来,清朝已经是强弩之末,新疆势必要落入外敌之手。

朝中也有以李鸿章为首的官员主张放弃新疆,不值得付出精力收复,然而左宗棠坚决反对让步,他认为新疆事关全局,一旦丢失新疆,蒙古也必将动荡,京师长期稳定也将受到影响。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在他的坚持下,慈禧太后决定由左宗棠率兵出征,收复新疆失地。

此时清廷既无钱无粮,左宗棠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勉强筹措到军费粮草,通过减免部分士兵,他仅留下精锐以确保远征军战力。

64岁这一年,左宗棠提着一口棺材西上,以示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两年后,伊犁以外大部分新疆已收复,但英俄两国又开始公开干扰,朝内也有收兵之议。左宗棠上疏陈述战略利益,极力争取将新疆建省统治,终于在他去世前一年,新疆正式建省。

03

1885年,左宗棠病重。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这一噩耗传到京城,惊动了慈禧太后。

左宗棠艰难病逝的那一天,似乎平静如常,却因他的离世,为晚清历史画上了句号。他的逝世,不仅让朝野为之震惊,更让人看到了清朝绝地沦陷的象征。

左宗棠一生扬威边疆,辞世后朝野议论纷纷,究竟应给予何谥以彰显其一生功过,颇让朝臣百思不得其解。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武”字原是将领梦寐以求,左宗棠南征北战,戎马生涯,当之无愧。

然“武”字单薄,不足以体现左宗棠一生政绩,所谓重文轻武,文胜于武,左宗棠既入翰林,又倡导洋务,实为当世奇才。

朝臣思前想后,拟“文”字登首,破格授予左宗棠。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文”字含义丰富,有“平定天下”之意,非文人不可轻易获得。

左宗棠虽参加科举多次无果,但大臣风范卓著,政绩彪炳,朝臣们讨论纷纷,终让其例外获得“文”字,可见一斑。

其次“忠”字当之无愧,忠君爱国是为臣最高道德。左宗棠力主自强,视疆土如生命,一生辛勤耕耘,忠心报国。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忠”字既体现左宗棠的品性,也可激励后人报效朝廷。

朝臣们拟定“文忠”等四谥,供慈禧太后挑选。

哪知太后皱眉不满,追问众臣还有无佳意。

她声称“忠”字过于普通,不足以褒扬左公之功绩,必须再选一个更“合宜”的谥号。

慈禧太后的这一否决令人不解,左公忠心报国,功勋卓著,“忠”字谥号似乎很恰当,况且,历代谥法中,“忠”字一向褒扬忠义之士。

那么,慈禧太后为何认为“忠”字不够好?

想来,谥号的制定牵涉的不仅是左公本人,更涉及到朝政体制与君主权威。左公生前颇有异议,谥号若过于褒扬,势必引发议论,有损皇权;若过于轻描淡写,又难以服众。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04

左宗棠最初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奉命前往沿海地区督办闽海军务。

但他还未上任,就因病在天津病逝。按照清朝的谥法,功绩未完者不宜取“襄”字为谥,左宗棠似未尽其力就已卒故,谥不宜与“襄”相配。

但左宗棠一生的功业已足以令后人铭记,如果不取“襄”为谥未免有负于他的一生,这成为一个两难的决定。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朝廷军机处的徐庚身上场陈词,他语重心长地说,左宗棠一生“绝口不谈和议事”,他的功勋与宋襄公可比,取“襄”为谥再合适不过。

徐庚身为人正直,深明大义,他的意见朝野上下都极为重视。

但左宗棠还未上任就已辞世,朝野上下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成为左宗棠得“襄”字为谥的决定性障碍。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关键时刻,慈禧太后果断作出裁决,她认为“人是活的,规矩是死的”,既然左宗棠的功绩有目共睹,取“襄”为谥再好不过。

于是朝野各方的争论也就平息了下来,左宗棠终得谥号“文襄”,千秋获誉。

左宗棠之所以得“襄”字为谥,也与徐庚身和朝野上下的意见息息相关。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如果徐庚身没能明确陈述,朝野上下反对之声更大,慈禧太后未必会强行授“襄”字于左。

可见,左宗棠的谥号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它成就了左宗棠,也折射出晚清的特点,左宗棠之死及其谥号,成为那个时代一个生动的注脚。

05

左宗棠生于乱世,长于乱世,却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进取。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他虽然家境不富裕,但没有放弃学业,经历过多次科举失败,仍然不断充实自我。他潜心研究经世致用的学问,钻研兵法地理,广泛关注时事。

就是这样一步步奠定的坚实基础,成就了他后来在军机大臣幕僚中的策略与功绩。

左宗棠用一生彰显了民族气节,他大器晚成,不放弃追求,视国家命运如生命。

以超凡魄力抵御外敌入侵,是民族英雄;他推动洋务运动,是开明领袖,他无愧于“文襄”的谥号,他的一生,名垂千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