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绪浮躁,思虑不定?不妨学学名医叶天士的静养之道

 caimin133 2023-11-11 发布于福建
—— 以下是正文 ——

《医痴叶天士》《延禧攻略》等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着同一个医者的身影,那就是叶天士。这位真实存在的清代名医,不仅妙手回春,有大量的医案名方流传千古,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颐养摄生之法。

Image

静养,就是叶天士十分推崇的妙法之一。静者,安静、静止、恬淡、平和之意;静养指安静、静心的修身之道、养生之法。叶天士的静养之道对现代人养生仍有启示作用。

静以养神 

在这个纷繁复杂、信息饱和的快节奏时代中,情绪浮躁,思虑不定等精神因素,扰乱了人体健康,导致眩晕、中风、抑郁、焦虑等病证频频发生。

面对精神因素诱发的多种疾病,单靠药石之功则势单力薄。名医叶天士很早就提出了静养的疗疾之法。叶天士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自能知惜静养则神藏”(《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强调静以制动的自我调养之法,静以养神,通过消除和减少精神压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

平日注意静养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病后静养则能加快机体的痊愈。叶天士倡导“静以待之”,患病后应休养身心,慢慢等待康复。“静”强调心静气宁,克服焦躁、压抑的情绪,心无旁骛,神思专注,这样康复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Image

 节劳戒怒 

静与动相对,静养之要在于形神俱静,身之过动,则劳其形,神之过动,则劳其神,故宜节劳戒怒,形神皆静。节劳,指过度体力劳动的形劳、劳神过度的心劳及恣情纵欲的房劳均需要有所节制。

叶天士说:“病君相上亢莫制,都因操持劳思所伤。若不山林静养,日药不能却病。”(《临证指南医案·虚劳》)指出过度操劳思虑,是导致疾病的关键因素,单纯依赖药物往往不能取得显著疗效,唯有摈弃烦琐之事、抛开心中愁忧和戒掉过激情绪,节劳安神,才能彻底治疗疾病。叶天士虽然谈到“山林静养”的生活方式,但更强调独善其身,修身养性。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缺乏节制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导致现代人亚健康和疾病状态的两大因素,而从叶天士等古人的养生智慧中汲取经验,节劳戒怒,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虚损静养 

虚劳又称虚损,是中医学特有病名,指多种慢性虚弱性证候的总称,过度透支导致的亚健康状态及多种现代慢性疾病均可归属于虚劳的范畴。此类虚损劳伤应当据病情加以静养。

叶天士指出:“渐延劳怯之途,勿忽视之,须静养为妙。”(《未刻本叶氏医案》)意思就是说,日常生活中的劳累,虽小也不能忽视,要及早地静养治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在身体和心理略有疲劳之感的时候,就秉承静养身心的观念,从生活方式、精神世界去与自己和解,也许就会减少许多疾病的发生。

叶天士说:“久虚不复,不徒恃药,当以静养身心为要。”(《眉寿堂方案选存》)就是说,针对长期虚损日久不愈的情况,不可单纯依仗药物的作用,要将静养身心作为主要治法。静养身心才能更快痊愈。

在喧嚣中寻找宁静,于静养中获得健康。不妨学习叶天士静养之道,从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智慧中领会摄生颐养的秘诀。

Image

文章最后,给大家分享几首养生保健的楹联,也是养生和益寿的良方,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到妙联佳对中的养生智慧,更好的珍惜身体健康。

Image
例一:

青菜萝卜糙米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此联概括了想要健康长寿的日常饮食秘诀,吃青菜、萝卜、糙米饭,喝天然水浸泡的菊花茶。这与中医学和现代营养学倡导的清淡饮食、多吃粗粮、减少肥甘厚味等理念不谋而合。

Image
例二:

心常抱一团春气,

身恒居满室清风。

“春气”指春季的阳和之气,一个人心里要常怀一团春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有春色、喜色,和蔼迎人。这不仅有助于事业兴旺,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此处的“清风”指清贫、廉洁、朴素的生活作风,不贪不嗔,知足常乐,方能颐养天年。

Image
例三:

养心莫若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这是一副自勉联,阐述了寡欲养生、读书至乐的养生之道。寡欲能使人胸怀坦荡,品质高尚,净化心灵;读书不但可以获得知识,启迪智慧,还可以从中获得修身养性的乐趣。

Image
例四:

勤劳坚韧积极乐观为身心自强要道,

美景天籁阳光清气乃造化所赐补方。

上联用朴实言语寄寓勤奋忍耐、乐观自强的养生要诀,下联借幽默语气说明投身自然环境里吸取新鲜空气、沐浴温暖阳光是天赐的养生良方。

Image
例五:

精神内守身堪健,

动静合宜寿自高。

上联说养生贵在养心,只要精神守持于内,不使外耗,注重静养,身体就能健壮。《黄帝内经》亦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下联是说要与一年的时令和阴阳寒暑相协调,只有动静不失其时,动静不失其常,才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

Image
例六:

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安分守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有这般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此为清代文人钟云舫题于四川省成都市宝光寺的门联,是用散曲小令的笔法写成,通俗有趣,口吻亲切。钟云舫有“江津才子”“长联圣手”之称,借此联说出了人生于世要知足常乐、笑口常开的养生之道,也含有安分者得快乐、宽宏人少烦恼的寓意。

Image
例七:

静亦静,动亦静,五脏克消失欲火;

荣亦忍,辱亦忍,平生不履于危机。

此联讲的是“静”和“忍”的养生之道。“静”不只是一种心境和状态,还可以养神,只要保持安静、清静,就能以静制动,克消能影响五脏平和的欲火,保持身心健康;“忍”的最高境界就是心不动,拥有不被外在事物撼动的平和心态,遇事不怒、不急。对于常烦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确系一剂妙药良方。

Image
例八:

乐善不言因果事,

养心有取老庄书。

上联说“乐善”,即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不讲究会有什么善果、得什么好报,因为做好事本身就是一种“乐”;下联说修养心神就要取老庄的书来学习。寡欲知足、淡泊宁静,此乃老庄养生思想的集中体现。

Image
例九:

烟烟酒酒伤身,劳劳碌碌伤神;

正正派派做人,开开心心养生。

这是民国时期上海名医丁甘仁的养生名言。上联言明烟酒的危害,强调要劳逸适度,才有益身心;下联则是说做人要有道德规范和乐观的心态,名利不苟求,喜怒不妄发,才是养生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