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杞乡青年 2023-11-11 发布于宁夏

图片

(一)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是落实劳动教育最重要的抓手

开设相关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要求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被弱化,再加上家长、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忽视,造成了不少青少年不会劳动、不爱劳动、不尊重劳动成果的现象。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是确立劳动教育在学校课程中独立地位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劳动教育最重要的抓手。

(二)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的重要措施

劳动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内容在德智体美各育中也有体现,因此,挖掘各学科课程、专业课程教学中隐性的劳动教育资源,借助其他学科的教育载体实施劳动教育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中小学学科课程中,有些学科与劳动教育是强关联学科,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而有些学科与劳动教育关联性不强,如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在这些学科中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三)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是实现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

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显著的实践性,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正是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个人生活、生产和社会性服务任务情境,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

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任务多种多样,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的重要载体,通常是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完成,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课外和家庭劳动任务清单,让学生在各自完成真实的劳动任务过程中接受锻炼,并对劳动时间、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进行写实记录。

此外,为强化学生的劳动实践,发挥集体劳动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形成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在中小学设立劳动周,由学校来组织实施,让学生集中时间参加集体劳动,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可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

(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是学校劳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作为文化的传承地,应该积极主动地打造劳动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用文化的眼光审视劳动教育的过程和方法,赋予劳动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是全社会劳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校园劳动文化的形成对于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可以通过渗透和传播两种途径来强化劳动文化:一是要求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要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二是要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宜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实施劳动教育的这四种途径不是割裂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培养学生劳动素养方面有各自的侧重点,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劳动教育实施体系。要以劳动必修课为核心,搭建课内外、校内外的劳动实践活动,共同来营造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校园劳动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