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知识点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023-11-11 | 阅:  转:  |  分享 
  
第一课: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私有制产生、出现了阶级分化特征: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中华文化呈以中原为核心,多元一体的特征夏朝: 建立时间:约公元前 2070 年—1600年 (1)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2)禹 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3)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商朝:地方:内外朝制、甲骨文、井田制(性质:奴隶主土地国有制)西周:①地方:分封制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分封制影响:积极: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消极: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②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 ③礼乐制度 ④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春秋战国时代特征(背景) 政治: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礼崩乐坏 经济: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工商业发展 文化:私学兴起,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 民族:华夏认同、民族融合变革二、秦:商鞅变法三、百家争鸣1. “百家争鸣 ”的背景(原因) (1)经济:铁农具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兼并战争不断;(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春秋:(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 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层利益。 主张:①仁(核心):关爱他人,仁者爱人 ②政治:为政以德 ③礼:克己复礼(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④教育: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⑤文化:对《诗》《书》《礼》《易》《春秋》进行整理。(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后期楚国人,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道德经》)一书中。3、战国时期影响:(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第三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措施①皇帝制: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②三公九卿制: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即三公九卿制 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和 太尉 (管理全国军事)。特点:三公九卿,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保证皇权。
③郡县制:中央→郡→县→乡→里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治,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其他: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车轨;修驰道,直道;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豪强至关中、巴蜀;整顿社会风俗2、秦统一的意义 :(1)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3)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3、秦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概念阐释】 概念阐释:官僚政治西周宗法分封制下的“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以后的“官”则是皇帝任免,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了完善 的官僚政治体系。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1、西汉初:思想:“黄老之学”,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文景之治: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提倡节俭, 经济得到了恢复,史称“文景之治。” 政治:中央:汉承秦制 地方: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汉景帝削减诸侯王封地,引发“七国之乱”。 2、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1)政治上: ①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②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实行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③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选拔标准是德行) ④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掌监察。 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2)经济上: 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盐铁官营。 ③推行均输平准,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3)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董仲舒(4)开拓疆域: ①反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抗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 ③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3、东汉初年 刘秀——“光武中兴” 东汉后期政治特点: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四、两汉的文化1.河姆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会建造房屋     B.能制作陶器C.原始农业的出现 D.能饲养家禽、家畜2.《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由此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C B  3.2017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下列与甲骨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占卜吉凶记事的文字,史料价值低B.发现于殷墟,是对夏商历史的完整记载C.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形成完整体系D.标志着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到了自觉阶段C  4.秦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专以富国强兵为改革目标后,在秦国入仕的途径主要是 (  )A.开辟田畴,勠力务农 B.临阵奋战,争先杀敌C.经商赚钱,积累财富 D.分科取士,加强皇权B5.“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这些主张,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  )A.孟子     B.老子 C.孔子    D.墨子B6、5.学5.有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划分监察区,设立13州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7、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陆续建成。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 土地私有制 确立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C.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国时期 D.秦汉时期是自古有之的,它形成于一定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是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者认为,“华夏”并不是自古有之的,它形成于一定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是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AC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呜”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过程本质上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巨大生命力 B.法家思想丧失了至尊地位C.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献花(0)
+1
(本文系早上一缕阳...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