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诊案例分享——针刺治疗右足疼痛1例

 新用户9362OW5Z 2023-11-12 发布于北京

疼痛通常被定义为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针刺镇痛的历史悠久,其有效、简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同。当前,疼痛性疾病依然是针灸主要适应症之一。现特举李主任运用“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的理论针刺治疗右足疼痛验案1例。








病案

患者中年男性,于2022年10月26日就诊。主诉:右足掌心胀痛3月余。现病史:患者3月前因跑步不慎出现右足掌心疼痛,1月前于“山东省警官总医院”就诊,予中药泡脚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一般。余无不适,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弦滑。辅助检查:2022-09 -12DR报告示:右足未见明显异常。李主任经过详细诊察,在患者左手大鱼际处寻到几处压痛点,针刺入后嘱其持续活动患处。结果针入痛减,活动几分钟后疼痛已基本消失。(下附视频)


讨论

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用针者,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以右治左, 以左治右, 以我知彼, 以表知里。”巨刺,是采用左右交叉的一种取穴方法,其重点要素在于“左取右、右取左”。健侧穴位通过针刺,使经气被调动,达到患侧同经之邪气被驱逐的目的,通过巨刺以调理全身阴阳从而治疗疾病。

二、针刺后活动患处对针刺止痛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它可以提高针刺止痛的疗效。一方面是运动可以松弛肌肉,缓解肌肉短缩或痉挛,从而产生止痛作用;另一方面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促进止痛物质的产生,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有利于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