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者李军:从“敦刻尔克”大撤退看创伤后遗症

 好奇的行者 2023-11-12 发布于广东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英吉利海峡,这是一条横亘在欧洲大陆和英国之间的海峡。

虽然对这条海峡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横渡过这条海峡,体验这条海峡给人带来的体验。多半情况下去英国都是坐飞机,机场对机场,对于英吉利海峡的了解都是在书本或者影视作品里。

对于敦刻尔克知道的人就更少了,在二战历史上敦刻尔克是一个里程碑,当年在这里发生的事件可以说是史诗级的。

如果用通俗易懂的话来描述就是:欧洲盟军借敦刻尔克这个跳板跃过英吉利海峡到多佛儿港,三十多万欧洲盟军逃出生天,为今后二战的胜利保住了有生力量。

而我这次就要通过轮渡坐船从法国的敦刻尔克边的加莱港口经英吉利海峡到对岸英国的多佛儿港,去体验发生在这里的这场史诗级战争场景。

从荷兰羊角村经比利时到法国的敦刻尔克410公里,一路上时而风雨时而阳光,预示着这对我也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到法国的敦刻尔克已经是晚上,酒店的老板非常nice,帮我预定好了第二天的船票,告诉我这里非常安全可以放心停车,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敦刻尔克大撤退博物馆参观了解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事件。

参观完博物馆,把博物馆里的历史资料拍了照片后,整理成文字,在整理的过程中,我慢慢理解了一战和二战之间的关系,理解了俄乌战争,理解了巴以战争,理解了西方社会为什么惧怕集权政府,如果用最简短的语言来总结就是:一战是欧洲社会的心理创伤,后面发生的一切战争都是属于创伤后遗症至今还未治愈。以下红色字体的就是博物馆里历史资料,法国人对历史还算事公正的,至少敢于正视自身的问题。

堡垒32(敦刻尔克发电机博物馆的前身)

敦刻尔克是一个位于比利时和英国交界处的港口城市,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战路要地。

在1818 至1848年期间修建了一系列构筑物,它们在敬刻尔克的城镇周围形成一个设防的围墙。

1869至1879年间,这些围墙在通过实施里维埃尔的防御计划中得到了维修,并在此期间修建了堡垒32及一些附属建筑,炮台和幕墙。

1921年3月8日的法律废除了教刻尔克的防御工事,大部分坡播在 1930 年被摧毁,而面向大海的防御工事被保留了下来。1938年,堡垒的外立面用钢筋混凝士得到了加固,按计划被用来做指挥所。

1939年,卡斯特上将被海军上将阿布里亚尔取代,更多的参谋人员包括两名海军上将和二十五名军官,统称为北方军事参谋部。他们的任务是确保航行自由并和保卫布洛涅,加莱和敦刻尔克,以便盟军和民众提供补给。

在敦刻尔克战後期间,堡垒 32 被选为阿布里亚尔上将的指挥所(北方海上部队司命,)法加尔德将军负责敦刻尔克防御。

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几十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状态,直到1978年,以扩建港口造始厂为由被推毁。唯一被保留下来的部分是32-5 幕墻,这要归功于艺术花园约挡士橋,该挡士墙在20世纪90年代未进行了翻修。

敦刻尔克与两次大战期间的欧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取得胜利,筋疲力尽的法国希望与德国实现持久和平。后者被《凡尔赛条约》(1919年6月28日)命名为对冲突负责,领士缩小,军队减少。该条约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波兰曾经是沙皇俄罗斯帝国的一个省,通过将德国一分为二的“丹泽走廊“建立并获得了通往大海的通道。欧洲因此被重新划分。

在1920年代,敦刻尔克在经历了大战的破坏和艰辛之后重新获得了一定的繁荣。1939年,该地区的人口约为86,000人,其中仅敦刻尔克就有31,000人。港口向西南扩展,并在滨海圣波尔建造了一个油库。

然而,该镇受到了19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最初不受1929年10月股市崩盘的影响,法国遭受了失业和社会动荡。1939年,该国还没有赶上1928年的工业生产水平。重新武装尚未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盟军对希特勒的消极态度。

由于1930年代袭击德国的灾难性经济危机,阿道夫·希特勒于1933年1月30日成为总理。纳粹很快建立了极权主义政权。

希特勒的目的是修改凡尔赛系约,将德国人民团结起来,成为更大的帝国。这种激进的政策是基于加速重新武装和破坏邻国的稳定。

1938年3月,德意志帝国通过所谓的(Anschluss)吞并了奥地利。此后不久,捷克斯洛伐克被一分为二。次年11月,法国和英国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场的情况下签署了《慕尼黑协定》,但没有苏联或捷克斯洛伐克。盟军的消极态度有利于德国的野心。

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署了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其中的秘密包括分裂波兰。1939年9月1日,希特勒袭击了后者;法国和英国除了宣战别无选择。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静坐战

1939年9月3日,法国参战。德军入侵了波兰,波兰在短短的十七天就战败了。

其政府流亡到伦敦,但没有签署停战协议。

“静坐战”的表达出自于作家罗兰.多杰莱斯,它形象的描述了当时的法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和对即将到来的灾难视而不见的态度。英国人称”静坐战”,德国人称其为“闪电战”。

比利时的中立性因盟军为应对长期战争而采取的防御战略的后果而变得复杂化。在马其诺防线的掩护下,法国在动员方面取得了成功,继续重整军备,被动防御。尽管在1939-40年的冬天引起了一些质疑,但这项计划的实施并没有让士气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明影依然笼罩着人们。

然而,德国采取了主动。1940年4月,它入侵丹麦,随后入侵挪威。

盟军进行了干預,部队抵达纳尔维克,但这只是部分成功。对于法国人来说,这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征兆。

“黄色计划”与“D计划”

1939年10月,德国最初的计划是通过比利时攻击盟军。

这也是加梅林将军预料到的计划。然而,在暴露了盟军部分意图的梅赫伦事件之后(1940年1月10日),德面的战略在马曼施泰因的建议下被修改,“黄色计划”(Pall Gelb)由此而诞生。结果,德国的进攻从阿登地区开始,一直到达北海,包围了比利时的盟军。坦克滚滚而来,德國空军向内推进。

法国的战略是防御性的:“D计划”为比利时提供支持,并使其能够保护在法國北部保留的戴勒河前线。通过将前线保持在代尔河上来保护法国北部。该计划依赖于默兹河和阿登几乎没有设防御的地区,但也是被认为无法穿透的地区。马其诺防线保护了东部。1940年3月,加梅林将军在计划加入了“布雷达变体”:用他的一些机动部队加强了他的左翼。因此,他剥夺了自己的预备役部队,并带领盟军陷入了德国的陷阱。

“闪电战”是德国宣传中使用的一个术语,用于解释战争开始时的快速成功。这不是希特勒的发明,而是对现代材料和作战技术等传统概念(例如包围)的改编:密集使用空军和紧凑型装甲编队、伞兵和变速器。装甲师致力于装甲部队自治的原则,而德国军官的训练促进了在战场上的主动性。在德国空军的支持下,德国“装甲拳头”击中了阿登郊外的一个关键点(Scwerpunkt),A集团军群(冯克菜斯特)的 1,222 辆装甲部队是尚未组建的最大装甲部队。因此,闪电战标志着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继承下来的连续战线的痴迷的突破,闪电战导致一部分法国指挥部瘫痪。

英国远征军

1939年,英国只有一支规模很小的专业军队。然而,在战争的威胁下,计划像 1914 年那样向法国派遣一支远征军。由戈特勋爵的指挥,英国远征军(BEF)随着英国动员的继续而成立和加强。

1939年12月,五个师被派往法国,随后在 1940年5月又派出十三个(其中三个是不完整的)。总共有394,000人,其中包括 237,000名士兵,其中大部分是英国陆军-被派往欧洲。

英国远征军的第一个师由著名的团(如寒流卫兵)组成,实力雄厚。

随后的部队由陆军组成,装备简陋,训练不足。BEF 的火炮是完全自行推进的,但缺乏对装甲单位有效的坦克。

另一方面,第1装甲师直到5月22日才到达,因此没有被带入敦刻尔克的“口袋”。BEF 得到了总部设在法国的英国皇家空军四分之一的支持,共计416套,其中一些已经过时。

1940年5月,在法国指挥下,BEF被诉往代尔河,5月15 日在那里。经历了一场大火般的洗礼。回到斯海尔德河后,BEF被命令于5月26日撤离。6月创建了“第二个”BEF,但由于法国签署的停战协议,它与其他波兰和捷克士兵一起被送回家。

突破

1940年5月10-15日:

1940年5月10日德军进攻西部。比利时和荷兰遭到入侵。启动”D计划”。A集团军群进入阿登地区。拖延战术。盟军空军被困在地面上。丘吉尔成为首相。

1940年5月11日大逃亡的开始。攻占埃本-埃梅尔堡,这是比利时在阿尔伯特运河上的一个重要防御阵地。

1940年5月12日第19 装甲军(古德里安)在晚上10点穿过塞莫伊斯河到达色当,炼油厂遭到轰炸。

1940年5月13日默兹河在色当、豪浆尔梅、胡克斯和迪南渡河

1940年5月14日至15日

法国的反击失败。德国空军获得了对天空的更多控制权。

斯通周围暴力冲突。荷兰投降。

鹿特丹被摧毁。保罗雷诺对丘吉尔说:盟军已经“输掉了战斗”。

包围战

1940年5月16日比洛特命令撤退埃斯科特何对岸。

1940年5月17日德国人渡过瓦兹河;或高乐的第4装甲在蒙特科内特的反击失败;敦刻尔克港的船闸在轰炸中被损坏。

1940年5月18日攻占康布雷和圣康坦,索姆河穿越,隆美尔向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奔去。

1940年5月19日韦根换下加梅林。英国军队命令海军部考虑撤离。

1940年5月20日亚眠和阿布维尔被占领。莫里斯被淹没。大型船只从港口撤离。戈特命令在多佛撤离非战斗人员,在发电机房召开会议:正在准备撤离。

1940年5月21日

包围行动得以实施。英国在阿拉斯的反击以失败告终。在比利时的总部伊普尔举行了会议:考虑进行攻击。

建立穩固的营地

1940年5月22-26日

1940年5月22日

在文森斯召开的盟军战争委员会会议:决定不进行韦干反攻。

1940年5月23日

戈特单方面决定从阿拉斯撒出英军。

1940年5月24日

法加尔德将军被任命负责组织敦刻尔克的防御。希特勒发布了他著名的停战令:“决不能越过朗斯-白求恩-艾尔-圣奥马尔-格雷夫林的总路线”,盟军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马洛莱班被轰炸;水、煤气和电力的供应被场断。

1940年5月25日

瓦膝发生战斗,布洛涅投降。戈特勋爵决定退回海岸。

1940年5月26日

加莱被占领。下午6点57分英国海军部发出启动“发电机行动”的信号。

大逃亡

1940年5月至6月,成千上万的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平民放弃了家园,开始了逃亡。

他们对大战期间的严酷占领记忆犹新,他们害怕德国的暴行和轰炸,就像在鹿特丹一样。

5月13日,第一批比利时和荷兰难民抵达敦刻尔克;他们被随意安置,随后被马车引导到法国中部。由于担心谣言,敦刻尔克的居民也离开了,特别是在5月18日的轰炸之后。

所有这些难民都挤在道路上,阻碍了部队的行动,有时还遭到机关枪和炸弹的袭击。他们需要寻找牛奶、水和食物。有时,他们甚至被迫折返!5月21日,敦刻尔克总督海军上将普拉顿要求所有人恢复职务;许多人陷入了陷阱,在严峻的条件下度过了城市的围因。

小船

从5月14日起,英国广播公司 (BBC)播出了海军部的一项命令。

旨在识别所有尺寸在9至30米之间的游船将它们用于军事目的,虽然这些船只带回了大约26000人,5月27日,海军部联系了游船的船主,告知他们被动员起来执行一顾危险的任务,他们后来才知道这项任务的真实性质。此外,英国广播公司(BBC)还广播了一项呼吁。

参加 撤退运输船只的确切数量并不消楚。

根据最新的估计,有1176 至1588艘英国、此利时、法国和荷兰的民用船只参加。所有这些常常由平民驾驶的拖船、火艇和其他机动游艇,还有驳船,甚至是伊丽莎白公主号这样的桨式蒸汽船,不仅要面对轰炸和机枪,还要面对大海本身和士兵的危难,损失惨重。

小船队的史诗般的历史是敦刻尔克大撤退及其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自 1965 年他们“重返敦刻尔克”以来,人们每五年都会将他们的记忆作为一个英雄事件来庆祝,同时也证明了英国人,无论是平民还是士兵,都有能力在逆境中动员起来。

发电机行动(Operation Dynamo)的开始

5月26日。当发电机行动开始时,至少有 500,00名盟军士兵(比利时、法国和英国)被包围。上午11点30分,战争大臣安东尼-艾登(Anthony Eden)发来电报通知戈里勋爵,他的首要任务从此将是负责英国远征军的“安全”。经过长达一周的准备,拉姆塞上将在下午6点57分发起了行动:他以多佛尔城堡下的海军部指挥中心的发电机命名为“Dynamo”。海军上将希望在两天内拯救45,000人。

然而,“Dynamo”行动与法国人的意图背道而驰,法国人希望对口袋进行再补给。战斗期间盟军之间的紧张关系被维希的宣传所利用。晚上9点,蒸汽船“莫娜女王“号是第一艘离开港口的船只,船上有1312人。这是在前几天疏散的29,000人之外的又一次疏散。疏散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

5月27 日。早上,比利时军队溃散。阿河被渡过,但拖延战术使得盘踞的营地得以建立。在加来炮台的炮火下,撒离路线z在白天被关闭;路线Y是开放的。但涉及漫长的之字形旅程。德国空军整日轰炸敦刻尔克:港口和城市被火焰蹂躏。

威廉-坦南特(William Tennant)上尉代表拉姆塞(Ramsay)抵达敦刻尔克;他组织了英国远征军从马洛海滩(Malo)到拉潘内(La Panne)的撤离。

分为从A到O的区城,并在午夜时分从东码头撤离,“海峡皇后“号是第一个停靠的地方。面对德国人全面进攻的威胁,在这一夜中,英国人决定加快撒离的速度。

上午9点,比利时军队投降了,这个决定造成的缺口被可用的部队填补。卡塞尔被俘虏,戈特勋爵不顾布兰查德将军的建议-他想保存第一军的一部分,决定撤出仍然坚守在莱伊河上的英国远征军。

 到下晚上,几平所有的英国远征军土兵都被转移到了卡塞尔伊普尔线以北,并准备撒离。数以干计的人堆积在海滩上。

鉴于所遭受的损失,英国海军部将汽船和渡船的使用限制在夜间行动:许多海军资源被调动起来,特别是荷兰的平底船。每小时有两干人离开码头。5月29日凌是1点45分,载有748人的“威克福"号驱逐舰在离开海滩后不久被鱼雷击中。

轰炸敦刻尔克

很快,敦刻尔克又一次站在了前线。

5月18日,该港口遭到轰炸。圣波尔(Saint-Pol)油库陷入火海:浓液的黑烟笼罩了整个城镇。(Guilemninoy)军营里有42人死亡,200 人受伤。

攻击在第二天晚上重新开始,并在5月20日白天继续。挤满比利时平民的火车在火车站遭到袭击。

从5月22 日起,每天都有空袭发生。

5月25 日,特里斯特伦水闸被损坏;码头上堆满了越来越多的船只残骸。

5月27日,破坏达到了顶峰,城镇中心被拆毁。在(Zuydcoote)和 32 号堡垒,医务室人满为患。(Zuydcoote)医院接收了超过10,000名需要治疗的病人。

直到战役结束,德国空军的空袭导致了新的悲剧:6月1日,200人在贡德兰兄弟公司的建筑物中寻求庄护时丧生。

在占领下,敦刻尔克在解放战争的最后几场战役前也遭到了盟军的轰炸。

拖延敌人的前进

5月24 日,魏岗任命法加尔德将军为敦刻尔克固守营地的指挥官。紧张局势下盟军在各自的角色上产生了分歧;法国国防参谋部始终强调他们的牺牲。德军第18军的人数是原来的两倍,并得到了德国空率的支持。

直到 6月3日,盟军进行了绝望的战斗,以拖延不可避免的局面。这种抵抗在洪水和多条渠道的帮助下,是发电机行动成功的原因之一。

贝芬撒离全面展开

5月29日

第1军的7个师被包围在里尔,其余的师撤到敦刻尔克,并被带入由弗尼拉将军指挥的劳改营,设立在布雷(Bray-Dunes)沙丘和拉潘内之间一个名为 (Le Perroquet)(鹦鹉)的地方。

许多失散的士兵设法逃脱了筛选过程。重型设备被破坏,或被扔进被洪水淹没的(Moeres)河水中。法国士兵开始登船。

8,615 名士兵在5月29日至30日的夜间撤离,剩下的在5月30日白天撤离。海军损失惨重。

300 人在"苍鹰“号上的一场火灾中丧生。德国装甲师被撤走,准备渡过索姆河和入侵法国南部;定于6月2日对口袋的攻击被委托给了第18军。

5月30日:

德国大炮对海滩进行轰炸。佩罗凯营地被转移到布雷-沙丘和马洛之间,成为沙丘营地,至少有7万名法国士兵聚集在那里。士气低落,但登船的速度有所提高。

法国人被组织成250人的分队,被带往第二个“直接登船营地”,该营地可以容纳15000人。它位于敦刻尔克西部的沙丘上。然而,人员和船只的损失都很严重。

5月31日:

小船抵达。戈特勋爵被疏散,并将其权力移交给亚历山大将军。三个英国师仍然留在口袋里。下午在32号堡垒举行的会议上,参与防御是他们与法国人激烈讨论的主题。亚历山大命令他们在夜里撤离。

下午4点,英国广播电台正式宣布,英国空军正在回国;此时,4/5的英国空军士兵已经重新登船。在海滩上建起了临时性的围墙。由于有68014名士兵被疏散(包括大约14000名法国士兵),疏散工作达到了满负荷,特别是从港口开始·Y线被永久放弃,转而选择了已经疏浚好并有标志的X线。

在海滩上生存

敦刻尔克和拉潘内之间的海滩在“发电机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超过 98000人在不断的轰炸威胁下从岸上重新登岸。

滩头被分为四个区域(A 至D),滩头的优势在于其宽度(20公里)以及沙丘和沙子的保护,这减下冲击。然而,从岸边上岸是很困难的:平缓的坡度追使士兵涉水超过一公里半才能到达停泊在海岸边的船只。利用水下车辆搭建的临时吊杆为转移提供了便利,使用长艇和其它小船也是如此,但由于轰炸、超载和恐慌,并非没有损失。

因此,从不适合这种停泊方式的港口码头上岸并不容易:必须临时搭建梯子和天桥。

士兵们站成一排,只要沙井和掩体里有一丝麻烦迹象,他们就会被吓到。

5月30日之后,在德国大炮的轰击下,疲惫、劳累和苦恼让士兵焦头烂额。寻找补给很困难;食物和水都很短缺。离开敦刻尔克后,士兵们可以从他们堆积的船只上看到搁浅的船只残骸和火焰中的城市的丹特式景象。

沙丘营地

从5月28日起,数万名来自撤退的法国军队士兵聚集在沙丘上等待重斯登岸。中转营最初设立在布雷沙丘和拉潘内之间一个叫鹦鹉 (Le Perroquet)的地方,后来被移到西边,成为“沙丘营”。

在轰炸的威胁下,士兵们各自挖洞,用现场找到的材料加固战壕的轮廓。寻找物资几乎就变得几乎不可能了。水和食物都很短缺,5月26日之后,通过海路运来的食物被中断。被遗弃的别墅和车辆被掠夺;流浪的马和牛被杀死。伤员被送入原祖德古特(Zuydcoote)疗养院,所有逃过一劫的医院资源都集中在这里。死者被埋在万人坑中,他们的木制十字架上顶着一顶头盔。虽然团结的感觉是真实的,但绝望的感觉也是真实的,在亨利-韦尔纳的著名影片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1964年拍摄的著名电影《敦刻尔克大撤退》滞留的士兵人数众多,加剧了纪律涣散。

在离开之前,士兵们必须带上武器和弹药,以及严格意义上的最低限度的个人物品。他们被分组为 250人的分队,由一名军官监督。在被送到敦刻尔克以西的第二个较小的中转营后,他们又在抵达后拥挤的码头和海滩上找到的任何东西上船。

法国人的时间

6月1日:

里尔口袋投降并获得了军事荣誉。法军加强了撒离工作,但越来越难以保证口袋里的纪律,在那里,孤立无援的士兵和非现役士兵犯下了越来越多的暴行。

随着英国远征军的撤离工作宣布结束,法军重新上岸的时间表也确定了下来:6月2日从沙丘营地开始,随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6月2日至3日由第16 军团的部队防守口袋。考虑到德军的攻击强度,阿比亚尔和拉姆塞决定暂停按日撤离。

驱逐舰“Foudroyant”号被击沉,但这一天对皇家海军来说更加艰难,他们损失了几艘驱逐劇和运输船,更不用说小型船只。

6月2日:

德国人的全面进攻开始了。斯皮克(Spycker)被占领,贝尔格斯(Bergues) 沦为废墟,并在当天结束时失守,法国人向东面的祖德科特(Zuydcoote)撤退。

晚上11点30分,坦南特上尉用简单的语言宣布了英国远征军撤离的结束。“英国远征军撤走了”。法国军队的撤离继续进行,但在混乱的气氛中进行,其完成时间被推迟了24小时。沙丘营地的周边地区被缩小了。大部分被摧毁的港口和滿是沉船的港口,几乎无法通行。总共有19,803名法国士兵在入夜前撤离,此外还有最后的英国士兵。

英国,然后呢?

在英国,敦刻尔克的老兵,加上1940年的27.5万名新兵,组成了英国军队的核心,从此保证了英国以及被德国和6月10日加入战争的法西斯意大利占领的国家的防御。

5月29日至6月4日期间,聚集在英国的10万到12万名法国和比利时士兵精疲力尽、士气低落。尽管疏散工作被推迟到31 日,并受到限制,但随后发现疏散规模比预期的要大。

大部分法国士兵在多佛上岸后,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众多志愿者(如妇女志愿服务组织的妇女)为他们提供食物,有的还为他们提供衣服,他们也被解除了武装,这有时让人感到很难受,尤其是军官。

他们被火车运到几个中转营地,如蒂德沃斯(汉普郡),也被安置在学校或该地区的家庭里。

然而,法国人在英国逗留的时间并不长,有时甚至不到24 小时。从南安普软出发,他们被遣送到布雷斯特和瑟堡,继续在法国作战,并在6月22 日停战后,最终在南方被俘或遺散。

因此,在英国度过的时间是向失败迈进了一步,这与英国人不同,他们受到英吉利海峡的保护,但在面对希特勒构成的威胁时却显得很孤独。

敦刻尔克:胜利还是失败?

从英国人的角度来看,发电机行动无疑是成功的。该行动在英国兴意了“敦刻尔克精神”并引系了一系列与二战有关的英国爱国神话。

维多利亚时代相互支持和慈善的传统无疑激发了英国人在面对希特勒的威胁时坚忍而勇敢的态度。

但审查制度和新闻界也对疏散行动的官方形象的塑造起路了推进作用。

就像在不列颠之战期间一样,“Dynamo”呼唤了少数人对抗抗强敌的传说。

这次行动很容易与不稳定和危险的欧洲大陆的形象相结合,英国必须保护自己。最后,“敦刻尔克精神”旨在对抗英国在面对纳粹主义时集体意识到孤独所带来的恐惧。

它帮助说服了英国社会,它必须与敌人的意识形态作斗争。实际上量1940年真正的重大决定,而“Dynamo”对此做出了贡献。

对法国来说,敦刻尔克是其国家历史上最大的军事灾难中的一个决定性步骤。然而,并没有以失败而告终:经过三周的连续撤退,保卫敦刻尔克的法国部队表现出强大的战斗精神,使其盟友得以登船。

敦刻尔克口袋的最后几个小时

第十六军团的部队进行了绝望的抵抗;在废墟中的泰格姆(Teteghem)和库德克尔克(Coudekerque-Branche)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沙丘堡垒被炸毁。他们的脱离行动是成功的。然而,许多士兵(据阿比亚尔说至少有5万人)在等待晚上10点半开始的撒离。

滞留的士兵们从海滩上涌来,船只不再从那里出发。午夜过后,混乱的局面使第十六军团的三个师无法登船。凌晨4点,两艘装满水泥的船只沉没。

凌晨2点,口袋的指挥官乘坐快艇撤离。凌晨3点45分,英国驱逐舰希卡里号是最后一艘离开港口的船只。

6月4日:黎明时分,海滩和码头上仍有许多法国士兵。他们组成小团:一些试图步行越过德国防线,一些修理船只并设法从海上逃跑。然而,只有少数船只,例如拖网渔船设法离开了港口。沦为废墟的敦刻尔克在早上被德军占领,40,000名法国士兵被俘。

敦刻尔克的悲剧已经结束,但法国乡村的悲剧还在继续。6月5日,德军进攻“魏干线”。从敦刻尔克撤离的12万名法国士兵中的大部分被从英国遣送回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参加了这场在1940年6月22日战败和停战前的最后一场战斗。

敦刻尔克人数

致刻尔克战役的任何结果都应谨慎确定。数字可能会丢失、随时间增长或相互矛盾。

多亏了发电机行动,由于此次行动,在9天内有超过 33万人从海滩和敦刻尔克港口撤离。截至6月4日,包括之前的疏散,英国方面提出了 221,504名被疏散的英国士兵的人数(直到1940年8月,还有144,000名士兵被遣返)。发电机行动拯救了10万至12万名法国和比利时士兵(1.6万名比利时士兵)。6月4日,有35,000至40,000名盟军士兵被俘-几乎与里尔口袋里的士兵一样多。所有的重型装备都被留在了海滩上,随后被德国人占为已有:和1940年夏天一样,英国最多只能武装三个完整师。

德国损失了15000名士兵,200多架飞机在敦刻尔克上空被击落。

发电机行动也是一次昂贵的行动。240艘大小船只被击沉,包括6艘驱逐舰和3艘鱼雷艇,其中有美国的也有法国的。据空军司分道了(Dowding)说,皇家空军在法国战役中损失了 250架战斗机,而保卫英国的飞机数量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在英国士兵中,有 68.980 人死亡、受伤或报告关际。发电机战役使盟军至少损失了 10822名士兵,其中约40%是法国人,4585 人在海上丧生。

敦刻尔克 80%的地方被摧毁,是西线战役中的一个殉难城镇,就像鹿特丹或安特卫普。三千居民在轰炸中丧生。

被占领的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从6月4日起被占领,属于北加莱省的“禁区”,与其他领分离,以备将来吞并。被置于布鲁塞尔的德国军事指挥部的管辖之下。纪律极为严格早在6月11日,该镇就为被德军枪杀的第一个居民埃米尔-克菜愛(Emlle Ciaeyman) 表示哀悼。

盟军遗弃的设备被收集起来:1940年9月25日,第6500辆车离开港口。

1942年后,盟军的轰炸愈演愈飛,该镇被列为“红色区域”。配给很严格,行动能力受到若干许可证的控制。

1940年10月,敦刻尔克有10,000名居民,但在1944年3月只有3,000人。1942年,人们又开始离开,接着是1944年2月的疏散令,“无用之口”被红十字会疏散了。那些无法被其他地方收容的人被送往奥布省或科特迪瓦。被遗弃后,敦刻尔克无法开始重建。狂欢节于1939年暂停,直到1946年才再次举行。

敦刻尔克的解放

1944 年夏末,德军在诺曼底战败后撤走。为了拖住盟军的脚步,德国人利用了从2月起就被改造成要塞(德语“Festung”)的法国港口。

9月,希特勒将敦刻尔克堡垒委托给海军少将弗里修斯。这个新的口袋里有25000名平民。

与加莱或布洛涅不同,敦刻尔克拒绝投降。

在先期抵达敦刻尔克的加拿大人的包围下,这座城市遭到了新的围困。1944年10月,捷克斯洛伐克旅的利斯卡将军接替了被派往安特卫普的加拿大人;

该旅得到了法国内政部(FFI,Forces Frangaises de lInterieur)的支援,该部队装备简陋,训练不足。在八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已经成 次要的港口仍然很活跃。直到1945年5月9日,弗里修斯才向利斯卡将军投降。敦刻尔克的居民在喜悦和绝望之间交替徘徊:他们得了解放,但城镇和港口却变成了一片废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