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寒易散,一湿难除 | 5种中成药,助你除掉湿气,一身轻松

 雨夜听荷yu 2023-11-12 发布于四川
图片
图片

中医上有句老话叫“千寒易散,一湿难除”。湿气会循着经脉在体内到处流动,湿气过重,到哪哪病。今天朱医生给大家分享5种中成药,助你除掉湿气,一身轻松。

图片

1、湿在皮肤,总是瘙痒

图片

如果你平常居住的环境潮湿,通风条件也很差,那湿气就很容易进入到身体皮肤表层,就好像你身穿一身湿衣服,毛孔被湿气堵住,毒素无法排出体外,不仅会导致毛孔阻塞,还会让毒素无法轻松排除,最终你的皮肤会变得潮湿、容易出油,黏糊糊,满上长痘痘,还可能出现湿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等皮肤问题。参考当归苦参丸,祛湿止痒。

图片

2、湿在关节,关节酸痛

图片

湿气就像一条河流一样,在人体经脉内来回流动,当流动到关节骨缝的时候,湿气凝滞导致经络血管不通,从而引起关节疼痛的症状,一些关节炎、风湿、类风湿等疾病多半都是因为体内的湿气太重所引起的。参考尪痹胶囊,温阳散湿,改善关节酸痛。

图片

3、湿在四肢,手脚发凉

图片

湿气重的人,四肢都瘦弱,只有肚子是大大的,平时总有困重的感觉,觉得四肢没有劲儿、软绵无力。而且还没到冬天就常常感觉到四肢发凉,这是湿气重的典型表现,衣服穿得厚厚的,但四肢摸上去还是凉的。参考五苓胶囊,温阳化气、祛湿利水。

图片

4、湿在脾胃,脾胃不和

图片

中医有句话叫做“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是所有的湿气、水肿呢,都跟脾有关,因为我们的脾脏有运化津液的功能,如果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失常,津液停聚在体内就会形成湿气。

脾喜燥恶湿,水湿太多就会影响到脾胃正常的工作,但现代饮食习惯中常摄入生冷寒凉之品,容易伤害脾胃,导致湿邪在体内积聚,引起脾胃不和,腹泻、大便黏腻不成形、下焦湿热等症状参考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

图片

5、湿在肝胆,口苦尿黄

图片

湿气滞留在肝脏,会干扰肝气的正常运行,最终导致肝郁,而肝郁再结合湿气,肝郁久了又会化火,火气一熏,和湿气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湿热。肝和胆相表里,湿热之气会在身体里腾腾升起,会向上冲,导致胆汁逆流,胆汁是苦的,进入嘴巴就会感到口苦不已,尤其在早上起来的时候最明显。

图片

除此之外,有时候胸口、肋骨也会隐隐的疼痛、发胀,大腿根的地方还总会出点汗、潮湿,可能还会有异味,平时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生气,上小便的时候尿液还发黄,参考龙胆泻肝丸,清除肝胆湿热。

图片

总之,湿气会在体内到处流动,并且每个地方的湿气用药也不同,涉及到具体用药的问题,还要以自身的情况为主,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不清楚自己的情况千万不可乱用药,以免给身体造成其他方面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