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建备考心路历程-所有逆袭 都是有备而来

 晓风说土木 2023-11-12 发布于河北

大家好,我是晓风。

多和优秀的人交流,成长最快。博采众长,一起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努力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所有的逆袭,都是有备而来;所有的幸运,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笔。越优秀的人越努力。

今天晓风回顾了一下过往,整理了一下备考心路历程。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启发。

造价之初:选择大于努力

由于晓风高中时期没有好好学习,家里长辈大多是干土木这行的,听从长辈建议,懵懵懂懂的选了当时还算热门的工程造价专业,虽说学校没学到多少具体的东西,但也算是对工程造价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当然,当时对工程造价较为浅薄。认为无非就是算量、计价。晓风曾自认为造价之路应该会很顺畅,因为晓风对数字比较敏感。

奈何初出茅庐,没有过多选择的权利,只好去项目上打杂、跑腿。浑浑噩噩的在项目上待了两年,人微言轻,当时和外界交流不多,只是感觉好歹是专业出来的,不甘心一直在底层苦苦挣扎。萌生了“先立足,在择业”的念头,至少先站稳脚跟,可以养家糊口,在考虑其他。于是开始了以考促学的考证之路,15、16年考的二建,考过二建发现二建太普遍,连财务的大姐几乎人手一本。

同时期选择IT行业的同学早已拿到高薪,在外跟项目的同学们也有不菲的收入。选择大于努力,晓风曾经也搞过副业,由于见识浅薄,最终无疾而终,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当年儿子出生,白白浪费了对孩子的陪伴时间,使当时的晓风幡然悔悟,人很少能挣到认知之外的钱。

回顾以往,感觉各个时期的自己当时是那么天真、浅薄。若晓风高中时期好好读书,应该会有更多的选择,应该会选不一样的路。现在尽量努力奔跑,只为追上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所有的逆袭,都是有备而来。

痛定思痛后,一心想提升一下自己,正好17、18两年有大学同学接连考过一建、一造,于是果断报名,考试。满身心投入一建考试中,当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通过一建以考促学,弥补专业知识的短板,最好顺便取证,当时一建证书还没有如此泛滥,19年公司只有晓风一人通过。

孤独的备考路上,晓风也曾摔的头破血流,走过各种常见的弯路,也听到过好多否定的声音,诸如:他又不是土木专业,想考过一建,可得考几年了等等。过程的崎岖和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所幸坚持了下来,侥幸通过。

取证不过是平时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罢了。最大的收获是以考促学,以学促用的良好学习心态。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在日益精进的路上走的每一条弯路,都是在为成功积蓄的能量

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努力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咱们以后如果要在土木行业圈混饭吃的人,不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如何,想得到更多相关行业前辈的认可,或者日后有更多的选择的余地,终归是需要两本证书傍身。证书本身不会改变什么。顶多有个补贴的钱。关键在于能检验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力。

现在行业外的人好多朋友。找我咨询建筑类东西,例如:盖房子简单设计;验房时发现的问题;前两天有位大哥找我交流建筑风水;律师朋友咨询建筑相关专业知识等。可能是晓风通过不断汲取知识过程中,被很多朋友所认可了。

证书之外,打铁还需自身硬。晓风目前在小县城的小施工单位,虽然挣钱不多,但接连考过一建后,选择变得多一些了,接触到相关行业的朋友的层次也是越来越优秀。

近几天和几位朋友交流,证书多了也迷茫。今后该考虑,如何更好的踏踏实实干点儿实事了。唯有自身强大,才不会被随意践踏。

所有的幸运,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笔。越优秀的人,越努力。

在备考学习的路上走的久了,会发现,在日益精进的路上,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大隐隐于市的IT大咖蛋总;水利行业专家罗总;造价行业专家杨总;造价行业知名、资深专家凡一老师等等,大多都不缺物质基础,有的朋友是为了情怀而考试;有的是为了以考促学,以学促用而考试;也有得是因为公司需要等等,正是有优秀的你们风雨同行,一路上才让我们这些后进末流,走的如此坚定、从容。

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称王。

考过造价与监理的建造师,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已走在了专业精细化的王路上的。不论考什么证,考多少证,只要始终保持学习的心态,深耕主专业,一个阶段,三年、五年、十年前后,总会收获到主专业小有成就。三年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就该开始努力了,“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称王”

所有的逆袭,都是有备而来;所有的幸运,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笔。越优秀的人越努力。

先不说晓风写的内容质量如何,偶尔写一写,念头通达了许多,思路也比以前更加明晰,你也可以定期写写自己复盘总结,总结一下得失,有助于明年的复习备考。

磨刀不误砍柴工,低头努力的同时,也要抬头看路。思维方式或者备考初期方向偏了,绝对起到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