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桥》为何会成为白蛇传传统名戏?电视剧改编到底遗憾在哪?

 白学会 2023-11-12 发布于甘肃
《白蛇传》作为戏曲舞台上的经典保留剧目,有一出《断桥》堪称全剧的灵魂。《新白娘子传奇》按照传统戏曲的演法,在杭州断桥实地取景拍摄,上演了这出名戏,但又跟戏曲不完全相同。
再说白氏在洞思忆汉文,终日悲戚。小青近前劝道:“娘娘且免忧愁,待小婢前去金山寺打听相公消息,再行计较何如?”白氏点头依允。小青遂即驾云来到金山,摇身一变,变作飞蛾,飞入寺内,尽知汉文的情由,忙即飞身回转清风洞,将法海令汉文回杭州的情节细细述与白氏知道。白氏听见大喜,连忙同小青出洞,驾云往杭州而来。
小说里白素贞和小青逃回清风洞后,过了好几天才打听到许仙的下落。而电视剧里白素贞对小青进行了一个简短的疗伤之后就匆忙赶去杭州寻找许仙。
此时许仙被一个小沙弥放出金山寺,回到镇江保安堂不见娘子,决定外出寻找。但许仙并不知道娘子身在何处,白娘子也只是猜测许仙找不到她们会回杭州。这就让夫妻俩在断桥的重逢有些过于巧合:
既然许仙还能回到镇江的保安堂,为何白娘子不先回去等他呢?而小说里有法海事先安排许仙回杭州的情节做铺垫,就比电视剧更合情理。
二妖在云端,看见汉文行到杭州,地名叠木桥,遂即按落云头,一路迎来。叫声:“官人何往?”汉文举目一看,惊得魂不附体。
《断桥》这出戏最早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曲《雷峰塔》,而电视剧参考的蓝本小说《雷峰塔奇传》诞生于嘉庆年间。但《雷峰塔奇传》却没有沿用前作的“断桥”之名,将这出戏命名为《叠木桥两怪叙情》
叠木桥”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作者如此改名毫无来由。所以电视剧没有采用小说中的地名,强调断桥“桥未断情未断”,并在重逢前分别展示了夫妻俩的心理状态,做足了铺垫。这才安排了一段“双向奔赴”的浪漫邂逅。夫妻俩久别重逢的喜悦烘托得酣畅淋漓,比小说里的描写更触动人心。
白氏泪流满面,叫声:“官人,你听信邪言,疑妾为妖,妾共官人结发以来,数载经营,赞成家计,纵使妾果是妖,并无害你身体分毫,官人请自三思。”汉文道:“我今已出家了,你不须再来缠我。”白氏冷笑道:“官人,你真呆了。你要出家,许家宗脉责谁传续奉祀,且腹中孩子是你的骨血,官人纵不念夫妻之情,亦须念父子之爱。”说罢,悲啼起来。
在传统戏曲里,《断桥》这出戏被认为是人物形象刻画最为突出的一幕。白素贞的柔情,许仙的摇摆,小青的刚烈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其中有个重要的转折点就是小青对许仙恨之入骨,挥剑刺杀。白素贞挺身相护,拦在小青和许仙中间左右为难,不得已说出真相。这一幕在原著小说里并没有。
汉文被他抓着根头,半晌无言,又想起数年恩爱,心中有些不忍起来。小青近前叫道:“相公不须过疑,小姐因重名节,不肯失身他人。因你游玩金山,几日无见回家,主婢二人放心不下,亲往金山寻访相公。不料水涨,镇江满城受难,幸得我们同在金山,不致葬于鱼腹;但家园崩塌,我们进退两难。因前年相公在苏州受罪时,小姐私寄有数百金在杭州李姑爷处,如今思量无策,要回杭州,且喜天幸此处遇着相公。万望相公转回心意,不可辜负小姐一片苦心。”
小说中的小青并没有表现出对许仙的恨之入骨,只是在一旁做说客,撮合许仙和白素贞重归于好。而电视剧里吸取了戏曲的处理方式,演出了小青挥剑刺杀许仙的一幕。
但在传统戏曲里,白素贞就此对许仙说出真相,许仙也坦然地接受了白素贞。夫妻俩从此心无芥蒂,感情得以升华。
可电视剧里白素贞为了躲避小青的追杀,带许仙瞬间转移——这不是光明正大地挑明了自己的异类身份?会不会让许仙更加惧怕?而且白素贞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施展妖法,凭空消失,会不会被西湖的游人发现?这都有些不合常理。
这么一闹,白素贞终究还是没能把自己的蛇妖身份告知许仙,只以小青的心软终结了这场冲突,使得这出戏失去了戏曲舞台上的精髓,有些虎头蛇尾。
汉文听罢,不觉心酸,叫声:“贤妻,愚夫一时蒙昧,误听秃驴邪言,错疑贤妻,望贤妻恕罪!”白氏牵住汉文的手,叫声:“官人若肯回心,不致妾有白头之叹,就是官人的仁慈了,何罪之有?”
夫妻俩重归于好的情景,电视剧更符合原著小说里的描述。可见导演在这出戏的编排上综合了戏曲舞台的艺术效果,但又没有做得很到位,有点遗憾。
汉文大喜,叫声:“贤妻,我们如今要栖身何地?”白氏道:“官人,我们现有银两寄在李家姑丈处,如今同去他处,将银两图个生计,将来再作商量何如?”汉文道:“贤妻主意不差。”于是三人同归钱塘。这一去,有分教:亲上加亲,仇里添仇。
“断桥重逢”这场戏虽然在第20集上演,但应该是电视剧的第一位编剧贡敏离开之前就已经写好的,在剧组赴大陆实景拍摄时与“游湖借伞”的经典桥段一同拍摄完成。而当“断桥重逢”落幕之后,电视剧再次更换了第三位编剧方桂兰。这位编剧的风格又与第二位赵文川发生了极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就从许仙回到姐姐家开始:
且说许汉文被白氏小青两妖一敲一击,依旧相认,同归钱塘,搭船来到李家。正值公甫立在门首,汉文走到面前,公甫满心欢喜,连忙进内,叫声:“贤妻,你兄弟回来了。”许氏娇容听见,满心欢喜,三脚两步步出厅来,看见汉文同二个标致妇人立在厅前。汉文上前拜见姊姊。许氏道:“恭喜兄弟今日回家。这二个妇人是谁?”汉文道:“一个是弟妇白氏珍娘,一个是使女小青。”许氏道:“原来是妗娘。”白氏小青亦上前见礼。
小说里许仙与姐姐重逢的情景跟电视剧演得所差无几,但电视剧此处并没有李公甫出场,却另外引出了蜈蚣精作怪的“无头公案”。
大家坐下,叙了一番离别之情。许氏道:“兄弟,自你问罪出门去后,我晓夜难安,幸喜去冬接你消息,寄下银两,方知兄弟在苏如意。后来又闻缘事再配镇江,使我喜变为愁,今日且喜夫妻双双回来,莫大之幸。”汉文正要回答,白氏恐他言语不对,忙向前应道:“姑娘,只因前年苏州当值,祖师圣辰,例应供列宝玩,是奴将先父遗下的宝器取与官人排设。继因官人生辰,复排厅中,不知何处强徒见宝动心,冒认引官,屈打成招,问罪镇江。奴只得收拾银两,托寄尊府,追随镇江服事。官人因元旦游玩金山,被妖僧法海所愚,要削发出家。奴家闻知,同丫环前去金山寻回官人,谁知镇江水涨,满城浸没,幸蒙天庇,奴在金山免获于难。今同官人回来,暂借姑娘尊府权且栖身,再作别置,望姑娘俯允。”许氏道:“兄弟,妗娘如此贤德,世间难寻,劝你休作无情之人。只是愚姐屋房狭小,姑且暂住若何?”公甫道:“不妨。此隔壁有二间房屋,甚然宽大,现在要卖,待我向他商议定价,以便成交。”汉文听罢大喜。许氏即去治酒接风,分作两席,公甫同汉文在厅上,许氏同白氏、小青在房中,席中言谈,方知王员外已经身故,汉文想着前情,不胜感叹。及至席罢,公甫收拾外房暂与汉文等居住一宿。
注意:原著在这里提到了许仙的师傅王员外已经病故。但电视剧由于更换了编剧,王凤山只在前三集出现,后面就只字未提,是个遗憾。
小说里这一大段叙旧在电视剧里并未呈现,电视剧却在当天晚上补足了之前“断桥重逢”遗留下来的遗憾:白娘子向许仙坦白真实身份,许仙坦然接受了白素贞是蛇妖的事实。这段倾诉以唱段加对白的形式展现,跟小说有了很大的区别:
为什么导演没把这一段安排在断桥之上呢?大概是断桥实景属于外景拍摄,不便于呈现这一大段的对白和对唱。所以将这场戏分流到当天晚上,作为内景拍摄。
原来前世姻缘定,莫怪今生总痴情。百年胶漆初心在,此生终不负卿卿。
许仙真情告白的这句唱词源自于清代方成培的戏剧《雷峰塔》的第十八出《疗惊》:
【琥珀猫儿坠】〔生〕吓得我魂飞魄散,一命料难留。〔旦〕许郎啊,奴家在此。〔生〕呵哟,战笃速的,一见真成宛转愁。〔旦〕阿呵呀!许郎!芳盟没齿结绸缪,休忧,和你恩爱夫妻,总恩情如旧。〔扶生下介〕药杵声中捣残梦,(李 洞)此生终不负卿卿。(油 蔚)百年胶漆初心在,(白居易)夜半人扶强起行。(无名氏)
但最初的来源其实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油蔚的诗歌:
白居易《予与山南王仆射起、淮南李仆射绅~举之、公垂二相公》:
故交海内只三人,二坐岩廊一卧云。老爱诗书还似我,荣兼将相不如君。
百年胶漆初心在,万里烟霄中路分。阿阁鸾凰野田鹤,何人信道旧同群。
油蔚《赠别营妓卿卿》:
怜君无那是多情,枕上相看直到明。日照绿窗人去住,鸦啼红粉泪纵横。
愁肠只向金闺断,白发应从玉塞生。为报花时少惆怅,此生终不负卿卿。
电视剧的编剧引经据典,对古诗词的巧妙引用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内涵,丝毫不逊色于戏曲舞台的呈现,算是彻底弥补了之前的遗憾。
那么电视剧接下来为何要加入一段蜈蚣精作怪的“无头公案”?这一段在原著里到底有没有依据呢?我们下一讲接着讲。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有关《新白娘子传奇》原著的讯息,可以关注博主出版的精品图书《青城山下白素贞:揭秘白蛇传》有更为详尽的解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