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对未按时支付的利息(含罚息)按逾期罚息利率计收复利,有违公平

 望云1120 2023-11-1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来源:上海高院

上海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

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十大典型案例

(第四批)

案例七

某银行支行诉某医疗技术发展公司等

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案情简介
2020年4月,某医疗技术公司通过某银行网上银行自主办理了经营快贷业务,并网签了《经营快贷借款合同》。合同约定罚息为:借款到期(含被宣布提前到期)未按约偿还的,贷款人有权按逾期罚息利率计收罚息;对未按时支付的利息(含罚息)按逾期罚息利率计收复利。借款到期后,医疗技术公司未按约归还本金及相应利息。某银行支行遂起诉请求医疗技术公司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复利等。
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经营快贷借款合同》中关于罚息部分按照罚息利率计收复利的约定,逾期产生的逾期利息已经高于正常期内借款利息,其本质是一种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已具有违约惩罚性质,再以此为基数计收复利系双重惩罚,有违公平,故应以贷款本息之和为基数按照合同约定的逾期罚息利率计算逾期利息。据此,法院驳回了某银行支行要求某医疗技术公司支付复利的诉讼请求。
典型意义
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是目前多数小微企业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企业发生逾期还款时,已经依据合同约定要求企业支付利息和逾期利息,银行的损失已经获得相应的补偿,故银行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对逾期罚息计收复利,既无法律依据,又违背公平原则和补偿原则,会给借款人造成较重负担。本案中,法院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驳回了银行要求支付复利的诉讼请求,促使民营企业能加快恢复经营以偿清欠款,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