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为何能全歼黄百韬兵团?老蒋和刘峙功不可没!

 白衣钱子 2023-11-12 发布于辽宁

在淮海战役的一开始我军的作战目标就是先打拖后在碾庄的黄百韬的第7兵团。在最开始华野的的作战计划是集中——1、2、6、9、11(中野)、12和鲁中纵队共七个纵队,主攻新安镇消灭黄百韬兵团,并以4、和11纵南北对进,突击运河车站,分割黄百韬、李弥兵团的联系。

可黄百韬作为国军中的猛将,之前多次从我军的包围圈中逃脱自然对战场有自己的敏感度,在了解到我军计划很可能是自己以后。黄百韬自然不肯坐以待毙,急忙命令部下撤退,而因为我军因为距离较远,眼看这块到嘴的肥肉就要逃跑的时候,这块肥肉居然停了下来在新安镇莫名其妙停了2天。

这也让我军的以抓住这宝贵的2天时间,追上并包围黄百韬。

国而导致黄百韬停留的始作俑者,正是徐州剿总司令官“佩奇”刘峙和老蒋。

可为何在我军追兵在后的时候刘峙和老蒋,却命令黄百韬故意“等候我军两天”,坐视黄百韬被包围呢?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为何能全歼黄百韬兵团?老蒋和刘峙功不可没!

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

刘峙老蒋做局坑黄百韬

最开始意识到我军可能要南下进攻徐州的时候,刘峙下达命令各部抓紧时间收缩防线,具体为:

徐州以两个军固守(李弥所部);拖后的黄百韬兵团快速撤到运河西岸,海州方面李延年的第9绥靖区和44军撤至新安镇归黄百韬指挥;邱清泉兵团在永城、砀山集结;李弥兵团在灵璧、泗县集结;孙元良兵团从豫东撤退到蒙城集结。

这样,将原本一字型的“一字长蛇阵”改变为沿津浦线两侧布防的“长字蛇阵”,企图依托纵深和火力优势机动防御,而且黄百韬兵团还处于距离我军最近的殿后的位置。因此在徐州开完会的时候,黄百韬在5日立马回到了新安镇,着手指挥和布置自己的四个军向运河西岸的碾庄地区转移。

当黄百韬回到新安镇布置转移时,早就之意识到我军到动手的他将所属的63军布置在新安镇、25军在阿湖、64军在高流、100军在瓦窑,从地图上看7兵团的各军相距不过二三十里,而我军的追击部队尚在百里之外,如果立刻渡河,是可以从容脱身的。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为何能全歼黄百韬兵团?老蒋和刘峙功不可没!

粟裕在华野内部讨论如何进攻黄百韬

但就在黄百韬准备发布命令的时候,淮海战役最搞笑的一幕出现了。

刘峙在5日、6日连下两道命令:

将原来准备开往海州的第100军和驻海州的44军统归第7兵团指挥,并要求黄百韬一定要“安全”带这两个军以及李延年的第九绥靖区司令部向徐州撤退。

看到长官这般操作的黄百韬深知我军就在后面,拖后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于是对刘峙大声问道 “第9绥靖区究竟何时到新安镇?本兵团究竟何时撤退?” 。

而电话另一边的刘峙却支支吾吾手说不出时间,气的脾气暴躁的黄百韬将耳机直接摔在桌上,但上命难违他也只好在新安镇就地扎营,等待海州的李延年和44军到来。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为何能全歼黄百韬兵团?老蒋和刘峙功不可没!

在运河边的黄百韬

那为何刘峙一定要让黄百韬等待44军和100军以及第九绥靖区呢?

分析来看刘峙对黄百韬下达的是两个命令,第一是等44军和第九绥靖区,第二是等100军。

等44军的原因很简单的,那就是44军虽然是川军出身,但其军长王泉泽早就投靠了刘峙,当时海州地区盛产海盐,因此44军一直就是刘峙贩卖私盐和做生意的私兵,而且44军的眷属里面大多数都是刘峙的亲信。

在经历过海州撤退的国军将领李以劻的回忆录是这样记载:

11月5日晚,我(李以劻)正在和第九绥靖区主任李延年商量如何撤退的时候,一家盐店的经理唐某来见李延年,说刘峙有电报告诉他与李延年一道回徐州。李延年惊讶地问: “你怎么知道我要回徐州?”唐某说: “不要海州了。”原来,刘峙私下做盐生意,而李延年在当日深夜,才接到徐州撤退的命令。他大为不满地对我说: “刘经扶看钱财比国家的事还大,这样泄露军事机密,不败何待!”

因此刘峙让黄百韬等待44军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这支“私军”.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为何能全歼黄百韬兵团?老蒋和刘峙功不可没!

国军在运河边等了2天

而至于100军,则完全是老蒋的锅。

原来在10月底的时候,老蒋一直文蒋介石始终认为,粟裕的华野首选的攻击目标不是新安镇的黄百韬,而是在海州和连云港方向的第九绥靖区和44军部队。而为了加强第九绥靖的防守老蒋便命令最近的100军去加强海州防御,11月4日100军着急忙慌的奔赴海州,可在路上,当得知粟裕的真正目标之后,老蒋又在11月5日命令100军掉头回来并带上在海州的部队。

这一来一回,反复横跳,直接让黄百韬错失了2天时间。

老蒋和刘峙的反应都是过度紧张,要知道一开始我军的目标就是黄百韬,如果他要是清醒点,可直接让海州的100军和44军以及第九绥靖区直接从海路撤退,而黄百韬立刻渡过运河前往徐州。

如果是这样我军可能两头都顾不上——追补上上黄百韬,而且还导致海州国军可以撤退。

但历史没有如果,老蒋和刘峙不知道他俩的这个举动直接让黄百韬葬身碾庄。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为何能全歼黄百韬兵团?老蒋和刘峙功不可没!

黄百韬和兵团参谋长魏翱

黄百韬绝望被围

其实黄百韬当时也知道情况危急,但老蒋和刘峙让他等待,他也只能被迫原地停留。当然这事也怪黄百韬,当时让也是乐观的认为44军和100军毕竟都是军队,速度快一点还好是能在我军追兵过来前赶上的。

可强如黄百韬,却不知道,当时退回来的可不仅仅是这两个军而已。

原来国军但凡放弃一座城市的时候,撤退已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几乎这个城市们既得利益者与人才的大迁徙。从海州过来的可仅仅是军队,还有庞大的逃难人群,除了在海州已经提前上船的盐务、司法、商业、学校等部门的少数人员之外,大量的国民政府行政人员和随军眷属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里面,其序列包含:

第九绥靖区司令部和直属队,第一挺进支队,第四十四军军部,行政区专员公署,各县县政府,还有被裹挟的大批的学生和商民。

一路上队伍熙熙攘攘,争相夺路,队伍前进秩序堪称一次逃难。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为何能全歼黄百韬兵团?老蒋和刘峙功不可没!

正在撤退的国军

无独有偶杜聿明在指挥徐州大撤退的时候,也是被老蒋强制命令要带着徐州百姓一起撤离,很么学生、商人、医生、护士和政府官员全部一窝蜂的跑路,涌在公路上的人群都把自家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的车挤到了旁边的农田里面去,狼狈不堪。

话说回来,可能当时的黄百韬如果知道他等的是这样的军民混杂而行进缓慢的队伍,会不会立马掉头就跑。

当然身处新安镇的黄百韬在6日晚上,还是等来了从海州过来的“庞大队伍”,为此还把跟随过来的是视察官李以劻以及第九绥靖区主任李延年叫过去商讨对策。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为何能全歼黄百韬兵团?老蒋和刘峙功不可没!

李延年

黄百韬看到两人进来以后,也顾不上寒暄,开门见山道:

陈毅的部署(国军还以为是陈老总亲自指挥作战,可见其情报水平确实堪忧)是先打我兵团兵团,现在情况非常不利,一旦华野追上来,我军这个行军速度可能到不了徐州就会被包围

我现在已经命令陈章的63军强度的运河,但时间还是太迟的,希望大家抓紧时间组织撤离。

在交代完情势的最后,黄百韬还罕见的喷了对其有知遇之恩的刘峙和老蒋“正是将帅无才,累死三军,这次会战如果垮掉,就什么都输光了。”

可很显然,黄百韬还是低估了我军追击的速度。

到了11月6日午夜,我军的先头部队早就摸进了7兵团外围的郯城。黄百韬只能再次找到二李,让这两人赶紧出行前往徐州。这倒不是黄百韬真的为这两人的生命安全着想,而是想和让其赶紧回徐州报信,走的时候的黄百韬还特地叮嘱李以劻说:

“请你告诉刘总司令,要其他兵团快点集结,迟了就会误大事。如果我被包围,希望别的兵团来救。古人说:胜则举杯相庆,败则出死力相救,我们是办不到的。这次与以前的战役性质不同,是主力决战,关系到存亡。请你面报校长,我黄某受知遇之隆,生死早置之度外,我临难是不苟免的,请你记下来,一定要转到呀!”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为何能全歼黄百韬兵团?老蒋和刘峙功不可没!

李以劻

由此可见此时的黄百韬已经是已经意识到7兵团将面临灭顶之灾。而事实也果真应验了他的想法,华野在攻占郯城后,立马攻击在窑湾的63军,同时13纵也急行军到达曹八集阶断了黄百韬的退路,黄百韬兵团彻底被我军包围圈。

搞笑的是,黄百韬在11月5日和6日等待老蒋和刘峙命令的时候,居然没有想过要在运河上再架设一座桥,以渡过大军。以至于在撤退的过程中,一个兵团再加上随军眷属和、成百上千辆的汽车都挤在了河边一时难以通过。

最终黄百韬就被这两位国军“战神”,稀里糊涂的围在了碾庄。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为何能全歼黄百韬兵团?老蒋和刘峙功不可没!

正在准备撤离的国军

雨田君说

很多人在评价淮海战役的时候,都说不是我军打赢的淮海,而是老蒋一手促成的,这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要知道在围歼黄百韬7兵团的过程中,明眼人都知道黄百韬遭遇攻击的态势已经明朗的情况下老蒋和刘峙竟然让黄百韬等2天的时间,以的一个兵团代价去等待一个军。老蒋或许不知道,正是由于黄百韬兵团的被歼,从而也导致了国军在淮海的连锁溃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