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年代吉林市松江路上不仅有雾凇美景,还有人在捡“天然肥料”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11-12 发布于吉林

自丰满电站建成后,在吉林市冬季江面上兴盛多年的季节性冰上客栈——水院子,消失成为历史。由于上苍转而恩赐给吉林市以不冻的江面和雾凇奇观,作为水院子景观消失的补偿,从四十年代至今,八十个年头里,一夜北风过后,万树银装素裹,琼花在玉树枝头盛开,冬季奇观,引得无数游人不畏奇寒,流连其间。

早在解放前流传下来的一些黑白照片中,已见到当时还被叫作树挂的雾凇身影。如1941年拍摄于临江阁(珲春街南口路西,曾为市纪检委办公楼)与伪满营林署一带江边的雾凇,还有拍摄于江沿天主教堂门前的雾凇。遗憾的是这些照片受时代影响,都是黑白照,雾凇通过色彩对比——映蓝天、衬街市的无穷魅力还未能尽数展示。目前我看到最早的一张有雾凇的彩色照片是在1959年发行的《吉林》画册之中。

虽不确定具体的拍摄时间,但从画册发行时间判断,照片至少拍摄于1959年年初,照片场景是在吉林市松江路上。虽为后期上色,但背景中如玉绦银链一般的美丽雾凇,在晴空、阳光的掩映下,显现出别样的妖娆。也难怪原配文字说明用了“星光闪烁白银树”这样诗情画意的字眼儿。然而就在这幅美丽画面之中,身着红、绿棉袄的两个女主角正在进行什么劳动,却让一些现在的年轻人有所不解。

虽然是吉林市最重要的一条道路,但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道路上仍有浮雪和车辙印,两位女主角用一个小锹和土篮配合,显然不是在进行需要有“兴师动众”阵仗的清雪劳动,也不是在向路面撒炉灰渣防滑的好人好事。好在经历过那个特殊时代的人却一眼就能看出,这两位女主角应该是在捡拾路面上的马粪。

在吉林市解放初期,市区路面行驶的车辆中,马车占比极大。以1948年为例,当时全市有车辆合计1586辆,其中:小汽车32辆,货物汽车(含军用)82辆,客货汽车69辆,三轮车606辆,马车797辆——马车数量占全市各种车辆的一半以上。甚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区道路上,马车也并不罕见。大量的畜力车行驶,道路上便经常可以看到遗留下的马粪蛋。这种现象既不卫生,也在特定时期“浪费”了资源。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市区中小学学生对农业生产大多并不陌生,除直接去农村进行支农劳动外,冬季放寒假时,一些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加“积肥运动”,要求学生搜集一些马粪,上交学校,再由学校统一交给农村,用作肥料(当时的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量不大)。因此数九隆冬,许多街道上都能看到“全副武装”——拎铁锹,挎土篮子的学生拣马粪。尽管防寒措施简单,孩子们冻得直流鼻涕,可一看到冻粪蛋,都兴奋得跟拣宝一样。他们将收集到的粪蛋收集起来,送到学校过秤,领到标有斤数的“粪票”,到开学时交给老师,成绩突出的还会得到奖励。

由于校园里的堆粪等同于堆肥,开春后,即便堆肥被运走,堆肥处仍会留有刺鼻的味道,一般要到夏天几场大雨冲刷后,情况才有所好转。这也成为几代城市人最为特殊的历史记忆。

作为七零后,虽然在市区里见过马车,冬天时也在道路上踢过冻得当当硬的马粪蛋,但我没有假期交马粪的经历。于是第一次在《吉林》画册见到这张雾凇照片时,我曾草率地认为两位女主角是在扫雪。其实直到现在,这张照片最吸引我的要数拍摄地点——图片中临街建筑的正门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拱门,不是老水利局或老儿童医院,也不是临江阁或伪满营林署,更不是张连山旧居或市委办公楼。那个带有拱门的建筑到底是哪里,恐怕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明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