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寒欲雪,围炉煮茶

 与春天同行 2023-11-12 发布于甘肃
图片
人间忽晚,天地清寒。寒风凄凄的日子里,总是格外贪恋人间的一味暖。此时,应顺应时序,收敛拼搏的锋芒,放缓前进的节奏。负暄品茶、闲读喝茶、静坐悟茶,均是此间风雅。慵懒闲适总少不了一盏茶,天愈寒,茶愈暖。岁寒,宜茶。
图片
负暄品茶
早年间,每至冬日,乡人最幸福的事儿,就是蹲墙根晒太阳,也叫“晒暖儿”,袖着手、眯着眼,或转过身,弓着背,暖洋洋,痒酥酥,直至饭点或太阳落山才起身。
在古时,人们也爱晒太阳。只是,古人的叫法很文雅,晒太阳叫“曝日”,或“负暄”。东晋名士陶渊明就把晒太阳称作快乐、幸福的事。“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图片
如今,有间独立茶室,冬日暖阳可洒进来,一边沐着暖阳,一边煮茶品茶,便是值得知足之事。那些为柴米油盐疲于奔命的日子,总要适时的停一停,在一杯杯茶里,咂摸出生活的滋味来,卸下身心的疲惫,拂去心灵的尘埃,然后满血复活,蓄势待发。
晴好的日子里,邀三俩好友,围桌而坐,桌上清玩绿植,小食几盘,壶里热茶不断,闲话清谈,悠闲自得,不去谈事业,谈理想,谈远方,而是尊重地享受于当下,便是对这一年的奔忙最好的告慰。
图片
闲读喝茶
茶与书是本家,两者不可分离。一手执书卷,一手捧热茶,便是人生快意事。
人到中年,不再喜欢热闹,不再向往繁华,而是喜欢一个人,做些不带功利性的事。读不功利的书,喝没有目的的茶,如此,才感觉生活都透气了。
有人说,人到中年,才是最好的年纪。见过是是非非,经历起起落落,尝过个中滋味,此时才真正抵达成熟。比起年轻时没有眉目的忙碌,没有意义的社交,人到中年,明白了取舍,懂得了沉淀,学会了用闲时来滋养自己。
图片
茫茫人海,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或平凡或伟大,或厚重或浅显,书写着每个人的独特一生。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一盏茶,或清冽或舒爽,或醇厚或恬淡,浸泡着每个人的百般滋味。
读无言书,喝不语茶,读的是心境,喝的是人生。一书一茶,浅笑安然,便能通透回答,余生最好的活法。
图片
静坐悟茶
岁寒,静。插一枝冬梅,留香于室,泡一壶热茶,茶烟氤氲,茶香与花香淡淡交融,岁暮迟缓,帧帧如画。一人,一茶,一世界;一沉,一浮,一人生。
品茶与修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佛教中有“茶禅一味”之说,“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一味”之说则是指茶文化与禅文化有共通之处。这个共通之处就在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茶,品人生沉浮;禅,悟涅槃境界。
图片
清朗静夜,明月皎洁,独坐案前,静坐内观,品茶悟道。在清冷的时节,茶意最清醒。人生如梦一场,转眼又是雪落时节,青檐上,旧梦随雪落尽;寒窗前,往事如烟淡去。这一生,总向归途前行,边走边遗忘,边走边释怀。等到霜雪化作春泥,又是明媚一春。人生得意须尽欢,何不煮茶邀清风,伴明月?
暮色寒,岁月深,小室炉火正旺,炉上茶汤正沸,晚来天欲雪,来饮一杯无?
来源:作者居雅,中式居住美学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