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不掌兵:桓温黜兵

 麦夏 2023-11-12 发布于江苏

“慈不掌兵”是一个流传甚广的统兵古训,意思是过于仁慈的人不适合带兵打仗。这个说法源于孙子所说的“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对待士兵过于宽厚而不能使他们行动听从指挥,或者因为偏爱而不能严格要求他们,那么这支军队就会像骄子一样不堪用。

然而,“慈不掌兵”并不意味着带兵之人必须冷酷无情。事实上,真正的领导者需要平衡慈悲和纪律之间的关系。他们需要在关心士兵的同时,保持对军队的掌控力。

以东晋将领桓温为例。他在带兵时也遵循了“慈不掌兵”的原则。有一次,他的部下犯了错,他不仅将犯错的部下斩首示众,还下令让全军将士围观行刑。通过这种方式,桓温让部下知道他的纪律严明,不容侵犯。

然而,桓温并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他在平时也会关心部下的生活和需求。比如,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士兵穿着单薄的衣服,当即把自己的棉衣送给了他。通过这种方式,桓温既展现了他的慈悲心,又保持了对军队的控制力。

“慈不掌兵”是一个提醒人们带兵需要平衡慈悲和纪律的原则。真正的领导者需要在关心士兵的同时,保持对军队的控制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带领军队取得胜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