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肺炎日】咳嗽咯血?警惕肺炎支原体带来的隐匿杀手——血栓

 在有意无意之间 2023-11-12 发布于辽宁

图片

肺炎是世界范围内多发而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对儿童的危害尤为严重。肺炎可以由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引起,今年肺炎支原体的流行高峰造成了数量庞大的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儿童。

女孩小丽(化名)上周因“发热、咳嗽9天”,呼吸费力而被送往当地医院,给予头孢噻肟和阿奇霉素5天,仍未见好转,持续体温升高,医生发现小丽胸片里的肺部感染阴影出现了明显的加重趋势。随即转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病区进一步诊治。病原很快找到是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最近病区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明显增多,小丽只是其中的一个。

开始治疗还是很顺利的,调整抗生素至米诺环素,配合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以及积极的气道清理治疗,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处理,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体温趋于正常。

图片

但住院一周后,小丽却突然出现了严重的咳嗽加剧,并咯血了!

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图片

胸部CTA(心肺大血管CT)告诉了我们结果:支原体感染可能引起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凝血病)和血栓形成(thrombosis),主要累及深静脉、肺和脑等重要器官,小丽出现了肺栓塞

图片

随即,呼吸科治疗团队调整了抗凝治疗方案,并且安排了DSA造影下进行血栓栓塞的评估。结果如下:

图片

在造影中,血管介入医生同时进行了血栓清除术。治疗后,小丽的肺栓塞症状有好转,局部肺野阴影有明显改善,血栓治疗过程还在继续,小丽目前仍在康复中。

有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和“血栓”

Q1:为什么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凝血障碍,导致血栓?

肺炎支原体相关血栓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肺炎支原体直接破坏、产生毒素、免疫介导等机制均相关,肺炎支原体可产生细胞因子影响局部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通过免疫调节机制造成全身高凝状态,导致局部血栓形成是可能的因素。“Virchow”三要素被认为是深静脉血栓和急性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

图片

Q2:血栓形成会造成哪些临床症状?

栓塞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不同,涉及的部位包括上下肢、肠系膜、脾、肺、脑等,血栓形成常表现为栓塞部位的肿胀、疼痛。动脉血栓可表现为动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皮肤苍白、皮肤发凉等,因为缺血缺氧导致栓塞脏器出现明显的功能异常。

图片

此例病例中,肺栓塞也是进展极其凶险的,且治疗难度大的栓塞问题。肺栓塞的症状也可不典型,较小栓子的表现轻微,不易与原有肺炎症状相区分,容易漏诊。大面积栓塞可引起突然胸痛、喘息、气促及咯血等,严重肺动脉血栓栓塞表现为突然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胸痛等。

Q3:出现血栓栓塞如何治疗?

图片

首先积极控制原发因素,如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的栓塞,在疾病早期需要积极的调整敏感的抗生素,并有效控制过敏的免疫炎症。血栓形成后治疗方案主要分为溶栓和抗凝两大类,抗凝治疗通过抑制血栓的扩展,使内源性纤溶物质溶解血栓,抗凝常用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华法林。高危栓塞患儿,则建议积极行抗凝、溶栓、手术或多学科协作造影介入等措施治疗。

Q4: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凝血障碍血栓如何预防?

首先做好原发疾病的抗感染和抗过敏免疫反应的治疗,特别重视是一般治疗,预防血液高凝状态的产生,充分休息和能量摄入,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有高凝状态并禁食者,需充分的补充水和电解质。

还有重要的是,关卡前移,进行高效的监测,提前预判和诊断出现栓塞的早期征象。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出现持续发热、胸部影像学提示大叶均匀一致高密度实变或胸膜下楔形实变时,需警惕本病的可能;发生胸痛和/或咯血,D-二聚体≥5mg/L(正常参考范围0-0.55mg/L)有助于诊断,CT肺动脉造影(CTPA)显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远端血管分支减少或消失不显影、肺楔形病变可确诊。

主要参考文献:

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陆权.等. (2023).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1(3), 196-202.

Ÿ   胡杨, 刘春峰. 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肺外并发症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J] .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1,28 (01): 7-11.

Ÿ   张育才, 孙汀. 儿童肺炎支原体相关凝血功能障碍与血栓形成 [J] .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1,28 (01): 16-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