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的纷争】07-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投魏拒秦

 金色年华554 2023-11-12 发布于江苏

晋出公姬凿非常生气。

以前这些家族虽然不把国君放在眼里,但该走的流程还要走一下,该遵守的规矩还是会遵守,就算是相互攻伐,也总有一方打着公室的旗号行事。

现在可好,你们说打就打,打完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把人家全族给灭了,人家的地盘你们说分就给分了,你赵、魏、韩三家眼里还有我这个国君吗?

于是,晋出公发出檄文,向齐、鲁两国借兵,要攻打赵、魏、韩三族。但没想到,他的兵还没借来呢,这三家就携大胜之威反攻国都,晋出公只得仓皇出逃,最后病死在路上。

虽然说周王室随后便立公室子弟姬骄为晋侯,是为晋哀公。但晋出公逃跑以后,晋国其余的土地就已经被赵、魏、韩三家给平分了,只给他留下了国都绛地和曲沃两地,让他祭祀祖宗,收取赋税,勉强渡日。

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此时赵、魏、韩三家已经名为世族,实为诸侯,但毕竟还没有得到周王室的承认,所以对外的征伐、外交仍然要打着晋国的旗号,故称三晋,是为赵晋、魏晋、韩晋。

现在,到了盘点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赵氏在灭智之战中出力最大,当然获利最多,他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部分土地,并向东越过太行山,占有邯郸、中牟两地——这里的中牟指的是现在的河南鹤壁一带,而非郑州中牟县。

魏氏在此时的地盘就有点尴尬了,它西接黄河与秦相邻,上面压着赵氏,东面与齐相邻,下面一部分是韩氏,另一部分又越过黄河与楚相接。

韩氏最惨,仅占据现在的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一部分地区,也是北邻赵魏,西接秦国、东邻齐国、南至楚国,并且它怀里还抱着周王室洛阳和郑国。

从地理来看,魏、韩二氏所在之处简直就是兵家常说的死地,一旦发生战事,他们除了硬刚之外,完全没有任何战略纵深可供迂回腾挪——事实上,两百年后,秦灭六国之战中,魏韩两国也的确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

所以,赵氏就想灭了魏氏和韩氏。

公元前425年,赵无恤去世,谥号襄,故称赵襄子。

赵无恤生前因为自己以庶子之身而成为赵氏宗主,对哥哥赵鲁颇感过意不去,所以就想立赵鲁的儿子赵周为继承人。但赵周早夭,所以他又立赵周的儿子赵浣为嗣。

可问题是他自己有儿子。所以他前脚刚死,儿子赵嘉就驱逐了赵浣,自立为赵氏宗主。

但赵嘉也是个短命鬼,继位一年就死了。赵氏族人就说赵襄子本来就没打算立赵嘉做国君,再立他的儿子与宗法不合。于是就把赵嘉的儿子给干掉了,又迎回赵浣,拥立为宗主。

赵浣也想当个有作为的宗主,于是,他先把赵氏都城从晋阳迁到中牟,然后游说魏氏,想联魏灭韩,然后平分韩氏。

但此时魏氏的家主是魏斯。

魏斯是魏驹的孙子,他父亲早亡,所以早在二十年前,也就是公元前445年就从爷爷手中接过了魏氏宗主的重担。

另外,赵无恤去世后,按照替补规则,他即任了晋国正卿之位——虽然这个岗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但至少从名义上来说,他还代表着晋国行使权力。这也是赵浣想联合他灭韩的原因之一。

但巧的是,此时的韩氏家主韩启章也想联合魏斯灭赵,然后平分赵氏。

他们的提议被魏斯非常明确地拒绝了。

他对赵浣说:你就别打着分化魏、韩然后各个击破的主意了,因为你赵国太强了,所以我们两家都很清楚,跟你合作那就是于虎谋皮。所以,我是不会帮着你去打韩国的。

他又对韩启章说:你也别想着咱俩联合能干掉他赵浣,赵国太强了,所以这想法是不现实的。真要硬拼的话,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那不打架我们能干点什么呢?

魏斯就跟他们分析说:晋地被山带河,太过封闭,想要扩张就得对秦、齐、楚等国用兵。但如果咱们三家打来打去,互相拖后腿,那谁都别想发展。所以,咱们三家只有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才能有出路。

赵浣和韩启章都觉得这个魏斯说得挺有道理,很识大体,就彻底服气了。虽然说这哥俩还是有点不对付,但至少放弃了内斗,各自埋头苦干,继续向着强国霸业的目前勇敢前进。

但只有魏氏在魏斯的英明领导下,通过对外扩张,对内改革,走在了三晋的前列。

实际上,魏斯早在就任家主没几年,大约在公元前440年,就已经派兵西渡黄河,在少梁,也就是也就是现在的陕西韩城西南一带筑城,打算将此城做为魏氏在河西的军事据点。然后又派世子魏击去临晋和元里筑城。

这里的临晋在现在的陕西省大荔县一带,元里则是陕西省澄城县一带,翻开地图可以看到,这两个地方已经逼近陕西渭南了。

虽然说秦国此时的国都在雍城,也就是现在的宝鸡一带,距离前线还有几百公里,但黄河以西、北洛河以东的河西地区是关中平原最富庶的地区。

为了这个地方,秦晋两国如同拉锯一般你来我去已经打了一百多年了。

现在晋国已经瓦解,秦国更不可能放弃河西之地。所以面对来犯的魏军,当时在位的秦简公一方面派军迎敌,另一方面从华阴县东南附近,向东北穿越渭河,沿北洛河右岸北上修筑秦长城,以防止魏军进入关中腹地。

魏氏毕竟是渡河而战,虽然兵威强盛,但秦军得地理之便。并且秦简公为了抵御魏军,不但要求官吏配剑,还允许平民带剑,可以说全民武装,掀起了秦人的尚武之风。

所以,秦、魏两军在河西之地相持十余年,直到魏氏国相翟璜向魏斯推荐了卫国人吴起为将。

吴起,卫国左氏人,早先混迹于鲁国。

当时齐国攻鲁,鲁国的国君鲁穆公有心起用吴起,但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穆公就有点担心吴起会不会真心帮着鲁国。

然后吴起就把自己的老婆杀了!!!

鲁穆公倒也守信,直接拜吴起为将,而吴起也不负所望,率军大败齐军。

但问题是,干事的人整天忙于干事,背后却总有不干事的人挑毛病,吴起也不例外。

这边他刚打了胜仗,那边有人在鲁穆公面前说他当年师从曾参,但母亲去世他也不回去服丧,因此曾参跟他断绝了关系。如今,为了一个大将的职位,他居然杀死了自己的结发妻子。这绝对是一个小人!况且,小小的鲁国打败了强齐也未必是好事,有这个名声,各国都要来打鲁国了。

结果就是鲁穆公免掉了吴起的官职,这吴起也是有口难辩,刚好听说魏斯贤明,便来投奔。魏斯向李克征求对吴起的看法,李克说的很客观:

此人贪婪而好利。但在用兵打仗方面,就算齐国的司马穰苴(音“瓤驹”)也不如他。

说起这个时代的军事家,世人多知道吴起、孙武,但司马穰苴的事迹却很少听说。但是唐肃宗建武成王庙,内设历代十大名将,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五人,除吴起、孙武、白起和乐毅外,还有一个就是这个司马穰苴。

并且在史记中,孙子和吴起合传,而司马穰苴则是单独列传。可见在那个时候,司马穰苴的名声地位犹在孙子、吴起之上。

司马穰苴原姓田,因在齐过担任过大司马,故后世子孙称司马氏。在齐景公时,曾率军击退过晋国和燕国入侵之军。齐威王收集《司马兵法》,也把司马穰苴的兵法纳入其中。这个《司马兵法》深得司马迁推崇,称其“宏大广博,深远不可测度”。

魏斯也是个爽快人,一听这吴起比司马穰苴还厉害,便正式任命吴起为将。

公元前409年,时年三十二岁的吴起率军攻秦,连取五城。并且一直打到渭南附近,迫使秦军只退据洛河之西。自此,魏氏尽得河西之地,并在此设西河郡,由吴起担任郡守。

从此,魏军将秦国压制在洛水之西一条狭长之地长达八十年,使秦国彻底断绝了与中原的沟通。

要说这吴起在带兵打仗方面还真不含糊,身为主将,他能与士兵同食同住,一点也不搞特殊化——这种事情,说着容易,还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就放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当个村长就想住豪华办公楼的也大有人在,更何况是将上下尊卑视为礼法的那个时代。

更可贵的是,有个士兵得了毒疮,吴起竟然亲口为他吸吮伤口,将里面的毒脓吸出来。

但是,这个士兵的母亲吸说以后,却放声痛哭,有人奇怪的问她:你儿子不过是个士兵,人家吴将军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哭个什么劲呀?

这位母亲说:我不是为这个事哭。当年吴将军为孩子他爹吸过毒疮,他父亲打起仗拼命冲杀,最后就没回来。现在,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毒疮,不知道儿子会战死在哪里,所以我才哭的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