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相如教授治疗外感病的经验

 为什么73 2023-11-12 发布于北京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2023-11-12 17:01

感冒以打喷嚏、鼻塞、流涕、恶风或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楚不适或疼痛为主要症状。

感冒虽是小问题,但需要分清寒热,有针对性地治疗,可以及时治愈。若是不辨寒热,一味消炎退热,滥用寒凉,就容易导致感冒迁延不愈或是邪气入里,发展成肺炎、支气管炎等甚至其他更严重的病症。

01

感受寒邪(恶寒、辨别是否有汗)

感受寒邪引起的感冒,主要症状是怕冷、发热、浑身发紧或疼痛、鼻塞、打喷嚏、流清涕。这个时候,先要做的是区别一下身上有没有汗。用手摸一下皮肤,是干燥的或者烫手的,就是无汗;如果是潮润的,就是有汗。

二者皆因寒邪袭表,束缚卫气,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功能,则见恶寒;寒邪袭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则见发热;二者皆有恶寒、发热的症状。出现有汗、无汗的区别,与感受寒邪的轻重、体质的强弱有关。感受寒邪较重者易形成太阳伤寒证(恶寒无汗);感受寒邪较轻,素体脾胃虚弱,腠理疏松者易形成太阳中风证(恶寒有汗)。

图片

感受寒邪(恶寒无汗)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或肢体拘急、鼻塞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等。

寒邪束表,腠理闭塞,故无汗;寒邪束表,经脉不通,则见头身疼痛或肢体拘急;肺合皮毛,寒邪束表,肺气不利,故见鼻塞流清涕;

治法:辛温发汗散寒。

方药:轻者用葱豉汤(葱白、淡豆豉)加荆芥、防风、苏叶、杏仁;重者用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食疗:可以用生姜50克,煮水300毫升,趁热喝下。或用葱、香菜,煮水300毫升,加点胡椒粉,趁热喝下。然后盖被子睡觉2小时,出一身透汗,有可能感冒就好了。

中成药可以选择: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使外邪通过出汗而解。

图片

感受寒邪(恶寒有汗)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等,是素体脾胃虚弱,腠理疏松,感受寒邪较轻而表现出的证候。

素体脾胃虚弱,腠理疏松,卫不固外,营不内守,则见汗出;寒邪束表,经气不畅则头痛;寒邪束表,肺气不宣则鼻鸣。

治法:解肌散寒,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桂枝 白芍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食疗:用大米煮一小碗稀粥,趁热喝了盖被子睡觉2小时,全身出透汗就好了。

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颈项强直、头重而痛、肢体酸楚疼痛者,为外感风寒湿所致,治疗时可优选中成药九味羌活丸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若发热、头痛、四肢沉重或酸痛,还有胃胀、腹痛、呕吐、腹泻、身体乏力等,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治疗该类型感冒优选中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02

感受热邪(恶热、咽喉红肿疼痛)

表现:发热、有汗、不恶寒或反恶热,口渴、头痛、咽喉红肿疼痛,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

热邪在肺,热性显露,故见发热甚至恶热;热邪没有收引、凝滞之性,不会束缚卫气,故不恶寒;里热迫津外泄,则见汗出;热邪上犯清窍,则见头痛;咽喉为肺之门户,肺经至咽喉,肺热循经上扰,则可见咽喉红肿疼痛。

治法:清解肺热。

方药:发热不高,咽痛不甚,咳嗽为主者,选用桑菊饮;发热较高,咽痛为主,咳嗽不重者,选用银翘散。可选用的中成药是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

03

感受燥邪(干咳无痰、口渴咽干)

临床表现: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渴咽干鼻燥,舌红,苔薄白而干,右脉数大。

外感燥邪初期,病位在肺,易伤肺津。肺津损伤,影响肺的宣降功能,故可致咳嗽;肺津伤,则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口渴咽干鼻燥。津伤导致阴虚,阴虚可生肺热,所以可见舌红苔薄白而干、右脉数大等肺热之征。

治 法:清宣肺热,养阴润燥。

方 药:桑菊饮(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薄荷、生甘草、苇根)加沙参、梨皮之类;或用桑杏汤(桑叶、象贝、香豉、栀皮、梨皮、杏仁、沙参)。

本文整理自肖相如著《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

图片

肖相如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连续六届获“月犁传统中医奖获奖者”。出生于中医世家,酷爱经典,坚持临床,广拜名师。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位肾病学博士,我国中医肾病学科创始人时振声教授的首位博士,全国重点肾病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常委,获“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称号。
肖教授擅长治疗各种肾病、肾虚、疑难病,提出“整体功能代偿疗法”,可明显延缓病情,减少或脱离透析,治疗慢性肾衰逾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