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氏好家风 | 回忆乡村医生党峰云爷爷

 新父母在线 2023-11-13 发布于湖北

峰远迎朝阳,云清揽明月。广西北流市中部有一个土地贫瘠的小山村,大坡外镇高峰村马齐组,旧称马蹄冲。伴随着时代的浪潮和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马蹄冲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早已变了模样。常听人提及马蹄冲,马蹄冲以前有个党峰云,那是我的爷爷,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前有个赤脚医生党峰云,因党峰云而马蹄冲远近闻名。

公讳峰云(民国癸亥1923年-1979年),别字达云,职业:乡村医师,十五世祖英香长子1979年冬月,还在牙牙学语的我根本不懂慈祥的爷爷就这样撒手人寰离世了,小时候常听曾祖母和奶奶说爷爷的故事伴随着我成长。爷爷天资聪颖,家贫少读书,为人谦逊豁达,性情善良,乐善好施,不负达云其名。时年16岁到隆盛庆隆药材铺跟随清水口积丽村蓝公当学徒抓药学医,勤奋好学,钻研医术,并练就一手好字现尚存的墨宝仅剩他书写的《长生簿》

精研中医药,服务众乡邻

爷爷娴熟采挖炮制加工中草药,擅长疑难杂症等疾病的医治。解放后爷爷在建制南盛乡卫生所(南盛义信铺)与村医蒙敬光一起行医六十年代初撤销南盛乡建制分为南盛、高峰个村,高峰村设立卫生所就此爷爷回到高峰村卫生所继续从医。当时卫生所一无所有,常用中药除部分靠上山采挖外,他自己勤劳的双手白手起家,在长岐羊仙岩等地公有林开辟山地自种药,目的是尽力减轻患病村民的经济负担,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高峰村的卫生事业,现在难以想像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历缺医少药的艰难根据当时的规定医药费收须全部上缴村大队支配

爷爷行医40年,足迹遍布高峰、南盛、琴冲等村的山山水水,家家户户病人大过自己的家,不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只要有需要就诊出诊,他都毫无怨言,随叫随到,有些拿不出钱的也照样给药,如果是西药,有时他还自己垫付,这些大多都是乡邻说我才知道的。

勇挑重担,德孝传家久

爷爷兄弟姐妹六人,曾祖母黄桂英40岁守寡独居祖屋,一胞弟早夭,弟志云、伟云尚年幼,两个姐已出嫁。时值民国时期,家贫如洗,家中无田耕种,爷爷长兄当父,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扶老携幼,勤俭持家,常年租社公、界头数亩田维持生计,幸得伯英凌(终身未婚)在梧州加工铜制品挣钱资助补贴家用勉强度日。

爷爷早出晚归行医,每天返家必先到祖居看望母亲,虚寒问暖。那时虽生活拮据,但逢年过节必请母亲到自家吃饭,要是㓥鸡,必专门斩一小块鸡胸肉给母亲,如果母亲到不了,则叫小儿子党鹏送到老屋其母住处。平时,还要求众小孩给母亲打柴、挑水,侍母关怀备至,遂影响深远。

1967年兄弟分家,作为兄长,大公无私,将祖居所属房屋全部让给两弟居住,独自携子迁居马齐祖屋屋背岭东南方自建房屋,三合院单层砖瓦结构,正座5间,左右侧横廊各两间,在建房时两弟在资金和人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六子党鹏、长孙女树清在迁新居后的1970年相继降生。

重视教育培养,造就后代众子孙

爷爷有六子,教子从严,倾注心血栽培成材,曾言拆屋卖瓦亦要送子多读书,盼子成。据二子党义坦言,其在读初小四年级时无心向学连续三天不爷爷急匆匆地从药材铺赶回家中拿起鞭打教训一番,自此不敢怠学并自律勤勉终成大器。

北流高中是我市唯一的一所重点高级中学,峰云公子孙目前在北高毕业的有7人,分别是:党义、党雄、广珍、广海、思薇珝之、理想(北高铜州中学高中部)。

长子应全高小毕业后在家务农种植养殖为主业,长媳林家福后为市环卫站职工;二子党义高毕业,学费常得大姑、三叔志云、四叔伟云资助,后来一直在政府任职,最后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岗位退休,二媳覃进瑞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后从市防疫站副站长岗位退休;三子党宁高中毕业,继承爷爷衣钵在高峰村卫生所配剂,三媳罗章清务农;四子党健自小残疾,腿脚不灵便从事木工职业后转行大坡外镇初中做后勤服务工作退休,四媳姚梅务农;五子党壮高中毕业与肖惠芳夫妇为市环卫站职工;六子党鹏(党能)师范毕业先后在大坡外镇中心小学及市新芝小学任教,现任市教育局副局长,六媳卢婵一直在市政协任职。

孙辈九孙六孙女在祖辈和父辈潜移墨化的影响下,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揣怀多读书多有出路的梦想顽强拼搏。个个儿孙都离开了马蹄冲外出发展,有的在政府部门、学校、企业等单位工作,有的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等。

2016年,十五世祖英香家族在当地率先设立家族奖学助学基金。在每年除夕节时由爷爷三兄弟的三个大家庭后裔轮流组织吃团圆饭并举行颁发奖学金活动。捐献的奖学金来源由各家各户以个人名义捐款,数额不限,更鼓励领到奖学金的学子自愿捐出部分作为奖学助学基金,截止2022年底共收到捐款累计71323元,历年来已奖励190 人次。目前共有 8 人考上大学,其中思薇珝之考上211大学。

曾孙辈(19世次)长曾孙女珝之在读武汉理工大学、长曾孙理想在读大一参军,余皆幼在读初中、小学或待入学......

注重品德修养,后人广为传颂

爷爷身轻体弱,重不足百斤因肺病于1979年十月初六日辞世医疗条件有限,作为医生的爷爷一生救人无数,但就是救不了自己,苍天含恨,草木皆悲。高峰村大队为爷爷举办追悼会,充分肯定和评价了峰云公一生作出的贡献,终其一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积德行善,声名远扬,得到远近乡邻的敬重和爱戴当时远近乡邻自发前来吊唁哀悼尽享哀荣

爷爷在南盛义信铺行医时因救治大屋地李原富妻血崩症得以康复,感念大恩遂认亲戚,常年耕种劳作相互帮忙并多有来往,后来建造房屋所需的大量木料均为李原富无偿提供。

爷爷在离世前仅长、次、三子成家,临终时嘱咐其子须善待母亲,有病要医,好好孝敬,兄弟要团结和睦,并将一杆药称交予三子党宁承父命从医。二子党义、二媳覃进瑞继承爷爷遗志,铁肩担道义,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胞弟和子侄的学业、成家立业、跳出农门能够在市区安居乐业倾其所有而不求回报,传承良好家风和高风亮节的精神是吾辈的学习榜样。爷爷一生无余钱积蓄,生前曾借大河顶姓冯的老人家42元一直未还,三子党宁后来获悉后节衣缩食主动奉还。爷爷去世时从信用社借贷的殡葬费300多元及其他债务由已成家的三个儿子摊分承担,留给子孙的只有宝贵的精神遗产。

刻苦研读医学书籍及对儿子的期望。据其六子党鹏回忆,他小时候在家里便接触到父亲的一些医学类书籍,如《千金方》、《本草纲目》等简易本,许多是手抄本,这些都是父亲平时研读的。印象最深的是三子党宁1978年到金城江(今河池市)做基建,他写信回来后父亲都一一复信,每次都是报平安的话语,从不提及自己的健康状况问题,免得党宁在外过多牵挂家里影响工作,这些都是做为一个父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此外,也许是身为医生的缘故,他给三子、四子、五子、六子分别起名为党宁、党健、党壮、党能(党鹏),是期盼儿子们一生安宁身体健康能能壮壮成长的愿望。在他病重的最后岁月里,当时只有六子党鹏(其时9岁)读书,他特别交待已成家的三个儿子,如果细佬能读书,哪怕再艰难,拆掉行条格子(房屋木材)也要送他上学读书。因此他们兄弟三人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送党鹏读完师范走上工作岗位。

后来1989年暑期,其六子党鹏到南盛、琴冲村走家串户兜售衣服,许多人家了解到他是党峰云的儿子时,纷纷叫他吃粥喝水,对爷爷的医德医风赞不绝口,对他的早逝表示深深的惋惜,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深深的怀念,让党鹏内心极其震撼,同时深感其父的平凡伟大,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人生。

爷爷妻贤子孝,远清奶奶体弱多病,性格温和与邻友善,从不与人争执。中晚年患有冠心病,以操持家务和放牛为主,无法从事下田耕种等农活,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因心肾衰竭于2004年五月廿九日傍晚悄然离世。他们夫妻和睦,感情真挚,做人低调,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爷爷一生坦荡,他的为人处世一直活在我的记忆里,在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并勇毅前行。

笔者:党时泽  15347861359

2023年11月12日

党氏家族报——汇天下党氏,报家族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