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鸣沙山 月牙泉

 嘉绒遗民 2023-11-13 发布于四川

    在敦煌市西南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流沙堆积而成的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鸣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在沙丘环抱之中,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1994年,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被评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成为中国最佳自然景观旅游目的地之一。

     来到景区,首先看到的是敦煌文化雕塑博览园。这座占地2.8万平方米的博览园,分为文化交融主题区、玉丝绸文化展观区、丝绸文化展观区和朝贡物品展观区等四个主题区,通过传统雕塑、古代珍品雕塑、影像雕塑等表现形式,将敦煌文化、敦煌壁画进行了完美的呈现。

     博览园对面,是敦煌民俗博物馆,这是一座展示西北民俗风情的庄院式博物馆。

     敦煌民俗博物馆往前,是鸣月广场,广场有浮雕瑶池相会。相传,周穆王即位13年后(约公元前989年),率军西征犬戎,打开了通向大西北的道路,开辟了周人和西北地区友好联系的新篇章。周穆王西征至昆仑山,遇见西王母,和西王母宴饮酬酢,二人相约三年后再在瑶池相会,而月牙泉就是他们相约再会的瑶池。

     这座牌坊是景区的正式入口,是1994年修建的仿唐建筑,牌坊整体呈“八卦”形,外观、颜色均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盛唐时期的建筑特征,布局对称,庄重清雅,稳健泰然。

     牌坊上的“鸣沙山月牙泉”几个大字,是启功先生题写的;山门正中的立柱上,是沈鹏先生书写的一幅楹联:“不必石峰高,沙碛亦曾鸣雅韵;漫云泉影细,澄波偏可印前身。”这幅楹联形象地道出了鸣沙山月牙泉山之神异、泉之神秘。而“神州胜景”几个大字匾额是国务院前总理邹家华题写的。

     俗话说,开门见山,跨过牌坊的门槛,就见到神奇的鸣沙山。

     鸣沙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卧佛山,东西绵延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

     据介绍,鸣沙山所在地年降雨量低于40毫米,年蒸发量高出年降雨量60多倍,属于典型的极端干旱气候,且全年多风,为沙山的形成提供了气候条件。鸣沙山附近多戈壁滩,西部连接甘肃库姆塔格沙漠,为鸣沙山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鸣沙山一带东有三危山,南有黑石峰山,使东、北、西北、西等几个来向的风受到阻挡,风速减慢或发生涡流,导致近地面风力所夹带的沙粒沉积下来。地表一旦出现积沙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地面就会出现小的起伏(沙坡、沙丘),对近地面气流产生减速作用,加速沙粒的沉降。

     此外,由于积沙表面相对较软,使跃起的沙粒落到地面后发生的反弹力降低,也增加了近地面沙粒流的沉积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劲的风力带来的大量沙粒在鸣沙山地区以这种方式不断堆积,最终形成了山体高大、规模壮观的鸣沙山。因此,干旱、多风、沙源充足和山体阻挡,为鸣沙山地貌的形成创造了独特有利的气候、物源和沉积条件。

     鸣沙山的形成虽然已有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但关于它的记载却只有两千多年。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东汉的《辛氏三秦记》,其云:“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粮……”《后汉书·郡国志》纪云:“水有悬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由此可见,鸣沙山在汉代被称作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

     鸣沙山的沙子,看起来都是金黄的,但实际上却是由红、黄、绿、黑、白五色细沙堆积而成,粒粗匀称,干爽无尘。月牙泉有三宝,五色沙即是三宝之一。其沙鸣之声,别具神韵。据说,盛夏时节,如果从沙山滑下,鸣沙山能发出丝竹管弦般的声音,远传数十里,敦煌城中都可以听到,真正的“鸣”不虚传。

     道旁的这两株旱柳,叫做“夫妻柳”。旱柳是西北地区特有的树种,这棵旱柳栽植于1971年,后来同根系生长出两株紧紧依偎在一起的旱柳。

     转个一道弯,左边是铁背鱼池和铁背鱼公园,右边是一片绿地。绿地公园栽满了观赏树和各色花卉,在沙漠环抱之中,这片绿地显得格外的生机盎然。

     铁背鱼池东北,有药王洞遗址。该遗址发现于1994年11月,为一个穹窿形建筑物,占地面积约500多平米,典型的敦煌民间四合院建筑,从出土的木质功德碑确认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修建。据说,药王庙为千年古刹,香火旺盛,可惜在十年动乱中毁于一旦。下图是网络图片。

     穿过绿地公园折向西,便是月牙泉。

     月牙泉,古称沙井,因弯曲如新月而得名月牙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月牙泉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

     初冬早上的月牙泉,水面结有薄冰,一群鸽子沐浴着冬日的阳光,或在水面上飞旋,或在冰上悠闲地踱步。

     据传说和史料记载,月牙泉中有一种古老的鱼类,条鳅型,身体细长,其形颇似鲈鱼,因其身背如铁、肚如雪,故被称为“铁背鱼”。铁背鱼生长速度慢,能在静水中产卵繁殖,是鸣沙山月牙泉三宝之一。下图是网络图片。

     铁背鱼与泉内生长的七星草,相传人吃了以后,可治疑难杂症,也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因此,月牙泉又有“药泉”之称。

     月牙泉四周,沙山环绕,虽常年烈风劲吹,沙尘飞扬,但泉水从未被流沙掩埋。千万年以来,鸣沙山和月牙泉就这样沙水共生、山泉相依。

     对于月牙泉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古河道残留湖;一说是断层渗泉,认为月牙泉南侧有一东西向的断层,断层的潜流涌出成泉;一说是风蚀湖;一说是人工挖掘而成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古河道残留湖。这一观点认为,月牙泉形成于距今约12000年前的全新世初期,当时的月牙泉原本是古党河河道的一部分。后来由于鸣沙山不断向西和向北扩展阻塞河道,造成党河河谷改道向北迁移,使原河道中央的积水洼地形成封闭式的残留湖,这样就形成了月牙泉。

     党河长年流水不断,在水流的作用下,形成了以月牙泉为中心的冲积扇洼地。而且,河水在径流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渗漏,为区域地下水提供了丰富的补给源,地下水通过渗漏在扇间洼地溢出,从而源源不断地补给月牙泉,这就是月牙泉在极端干旱条件下数千年不干涸的秘密所在。

     月牙泉早在汉代就是游览胜地。史载,汉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得天马于渥洼池中,后人疑渥洼池即是月牙泉,遂立一石碑曰“汉渥洼池”。到了唐代,这里更是亭台楼阁,庙貌辉煌。

     据清代雍正《重修敦煌县志·人物志》记载,在雍正年间,月牙泉南岸即有亭台楼阁建筑,之后在道光年间,月牙泉的南岸台地上又陆续建有古朴雅肃、雕梁画栋、错落有致的古建筑。

     据记载,月牙泉南岸台地上从东到西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古建筑百余间。各主要殿宇有彩塑百尊,壁画数百幅,重要殿堂均悬挂匾额或配有碑刻,如“第一泉”、“别有天地”、“半规泉”、“势接昆仑”等等。可惜,这些古建筑在“文革”中都遭到破坏,荡然无存。

     现在看到的这一组建筑群,是在1991年到1999年间陆续修建的仿汉唐建筑——鸣月阁,面积达3400多平方米。鸣月阁的设计借鉴了敦煌壁画的建筑特征,用对称的布局,采用回廊环绕楼阁层出手法和风格,其中最高的一座是月泉阁。

     月泉阁是座4层6方的木结构建筑,每一层都有回廊,翘檐斗拱,青瓦覆盖,里面的楼梯可通往第四层。月泉阁的修建丰富了月牙泉的景观外延空间,对月牙泉的主题景观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在鸣月阁西侧,还有几株胡杨和旱柳。这株月泉古柳,栽植于1892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是鸣沙山月牙泉百年沧桑唯一的见证者。

     这两株旱柳,又称“左公柳”。

     这几棵月泉胡杨,都有100多年的历史,它们具有惊人的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力,被称作“沙漠的脊梁”。

     铁背鱼公园南端,沙坡上铺设有软木梯,供游人攀登鸣沙山。

     登上沙坡顶回望,鸣沙山宛如两条沙臂,张伸围护着月牙泉;清澈如镜的月牙泉,宛如沙海中一颗晶莹闪光的翡翠,镶嵌在沙山群峰之中。

     鸣沙山南面和东面,一道道绵延起伏的沙峰,金光灿灿,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又似蜿蜒的虬龙,气势磅礴,汹涌澎湃。

     道道沙峰,形态各异:有的像月牙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

     绵绵细沙,像绸缎一样柔软,似轻波荡漾的涟漪;座座沙丘,有的萦回涡旋,有的迭宕有致。

     踏沙留痕,游人行经之地,沙脊沙坡之上留下串串脚印,但这些脚印第二天将会全无痕迹。

     站在鸣沙山山脊之上,铁背鱼池和铁背鱼公园一览无余。这里,还可骑骆驼、坐卡丁车、摩托车在沙峰上游走飞驰,也可乘坐滑翔机、直升机俯瞰这天下奇观。

     鸣沙山、月牙泉,千百年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正是因着这世界唯一的奇观,正是因着这泉光山色的奇幻相映,鸣沙山月牙泉才得以与莫高窟一道,并列敦煌的“二绝”,才成为天下游人神往的地方。

                                     ‖三青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