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徒》 | 空虚有毒,天下无毒的喋血寓言

 开画 2023-11-13 发布于广东

门徒

开画时间:2007.02.13

文|蓝建丰

作为一种独特的类型片,香港黑帮电影曾经感动过无数的观众,其中又以不同时期的青少年为最。在历史风潮的急剧演变中,香港黑帮电影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江湖大佬及市侩小卒,乃至风月场所的妓女……这些极具戏剧张力的元素,对于香港这块弹丸之地,无一不是信手沾来,轻描淡写即可绘出欲海沉浮的众生相。

在香港影史上占了半壁江山的警匪片中,素来不乏卧底题材的作品,但却也从未出现如今人人趋之若骛的题材回归奇观。承载着太多传奇色彩的《无间道》系列电影之后,卧底题材几乎成了才貌双全的人道主义妓女,贵有人人可嫖之节,甚至到了出口国际市场的地步。

如果有一部影片,在类型上继承了香港纯正的黑帮血统,则得天时,在题材上延续了时下兴起的卧底套路,则得地利,在阵容上汇集了票房灵丹刘德华、“小章子怡”张静初、酷劲王子古天乐、阳光明星吴彦祖等不二之选,谓为人和,三者兼而有之,则等视为商业宝藏,亦必为观众一时之宠——《门徒》。

对于此片,我是先看了评论,而后观摩影片,再后写评论的。其实自己并非有意要反其道而行之,主要是此前并未闻悉有关消息。等到看完影片之后,个人感受也涌上来了,却发现先前所看的评论大有问题,让人有一种如梗在喉的感觉。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呢?为了彻底搞清楚缘由,我想到可以看更多的评论,这一看不得了,十分震惊于所有的评论都几乎如出一撤,无非是盛赞一众巨星的演技如何超群,刻画人物如何入木三分,而恰恰很少引起人们对毒品的深度反思!换言之,濯濯星光无疑盖过了毒品危害借由触目惊心的影象所呈现的巨大震撼。张静初过于逼真的表演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刘德华“超常发挥”的演技将毒枭的形象饰演得深入人心了,其直接的结果是,该发人深思的剧中人物变成被交口称赞的戏外演员,该深恶痛绝的超级毒枭成为众口一词的魅力影帝,这不能不说是一部反毒影片的遗憾。从这个层面上讲,《门徒》更像是近年来香港不可多得的“演员秀”佳作,而非广为宣传的反毒教育片。

由香港著名导演尔东升操刀的这部《门徒》果然一路高歌猛进,一部分原因是其自封的“一切关于毒品的真相”的殊荣起了作用,影片中也确实展现了许多“以往讲述毒品的影片从未涉及过的纪录片式的镜头”,在这种暗示式的引导下,观众很容易将模棱两可的东西混为一谈,默认这就是真相的所指了。其实尔东升在这里大胆地玩了一回思维戏法,不过他很是聪明,早早地埋下了至关重要的命题依据,而且还巧妙地透过叙事线索人物——阿力之口说出:“人为什么会吸毒,究竟是空虚恐怖,还是毒品恐怖?”这是一个具有先锋意识的人性化命题。很多人通过相关的宣传文本认识到“现在全球有60亿人口,共有2亿人在吸毒,即每30个人就有一个吸毒者。”那么其余的29人呢?有可能十之八九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空虚。

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命题才是真正属于“以往讲述毒品的影片从未涉及过的”,其实换位思考一下,未尝不可把本片视为通过毒品讲述人性中空虚一面的电影习作,隐喻其恐怖的程度有时近似于毒品。这就好比从医学的角度去描述毒品刺激的瞬间感受:吗啡(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快感刺激是性快感的100-200%。做电影的道理也是一样,不能凡遇到反毒教育片就一个路数,将毒品危害性都拍成一副“德性”:吸毒者毫无人性,不但变成六亲不认的畜生,还是个强奸、赌博、杀戮等无恶不作的魔鬼。正所谓黄赌毒,凭什么老三总要拖老大、老二下水?再说全球有2亿人在吸毒,难道就有2亿个既是强奸犯又是赌徒的杀人犯?或许尔东升正是意识到这一点,这才独辟蹊径调教出备受赞誉的《门徒》。

然而盛名之下的《门徒》既未引发社会对毒品危害的反思,也没有让观众体会到尔东升高位立意的匠心,倒是演员得到普遍的肯定,各人的演技引起广泛的关注,从立意走到立人,这个偏差恐怕尔东升事先并未完全料到吧。

天下无毒的喋血寓言

说刘德华所饰演的“昆哥”是大毒枭,这完全是冤枉好人。戏中昆哥的身份确实是大毒枭,但他骨子里是个彻头彻尾的生意人,在他看来,贩毒只不过是一种薄本厚利的生意,这正是生意人梦寐以求的行当,既然有人需要,就可以当作买卖来做。统观全片,昆哥始终没有逼人就范的种种劣迹,按照他的性格来推断,估计他自入行起就从未这么干过,他甚至憎恨那些吸毒的人,比如劝阿力(吴彦祖饰)不要去同情阿芬(张静初饰),本身也认为吸毒是自作孽,与他无干。这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药店卖给某个人安眠药,结果这个人拿回去全吃了,是好吃也好,是自杀也好,不管人死没死,都与药店无干。所以说,昆哥作为一个生意人,贪图暴利方显英雄本色,别人叫他大毒枭,在他听来就是董事长、大老板,这些称呼没有任何区别。至于偶尔玩弄一下枪支弹药,还带着一帮凶神恶煞的家伙,其实这也没什么,仅仅是吓吓人而已,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学歪学坏,总可以管一管吧。

毒枭有品的情义童话

昆哥做人很厚道,作为一个大老板,他到生产一线处理产品质量问题,更亲自动手解决难题,几乎不责骂员工,而这一切还是为了解决学生阿力的住房困难问题,他竟然甘冒奇险。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只要时间允许,就带家人一起出国旅游。他有情有义,其实也是个性情中人。当他知道阿力“背叛”自己之后,以他的聪明才智,不难看出阿力对自己也存有一点情义,利用这一点,他有太多机会可以杀了阿力报复,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自杀。实际上,这个自杀目的是为了保护家人不受连累,这是多么伟大的爱!话说回来,让一个罪大恶极的毒枭以上厕所之名独处并得以实施自杀,这个桥段太过老套,实在让人不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