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入尘烟》×《我本是高山》:一个普普通通的​明星,两个土里土气的角色——首期开画影人推荐海清

 开画 2023-11-13 发布于广东

“开画”的内容已经清晰,包含八个版块的内容,文末加以分类。什么时候把这个八个内容做全了、做到日更原创公众号和视频号,那么开画就算是直立行走,开启了从猿到人的飞跃发展。

但这有点痴人说梦的感觉,有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走着走着就走散了,连一声道别都没有。尽管如此,开画仍然适合三几好友,因影成群,日后慢慢攒成一个小团队,为寻找光影时空里的一点灵魂碰撞和悠然自得,笔耕须不懈努力。

废话说尽,再来开始本篇——目的是做第一个“开画影人”。思来想去,有个人一直摆在心里,她主演的电影不多,闪光的角色不少;她或许有些其貌不够张扬,但有时让粉丝入心入肺赞叹一声“”;她主动卸去了明星光环,选择了极具乡土气息的普通角色……

她就是本期的嘉宾海清,一个普普通通的明星,两个土里土气的角色。这就是对海清老师一个小不敬而笼统的影人画像,但恰恰是这样的艺人魅力,成为了首期《开画影人》的主人公。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开画影人做到一百期的时候,也就是有了一百个影人,这些台前幕后的老师们,都需要有一个推荐给大家的理由。否则,又何须多此一举,去推荐观众和粉丝都已十分熟悉的影人?

自从看了海清老师饰演的贵英,我发觉忘掉了她以前的很多角色,就好像她选择出演这个角色一样——必定是褪去了明星包袱,完全沉浸于角色。而贵英这个角色的设定,除了沉浸也就没有别的表演技巧可言,等于演员要毫无保留地进入角色,而不是考虑如何去表演角色。

作为一部极其乡土的文艺片,人物还是乡土里最“底层”甚至身体有残缺的苦命人,没有太多的言语,夫妻俩只有双手和劳动。另外一位主角,也就是贵英的老公马有铁,不但家境贫寒,更兼相貌丑陋,无疑是村中被人瞧不起的老光棍。可想而知,两个累赘搭配在一起,注定结合成一个苦难的家庭。

但这与人何尤?《隐入尘烟》丝毫没有进入任何苦难的思辨之中,农妇村夫要生存,既有双手,唯有劳动。妙就妙在,外人也没有太多关注这对苦难夫妻,影片也无须关注其他外人,除非确有必要。因此,这是一部聚焦苦难中人维持生计的孤岛生活,却也因为一个家庭空间中存在两个交集的的人,必然要有属于他们的交流方式。

勤劳,善良,忠厚,老实,或者还有无用,这是一串可以随便往马有铁头上安,同样适用于贵英的词汇。奇怪的是,观众看着看着就会十分接受他们的交流方式,十分笃信他们之间竟然还有爱情一样的东西,哪怕是贵英最后的选择,也是带着这种不拖累人的本心原意,期望丈夫过上更好的生活。

《隐入尘烟》平平淡淡上映50天之后,开始火了的节奏。这是谁也想不到,估计海清老师对该片的票房从一开始就不抱多少希望,说明她对于片酬必无苛刻的要求,担纲主演已然是一种表演精神,一种艺术超然。

最后《隐入尘烟》竟然创造出1.09亿的票房,并收获了无数盛赞口碑。这是观众的选择和肯定,也说明真正的好电影会被真正的好观众识别出来,是金子终会发光的。

海清,本名黄怡,1977年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国内陆影视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2003年,通过出演电视剧《玉观音》中的钟宁一角而出道。

2007年,主演电视剧《双面胶》。

2009年,出演的都市情感剧《蜗居》。

2010年,主演都市爱情剧《媳妇的美好时代》。

2012年,主演国内首部医患关系题材电视剧《心术》。

2016年,主演都市情感剧《小别离》。

2018年,主演现代化海军题材电影《红海行动》 。

2019年,主演都市情感剧《小欢喜》 。

2020年,主演电视剧《啊摇篮》。

2021年,特别出演的革命历史剧《大浪淘沙》;参演电影《我和我的父辈》;

2021年,主演家庭情感剧《心居》。

2022年7月8日,主演的电影《隐入尘烟》上映

从这份演艺履历看,海清老师可以说是为电视剧而生,电影反倒属于偶尔触电。但是,海清老师演电影却一改形象,十分追求秉性。实际上,海清老师在《红海行动》虽说也是主演却说不上足够出彩,尽管还因此获得了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比之在电视剧方面的成就明显逊色不少。

到了《隐入尘烟》,海清老师的出演可谓令人意想不到,选择了疾患村妇贵英一角,表演完全沉浸其中,看得观众都觉难以自拔。这在整个内娱实属罕见,以致《隐入尘烟》出圈后,海清老师被相当一部分观众看作是让内娱卷星羞愧的存在。

一个演员如果偶然选择了一次《隐入尘烟》的演出,那也许是一次公益品性的艺术。而如果这个演员再次选择了令人意外的角色,那就是演员本身的素养和艺德双馨了!如今,海清又一部主演“土里土气”角色的电影

将于11月24日开画,这是一部聚焦教育英雄张桂梅的传记电影《我本是高山》。

这次有点不同了,张桂梅校长早已名闻全国,但她并不为声名所累,只知在高山上兢兢业业本份工作。即便是前不久成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张桂梅也是以校长自居,为教育正名——正是高山之山“隐入尘烟”的一位校长。如此看来,《我本是高山》是一次以教育使命为艺术依归的双向选择,海清选择了张桂梅校长,也是张桂梅校长选择了海清,高尚者选择了高尚者,有了灵魂的碰撞才有了电影的持久生命力。

电影《我本是高山》题材稀缺,海清×张桂梅尤其难得,这导筒交到谁手里?郑大圣和杨瑾

看清楚了,是郑大圣,不是彭大魔。郑大圣可是比彭大魔成名早得多,他的成名之作是一部叫做《女子公寓》的电视剧,发行于1996年。郑大圣出身电影世家,又是上海戏剧学院科班出身,成就和功力都不容小觑,拍摄《我本是高山》值得期待。他的搭档杨瑾是编剧出身,这次也成为导演之一。

张桂梅校长有个美誉叫“大山女孩的校长妈妈”,因她兴办执教的就是女子高中。是她将一个个大山里的女孩送出去上大学,改变了她们的命运。为了激励孩子们,张桂梅校长抒写下这样的誓词: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就是电影片名的由来。

END

开画

词语释义

开画,即电影上映。是电影行业中通指一部电影“开市”、“面世”的专用名词,也是媒体报道电影公映的高频使用词语。

由此衍生开画宣发、开画票房、开画口碑、开画影评等一系列电影市场动作、观众互动反馈的电影市场现象、社会反响等。

相比于“上映”或“公映”,开画的表意更精准、明确,包涵着电影更多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开画票房,可以指当周五开画累计到周日三天的票房总和,但用“上映票房”或“公映票房”就说不通,必须加上“多少天”才符合遣词造句的规范。

关注开画,一起沉浸式享受电影!

开画公众号、视频号是以电影开画为市场脉络的沉浸式内容,为观众和粉丝提供独立视角的开画资讯,独家策划合集分类如下:

#开画先声:电影开画的先导之声。

#一周开画:以周为期的开画资讯。

#开画口碑:电影开画的口碑反响。

#开画影评:电影开画的即时评论。

#开画票房:电影开画的票房统计。

#开画影人:电影开画的影人专题。

#影史开画:电影史上的开画记忆。

#开画观影团:开画粉丝观影活动。

有开画,没有孤独的电影;在这里,我们以影为媒、相约成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