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真实的盛京大家庭

 走路once 2023-11-13 发布于辽宁
图片

We see. We pass through. We create.

“211天,我们创造了商业奇迹!”

看见共享大厅屏幕上的这句话时,我站在盛京大家庭共享大厅。这块屏幕源于兴隆大家庭时期,是兴隆集团最后一次对项目进行改造时加装的屏幕。

然后我环顾四周,除了换了一茬的店铺,以及屏幕两侧浮夸的装修之外,这整个共享大厅还是那个我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环境,甚至耳边都仿佛传来磁性的女声广播:

“顾客朋友您好,欢迎光临兴隆大家庭...”

这是开业一个多月以来,我不知道第几次来到盛京大家庭时的场景。

除了每一次做“不真实”系列必备的一趟从头逛到尾,加上国庆假期的雨夜,带着来沈阳旅游的朋友找名创优品应急之外,剩下的几次无一例外是买零食和饮料,不过几次探访也让我们的素材更加完备。

那么,我们去看看不真实的商业奇迹。

商场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沈阳盛京大家庭

开发商及项目类型:沈阳盛京百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重资产存量改造

项目前身:沈阳兴隆大家庭

地址:沈河区中街路115号

所属商圈:中街商圈

商业面积:16.9万㎡(来自官方资料介绍)

商业楼层:广场区5层(GF-4F)+中街区6层(B1-5F)

停车场:地下(广场区F层+B3层)

商铺数量:约317间(根据商场中庭楼层导视统计,不包括盛京超市外店铺,但家电专柜单独统计)

地铁接驳:无(最近地铁站:1号线中街站B2出入口)

图片

盛京大家庭导视图中,商场的官方介绍

2023.10.25

图片

商场中街1号门位置的楼层导视图

2023.9.30

商场历史

兴隆大家庭,是一个在许多沈阳人乃至辽宁人口中绕不开的名字。

以辽宁起家的大型连锁商业巨头,只有南北两家:在大连起家的大商集团,以及在盘锦起家,却在沈阳发扬光大的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

而在兴隆的发展史上,中街兴隆大家庭永远都是绕不开的名字。在2001年前,兴隆集团的规模并不算庞大,经过接近十年的发展,其从盘锦兴隆大厦出发,先在盘锦坐稳龙头地位,又开始稳步扩张,达到初具规模的程度。

而让兴隆集团从初具规模到惊为天人的标志性事件,就正是沈阳兴隆大家庭的诞生。

2001年,兴隆集团宣布收购当时中国面积最大的单体商场沈阳东亚商业广场,开设沈阳兴隆大家庭。

此时,东亚商业广场开业不到4年,却因种种原因陷入困境,如此庞大的商业体量在那个时代很难找到企业接手。

与此同时,兴隆集团作为接手方,此前从未接手过如此大面积的商业项目,甚至兴隆大家庭一个项目的面积就足以超越此前集团内所有项目的总和。

图片

东亚时期的员工大会现场,图中的许多楼体结构被保留至今

图源:美篇(请见水印标注)

这桩“蛇吞象”的交易在那时引发热议,甚至有人预言兴隆集团将会就此折戟。

2001年9月,兴隆大家庭首次开业,举办的首个活动“盘锦河蟹节”就引人瞩目,购物送纯正盘锦河蟹这样的创意在那个时代遥遥领先,兴隆大家庭也借由该次活动让一部分沈阳人记住了这间试营业的商场。

不过,此时兴隆大家庭被查出消防设施不过关,需要立即闭店整改,最终花费了一年时间才整改完毕。

2002年8月28日,兴隆大家庭正式开业,在沈阳首次引入了Shopping Mall概念的雏形。靠近中街一侧的楼体被打造为6层的百货商场,既保留传统模式,又在售卖环境和产品覆盖度上有所创新。

而靠近大舞台剧场(现刘老根大舞台)及沈阳故宫的5层建筑则被打造为集美食、休闲、购物于一体的现代化商场,引入兴隆大食堂、兴隆超市、服饰休闲广场、书店等多重业态。

位于这部分楼体顶层的“室内公园”更是汇集各项游乐项目,从小型旱冰场到台球、乒乓球甚至保龄球、飞镖等游乐项目应有尽有,甚至还配置了小型电影院“兴隆光陆影城”和“绿色港湾”美食广场,就此成为一代沈阳人的记忆。

如此庞大规模的商场,却由于先天缺陷,造就了独特的错层结构。而为了让两部分区分,中街百货区以美式楼层命名法命名为B2层至5层,广场区则以英式楼层命名法定名为G层至4层,这也是沈阳至今唯一一个使用英式楼层命名的商业项目。


2006年,兴隆超市闭店改造,随后迁址至原址下方的负一层(后在电梯层面更名为F层,至今也不清楚这个F代表什么),原超市及兴隆大食堂被改造为中街商圈最大的体育用品及休闲服卖场,汇集了当年能够想到的所有体育用品以及休闲服饰品牌。也是几乎同时,中街区新开辟了B2层作为零售面积,形成了兴隆大家庭几乎所有的商业格局。此后直至约2015年,6层+7层的商业布局只做出小修小补。

2002年至2014年左右的兴隆大家庭,不仅无比风光,还打响了各种品牌活动。

每年8月28日店庆的“免费坐环路”成为兴隆标志性活动,跟随每辆环路公交车发放兴隆传单的店员成为兴隆的活广告;从平安夜延续至圣诞节乃至12月26日的“60小时不夜城”让许多沈阳人的平安夜记忆里留下了去大家庭抢购低价商品的影像,大家庭也凭一己之力带动了圣诞节期间的中街商圈。

除了这两个标杆性活动外,小型活动同样目不暇接。能够说出来的,就包括但不限于感恩节举办的感恩日、不定期的购物赠茅台、以及某年万圣节计划的中街“万鬼集结”等等,这些都足以可见兴隆大家庭出色的企划能力。

图片

2015年万圣节档期,兴隆大家庭中街1号门挂出的“万鬼集结”宣传广告

(该活动计划在万圣节当日沿中街步行街举办万圣节装扮游街活动,并已提前报批,但因安全原因在最后一刻夭折)

2015.10.31

也正是借由运营兴隆大家庭的效应,兴隆集团发展壮大,后来也正式更名为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在辽宁省除大连市区(兴隆集团只在普兰店开设过门店,从未踏足大连市区)外的几乎所有地市开设规模不等的分店,甚至还拓展到黑龙江市场。

回到沈阳兴隆大家庭。2014年左右的大改造,成为这里兴衰的分水岭。面对其北侧在餐饮及快时尚等方向发力的皇城恒隆广场以及东中街商圈偏向年轻潮流的大悦城,兴隆大家庭偏向百货的运营风格受到重创,试图通过大改造重新焕发生机。

但砍掉广场区4层室内公园,转而将电器生活广场向上迁移的操作,不仅令人不解,甚至让很多人愤怒。

图片

挂出羊年宣传的兴隆大家庭中街1号门

可见此时4层的宣传已经变为电器生活广场,不再是室内公园

2015.2.15

图片

兴隆时期最后一次大调整后的楼层布局图,依然有羽绒世界、兴隆鞋城、兴隆超市等老牌布局,但室内公园一去不复返。

2022.2.13

哪怕在这一次调整中,广场区的每一层都被安排了若干美食店铺,但关闭室内公园还是让兴隆大家庭元气大伤,自此再无火爆场面。不过,凭借着电器、美食街、超市等老牌业态积累的巨大优势,兴隆大家庭依然能够保持着不温不火的经营状态。

图片

关闭室内公园后的广场区4层,可见林荫大道下方几层顾客寥寥

2017.5.25

直到2018年,兴隆卡危机爆发。身为兴隆集团一员的兴隆大家庭也受到巨大冲击。

图片
图片

顾客寥寥的林荫大道G层,以及关闭了若干店铺的F层风味美食城

2018.7.27

在那场风暴中,除了拥有极其强大造血能力的兴隆大奥莱独善其身,没有受到伤筋动骨般的打击之外,兴隆集团的其它所有商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兴隆大长青(现欧亚长青城)、抚顺摩尔世界这般未完成的开发案也被无限搁置。

图片

抚顺顺城兴隆摩尔世界废弃的售楼处

(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我们会在下次“不真实”系列简述)

2023.10.6

而发生在兴隆大家庭身上的,则是无休止的撤柜。

图片
图片

广场区3层品牌撤柜后被迫在整层扶梯口贴出的即将入驻广告

2019.3.13

由于撤柜品牌众多,兴隆大家庭不得不关闭多个楼层,再也不见昔日荣光。

图片

被随意弃置在百货区B1层某个撤柜部分的抽奖转盘和活动用广告人

2019.5.13

最初,兴隆大家庭还想方设法在一些楼层用杂牌填补名牌空缺。随着撤出的店铺越来越多,空缺也没有什么可以补上的了。

2019年,兴隆沈阳区商场之中,太原街兴隆一百被退租,准备重装为苏宁广场;兴隆桃源生活广场以原有超市为主体的业态被其它企业接手,变成优乐桃源里;兴隆大都汇被交还给业主上海长峰集团,变成现今的龙之梦大都汇。

而剩下几间仍然归属兴隆集团管理的商场之中,除了兴隆大奥莱依旧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之外,其余商场虽然每日还在营业,但如同一个个垂死之人,只待最终宣告死亡的一刻,而兴隆大家庭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和其它几间社区型商场不同的是,兴隆大家庭是以地标级商场的形式打造,它的衰败正式标志着那个属于兴隆的全盛期彻底结束。

图片
图片

人去楼空的手表专柜

2019.8.7

随后三年发生的事情,各位也都知道。在如此大环境下,更不会有人愿意接手兴隆旗下商场这样的负资产。

于是,兴隆大家庭的摆烂继续,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图片
图片

百货区1层镂空钢化玻璃下的场面:两层楼空铺+不开灯的画面,在白天也显得略微阴森。

2020.7.10

图片
图片

完全没有店铺的F层超市外店铺,以及货品严重缺失的兴隆大家庭超市

2020.7.10

图片

夏天依然保留着“年货大街”宣传,同时两侧充满杂牌店铺的G层林荫大道

2020.7.10

图片

拆除舞台的广场区共享大厅,观光梯也不再运行

2020.7.10

图片
图片

也是在2020年,随着中街步行街改造工程的展开,兴隆大家庭中街区的两个大门被有关部门出资改造。

此外,中街区1号门通往建筑东侧安踏旗舰店的连廊也被拆除。

但其余大门并未进行改造,这也是兴隆大家庭楼体最后的变化。

哦,对了,中街2号门这次重装时还曾经引发过一场火灾。

左:2021.5.21/右:2022.2.13

图片
图片

广场区正门2020年最后一次更换的店庆广告,以及2021年的最后一次春节装饰

左:2020.8.26/右:2021.1.17

图片

不属于大家庭管辖,但一直坚挺至2023年的建设银行。

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兴隆大家庭南侧的仿古装修。

这一与沈阳故宫高度协调,却与商场整体结构格格不入的布局众说纷纭,有说是弥补当年东亚商业广场地基毁坏文物而修建的,还有说是李维龙接手这里后找到风水大师后决定的结果。

2022.2.13

图片
图片

2020年,兴隆旗下的多个企业进入司法重组程序,陆续贴出员工申报债权的通告。

而2021年1月,广场区F层最后一间店铺兴隆超市被关闭并迁址至G层。

2021.1.17

图片

G层扶梯口旁曾经是顾客盈门的水吧与雪糕店,却在2021年沦为杂牌老年机专柜。

2021.1.17

图片

2022年2月的广场区正门,前一年的贺岁广告和2020年的店庆广告显得十分破败不堪。

2022.2.13

图片
图片

品牌撤离之后继续摆烂的广场区共享大厅及主通道。

2022.2.13

图片
图片

为数不多坚持下来的店铺里,竟然还有一间似乎与世无争的报刊店。

左:2021.1.17/右:2022.2.13

写到这里,是摆烂故事的结束了。

2021年,有政府背景的沈阳盛京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沈阳盛京百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盛京百货),接手了兴隆大奥莱、兴隆大家庭、兴隆大东城、兴隆大天地和新民兴隆百货五间兴隆沈阳区域商场的运营,对商场进行逐步重新招商。

盛京百货接手后对五间商场重新命名,同时完成了盛京大奥莱和新民兴隆百货的品牌升级,以及盛京大东城及盛京大天地的闭店重装工作。

在这些小打小闹之后,如何盘活盛京大家庭这个巨无霸是摆在盛京百货面前的问题。

盛京百货所接手的五间商场中,虽然盛京大奥莱面积与大家庭相当,但其本身有着兴隆时期打下的深厚根基,不需要大动干戈也能做得很好。

但盛京大家庭与其不同,五年空窗期之后,留给盛京百货的几乎是一间空壳,也就是说盛京百货需要和22年前的兴隆集团一般,从头改造这间超级购物城。

或许是深知盛京大家庭改造难度之大,盛京百货在去年10月即宣布盛京大家庭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全封闭改造,请见此前的官方介绍:

图片

本段介绍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就业信息网

(嗯...我也没想到如此详尽的介绍竟然是来自校园招聘网站...而且盛京百货似乎没有官网...)

很快,一年时间到了,盛京百货也在8月即宣布盛京大家庭将于9月28日重装开业的消息——和我们上一篇文章去到的中街吾悦广场同日开张。

然后,就在我们在中午完成中街吾悦的一逛到底,在傍晚试图前往盛京大家庭时,却被堵在了以纯大厦——那天傍晚是中街经历半个月赶工改造后的验收之日,中街路西段只出不进,自然也就无法第一时间逛到盛京大家庭(对,哪怕正阳街和朝阳街封闭交通一周进行赶工,结果就是正阳街和朝阳街到了11月还是一片狼藉,人行道还在铺砖,甚至有好几个公交站台缺失,下场大雨依旧坑洼不断...)。

而9月29日,我们要去沈阳地铁体验双线开通。因此,盛京大家庭的重装初体验只好放到了9月30日。

前菜结束,上主菜。

(以下大多数图片拍摄时间:2023.9.30,少数图片为后期补图)

商场详图

图片

照例先来看商场外貌。

改造后的盛京大家庭中街区1和2号门完全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兴隆标志被更换为盛京百货新设计的标志。

这是中街2号门。

图片

中街1号门,设计如出一辙。

图片
图片

商场的东门和西门也是维持原样,只是将招牌处兴隆时期的广告撕去后,改为使用深色玻璃衬托盛京百货标志。

这般设计,反而更像东亚广场时期了。

此外,西门依旧保留兴隆时期的若干外门市,在广场区1层部分继续展开。

图片

西门外为了配合G层的工业文化街区,竖立了一个大大的“第1街”招牌。

而巧合的是,兴隆时期的大家庭在百货区引入过旗下的D1街。

同样都是第一,楼层不一样,定位也不一样了。

图片

共享大厅准全景。

除了吸睛的高仿沈阳站之外,看似什么都没变,又什么都变了。

图片

广场区通往百货区的楼梯,也是什么都没变——对,这里还保留着兴隆时期的错层结构,楼梯和扶梯的布置也完全相同。

图片

商场每一层均设置若干组品牌指示牌,显示全层所有品牌。

图片
图片

两部分建筑的直梯,还是原本兴隆时期的遗存——中街区客梯里的移动G3和联通沃3G信号标识,以及广场区共享大厅升降机的各项标识,都仿佛让我们回到了兴隆最风光的岁月。

图片
图片

共享大厅的两部江南电梯除了开业当天外,似乎再也没有开启过(对,这是两部没有经过任何改造的电梯,因此厂商位置依然是江南电梯而非江南嘉捷)。

至于“盛京百货大家庭”背后?哦,好像是当年拆除分众传媒广告机之后留下的电视支架,实在没有什么遮羞用品,只能用上一块破板子。

图片

客梯里早已过期的年检标志复制品上,“维保单位”还是兴隆百货集团——兴隆时期,旗下的各个商场几乎都是由各企业自行维保电梯。

图片

广场区的两部博林特直梯也始终不是全时段全部开启,至少在我去的几次里总是会有一部电梯停运。

而开着的电梯,也是状态大不如前。

图片
图片

FF这个兴隆时期特有的楼层指示,以及差不多可以追溯到东亚时期的“上、下扶梯请小心”提示语。

图片
图片

盖住内外线电话的乘客须知,以及B2层停车场没有被盖住的一块兴隆超市宣传广告。

图片
图片

看见熟悉的Schindler标识,就知道这些扶梯也是兴隆时期用了二十多年的老古董了。

除了中街区最下层的几部滚梯,外加往返F层停车场的4部江南嘉捷滚梯外,占据大家庭大楼大多数的迅达滚梯都是运作了20多年的老电梯。

由于一部分电梯本就停运多年,外加兴隆后期的疏于保养,因此部分扶梯的踏板踩上去有种不结实的感觉,扶梯也不时出现故障情况,哪一部扶梯坏掉都如同中彩票一般随机。

图片

维修中的一部扶梯,看看累积的灰尘就知道它们已经安装在这里多少年了。

图片

兴隆时期留下的“单号上 双号下”似乎也继承了下来。

图片

停车场深处,一块被弃置的兴隆大家庭高压系统图。

(去往此处有风险,请勿随意模仿)

和盛京百货在市区接手的其它几间商场相比,盛京大家庭倒是一如既往地没有对结构进行大改,只是做出了小修小补,以至于楼里的兴隆元素比其它几间前兴隆商场要多上几倍。

说完楼里的各式兴隆元素之后,我们正式介绍每层的业态及品牌。

我知道各位希望我最先说哪一个楼层,但各位刷到了如此多的同质化视频、笔记与文章,难道还没有看够吗?难道不好奇为什么这些博主只去了G层一层,或者最多只在广场区一转?

所以,我们的顺序是这样的:由地下出发,先由下至上逛中街区,再从顶楼一路向下逛广场区,B2层出发,G层结束。

图片
图片

盛京百货接手大家庭后的第一个工程不是商业楼层的装修,而是翻修B3层停车场(F层下方,以前由坡道连接的那一层),以及将原本用作零售和超市楼层的F层扩展为停车场。

但因为未知的原因,B2层停车场始终未对外启用,我们的这两张照片也是借由商场有人运货的空隙下楼拍摄。

当然,这一层举架也格外矮,可能只有太原街华联商厦B2层超市的举架能够和它媲美了。

图片

兴隆超市通往B3层的坡道,也是前往该层暂时唯一的通道。

图片

F层同样是停车场,但和沈阳任何停车场都不同的是,该层有着很多充满沈阳元素的壁画,时间跨度从清朝之前一直延续至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占据多数的当然是充满各种赛博朋克风的壁画,古今交融,分外独特。

画风嘛,忍不住想起了至今还在铁西1905文创园楼体上的那个魔爪龙之金宣传壁画...

不过,有一幅壁画因装修工程被砸掉,实在可惜。

图片
图片

美食风俗类同样必不可少,左图画满了沈阳美食,右图则是东北话。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文风格的壁画,则有沈阳故宫和棋盘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作为老工业重镇,这一系列壁画自然少不了老工厂们的身影,似乎是G层那条街的延续。

图片
图片

现今的沈阳,也必不可少。“沈水之阳,我心向往”这个沈阳最新的宣传口号作为承上启下的标志再好不过。

图片

舰载机歼-15更要拥有姓名,而且是单独一幅画。

图片

但这一系列壁画之中,我最有感触的是这一幅描绘2007年沈阳大雪的壁画。

它太逼真,以至于我拍完之后还站立许久。

这种不虚情假意的壁画,能够将你一秒拉回那个时空。

哪怕,它只是静止的复制品。

图片
图片

不过,就在一周多之前,这个新近完成修缮的停车场竟然出现了漏水,其原因是上方的商场西门处有管线出现故障。

这种突发事故虽然是偶然,但还是希望商场多加检修。

图片
图片

接下来,我们离开停车场,去往F层至中街区的通道。

兴隆时期那个讨厌的半层结构,在盛京百货接手后没有一丝改变。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F层往百货区B2层的滚梯以及B1层往B2层的滚梯都依然得以保留,但下面的那一层没有装修痕迹,也没有开灯。

根据商场指示牌,B2层有一家康姆士游泳健身入驻,但至今仍未开业。

图片

超市内的这一组扶梯,电梯口是如此样貌。

我们在其中一次探访时,在此被超市店员询问停留的用意以及要去哪里,随后得到的答复是“下面是库房”。

而唯一能够通往B2层的百货区货梯有保安操作,我们得到的答复则是B2层暂时不对外开放。

(嗯,说到这里...盛京大家庭是我们“不真实”系列到过的所有商场之中保安最多的,每一个楼梯口电梯口都有虎视眈眈的保安,我们拍摄其中一些照片时都战战兢兢...)

图片

总之,F层走上楼梯,就是位于中街区B1层的盛京超市。

图片
图片

超市外设有煌上煌熟食、库迪咖啡、阿满食品等店铺,和其它超市别无二致,但相比兴隆时期规模大幅缩小。

图片
图片

超市外区域有通往广场区G层的往返扶梯,此处可以直达超市主入口。

此外,中街区1层与B1层的扶梯全部设置为单向下行,一侧通往超市外区域,另一侧直通超市内部,而客梯又在这一层不停靠——换句话说,B1层无法直接向上前往中街区1层。

图片
图片

嗯,中街区1层下楼之后的位置,是那个著名的透明钢化玻璃,以及前面提到过的B1层至B2层停用扶梯的位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超市内部倒没什么想说的,只是一间平平无奇的中型超市,装修主色调倒是和以前大东城地下的兴隆超市看齐。

同时,蔬果区使用了彩色墨水屏,这是盛京超市旗下的首例,似乎和浙加都使用同款。

最近的双十一促销口号,则是“真打折不忽悠”——比优特直呼内行,刚刚探访过吉祥比优特生活广场的我们已经不知道在开业首日的卖场里听过多少次这句口号了...

图片

收银台位置,必须吐槽一点:这是沈阳唯一一家没有设置自助结账机台的超市。

而超市收银系统屏幕右下角,甚至赫然写着“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 版权所有”——合着盛京百货收购之后,还在用着兴隆的那套系统...

成熟点的超市都换装各种Windows乃至换皮安卓了,盛京超市竟然还在用着DOS,还是界面最难看的单色DOS...

而且,同系的大天地和大奥莱其实也有自助结账...你们大家庭是这么怕东西被偷吗?

图片
图片

现在,继续向上,我们来到中街区1层。

1号门进门处是G层第一街的宣传,以及吃喝玩乐购五大业态的广告。

图片

1号门外原便利店位置开出了一间“龙记暖暖养生热饮”,但该店铺与2号门外的蜜雪冰城一样,不在商场示意图范围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初以化妆品为主要业态的1层依然保留了化妆品专柜,但数量大幅减少。

欧珀莱专柜的位置与停业前基本一致,但其邻居不再是大牌化妆品,而是丸美、高姿、嘉媚乐以及一间售卖香水的专柜。

图片

此外,本层还设有一间美妆业态店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家店在模仿调色师与WOW Colour。

图片

小米之家同样设置在这一层,并不与楼内其它电器业态并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名表阵容相比巅峰时期也有所减少,仅以“名表集合店”名义存在。

天梭、豪利时为首,辅助罗西尼、飞亚达、依波表以及单独设立专柜的卡西欧和斯沃琪,这也可能是盛京百货能够找来的最大牌手表品牌了——浪琴、欧米茄等都在步行街上有自家旗舰店,也没有必要再来大家庭了。

图片

中街的老字号眼镜店大明府倒是出人意料地进驻大家庭——要知道,其最大面积的旗舰店就在大家庭东侧不远处。

图片

从1层隔着钢化玻璃看到的画面,这个满是水果的场景就是被封闭的B1往B2扶梯口。

图片

1层最大的亮点应该是黄金屋的回归,这是唯一一个得以回归的兴隆时期经典品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众多大牌珠宝店铺,例如周大福、六福珠宝等香港品牌和潮宏基、周大生、中国黄金等内陆品牌都单独设立专柜。不过,也有个别小品牌以溜缝形式存在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街区2层售卖服饰、床品、内衣和羽绒服。

然而,在兴隆时期这些品类最少要占据3至4层楼(女装在广场区2层,床品在B1,内衣在3楼,羽绒世界在5楼),现在为了娱乐业态被压缩至大杂烩一样的一层楼,且品牌良莠不齐,实在没有什么可介绍的价值。

你要说这一层像传统百货,那很多百货公司里常见的大品牌又没有;你要是说它不入流,又夹杂着一些大品牌...很拧巴的感觉。

图片

完整品牌列表放在这里,各位有意者自行探寻吧...

图片
图片

3层与兴隆时期完全相同,主打儿童业态。

本层有商场主力店奥飞欢乐嘉年华的沈阳首店,并同时设置儿童玩具车停靠的“奥飞驿站”,但二者客流明显没有想象中大。

奥飞下面耳熟能详的ip,什么《喜羊羊与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贝肯熊》随便拿一些融入进来,可能都不会这么惨...为什么就一定要揪着《超级飞侠》乐迪这个单一ip,搞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游乐场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层剩余店铺中,童装童鞋占据大多数,安踏、阿迪达斯、李宁、中国乔丹、百丽以及江南布衣等品牌的童装童鞋线都有囊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剩下的店铺之中,包括科大讯飞学习机,光明园迪儿童桌椅,剩下的就是些小型辅食餐厅,儿童美发之类的配套店铺,以及玩具店了。

这样的规模,也还是弱了很多...对面皇城恒隆儿童业态再怎么惨还有个玩具反斗城撑腰呢...

图片

最后,在接驳广场区的楼梯口旁,有一间孕婴摄影尚未开业,仍在装修。

图片

同样附上本层全部店铺,供各位参考。

图片
图片

4层并未安排任何店铺,且开业至今一直处于围挡状态。

图片

根据商场指示牌,本层为“文化展示中心”,不设置店铺,只作为红色记忆展示区。

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这个牺牲了一层零售面积的设计,是不是一块掩饰招商失败的遮羞布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5层暂时只有来特影城以及一间“寻焰自助百汇”入驻,但前者在国庆节前后曾简单试营业一段时间,直到今天才开放售票,后者则在装修。

作为主力店的来特影城主打情侣双人电动床和可调座椅,但再怎么天花乱坠也没有讲到重点:这又是一间小屏幕电影院。

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该影城有10个影厅,但座位总数仅为517个——相比之下,不远处皇城恒隆顶楼的影瑞影城为6影厅490座,规模较大的盛京龙城英皇电影城则是8影厅966座。

这种电影院,沈阳已经过剩了...仅中街商圈就有至潮、嘉纳、寰宇等小屏幕+电动真皮躺椅配置的电影院。

比起这种聊胜于无的首店,或许多一家激光IMAX影厅,有电影院能够在市区正式引入LUXE(沈阳唯一的LUXE影厅在赛特奥莱的钻石影城,不仅价格高昂还不怎么排片)或者能引入沈阳还没有的三星Onyx或者中影CINITY(对,没错,沈阳在中国巨幕影院团灭后,至今没有一间CINITY影厅)等真正的头等舱制式才更加重要,更能弥补沈阳电影院市场目前严重落后于国内前列的现况。

图片

也正是由于中街区顶部两层此前暂时不营业,3层向上的电梯口甚至用胶带搞了个“隔离带”,告知顾客走楼梯——然而走楼梯的前提,是从广场区走过去才对吧。

图片

但不论如何,我们已经走完了中街区的地图。

下面,让我们乘坐扶梯,来到半层下的广场区。

(突然有种在做商场版的《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的感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场区4层以游乐业态为主,命名为“潮玩娱乐广场”,实际上是室内公园的借尸还魂。

与中街区接驳的位置设置有“城中故食”美食广场,这样的设计等于还原了2014年重装前的设计——重装前的这一位置即是“绿色港湾”美食广场,由兴隆自营,售卖各种风格的食物。

但现在这间美食广场则是档口模式,虽然仍然是美食广场,但整体的感觉却和其它商场不再有什么区别了。

图片
图片

本层另外有两间不在美食广场内的饮品店,一家是7分甜,另一家是沪上阿姨——这一次,他们选了顶楼,但700cc不和它们在一起,去了G层。

另外请注意7分甜围挡内的红色部分,这是个类似健身跑道的设计,但实际走上去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滑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看完了美食广场,再来看看游乐项目吧——不能说类似,只能说和室内公园相比真的没有沉浸式的可玩性。

目前对外开放的项目有恐怖城、电玩城、卡丁车、台球棋牌室、旱冰场、“赶海公园”、艺玩体验馆等,看起来项目很多,但实际上却没什么灵魂。

特别是那个“飞跃辽宁/飞跃沈阳”...又是个套着文化皮的买卖吧?像极了前些年时尚地下那些什么5D/6D/8D电影的换皮。

图片

本层还有一间“动感方格”,根据介绍来看应该是类似于益田假日世界那间蹦床馆模式的游乐场所。

图片

靠近中庭一侧的一个套圈店。

请看招牌...很东北了,但真的会有人去玩吗?

图片
图片

多项游乐项目都在“深林秘境”这个主题下运营,但逛完之后我只想说:兴隆室内公园的高度,无法企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层其它几间店铺:携程旅游、晨光文具、洗脸范洗脸吧和肖像摄影。

旅游和摄影倒是符合本层氛围,另外那俩是来凑数的吧?

更离谱的是,商场导览图里还有我们没拍到的美甲,甚至还有电子烟店...哪一家电子烟厂家这么顶风开店...

图片

4层到此结束,现在从共享大厅的那个假沈阳站后方走到下一层吧。

图片

4层向下看倒还是那么一览无余,只不过依然有点不伦不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广场区3层为智能生活广场,在位置和定位上都是现代电器广场的借尸还魂。

原谅我在这一层只拍了这些店铺...因为实在没什么可逛的价值,也没什么亮点。

图片

附上本层店铺作为参考,各位就知道原因了...

图片
图片

找电梯下楼。

什么?开业第3天才开始装导视牌?

什么?这林荫大道上方的装修像是没动过?

毫不意外了属于。

图片
图片

2层定位为“青春衣橱广场”,主要售卖女装、男装和皮鞋等。

本层最大的亮点是一间“HOW+美术馆”,附带饮品店,属于这一层为数不多的非服装及鞋类店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层鞋类品牌有百丽、哈森、千百度、烟斗等,美旅箱包也设置在鞋类附近区域,百货公司常见的牌子属于是基本搞定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服装嘛,先放一批耳熟能详的品牌,以及个别近几年在沈阳的商场中扩张较快的品牌(比如在天街、大东龙之梦、长白环宇城等地都有店的USHI悠时)。

海澜之家黑鲸、柒牌、佐丹奴这类的自不必说,“播”这种盛京百货好基友也一定帮场,但这些品牌凑在一起,可以说既不青春也不衣橱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层剩余的服装品牌也就是些中小品牌了,不了解,不评论。

图片

靠近中庭的位置有沈阳广播电视台与盛京百货合作的全媒体直播间,规模类似于在沈阳车展里常见的那种小型直播间。

当然,能挺多久还要看具体情况——毕竟盛京百货还和北图搞过合作军令状呢,到现在不还是只开了几家**小镇而已...

图片
图片

在2层中庭位置,可以看到盛京大家庭会员中心。

这个角度看去,G层以上的中庭真的没怎么装修。

图片
图片

2层还有一间不属于主要品类的店铺,就是嗨特购。

这家门店的门头除了常见的“HitGOO嗨特购”之外,多了个红色的标识,酷似韩国知名生活用品品牌好思特。

同一天开业的沈阳中街吾悦店却没有这一新标识,原因不明。

至于体验嘛,没什么多说的,就是间正常嗨特购,且和东中街那两间分店的库存完全相同。

还是那句话:嗨特购什么时候把“失重宝藏”推到北京以外,那才是品牌真正和友商拉开差距的时刻。

(别急,下一篇文章更新之后,各位会知道我们为什么极力推荐“失重宝藏”。)

图片

继续向下的两层,是盛京大家庭的重头戏,也是其最能拿得出手的两个楼层。

从我们9月30日拍摄的这张照片来看,G层人最多,其次就是1层了。

1层定位名品潮流广场,属于原来的旗舰店广场和运动休闲广场合二为一。

图片
图片

1层西侧临近正门的一侧集中布置多间旗舰级美食店铺。

其中,接手前棒约翰位置开设新店的马家烧麦占地两层,似乎让人回到了这间沈阳老字号在中街最鼎盛的那段时光。

其隔壁开设与雪花啤酒合作的MR.SNOW串吧,该店还同时提供雪花鲜酿啤酒。

图片
图片

西门另外两个临街位,一个由沈阳稻香村(沈阳副食集团旗下企业,与苏稻进行合作)承租开设旗舰店,另一个则开设“盛京家宴”饭店,某种程度上是“妈妈菜馆”的原位重生。

图片
图片

本层另外两间餐饮门店是位于共享大厅旁的茅台冰激凌,以及位于稻香村店铺旁的“一只酸奶牛”。

前者性质不明,且无法在官方小程序查询到(沈阳唯一在册门店为沈阳春天店);

后者则是该品牌在沈阳快速扩张的杰作,不到三个月已经开出7家分店。

图片
图片

商场开业前宣传的“中街首家迈克高仕”和COACH就在本层——然而两个都不是直营店,只是奢侈品集合店兼营这两个品牌。

不过,其附近的LACOSTE却是假了包换的门店,或许是和大奥莱捆绑招商而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层大部分为运动品牌,但也有上面这些不属于运动品类的店铺,包括新秀丽、膳魔师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运动品牌方面,耐克、阿迪、斯凯奇、安德玛、乐考克等国际大牌领衔,李宁、安踏、中国乔丹、361°、卡尔美等国内品牌打辅助,基本与兴隆时期不相上下,还有额外插播的波司登。

图片

耐克在本层设置特卖场,可以看到由滔博供货,此前的盛京大东城NIKE门店也是与滔博合作。

图片
图片

该层设置休息区,同时在靠近共享大厅的楼梯口处设置小型斜坡。

图片

开业期间的粉熊装饰,属于2层的美术馆。

图片

而顺着粉熊向前,就是共享大厅。

这样绝妙的角度,可以欣赏到“沈阳站”的全貌。

图片

如果想要使用扶梯,从1层共享大厅一侧下到G层,仍然要绕上一圈——但那条标志性的大楼梯仍然得到了保留。

图片

而我们面前却是一个水幕,看似和这个仿古风格的中庭格格不入。

图片
图片

在共享大厅的中央环顾四周,没有一个字写着兴隆,但所有的装修又在告诉你:这里曾经就是兴隆大家庭。

而没有开放的观光梯,也就是重新在外面刷了漆而已...

图片

大楼梯下方,曾经报刊店的位置变成了商场的服务台,那个坚守到最后的报刊店终究没有回来。

图片

南门方向,可以看到没有布置店铺。

图片

原本的林荫大道在这次改造中,变为工业文化主题街区,颇具时光穿越的感觉。

图片
图片

至于共享大厅本体,在有需要时会布置舞台,平日则设置长椅供顾客休息使用。

图片

共享大厅旁设置有一辆蒸汽机车模型,供顾客打卡拍照使用。

当然,商场里摆机车倒也不是盛京百货原创,塔湾信悦汇门口就也有一辆真家伙(为了纪念地块原址的沈阳机车车辆厂设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一串招牌,除了字体出戏之外,从大喇叭、路灯到标语本身,都会让你瞬间回到数十年前那个属于沈阳工业的巅峰时代。

图片

主街两侧的所有商店均保留其自身店招,但在上方或侧方以模仿老工厂的方式加装装饰用招牌。

图片

主街上的一个交通指挥台,在刚开业的几天曾经有表演交通指挥的演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棚本身也有细节,除了齿轮之外,还有沈阳啤酒的瓶盖。

(真正的沈阳啤酒,亦或“绿牌”早已不再生产,但沈阳啤酒厂辗转成为华润雪花啤酒厂,原址也变为华润置地在沈阳的第一个住宅楼盘凯旋门)

图片

主街旁还有一个写着“沈阳第一机床厂至工人村”的“1路”公共汽车站牌。

这个站牌满是槽点...除了字体布局都不对之外,工人村确实有电车,但应该是12路(现今的240路公交)。

这个站牌的假冒程度比中国工业博物馆室外展区的那一块还要更假...

图片
图片

而本层各个部分,无一透露出对老工业基地的追念。

储备粮库早已不存在,但公交却一直保留着“第一粮库”这一站名。

图片

而这面墙后,就摆着几个粮食化验用具。

图片
图片

而纪念冶炼厂,以及一汽大解放的环节,也必不可少。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为装饰用途的“胜利影院”。

胜利电影院的确存在过,但正好在20年前被拆除,重建为胜利公寓。

但无论是从前的电影院名称,还是后来一度保留至2010年左右的公交站名都是“胜利电影院”。

“胜利影院”这个名字,只在环路公交2006-2011年使用过的一款报站上存在过而已。

图片

这个模仿老电视机的场景是与沈阳广播电视台合作的一个计划,大意是可以投稿后将画面放到这些“老电视”上——老电视外壳的液晶电视。

真正能用的成批次老电视这里看不到,得去沈阳广播电视台院内的博物馆看。

图片

不远处则设置有一块纪念中捷友谊厂的标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层对老工厂环境进行高度还原,从修理部、学校、公用电话到小卖店,甚至卫生间门帘都变成了老工厂的模样。

但请注意,涉及到的什么小卖部之类的,都是假店——就像左下角的邮政,其旁边的真实店铺是刮刮乐售卖点。

图片

装修介绍完,该回到介绍最后这一层店铺的环节。

G层工业文化主题街区由原林荫大道,运动休闲广场的两条通道共同组成,以餐饮业态为主。

图片
图片

共享大厅往东门方向为几间小吃店。

图片
图片

南门附近则是工业文化数字展馆及工业文化文创店。

图片

其中文创店已对外营业,数字展馆仍在装修。

图片
图片

本层另外两间非餐饮业态门店则是娃娃机店和名创优品。

图片

另外,有一间售卖零食的“童年杂货铺”设置在本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条主街的餐饮业态覆盖面也相当广泛。

靠近故宫的一侧为模仿工厂食堂设计的“工人大食堂”美食广场,对应原本设置在F层的风味美食街,变相还原了当年绿色港湾未停业前上下各一个美食广场的布置。

具体店铺没有拍,但崔味居这三个字...在中街失传多年的这个招牌,又被哪一个炸串老板捡起来了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层设置有4间饮品店:挪瓦咖啡、700cc、我是酸奶君以及柠柠家。

其中,挪瓦咖啡不仅是中街首店,而且还是该品牌首次进入沈阳的主要商圈开店——本来这个中街首店头衔是中街吾悦拿到的,但不知为何没开出,反而被盛京大家庭抢走。

图片
图片

快餐及西餐方面,麦当劳重回建筑开设主店,仍处于装修阶段(兴隆时期麦当劳曾在室内公园设置甜品站),摩欧客这个沈阳版萨莉亚也在进驻中街吾悦的同时进驻盛京大家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火锅类别则有4家,除了龙厂长情况不详之外均为小火锅模式。

其中呷哺呷哺新店装修与去年开业的分店基本一致,区别只在于没有设置大锅。

图片
图片
图片

烤肉则是韩呈黑牛家及崔泽家1988烤肉两间,外加一间铁板烧,集中在“粮库”附近区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简餐快餐方面,同一层集齐米村拌饭和小木屋拌饭的商场还是不常见的,但盛京大家庭却上演了。

此外,喜家德、红腰鼓、黑马餐厅等熟面孔也都开设新店。

图片
图片

一栗在挪瓦咖啡附近开出独立门店,而沈阳稻香村在本层开出“稻香村工坊”现烤门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剩下的一些美食店铺,集中放图。

图片

最后这一间,只看招牌你会知道是什么业态吗?

坦白讲,在我写到这里的一刻,我都想不起来这是什么店,甚至我一度以为这是个电子烟售卖门市...

但对比了商场落位图之后,才知道这是间酒吧...

看到这一层的餐饮店铺后,各位可以移步查看中街吾悦广场的那一篇,然后对比一下餐饮店铺,有一部分餐饮店铺做到了两家商场同时进驻——这侧面反映出商场的同质化多么严重。

逛完这间酒吧的大门,我们终于走完了这间“211天创造的商业奇迹”。

在我走完一趟到底之后,我竟然想不出一个能够对这家商场进行总结概括的方式,也想不到会如何结尾。

我太熟悉曾经的兴隆大家庭,希望它能够真的如同22年前兴隆接手东亚一般,产生一次颠覆性的重生。

然而我逛完之后,却感觉怅然若失:还是那栋熟悉的楼,还是那个配方,但配料寡淡了很多。

你无法夸到天花乱坠,因为它确实和很多人想象中的改变有所差距。

但你又无法将其贬到一文不值,因为G层单论装修足够惊艳和还原,因为能够做到如此开业率是盛京百货足够尽力的结果了——你想让他们做到华润万象生活和大悦城地产的能力很困难,他们没有那么高的上限。

但在我某一趟去嗨特购买零食的时候,我拍下了这么一张照片。

图片

图中,一名年轻人正在拍摄着G层的街区。

从面容上来看,他一定没有经历过那个属于这座城市的黄金年代。包括我,其实也没有经历过。

但有这么一个方式,能够让我们短暂地去想象,去回忆那个逝去的岁月,或许并不是坏事。

虽然一味沉浸在过去不会使人进步,虽然挂满了纪念的条幅不会使我们回到那个沈阳最辉煌的年代,但如果没有过去,又哪里会有现在与未来?

就写到这里吧。

希望盛京百货手上的大家庭,努力地,活下去。

下次再见。

祝您早安、午安亦或晚安。

图片

©Eddie's Site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今日彩蛋:

1. 同场加映:吉祥比优特生活广场探访。

(拍摄时间:2023.11.4)

图片

由于我们当天早些时候前往辽宁大学崇山校区拍银杏树叶,以及前往地铁多个车站完成盖章本打卡,因此我们的本次探访在晚间进行——嗯,十多年前第一次逛这里的前身家乐福吉祥店时,也是个晚上。

原家乐福时期标志性的主入口并未做出大改动,只是将静态广告布换成了LED屏幕。

图片

直通超市入口的另一个大门处则挂出了进驻的部分餐饮品牌。

图片

楼体进行了重新粉刷,同时不再设置大幅广告牌。

大北关街一侧的肯德基、米村拌饭、吉野家、海澜之家及瑞幸咖啡(取代德克士位置),以及清泉路一侧的李先生、知识书店等店铺并未进行迁移,其出租合同应为直接与商场业主签订。

此外,4层停车场也不在比优特的楼层显示之中。

图片

比优特的最新一代口号:东北人的家庭采购员。

图片

楼层导视牌,B1层仍为停车场,1层为餐饮及生活配套,2层及3层为超市,同时3层设置有一间小型影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层的餐饮类店铺。

商场指示牌显示1层有麦当劳进驻,但并未在该层看到麦当劳围挡,疑似就是喜家德隔壁没有品牌的店铺——这也让比优特生活广场成为沈阳第一家集齐麦当劳和肯德基的超市。

(社区型小商场开快餐店也不是稀奇事了...比如滑翔新隆嘉生活广场要同时开肯德基和吉野家,把附近中国电子大厦和城建花园的快餐店都截胡了...)

此外,喜家德保留了家乐福时期的原位,库迪和瑞幸同在一层但分属两边,黑马餐厅首次进驻纯卖场建筑开设店面,绿轩美食广场在撤出多间超市后也首次与比优特合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层的生活配套类店铺,基本都是各家超市常见的熟面孔了。

图片
图片

通往2层的电梯,以及3层一路向下的电梯倒还是家乐福剩下的那些。

但比优特显然没有应付如此庞大客流的能力,重新装修之后的通道狭窄不堪。

图片
图片
图片

2层仅有少数几间特卖场及小型店铺分布在超市入口外。

图片

超市入口设置于2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布局上,比优特永远不会让你有希望。

虽然吉祥店共有两层营业面积,但75%的品类集中在2层,只有化妆品、生活用品和玩具等集中在3层,并且通道除了绕圈之外,依然极度狭窄。

要是没有宜家那种良好的空间规划,就不要搞那种强制动线......更何况还是人多一点点就拥挤不堪的这种布局......已经开了的4家家乐福改造店都如此恶心,剩下的龙之梦店还只接手了B1层...没有希望了,会更挤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至于3楼面积为什么缩小?

还用说吗?又是这种迷你通道的商店街,还不像家乐福时期一样有捷径,这是个强制动线...

无力吐槽了...

另外,关于正在装修中的泊林影城,天眼查并未显示有沈阳的注册信息,倒是哈尔滨有一家相关公司,商标也对得上。

不过吉祥比优特这个面积来说,这电影院也就只能和正文提及的盛京大家庭来特影城差不多了。

图片

甚至,指示牌都掉了...

作为超市,该有的这里都有了。

但我真的希望比优特考虑一下顾客体验,不要到处瞎搞强制动线了...麻烦去看看其它的商业项目,都不用和超市比,大二台子的开心农场,一个大号菜市场在通道上都比你们宽...把开心农场那个购物车拿到你们比优特这些强制动线,可能过去都费劲...

2. 金融中心大悦城(前FTC金融中心购物广场)内部最新情况。(拍摄时间:2023.10.29,部分区域探访有风险,切勿随意模仿)

图片

商场官方小红书账号提及的新装修大门,位于地铁金融中心站D出入口旁。

图片
图片

从该大门附近向内观看,可见通往地铁站的下沉广场进行了重新设计,原本的两组扶梯疑似被拆除移位一组。

此外,图中可以看到仍在营业的肯德基餐厅。

图片
图片

罗森华府新天地分店则于月初因“迁址”原因关闭,但不远处的星巴克仍在营业,且在APP中有显示(商场已官宣星巴克继续留下,但未来也有可能迁移铺位)。

此外,临街其它铺位内可以见到商场内撤离店铺的装修已经拆除,但并未有明显的新商铺进驻迹象。

图片
图片

“深夜食堂”扶梯后方看到的情况,通往地铁站的通道继续关闭,原家乐福位置进行了重新粉刷。

图片

通往B2层停车场的自动扶梯仍然关闭,B1层夜间也暂无灯光。

图片

但根据通知,肯德基旁的停车场通道已于10月中旬启用。

图片

商场南北两侧早已悬挂的大悦城招牌,以及FTC时期的“北二门”指示牌。

金融中心大悦城曾计划于12月开业,但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其整体开业时间很有可能推迟。

但B1层进度稍快的情况下,不排除商场效仿中街吾悦广场,让万家CITY超市提前开业的可能性。

3. 即将于12月开业的三台子万象汇外景实况,万象汇及万象影城招牌已挂出。

图片

此外,正良地区的公交站牌上出现盛江山三台子万象汇店的招聘广告,地址显示为商场4层。

图片

4. 两部分文字消息:

挪瓦咖啡近期在沈阳拓展多间加盟店,除正文提及的盛京大家庭门店外,其近期陆续在卓越大厦、华府天地、铁西广场第一商城、航空航天大学地铁口及沈阳化工大学食堂开设分店。

电影院方面,根据淘票票和猫眼专业版结果,除已易主未删除的电影院外,钻石影城旗下两间影院情况未知。

其中,赛特奥莱影城售票时间不定,多次出现满座锁座情况且本周一(11.6)后没有售票记录。

而铁西天空之城影城已多日未进行售票,是否营业未知。需要提及的一点是,铁西天空之城的物业管理公司仍为家世界名头公司,且根据公开信息,该建筑有多项物业纠纷。

彩蛋内容完毕,谢谢收看,下次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